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检疫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doc_第1页
屠宰检疫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doc_第2页
屠宰检疫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doc_第3页
屠宰检疫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述 屠宰检疫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猪肉不仅要卫生,而且还要口感好。然而,在屠宰检疫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对猪肉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屠宰检疫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为今后降低屠宰检疫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的发生提供参考。关键词:屠宰检疫;猪肉品质;因素1屠宰前的人为因素1.1 屠畜的宰前应急宰前应急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所引起,如运输、拥挤、捆绑以及过度惊吓等。有的员工可能对猪比较粗暴,野蛮的驱猪、卸猪、甚至殴打,致使生猪皮肤、肢体或内脏受伤,造成皮下淤血、受到惊吓或刺激。宰前的各种应激反应会导致PSE肉(白肌肉)和DFD 肉(猪宰后肌肉pH值高达6.5以上,形成暗红色、表面干燥的干硬肉)的发生,影响肉品外观和内在质量。 洪瑞贤. 屠宰检疫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J. 福建畜牧兽医, 2011,(03).1.2 候宰时间太短生猪在运输中急剧的温度变化、挤压、强行驱赶等因素会引起生猪的应激反应,其结果是造成生猪体温升高,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导致机体代谢发生异常, 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类分泌增加,糖元酵解过程加强,产生大量乳酸和磷酸等酸性产物。未经静养的生猪,其应激反应将造成宰后PSE肉的增加,影响猪肉品质。GB/T 172362008要求,生猪在待宰圈的静养时间为1224h,并在宰前3h停止喂水。 崔巍,李宏钧. 屠宰过程中影响猪肉卫生质量的人为因素及对策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 ,(9):3435. 宰前充分休息可以使宰前的各种应激反应综合症状得到缓解,从而大大降低PES肉的发生。1.3宰前淋浴时间短 淋浴一方面可以清洁猪体表泥土、粪便等污物,减少屠宰过程中的污染,另一方面淋浴可使猪趋于安静,促使外围毛细血管收缩,便于放血充分。淋浴时水不应过急,如毛毛细雨,使猪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压力不可过大,以免造成应激反应,水温根据季节不同需要进行调整,一般夏季在20,冬季在25。2. 屠宰过程中的操作因素2.1 电击晕的方法不当电击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宰杀方式,它可以使猪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昏迷状态,整个刺杀放血过程在昏迷状态下进行,可减少猪的痛苦,从而减少猪的应激反应,改善肉品质量。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如利用电压高、电流大、电击时间长、时间不准确、电击次数多和电击部位不正确等方式进行宰杀,通常会引起两种猪肉品质变化。一是电刺激瞬间使生猪全身肌肉严重的痉挛收缩,导致肌肉活动的增加,突然增加了血液中胆胺的含量,加快宰后肌肉糖酵解的速率,快速降低pH值,水分渗出,容易导致PES肉;二是胴体和血管严重淤血。电致晕的方法,正常范围是0.51.4A,80100V,电流3min。研究表明,采取自动电击晕方式 ,电压范围在75150V,淤血率为24.06% 。人工电击晕电压范围在30200 V ,淤血率为22.20%。尹忠平,夏延斌. 肉的嫩化与宰后电刺激J.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4,(04).2.2 放血操作不准确、不熟练生猪屠宰过程若员工直接用刀刺破猪的心脏,多导致猪心脏破裂,放血期间个别放血不良,呛血、淤血等现象引起肌肉发暗,从而影响肉品质量。一般而言 猪的放血量应达到猪体重的4左右,放血操作的关键在于,操作者要控制好刺杀的位置和刀口的大小,要对准第一肋骨喉咙正中偏右0.51cm处向心脏方向刺入,再侧刀下拖切断颈部动脉和静脉,不应刺破心脏或割断食管、气管。 王传红. 浅谈猪胴体前段加工工艺与设备J肉类工业,2008,(1) : 4 6.2.3 烫毛操作一般烫毛温度需要在6367范围内,水温过低,不能使猪皮毛孔受热松开,水温过高,毛孔胀结,猪毛毛根被胀结,难以除毛,甚至过烫,猪皮烫烂,俗称老烫,影响产品质量。 干尧根. 猪屠宰加工中烫毛温度的模糊综合评定J. 食品科学, 1991,(01).2.4 开膛的影响开膛时不小心划破肠道,则有可能使其它部位的肉受到肠道微生物的污染。3 . 检疫监督的因素3.1 忽视宰前检疫或宰前检疫流于形式生猪宰前检疫是保证猪肉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自然界,人的传染病60% 来源于动物,50%的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 朱砺,李学伟. 肉质性状的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01). 猪病有很多种,其中一些是人畜共患病,若忽视宰前临床检查,就难于确定猪体的健康状况,漏检一些在宰后难以发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无法及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从而直接影响出场的猪肉品质。3.2 宰后检疫不完善、操作不够规范宰后检疫是猪肉出场前的最后一关也是关系到猪肉卫生质量的最主要的一环。但目前由于各地方经济条件和检疫员业务水平的限制,定点屠宰场的宰后检疫不够规范,使得漏检、错检以及操作不当使猪肉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生猪宰后检疫的程序一般包括头部检疫、皮肤检疫、内脏检疫、寄生虫检疫、肉尸检疫、复检盖印和签发检疫合格证明等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若有不按要求操作,造成切口过乱,过多,过大,破坏病变组织,则会造成判断困难,也影响商品外观;若任意简化或减少检疫步骤,则会导致漏检和病害脏器的上市销售,从而直接降低了猪肉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检疫工具消毒不及时卫检人员 多数仅配备一套刀、钩及刀棒,在检出疫病后往往不能及时更换、消毒而继续使用,很有可能污染其他健康猪肉,甚至导致疫病的传播。 3.2.2 内脏检疫很少或没有展开内脏检疫是猪肉卫生质量检验中很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内脏的某些病理变化是鉴定猪肉染疫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猪各种脏器自身也有很多病变处都需要有专门的卫检人员重点进行检疫,但目前各定点屠宰场的内脏检疫仅限于未从肉尸摘除的肾脏检验,而对胃肠脾心肝肺等则疏于检验甚至不检验,这样会造成某些疫病的漏检,以及病害肉和脏器进入市场销售。 13.2.3 检疫程序或应检部位不全面主要问题是猪囊虫的检疫和种公猪的检疫。3.2.4 检疫人员操作行为的影响一些检疫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少,不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不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范检疫,在检疫工作中出现误检、漏检等违规行为。修割的病态组织脏器随手丢放现象比较严重,极易造成肉品污染。3.3 屠宰间环境卫生的影响 有相当部分县级屠宰场没有规范建设,环境很差,宰杀设施简陋,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落实,卫生消毒不严格,粪便、废物、污水随地堆积或随意流放 ,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病害肉体不经无害化处理,交叉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蝇和病害微生物。屠宰间内地面污垢多,内脏随意丢弃在地面上,烫池的水长 时间不更换,当天检疫后的车间不及时清理消毒,生猪在这样的条件下屠宰,加大了猪肉受到污染的风险,很难保证肉品质量。 李肖刚. 屠宰检疫中影响猪肉品质因素的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2010,(07).8 陈赞谋,李加琪,张艾君,梁广炬. 不同屠宰方式对猪肉品质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 2008,(03).9 刘卫国,李绍钰.人道屠宰对猪肉品质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0,(07).10 李红民,肖华党,甘泉.屠宰过程中影响猪肉胴体品质的因素J.肉类工业,2011,(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