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前我国禽传染病发生的动向 特点及防治对策 甘孟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1001932010 10 报告内容 养禽业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成绩目前禽传染病的发生现状和特点规模化养禽场疫病的控制对策 一 畜牧业生产的成绩 多年来 我国畜牧业持续增长 肉类 禽蛋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已成为世界畜产大国 1 2009年畜牧业生产成绩和贡献据农业部介绍2009年我国畜牧业生产 生猪存栏4 67亿头 家禽存栏53 3亿只 同比均增长1 左右 生猪和家禽生产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肉类总产量7500万吨 同比增长3 1 禽蛋产量2660万吨 生产总体稳定 奶类产量3650万吨 恢复到去年95 以上水平 全国饲料产量1 4亿吨 同比增长2 4 稳居世界第二位 2 畜牧业生产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2008年我国畜牧业产值达1 7万亿元 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08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34 2009年我国畜牧产值持续增长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6 建国初期11 12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不高 一般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 以上 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达到了60 70 高的可达80 表明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猪禽生产占我国畜牧业总产值85 左右 从肉类消耗结构来看 禽肉占20 我国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51 和60 达到人均分别占有22kg和11 5kg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禽蛋人均消费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 可见 禽蛋 禽肉是老百姓重要的消费品 养禽业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蛋鸡业 鸡蛋是重要的大宗农产品 是老百姓 菜蓝子 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消费品 为进一步夯实蛋鸡养殖业发展基础 促进蛋鸡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采取多项政策措施 加大对蛋鸡生产的扶持力度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 一是建立祖代蛋种鸡补贴制度 支持冰冻雨雪灾害较重的地区种鸡场恢复重建 二是将蛋鸡新品种配套系选育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校积极开展蛋鸡新品种培育相关研发工作 三是对存栏达到一定规模的蛋鸡养殖场 户 经标准化改造达标的给予适当补贴 积极支持规模化蛋鸡养殖场 户 沼气池建设 四是建立蛋鸡生产动态监测体系 及时发布蛋鸡生产和市场信息 加强产需衔接 引导养殖场 户 科学安排生产 五是加强科技指导 强化对养殖户的培训 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和相关标准的示范推广 努力提高蛋鸡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 六是切实加强防疫工作 继续安排好禽流感强制免疫疫苗费和强制扑杀补偿费 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给予经费补助 七是发展鸡蛋现代流通方式 扶持和培育专业化的鸡蛋加工和物流企业 继续实施鲜活农产品 绿色通道 政策 八是加大对蛋鸡养殖的信贷支持力度 积极满足合理贷款需要 完善养鸡保险产品 扩大养鸡保险业务覆盖面 4 家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制约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饲养方式分散 养殖技术落后 生产水平低 农业部正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步伐和标准化规模养殖 2009年比2008年规模化比重生猪提升5个百分点 达60 蛋鸡提升4个百分点 达76 9 奶牛提升10个百分点 重大动物疫病形势复杂 动物疫病种类多而发病频繁 畜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兽医管理体系及防疫机构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提高抵御动物疫病的水平 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的管理制度2009年全国有95 8 的地市 88 7 的县区和81 1 的乡镇完成了体制改革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人员队伍的防控疫病水平较低 致使抵御动物疫病风险能力不强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二 目前我国禽传染病的发生现状 动向与特点 1 禽传染病防治的总体形势2 家禽传染病的种类多而复杂 新病不断出现 死亡率高 防控难度大3 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4 多病原共感染 继发感染 混合感染 病情复杂 诊防困难5 家禽呼吸道疫病突出 危害严重6 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7 耐药菌株增多 细菌性疾病防治效果差 二 目前我国禽病的发生现状 动向与特点 续 1 禽疫病防制的总体形势养禽单位多而密集 经营规模较大 养禽数量多 禽及其产品流通渠道多而繁频 活禽市场的存在和监管难度大 给禽病发生和流行造成有利条件养禽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 扩大生产 外出引种 普遍忽视疫病检疫和防制工作我国对疫病防控基础薄弱 技术储备不够 防疫 检疫网络系统及防控手段不健全 不完善 基层防疫机构建设简陋 不健全 人员队伍专业水平尚需提高 规模化饲养与散养并存 疫病防控难度大 难以有效防止交互传染 规模养禽场对饲养管理 环境卫生 消毒 防疫制度等存在缺乏标准化 规范化 制度化 执行不严 不持久等弊端 过分依赖疫苗 2 家禽传染病种类多而复杂 新病不断出现 死亡率高 防控难度大农业部1986 1990年全国普查表明 我国畜禽传染病202种 寄生虫病23种 普通病14种 共239种 80年代和90年代又出现新的疫病 20世纪80年代新发生传染病15种 寄生虫病2种 其中禽传染病有 鸡传染性鼻炎 禽白色念珠菌病 EDS 76 鸡病毒性关节炎 禽大肠杆菌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又新出现传染病10种 其中家禽传染病有禽流感 鸡传染性贫血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 J亚型淋巴白血病 鹅副黏病毒感染等八十年代到现在 新传入的比较重大的动物传染病就有20多种 李金祥局长 2009 12 24 据不完全统计 禽类约有80多种疾病 其中以传染性疾病最多 约占禽病总数的75 传染病中又以病毒性疫病严重 造成的损失最大 每年因禽病死亡率高达20 左右 患病禽种增多 家养禽 珍禽 观赏禽 野生禽鸟 候鸟等 旧病未除 新病又增 防不胜防 死亡率高疾病 产蛋鸡产蛋期死淘率20 25 发达国家不足5 美国 荷兰等发达国家蛋鸡产蛋期死淘率0 4 0 6 雏鸡育成期平均成活率92 94 3 发病非典型化 病原和病型出现新变化ND非典型化发生是最明显的例证MDV和传染性囊病毒毒力增强 出现超强毒毒株如 Witter博士1996年报道60 70年代为标准化强毒 vMDV 70年代末 80年代毒力增强 称超强毒株 vvMDV 90年代出现更强的超强毒株 称特超强毒株 vv MDV Witter1989 1995年分离MDV31株 其中 vMDV3株 占9 6 vvMDV21株 占67 74 vv MDV7株 占22 58 禽白血病的新病型 ALV J引起的白血病 血管瘤近两年来 我国各地蛋鸡场在鸡群开产后发生白血病 血管瘤的病例普遍显著上升 已成为影响我国蛋鸡业的第一大疫病 产蛋鸡开产后发生的白血病 血管瘤主要是由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 同时有的是由A B亚群白血病毒感染引起 4 多病原共感染 继发感染 混合感染和出现复合症 使病情复杂化 诊防难度加大 发病和死亡率高多重感染病毒与病毒 细菌与细菌 病毒与细菌 病毒或细菌与寄生虫 病原性与非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常见病例 新城疫与禽流感 新城疫与大肠杆菌 沙门菌病 慢性呼吸道病等ALV J与REV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 共感染普遍 1999 2008年10年间在病毒分离样品中 在检出ALV J的样品中有相当高的比例 还同时有REV感染 骨髓样细胞瘤病鸡中ALV J和REV感染或共感染 ALV J21 38 REV2 38 无骨髓瘤样细胞病鸡中ALV与REV的感染和共感染 ALV J13 27 REV3 27 崔治中 2010 病原严重污染养禽场 饲养管理不良和有应激因素时 发病症状复杂 病情严重 诊治困难 损失巨大 5 家禽呼吸道疾病突出 危害严重禽呼吸道疾病已是养禽生产中危害最严重和最棘手的问题饲料转化率低 肉鸡增重慢 蛋鸡产蛋率不高 用药成本加大禽呼吸道疫病综合征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发生原因多因素造成原发 继发和共感染引起的危害饲养管理 环境因素和应激引起发病 是最被忽视的问题饲养管理和环境差 饲料霉菌毒素 散发病和应激等多因素造成禽体免疫力低下 常见细菌性疾病病原的内源性感染和继发感染 6 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严重主要有 传染性囊病病毒 IBDV 马立克病病毒 MDV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CAV 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病毒 REV J亚型淋巴白血病 ALV J 呼肠弧病病毒 ARV 主要损害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 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抑制 以及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高共感染病例 崔治中检查9省市的65例疑似IBD的传染性囊病样品中 除大多数样品能检出IBDV的同时 17份检出上述二种病毒 16份样品感染前三种病毒 5份样品感染前4种病毒 7 细菌性疾病防治效果差 耐药菌株增多 危害加大养禽场增多 规模大 污染严重 病原广泛存在 多种途径传播管理上的弊端 饲养密度大 通风换气及环境卫生差 多种应激使鸡体抵抗力降低 导致发病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和危害盲目 大量滥用抗菌药物 如从田间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对链霉素耐药性提高1000倍 对泰乐菌素耐药性提高100倍 红霉素无治疗效果 宁宜宝 李玲 程安春等用113株雏鸭分离的大肠杆菌 对33种抗生素药敏结果 所有细菌对头孢吡肟 CPI 敏感 利福平耐药率100 最多耐药21种 以13耐 15 17 9 12为主 共占53 耐药率30 以上有 株 耐药 比表示 氨苄青霉素95 84 07 哌拉西林63 55 75 阿莫西林74 65 49 头孢克格47 41 59 链霉素67 59 29 四环素97 85 84 环丙沙星79 69 91 诺氧沙星67 59 29 氧氟沙星67 59 29 复方新诺明87 76 99 氯霉素57 50 44 利福平113 100 0 红霉素48 42 48 痢特灵34 30 09 新霉素79 69 91 萘啶酸103 91 15 强力霉素97 85 84 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12期34 36 2004 2007年从24个省市规模化养鸡场分出300株大肠杆菌 用17种药物检测耐药性 结果所有菌株均出现耐药 呈多重耐药 甚至对17种药物全部耐药 王红宇 2007 三 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防控的对策 1 转变防治禽病的观念 贯彻执行十六字方针2 正确诊断 确认养禽场疫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3 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体系4 加强对种禽场的监管 防止成为禽病扩散的来源地5 做好禽群的饲养管理 改善禽场的环境条件 降低或避免禽群的应激因素发生6 科学合理使用疫苗 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7 制定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8 重视检疫工作9 做好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三 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防控的对策 续 1 转变防治禽病的观念 贯彻执行十六字方针转变防控禽病的观念 实行健康养禽 增强禽体的体质和天然免疫力 建立全面落实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饲养为基础 树立 养重于防 防重于治 养防并举 综合防疫 的观念2 正确诊断和监测 确认养禽场疫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当前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实验室的检测和病原学的诊断工作 3 全方位积极推行生物安全体系加强生物安全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使全体从业人员把生物安全视为养禽场的生命线 真正做到以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饲养 重视和强调环境因素在禽病防疫和保护禽类健康中的重要性 真正做到以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饲养生物安全的中心思想是严格隔离 消毒和防疫 规模化养禽场消毒工作的制度化 规范化要认真执行 持之以恒 生物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 建立起防止病原进入养禽场 群 的多层屏障生物安全体系中的所有生物安全措施 都是针对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的防疫技术 封闭式管理是实行生物安全防控疫病的最好模式提升养禽场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效性 遵守和执行生物安全的全部规定和措施 防止疫病的传入 减少或杜绝病疫的感染和发生生物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 各级主管部门与生产者齐抓共管 全方位推进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实施 4 加强种禽场监管和净化工作 防止成为禽病扩散和流行的来源地 从源头上保证禽只的健康5 做好禽群的饲养管理 改善养禽场的环境卫生条件 降低或避免禽群的应激因素发生 做好禽舍的通风 换气 禽只密度 环境的清洁卫生 消毒是养禽场经常而十分重要的工作 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 避免饲喂霉变或含有毒素的饲料 减少或避免禽群应激因素发生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6 科学合理使用疫苗 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这是预防和控制禽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根据养禽场所在地传染病发生现状 确定接种疫苗的种类 避免盲目性 疫苗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克服部分养禽场过于依赖疫苗制定和实行科学的免疫程序 不宜随意改变免疫程序严把疫苗质量关 使用高质量的疫苗 避免发生免疫失败 及时找出免疫失败的原因 加以克服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访调解员工作信息化建设方案
- 2025年国防知识竞赛网络题库及答案(可下载)
- 2025年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年齿轮、传动轴和驱动部件合作协议书
- 企业节能降耗与绿色生产方案
- 企业重组与剥离战略规划方案
-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计划与实施
- 医疗设备项目经理项目进度报告
- 护理骨科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三米之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 基于BIM基数的机电安装工程降本提质增效
- 《在你们离开以前》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 原发性肝癌放疗进展-门脉癌栓放疗
- GB/T 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件
-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毕业设计
- 高考语文阅卷启示-课件
- BOSA测试培训课件
- 【国标图集】13J40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 EMC电磁兼容实用教案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