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地方小学教学中存在的方言问题 -康南小学教学中存在的方言问题何 蕾内容摘要 :在当今地方小学语文教学中,纠正方言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将存在的方言问题进行分类,并针对其存在的原因寻求纠正的最佳方法,解决地方小学教学中存在的方言问题关键字 :方言问题 康南 语言潜能 普通话 康南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其方言基本属于北方方言体系西北次方言的分支。从地域上讲,它分别受到四川话和陕西话的交叉影响;从历史上讲,它是由近代音韵演化而来的,这样就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方言变体。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号召,康南方言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它在普通话中的时隐时现,给这一地方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一、教学中存在的方言类问题 (一)、有异的拼音类 普通话中属于边音的一部分读成了鼻音,如:把“兰州”的“兰”读成了“男女”的“男”;把一部分普通话中属于舌尖音的字读成了对应的舌尖前音,如:把“志”读成了“自”,把“迟”读成了“兹”,把“诗”读成了“私”,把“十”读成了“四”等等;把一部分不送气音读成了对应的送气音,如:把“笛”读成了“啼”;把部分舌面音读成了舌根音,如:把“瞎”读成了“哈”,把“咬”读成了“鸟”,把“鞋”读成了“孩”;把前鼻音读成了对应的后鼻音,如:把“根”读成了“耕”,把“春”读成了“冲”,把“云”读成了“庸”,把“革”读成了“国”。 (二)、字词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冷不丁地冒出一两个方言词,让人哭笑不得。 1、名词重叠,如:普通话中的“小刀”在方言中被读作“刀刀子”,“叶子”被读作“叶叶子”,“小疮疤”被读作“疤疤儿”或“疤疤子”, “小狗”被读作“狗娃子”;又如:“壁虎”会被学生相应的读成“瞎缝子h fn zi ”,“乌鸦”会被读成“老鸹lo w”。 2、动词,普通话的助动词有“着”、“了”、“过”,而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只有“过了”、“刀哩”,如“我吃过了”,“过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动作已经成为经历,“我在看书刀哩”,“刀哩”表示动作正在持续。 3、代词,各家g ji自己;这门得zi mn di这样子;咋哩zu干什么;月母子yu m zi产妇。 4、拟声词,形容玻璃破碎的声音:如侉喳ku c;软东西落地声:啪Pi。 5、召唤词,赶鸡声:吼诗hu-si;叫猪声:呦喽ne you-nou。(三)句子类“难”难表示“和”、“与”、“跟”,如:你难他啥关系?我难她是一起去上学的!普通话是我国的法定语言,是全国各族人民互相交流的共同语言。它的推广和使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学校教师也非常重视普通话的培养。但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朗读课文时读音还比较标准,可是在日常口语表达时,总觉得字不正,腔不圆,而且时不时会冒出一些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我们有时会笑称这样的普通话为“川普”“红烧普通话”。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较强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将会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那么,孩子们的普通话口语水平为什么得不到有效提高呢?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了孩子们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二、分析其原因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人人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一生下来,就在言行举止上受着父母的影响,家人说的一字一句都让孩子学的丝毫不差,这也让好多方言词有了可乘之机,因而给孩子形成了难以克服的习惯。我们学校地处偏僻的农村,极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没有经过正规良好的语音教学,而且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对于普通话的学习,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但一方面由于他们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教育孩子,所以他们更多的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当然也有小部分家庭觉得孩子学习好就行了,普通话说得好不好无所谓,并不影响成绩。所以,孩子出了学校,就只用方言进行交流,在家里更是从不说普通话。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按照时间比例,孩子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家庭的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孩子普通话的学习。 (二)、受地方社会环境的影响。岂不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生活在这个地方,世世代代的地方语言文化造就了这一地方方言的存在,孩子在这个大集体中受到来自外界语言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这一独特的语言体系。大家可能都有这个感受:在大城市里,人们来自四面八方,觉得用普通话交流是很自然的。而我们这个城市并不大,大家彼此间比较熟悉,觉得没有什么必要用普通话交流。在农村,人们就更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了,偶尔说句普通话,还会被当成笑话。孩子们在学校还能勉强使用普通话,到了社会上,失去了用普通话交流的环境,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满口土话、方言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正因为孩子们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所以普通话的水平普遍不高。在农村有很多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而且在经常性地使用。这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口语水平,甚至影响到书面表达。比如: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将“很丑”说成“好pie”;将“比一下”说成“比一ha” -正是由于地区的不同,方言和土语表达的意思又比较丰富,再加上经常使用,因此在日常会话时,使用普通话明显没有用方言和土语来得方便,所以,在使用普通话时,就会时不时地冒出大量方言和土语的使用,使语言变得极不规范。 (三)、受当地教师的影响。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及其经济条件的限制, 学区各小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由当地民办教师在外进修后又回来任教,剩余部分教师是由中专或高职毕业的学生组成,因此,地方方言已在当地教师生活中蒂固根深,很难改变过来;虽然从外地调配进来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相对地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还算比较标准,但他们一般从事的都是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的教学工作,而学生年级越高,语音方言化就越难纠正;甚至还有个别当地中老年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用的是纯粹的方言。试想,要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在短时间内改过来,谈何容易。教师普通话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这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学校严格要求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课,教师也尽可能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但是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却普遍有待提高。原因有三: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一部分老师基本上没有系统地学过汉语拼音,即使学过也不太规范。二、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周围讲普通话的氛围不够浓厚,所以日常也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甚至在课堂上为了讲起来更省力,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普通话的环境。三、平时讲话时不注意自己的普通话有没有说标准,如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混淆、轻声和儿化的读音等等。 小孩子的模仿和接受能力很强,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普通话最好的时期,学校普通话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普通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推广普通话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它可以净化语言,提高修养,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搞好小学阶段的普通话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另外,地方上推广普通话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也在不同程度上给学生学习语音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改进的方法及对策 要避免地方方言出现在普通话中,我们可以做以下四方面的改进。 (一)、从幼儿抓起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具有多种潜能,其形成既有先天的基础,又有后天的开发,比如语言潜能”1 。从孩子一进校门就狠抓普通话,孩子的先天模仿能力强,教给他的知识,他学的快,记的牢,为日后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奠定基础。(二)、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尽管现今已是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语言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模仿力最强的阶段,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我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的普通话素质,经常注意收听中央电视台特别是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播音,特别留意学习轻声、儿化音的词语,努力克服自己平时讲普通话没有翘舌音、后鼻韵母、轻声、儿化音等的客观困难。力争使自己平时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为较为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如果能以教师带动班级,由班级带动全校。那么就能在校园里创设一个讲标准、流利普通话的良好教育环境,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实行“地方教师走出去,城里教师请进来”的交流模式,加快城乡师资共享互调的步伐,争取让有限的资源用到最有利的基础上,既发挥了自己自身的价值,又为社会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而且还有望改变这一地方方言在普通话中的发展趋势,何乐而不为呢? (三)、从校园讲普通话讲起普通话吐字清晰,听起来很文雅,给人一种有文化的感觉。它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学校应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提倡在校园内讲普通话,人人监督,人人被监督。学校教师也可定期举办一些有关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活动,如:普通话知识百题竞赛、普通话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散文朗诵竞赛等等等。(四)加强课堂以外的普通话训练任何一门语言都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中形成与发展的。在农村,地方语言是主要的交际工具。尽管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能用普通话交流,但更多的课外时间则是用方言来完成的。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以身作则外,我们还应该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比如在每期的黑板报中开设推广普通话专栏,宣传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培养班级主持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主持人的竞选活动;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除了在课外要求讲普通话,还可以布置和普通话有关的家庭作业,如回家收看、收听普通话的节目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新闻联播,少儿频道的大风车、新闻袋袋裤等节目。这些节目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生喜欢看,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能学习到规范的普通话语法,培养良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铁路货物运输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金华市级机关基层遴选公务员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经典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250题)【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答案】
- 2025年吉林通化市东昌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精密陶瓷劈刀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南通市少年宫选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消费升级视域下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及推进路径
- 2025年电子计步器实验分析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车辆转让及新能源充电桩安装与运营服务合同
- 2025年视觉传达设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北京昌平霍营街道社区“两委”干部储备人才招募笔试真题2024
- 贷款逾期催收保证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邻氨基苯甲酸市场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中心血站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现金支付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警与发展策略报告
- DB 5201∕T 152.2-2025 交通大数据 第2部分:数据资源目录
- 2025-2030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软件行业应用状况与需求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