第16课_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ppt_第1页
第16课_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ppt_第2页
第16课_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ppt_第3页
第16课_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ppt_第4页
第16课_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 谈谈你眼中的上海形象 可以用关键词的形式 如 时尚 西化 快节奏 等等 交流 现今上海市辖黄浦 卢湾 徐汇 长宁 静安 普陀 闸北 虹口 杨浦 闵行 宝山 嘉定 浦东新区 金山 松江 青浦 奉贤17个区 崇明1个县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 设县A 第16课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B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民族工业的创建A 第18课近代上海文化的发展第19课发展中的新上海重点 上海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内容 上海社会变迁对乡土文化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上海历史发展中留下的精神财富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从崧泽文化开始 上海地区已有了文明的雏形 经过元明时代的设县与建城 上海初步具备了城市的框架 至清中期 上海已发展成为 江海之通津 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迫使上海开埠 西方列强的入侵形成了 国中之国 租界 租界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也在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世界 从清末到民国 上海的市政 城建 经济 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大变局中逐步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上海发展的新纪元 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发挥了全国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功能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抓住浦东开发的发展机遇 以 四个中心 建设为目标 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发展层次 扩大上海的影响力 上海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从崧泽文化开始 上海地区已有了文明的雏形 经过元明时代的设县与建城 上海初步具备了城市的框架 至清中期 上海已发展成为 江海之通津 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迫使上海开埠 西方列强的入侵形成了 国中之国 租界 租界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也在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世界 从清末到民国 上海的市政 城建 经济 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大变局中逐步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上海发展的新纪元 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发挥了全国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功能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抓住浦东开发的发展机遇 以 四个中心 建设为目标 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发展层次 扩大上海的影响力 上海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一 开埠前的上海 古代上海 设县A唐 设立第一个县级治所 华亭县 元代因上海商贸地位的重要 正式设置上海县 当时上海县的范围相当于现在上海市中心区的南部 就在现在属于原南市区老城厢的那个地方 请问 该条约对上海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二 开埠后的上海 近代上海 1 上海开埠1842年 南京条约 被迫开放1843年11月17日 上海正式开埠 思考 如何看待上海的开埠 被迫的开放 上海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 使上海从此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经济联系空前活跃 促进上海经济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 总之 在民族的屈辱之中 上海最终走出早先与世隔绝状态 二 开埠后的上海 近代上海 2 租界的设立1845年 以 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 的补充条约 为主要依据的 上海土地章程 订立 宣告英租界辟设美 法相继辟设租界 上海成为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3 租界市政 1 从华洋分处到华洋杂居按土地章程 实行华洋分处原则1853年 小刀会起义后华洋杂居 2 工部局的出现1854年 英 美 法单方面修改土地章程 成立租界市政机关 工部局 性质 殖民政权 二 开埠后的上海 近代上海 4 对租界的认识 租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 也在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世界 一方面 租界为作为西人在上海的居住区域 不受中国政府的管辖 成为 国中之国 一些欧美国家的 冒险者 来上海淘金 也有罪行昭著的违法分子 是近代中国领土 主权遭到破坏的缩影 另一方面 租界的政治 经济 文化 工程等建设均仿照西方 也加速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 使上海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中心 造就了社会特殊的文化 经济地位 二 开埠后的上海 近代上海 5 近代上海经济 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形成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 约在19世纪80年代 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 近代民族工业中心 二 开埠后的上海 近代上海 近代上海 既是耻辱标志也是文明窗口 既是 国中之国 也是进步活动中心 既是经济掠夺基地 也是全国经济中心 既是文化渗透的桥头堡 也是西学传播的 批发部 和 中转站 既是腐败社会风气的风行地 也是趋新之风的策源地 这些都与租界的影响有关这种双重影响主要是由近代西方与中国的矛盾所决定的 上海租界研究的理论问题 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 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如何看待英法美等国在租界的矛盾行为 列举1840年 1949年发生在上海的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内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各三例 12分 列举改革开放以来 发生在上海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两例 4分 经济领域 1842年 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洋务派在上海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1865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72年开办轮船招商局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地之一 1866年创办发昌机器厂等 政治领域 梁启超创办 时务报 宣传变法 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五四运动后期中心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20年 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共建立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1922年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5年 五卅运动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新高潮 1927年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37年 淞沪抗战 1949年 上海解放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事件 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建设浦东新区 2001年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课堂巩固举出1840至1949年发生在上海的 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例 第五分册第1课 1842年上海开埠 第五分册第4课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创办 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73年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创办 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 洋务派第一个民用企业 第五分册第5课 1866年发昌机器厂 方举赞创办 兴起民族工业企业 产生民族资本主义 第五分册第7课 时务报 梁启超创办 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报刊 第七分册第9课 19世纪末商务印书馆 1872年 申报 等第五分册第21课五四运动 上海商界罢市 抗议逮捕学生 1920年 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 陈独秀任书记 1921年 中共一大在法租界举行 宣告中共成立 遗址出土的上海第一件青铜礼器春秋铜鼎口沿 石井 关于上海城市历史最古老的说法是 上海溯源于治所在当今松江区的华亭县 于唐代天宝十年 公元751年 建县 距今约1300年 如果东周时期的广富林是 华亭之根 的说法成立 那么 广富林城镇距今约2700多年 上海先民城镇聚落的历史有望前推1400多年 解放网 新闻晨报 挖掘现场 在万年和约内言明 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五港口居住 不相欺侮 不加拘制 英国管事官每年以英人或建屋若干间 或租屋若干所 通报地方官 转报立案 惟房屋之增减 视乎商人之多寡 而商人之多寡视乎贸易之衰旺 难以预定额数 虎门条约 1843年 1845年11月29日 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官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 上海土地章程 TheShanghaiLandRegulations 设立上海英租界 它南起洋泾浜 今延安东路 北至李家场 今北京东路 东临黄浦江 次年确立了界路 今河南中路 为西界 1848年 美国人在虹口设立美租界1849年 法租界建立 地点在上海县城与英租界之间 1854年7月 英法美3国成立联合租界 1862年 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 1863年 英美租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 上海租界扩张图 1919年刚落成时的工部局大厦 在江西中路与河南中路 福州路与汉口路之间 现称老市府大楼 呈正方形 工部局局旗 租界巡捕房警务人员自左至右为英籍骑警 印度巡捕 安南 越南 巡捕 华籍巡捕 英籍巡捕 印度骑警 外国商团 军队 国中之国 会审公廨 公堂 据1934年的 上海通志馆期刊 记载 上海最初的洋商 其最主要的输入品便是鸦片 外洋出入之货 本多定税则 载入条例 独鸦片税则不定 不必纳税 于是素来禁止的鸦片 此时反得源源而来 畅销无阻 1847年 经由上海输入的鸦片达1 65万箱 超过1830年以前任何一年输入全中国的鸦片箱数 上海租界旧事 鸦片和畸形的繁华 思考 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建立租界侵犯了中国的哪些国家主权 领土主权 中国国家政府的主权不能覆盖租界 贸易主权 英国利用租界走私鸦片 司法主权 法律方面 处理与华人有关案件的会审公廨 适用的并不是英国法律 而是亦中亦西 关税主权 外洋出入之货 本多定税则 载入条例 独鸦片税则不定 租界为作为西人在上海的居住区域 不受中国政府的管辖 成为 国中之国 一些欧美国家的 冒险者 来上海淘金 也有罪行昭著的违法分子 是近代中国领土 主权遭到破坏的缩影 小结1 法国冒险家描述当年的外滩 不计其数的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 到处是坟墩 低矮肮脏的茅屋 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1907年建成的外白渡桥 1930年的外滩建筑群 1872年的徐家汇天文气象台 1906年用铁藜木铺设的南京路 近代物质文明建设 在租界的强烈刺激和震动下 中国有识之士开始 仿租界之式 创办自己的现代市政 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市政现代化的艰难一步 李益彬著 租界与近代中国城市市政早期现代化 公共租界的统治机构是工部局 基本上采用欧美政体制度 对租界内的行政 警备 公用 卫生 交通 财务等进行管理 上海租界时期城市建设与管理 市政文明建设 他 指史量才 引者注 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他 自恃 申报 的机构在上海租界里 国民党政府奈何不了他 所以在国民党政府有关重大政治经济举措上 常常旁敲侧击予以批评 报业巨子史量才 庇护进步事业 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精英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外 主要在租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