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选择题训练卷.doc_第1页
高三化学选择题训练卷.doc_第2页
高三化学选择题训练卷.doc_第3页
高三化学选择题训练卷.doc_第4页
高三化学选择题训练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安县南闸中学高三化学训练卷7制卷:胡江甫、蔡宜波 审核:李治明 时间:2012-5-5化学用语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I D、氯化钠的电子式:2、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S2Cl2结构与H2O2相似,其结构式为ClSSClB、根据过氧化钠的分子式Na2O2,可知阴阳离子的比值为11C、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2H2 D、CH3COOCH2CH3的名称为乙酸乙脂3、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 (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H2S电离的方程式为:H2S2HS2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分子式:CH2CH2 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OClC、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F(aq)NaF(aq)+H2O(l) H57.3kJ/mol D、以铁作阳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Fe3eFe3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B、OH和OH均是10电子粒子C、间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D、S2的结构示意图:6、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A、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CCl4分子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H2O2的结构式:HOOHNA的考查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 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NA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NA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 NA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l2的摩尔质量与NA个Cl2分子的质量在数值和单位上都相等B、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 H2,转移电子数为NAC、500mL 0.5molL1Al2(SO4)3溶液中,含SO数目为0.75NAD、常温常压下,0.5 NA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 CH4中含有4NA个CH键 B、1mol/L NaCl溶液含有NA个NaC、1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NA个NO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0.5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等于0.5NAC、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约含有NA个氢氧根离子D、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 L NO、NO2、N2O4的混合气体,则被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大于NA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 L液态水中含有的H数目为107NAB、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22.4 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中,醋酸分子的数目一定大于0.001NAD、1 mol甲基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离子方程式判断和离子共存问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加入稀硝酸中:CuNO34HCu2NO2H2OB、AlCl3溶液中加人过量的氨水:Al34OHAlO22H2O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人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D、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硫酸酸化的碘化钾溶液中:H2O22I2HI22H2O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2Al2OHH2OAlO2H2B、将少量金属钠放人冷水中:2Na2H2O2Na2OHH2C、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322HSO2H2O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O2Ca22OHCaCO3H2O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跟烧碱溶液反应:Cl2OHClHClO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气体:Ca22ClOSO2H2OCaSO32HClOC、明矾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D、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Fe2Cl2Fe32Cl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A、 B、 C、 D、7、常温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c(Fe3)0.1 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8、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A、pH1的溶液中:K、Cr2O72、CH3CH2OH、SO42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Cu2、Cl、SO42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K、NH4、NO3、ClD、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K、Ba2、NO3、F9、在给定条件的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在SO42的溶液:Ca2、NH4、HCO3、ClB、c(Fe2)0.5mol/L的溶液:H、Na、NO3、SO42C、pH13的溶液:Na、K、Cl、NO3D、由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的溶液:K、Ba2、ClO3、CO32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氧化还原反应1、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 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Cl2SO42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l mol SO42,可脱去2mol Cl22、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3Fe3O428HNO39Fe(NO3)xNO14H2O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为2B、反应中每还原0.4 mol氧化剂,就有1.2 mol电子转移C、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D、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3、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中R2O8n变为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 )A、1 B、2 C、3 D、4实验基础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C、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D、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配制100 mL质量分数10%的H2O2溶液:取一支规格为100 mL的量筒,先取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33.3 mL,然后再加水至100 mL刻度线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必垫石棉网可用FeCl3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欲测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A、 B、 C、 D、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C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5、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6、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设计出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用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 )A B C D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1、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丁丙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pm1601437066主要化合价235、3、32A、X、Y元素的金属性XY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3、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它们均为金属元素,则X与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只含离子键B、若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则它们均为非金属元素C、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大于X元素D、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顺序一定是ZYX4、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C、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T时在1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1mol/(Lmin)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C、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2、2CH3OH(g)CH3OCH3(g) H2O(g) H25kJ/mol,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人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物质CH3OHCH3OCH3H2Oc(mol/L)0.81.241.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B、平衡时,c(CH3OCH3)1.6 mol/LC、平衡吋,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kJD、平衡时,再加人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3、一定温度下,1 mol X和n mol Y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 mol 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 a)mol(Lmin)1D、其他条件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mol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4、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下列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则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若在某平衡状态时,c(CO2)c(H2 )c(CO)c(H2O),此时的温度为830D、达平衡时,浓度:c(CO2)c(CO) 离子平衡、溶解平衡1、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Ka(HF) C、c(F)/ c(H) D、c(H)/ c(HF)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O2、SO42B、常温时,0.1mol/L HA溶液的pH1,0.1mol/L BOH溶液中c(OH)/c(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B)c(OH)c(H)c(A)C、过量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D、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c(M)c(A)c(OH)c(H)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CO32) c(HCO3) c(OH)c(H)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Al(SO4)2、NH4Cl、CH3COONH4、NH3H2O; 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 和 NaHS 混合溶液中:c(Na)c(H)c(S2)c(HS)c(OH)D、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 NaCl粉末,平衡会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电化学1、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现以电解法制备碘酸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将一定量的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开始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是阴极 B、a极区的KI最终转变为KIO3C、阳极电极反应:4OH4e2H2OO2 D、电解过程中OH从a极区通过离子交换膜c进入b极区 2、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4、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模块,是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中一项重要课题。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解放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功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为零),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下列有关镍氢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储氢合金作负极 B、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电池放电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LaNi5H66OH6eLaNi56H2O5、下列说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