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JJ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CJJ/T20备案号J 20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征求意见稿)20发布 2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CJJ/T*-2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年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北京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原材料;5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6 结构组合及构造;7 施工;8 质量检验和验收;9 维护。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北路顺天北国风光20栋,邮政编码:410008)。本规程主编单位: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威环保建材有限公司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港市金林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苏松泉 武朝晖 李九苏 王永海 纪宪坤 陈方红 邬建希 王兴明 刘家静 胡伦坚 张凤虎 安关峰 张巧芬 杨利香 徐景会李文龙 杨 翔 孟景贤 李运闯 陈 蕾曹长伟 杨小刚 陈家珑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原材料44.1 再生骨料44.2 其它原材料45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65.1 混凝土性能65.2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76 结构组合及构造96.1 组合结构设计96.2 构造设计117 施工147.1 一般规定147.2 制备和运输147.3 透水基层施工157.4 模板的支设157.5 透水面层施工167.6接缝施工177.7养护与模板的拆除177.8季节性施工178 质量检验和验收198.1 一般规定198.2 原材料质量检验199 维护23本规程用词说明24引用标准名录25附:条文说明26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34 Raw materials4 4.1 Recycled Aggregate4 4.2 Other Raw Materials45 Recycled Aggregate Porous Concrete6 5.1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6 5.2 The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Recycled Aggregate Porous Concrete76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and Configurations9 6.1 Composite Structure Design9 6.2 Configurations Design117 Construction14 7.1 General Requirements14 7.2 Prepa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15 7.3 Construction of Permeable Base15 7.4 The template Set16 7.5 Permeable Pavement Construction17 7.6 Seam Construction17 7.7 Maintenance and Dismantling The Template17 7.8 Seasonal Construction178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19 8.1 General Requirements19 8.2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Raw Material199 Maintain23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24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5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62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人行道、步行街、非机动车道、景观硬地、停车场及广场工程中应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本规程不适用于严寒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盐渍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的路面。1.0.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再生骨料 recycled aggregate透水混凝土用再生骨料由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和石块加工而成的颗粒。2.0.2透水混凝土 pervious concrete由粗骨料及其表面均匀包裹的水泥基胶结料,相互粘结,并经水化硬化后形成的具有贯通性孔隙结构的混凝土。2.0.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 recycl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骨料全部采用再生骨料或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及以上的透水混凝土。2.0.4透水面层permeable surface layer 具有透水功能,并将荷载传递到透水基层的路面结构层,包括上面层和下面层。2.0.5透水上面层top permeable surface layer透水面层中直接承受使用荷载及自然因素的路面表面层。2.0.6透水下面层under permeable surface layer透水面层中处于上面层与透水基层之间的面层。2.0.7透水基层permeable base course位于透水面层之下,具有透水功能的主要承重层。2.0.8连续孔隙率 interconnected voids透水混凝土内部存在的连续孔隙体积与透水混凝土体积之百分比。2.0.9轻型荷载机动车停车场light load road仅允许轴载40kN以下的机动车辆停车场。2.0.10透水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表示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参数,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透水混凝土的水量。3 基本规定3.0.1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应由透水上面层、透水下面层和基层组成。在土基需要反滤、隔离、加筋和防护的区域,可在土基上增加土工布和砂层。3.0.2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宜用于透水广场和路面的下面层和基层,不宜用于透水广场和路面的上面层。3.0.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作为面层和基层时,除应满足相应的透水功能外,应满足设计对其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要求。3.0.4使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路面构造应依据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路面荷载等级、地基的承载能力、渗透性、均匀性和冻胀情况进行设计。3.0.5对有潜在陡坡坍塌、滑坡灾害、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以及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土等特殊土的地质场所不应采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4 原材料4.1 再生骨料4.1.1不得使用被污染或腐蚀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及其制品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4.1.2 再生骨料的应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和环保方面标准的规定。4.1.3透水混凝土用再生骨料应选用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和石块加工而成的颗粒。4.1.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应符合表4.1.4规定。再生骨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执行。表4.1.4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项目技术指标微粉含量(按质量计,%)3.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1.0吸水率(按质量计,%)8.0针片状颗粒(按质量计,%)10.0杂物含量(按质量计,%)1.0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0.0压碎指标(%)15.0表观密度/(kg/m3)2350空隙率(%)50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成SO3,按质量计,%)2.0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0.06有机物合格4.2 其它原材料4.2.1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宜采用强度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4.2.2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宜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且粉煤灰等级不宜低于级,掺量不宜超过30%;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级不宜低于S95级,掺量不宜超过40%。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和硅灰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 18046和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的规定。4.2.3除再生骨料以外的其他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的规定。4.2.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4.2.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5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5.1 混凝土性能5.1.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且初凝时间应不小于120min。5.1.2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浆体应均匀包裹骨料,浆体密实,不离析、淌浆。骨料颗粒粘结性好,不松散,手攥成团为宜。5.1.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1.3的规定。表5.1.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项目面层性能要求透水系数(mm/s)0.5连续孔隙率(%)10强度等级C20C3028d龄期抗压强度(MPa)20.030.028d龄期弯拉强度(MPa)2.53.55.1.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符合表5.1.4的规定。表5.1.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使用条件抗冻指标强度损失率(%)质量损失率(%)夏热冬暖地区D15205夏热冬冷地区D25寒冷地区D35严寒地区D505.1.5透水系数的测试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执行。5.1.6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执行。5.1.7连续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5.1.8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执行,并应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数据结果处理按8.3.1执行。5.1.9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弯拉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执行,并应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数据结果处理按8.3.1执行。5.2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2.1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程表5.1.3中的性能要求。5.2.2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宜符合下列规定:1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fcu,0fcu,k+1.645式中:fcu,0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此处为设计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MPa),无统计资料时,上面层可按5.0MPa取值。2混凝土目标孔隙率的确定首先确定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目标孔隙率,目标孔隙率是指透水混凝土连续孔隙率,应满足对混凝土的透水要求及设计要求,且不低于10%。3最佳水胶比的确定最佳水胶比(W/B)由配制强度要求、水泥品种及外加剂的性能和掺量及混凝土工作性决定。水胶比的取值范围宜为0.250.35,并应满足本规程中表5.1.3中的技术要求。4单位体积内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各材料用量的确定(1)确定粗骨料用量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按下式计算:其中,为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kg/m3为粗骨料的紧密堆积密度,kg/m3为折减系数,碎石取0.98;(2)确定胶结材料浆体用量由于单位体积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胶结材浆体体积+粗骨料体积+目标孔隙体积,所以单位体积再生透水混凝土中胶结材料浆体的用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为单位体积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胶凝浆体用量,kg/m3为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为目标孔隙率为胶结浆体的密度,kg/m3,参照砂浆质量密度测试方法。(3)确定胶凝材料用量和单位为用水量根据最佳水胶比,确定单位体积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以及拌合水的用量,按下式计算:其中,单位体积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kg/m3 W/B 为水胶比为单位体积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拌合水用量,kg/m35.2.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宜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6结构组合及构造6.1 组合结构设计6.1.1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在路面和广场结构应用时可分为全透水结构和半透水结构两种结构类型。全透水结构适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景观硬地、非机动车停车场及广场,半透水结构适用于轻型荷载机动车停车场。6.1.2全透水结构可由透水上面层、透水下面层和透水基层组成;半透水结构可由透水上面层、透水下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和稳定土类基层组成;组合结构各层功能及采用材料如表6.1.2所示。表6.1.2组合结构各层及采用材料结构组合层功能材料透水上面层透水、耐磨、装饰、承受荷载、抵抗环境裂劣化作用宜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非再生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透水下面层透水、储水、主要承受荷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基层透水、储水、承受荷载根据设计受力要求,可采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级配再生骨料、其他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级配砾石。水泥混凝土基层隔水、承受荷载普通水泥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稳定土类基层承受荷载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6.1.3透水上面层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3.2mm,透水下面层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9.0mm,透水基层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6.1.4全透水组合结构如图6.1.4所示。在土基上需要反滤的区域可增加一层砂滤层;在土基上需要反滤、隔离、加筋和防护的区域,可在土基上增加土工布。图 6.1.4全透水结构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透水基层;4-土基6.1.5全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应符合表6.1.5规定。除应满足表6.1.5的规定外,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还应符合表5.1.3的规定。透水上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透水下面层的透水系数不应小于透水上面层。表6.1.4全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结构组合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景观硬地、非机动车停车场及广场厚度(mm)强度透水上面层3050C20透水下面层90120C20透水基层1506.1.6半透水组合结构如图6.1.5所示。图 6.1.6半透水结构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普通水泥混凝土基层;4-稳定土类基层;5-土基6.1.7半透水结构路面基层横坡度宜为1%2%,面层横坡度应与基层横坡度相同。6.1.8半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应符合表6.1.8规定,除应满足表6.1.,8的规定外,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还应符合表5.1.3的规定。透水下面层的透水系数应不小于透水上面层。表6.1.8半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结构组合层轻型荷载机动车停车场厚度(mm)强度透水上面层6080C30透水下面层160180C30普通水泥混凝土基层150C20稳定土类基层1506.1.9当采用透水混凝土双色层组合设计时,彩色层宜和上面层结合设计。6.1.10当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于透水沥青路面的透水基层时,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的规定。当采用再生骨料配制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时,水泥用量宜为10%14%,水灰比宜根据骨料吸水率、拌合物状态及强度要求进行调整。6.1.11当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于透水砖路面的透水基层时,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的规定。6.2构造设计6.2.1当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长度超过30m,应设置胀缝。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与侧沟、建筑物、雨水口、铺面的砌块、沥青铺面等其他构造物连接处,应设置胀缝。6.2.2胀缝缝隙宽度宜为20mm25mm,胀缝应贯通透水上面层、下面层,其构造如图6.2.2所示。图 6.2.2胀缝构造剖面图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柔性填缝胶;4-柔性填缝材料6.2.3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应设置缩缝。缩缝宜等间距布置,缩缝间距宜为4.0m6.0m,最小间距不宜小于板宽;广场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3。当基层有结构缝时,面层缩缝应与其相应结构缝位置一致。6.2.4 缩缝宜采用假缝形式,缝隙宽度宜为3mm8mm,切缝深度至少超过透水上面层厚度20mm,其构造如图6.2.4所示。图 6.2.4缩缝构造剖面图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柔性填缝胶;4-裂缝6.2.5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面层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位置宜设在路中轴线处。每日施工结束或临时中断施工时,应设置施工缝,其位置宜结合缩缝或胀缝。6.2.6 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构造如图6.2.6所示。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构造与胀缝相同。图 6.2.6缩缝处的施工缝构造剖面图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柔性填缝胶;4-施工缝6.2.7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排水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的有关规定。7 施工7.1 一般规定7.1.1施工前应解决水电供应、交通道路、搅拌和堆放场地,工棚、仓库和消防等设施。施工现场应配备防雨、防潮的材料堆放场地,材料应分别按标识堆放,装卸和搬运时不得随意抛掷。7.1.2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对基层、排水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面层施工。7.1.3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作清洁处理,处理后的基层表面应粗糙、清洁、无积水,并保持一定湿润状态,必要时宜进行界面处理。7.2 制备和运输7.2.1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机的容量应根据工程量大小、施工进度、施工顺序和运输工具等参数选择。搅拌地点距作业面运输时间不宜超过0.5h。7.2.2进入搅拌机的原材料必须计量准确。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仪器,计量仪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每台班拌制前应精确测定集料中的含水率,根据集料的含水率的变化,调整水和粗骨料的计量;袋装水泥应抽查其袋重是否准确;每盘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2的规定。表7.2.2 每盘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原材料种类允许偏差(按质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化学外加剂(减水剂或其他化学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7.2.3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生产时,宜优先采用水泥裹石法,即先将骨料和50%用水量加入强制式搅拌机拌和30s,再加入胶凝材料和外加剂拌和40s,最后加入剩余用水量拌和50s以上。也可采用一次投料法进行生产。7.2.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要防止离析,应注意保持拌合物的湿度,必要时应采取遮盖等措施。7.2.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后,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摊铺、压实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实验室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应符合表7.2.5的规定。表7.2.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施工气温t(0C)允许最长时间(min)5t1012010t209020t306030t35457.3透水基层施工7.3.1基层施工前应确认土基平整度、压实度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7.3.2 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在路两侧边缘处设指示桩,并表示出基层高程。7.3.3 压实系数通过试验段确定,用平地机或其它机具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平整。7.3.4 用压路机进行碾压,一般需碾压34遍,表面应无明显轮迹。7.4模板的支设7.4.1 基层施工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支设。7.4.2模板应选用质地坚实,变形小、刚度大的材料,模板应表面平整,无翘曲,立模顶面应平整。钢模板宜采用槽钢,采用木模板时,板厚不宜低于12mm。7.4.3模板应支设稳固,无扭曲,能承受施工荷载,相邻模板应连接平顺。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致。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7.4.4根据模板材料选择支设方法,钢筋支护间距不宜大于500mm,嵌入基层深度不宜小于200mm,使用木胶板时,模板背后应加背楞,不得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7.4.5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高度、支撑稳定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模板支设的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如表7.4.5所示。模板支设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表7.4.5模板支设的检验方法与允许偏差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中线偏位15100m2用经纬仪、钢尺量2宽度1520m1用钢尺量3顶面高程1020m1用水准仪测量4相邻模板高度差3每个接点1用塞尺测量5模板接缝宽度3每缝1用钢尺量6侧面垂直度420m1用水平尺、卡尺量7顶面平整度2每两缝间1用直尺、塞尺量8纵向顺直度550m1用20m小线、钢尺量取最大值7.5透水面层施工7.5.1 混凝土拌合物到达后应及时摊铺,根据摊铺方式、结构厚度和松摊高度系数来控制摊铺高度。松铺高度系数应经试验确定,宜控制在1.051.15之间。对边角处特别注意有无缺料现象,如有缺料应及时补料,摊铺后立即用刮杠刮平。7.5.2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宜采用专用低频振动压实机,或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和专用滚压工具滚压。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时避免在一个位置上持续振动,采用专用低频振动压实机压实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及找平,人工找平时,施工人员应穿上减压鞋进行操作,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7.5.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压实后,宜使用抹平机对透水性混凝土面层进行收面,必要时配合人工拍实、抹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处板面平整。7.5.4上面层必须在下面层初凝之前进行摊铺,且上面层与下面层铺设时间间隔不应大于1h。7.5.6彩色透水混凝土双色层组合施工时,上面层必须在下面层初凝之前进行摊铺,且上面层与下面层铺设时间不应大于1h;彩色上面层施工后,宜在48小时内涂刷保护剂。涂刷保护剂前,面层应进行清洁。7.6接缝施工7.6.1锯缝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15MPa时进行。7.6.2 灌缝前应确认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灌缝材料施工应保证各接缝处填料和填缝胶的饱满,厚度均匀。7.6.3每日施工结束或临时中断施工时,应设置施工缝,其位置宜结合缩缝或胀缝。7.6.4缩缝、胀缝和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6.2节的规定。7.6.5填缝胶养护期满前不得开放交通。7.7养护与模板的拆除7.7.1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应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彩条布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根据透水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天。7.7.2养护期间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面层不得行人、通车,养护期间应保护塑料薄膜的完整,当破损时应立即修补。薄膜覆盖后应禁止行人通行,养护期和填缝前禁止一切车辆行驶。7.7.3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2 拆模不得损坏混凝土路面的边、角,尽量保持透水性混凝土块体完好。7.7.4 透水混凝土路面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允许投入使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应以透水混凝土试块强度为依据。7.8季节性施工7.8.1 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确定冬、雨期和热期的起、止时间。7.8.2雨期施工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做好防范准备。7.8.3雨期施工应充分利用地形与现有排水设施,做好防雨及排水工作。7.8.4雨天不宜进行基层施工,透水性混凝土面层不应在雨天浇筑。7.8.5雨后摊铺基层时,应先对路基状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摊铺。7.8.6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透水性混凝土路面不宜施工。7.8.7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热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中应尽量缩短运输、摊铺、压实等工序时间,浇筑完毕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2 搅拌站应有遮阳棚。模板和基层表面,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湿润;3 应注意天气预报,如遇阵雨,应暂停施工,及时用塑料薄膜对已浇筑混凝土面进行覆盖;4 当室外气温达在32时,透水混凝土不宜进行拌制浇筑施工,天气气温过高时,宜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施工。8 质量检验和验收8.1 一般规定8.1.1土基、基层等工序应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规定。8.1.2再生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1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规程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2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和相关单位进行隐蔽验收,确认合格后,应形成隐蔽验收文件。3监理单位应按规定对试件和现场检测项目进行平行检测、见证取样检测。4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5承担复验或检测的单位应为具有相应资质的独立第三方。6工程的外观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8.1.3 施工中完成收集下列资料: 1 设计文件和竣工资料;2 竣工验收报告;3 试件的检测报告;4工程施工和材料检查或材料试验记录;5检查记录;6 工程重大问题处理文件。8.2 原材料质量检验8.2.1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l次。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8.2.2 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8.2.3下面层再生骨料应符合符表4.1.4的规定;上面层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骨料,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 135的规定。检查数量:再生骨料按类别、规格及日产量确定批次:日产量在2000t及2000t以下,每600t为一批,不足600t亦为一批;日产量超过2000t,每1000t为一批,不足1000t亦为一批;日产量超过5000t,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亦为一批;对于建(构)筑废物来源相同,日产量不足600t的,可以以连续生产不超过3d且不大于600t为一检验批。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报告。8.3面层质量检验8.3.1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透水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l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3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6块)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6块)。数据处理:如果6个测定值中有1个超出了6个平均值的10%,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的5个平均数为结果。如果剩下的5个测定值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仍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的4个平均数为结果。以此类推,当剩下的有效数据少于3个时,则该组结果作废。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2透水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l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3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6块)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6块)。数据处理:如果6个测定值中有1个超出了6个平均值的10%,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的5个平均数为结果。如果剩下的5个测定值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仍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的4个平均数为结果。以此类推,当剩下的有效数据少于3个时,则该组结果作废。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3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透水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500抽测l组(3块)。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4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5mm。检查数量:每500抽测l点。检验方法:钻孔或刨坑,用钢尺量。8.3.2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应板面平整,边角应整齐、无裂缝,不应有石子脱落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量测。2路面伸缩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伸缩缝在规定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应全部贯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颜色必须均匀一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2的规定。表8.3.2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范围检验点数检验方法道路广场道路广场高程(mm)151020m施工单元1用水准仪测量中线偏位(mm)20lOOm1用经纬仪测量平整度最大间隙(mm)5720mlOmlOm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宽度(mm)0-2040m40m1用钢尺量横坡()0.30且不反坡20m1用水准仪测量井框与路面高差(mm)35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相邻板高差(mm)520mlOmlOm1用钢板尺和塞尺量纵缝直顺度(mm)10lOOm40m40m1用20m线和钢尺量横缝直顺度(mm)1040m40m40m注:在每一单位工程中,以40m40m定方格网,进行编号,作为量测检查的基本施工单元,不足40mX40m的部分以一个单元计。在基本施工单元中再以lOmXlOm或20mX20m为子单元,每基本施工单元范围内只抽一个子单元检查;检查方法为随机取样,即基本施工单元在室内确定,子单元在现场确定,量取3点取最大值计为检查频率中的1个点。适用于矩形广场与停车场。9 维护9.0.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交付使用后应定期进行养护,保证其正常的透水功能。9.0.2当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透水功能减弱后,可利用高压水流(5MPa20MPa)冲刷孔隙,洗净堵塞物,或采用压缩空气冲刷孔隙,使堵塞物去除,也可使用真空泵将堵塞孔隙的杂物吸出,使透水功能恢复。9.0.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和集料脱落的面积较大时,必须进行维修。维修时,应先将路面疏松集料铲除,清洗路面去除孔隙内的灰尘及杂物后,方可进行新的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9.0.4 冬季透水混凝土路面应采取及时清雪等措施防止路面结冰,不宜机械除冰,并不得撒砂或灰渣。本规程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可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6、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7、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8、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9、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工程JGJ10410、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1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12、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13、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1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 1804615、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16、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20条文说明制订说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2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月日以第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了满足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需要,总结了我国再生骨料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和物理性能试验,取得了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性能方面的重要技术参数。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及执行条文规定,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目次1 总则292 术语303 基本规定314 原材料324.1 再生骨料324.2 其它原材料325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335.1 混凝土性能335.2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36 结构组合及构造346.1 组合结构设计346.2 构造设计357 施工357.1 一般规定357.2 制备和运输357.3 透水基层施工367.4 模板的支设367.5 透水面层施工377.4 接缝施工377.5 养护与模板的拆除377.6 季节性施工388 质量检验和验收398.1 一般规定398.2 原材料质量检验399 维护401 总则1.0.1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作为新型生态环保型产品,不仅可以促进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再生骨料提供新的应用范围,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贯彻国家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政策,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和提高地下水补给途径,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材料在设计、施工、监理和检验中统一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统一规范,确保市政工程、室外工程、园林工程中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因再生骨料力学性能与坚硬的天然骨料相比,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规程中未将机动车道路纳入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因透水混凝土抗冻性一般不及普通混凝土,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渗透到湿陷性黄土、膨胀土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因此严寒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盐渍土地区、膨胀土地区一般不适用透水混凝土路面。1.0.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成品及在工程中的应用涉及不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使用中除应执行本规程外,还应满足涉及的现行其他标准规范的规定。312 术语2.0.1 再生骨料一般是由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砂浆、石或者砖瓦等加工而成的颗粒。对于透水混凝土而言,对骨料的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透水混凝土再生骨料应指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和石块加工而成的颗粒。2.0.3全部由再生骨料或部分再生骨料和部分天然骨料掺配而成的骨料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均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对于复配骨料,规定了再生骨料的最小取代率。2.0.42.0.6针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特殊性、考虑面层透水性能和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如何避免财务数据造假的风险
- 酒店热菜摆盘技巧手册
- 2025重庆市綦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招聘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学生应当具备的胸怀宽广
- 2025浙江温州瑞安市司法局编外人员招聘1人考试含答案
- 2025浙江宁波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公办幼儿园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石油工程压裂井设计原则
- 政治实验预案
- 心理辅导服务制度细则规程方案制度
- 2025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面向湖北专项招募“三支一扶”人员笔试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语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一卷)(真题解读)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
- 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组网专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新解读《城镇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T-CAS 737-2023》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 职业妆容设计课件
- 桡骨远端骨折健康宣教
- 2024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 GB/T 5974-2025起重机械钢丝绳用套环
- 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