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见证精彩瞬间 回味数码影像十年发展之路Pchome电脑之家 2010年12月15日 作者: 马晓桐千禧年伊始,数码影像事业步入了一个飞速的发展期。笔者还依稀记得当年对数码相机这个新事物充满的好奇与质疑。那一款款精致的小相机竟然可以不用胶卷,不过看着动辄七八千乃至万元的价格又是那么的不亲民,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十年时间犹如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数码相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物件,甚至出现了单反平民化和家用DC换代潮。数码影像十年发展之路十年时间!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人类的生命来说是一个阶段,而对于数码影像产业来说却是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十年前,我们绝不敢想到如今的数码相机已取代胶片相机成为了主流;更不敢想象如今的数码相机像素早已破千万、拥有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拍摄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十年巨变、巨变的十年,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正是十年间一款款里程碑产品、一个个技术上的突破共同构成了这十年的风云际会,才使得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够享受着数码相机带来的众多便利与快感。接下来,大家跟随笔者共同回味下十年间的精彩瞬间!2000年:晨光熹微 数码相机初登场时间回到2000年,像素的指针定格在了300万量级。是的,您没有看错!在2000年,300万像素是数码影像产业的主流像素,包括当时的数码单反。当年佳能的明星单反产品D30也是采用300万CMOS感光元件。在操控与设计方面,十年前的产品与现在相比有较大出处。当年绝大部分产品都还是采用胶片相机的设计元素,很多细节都不符合数码时代的特征,总的来说还是处在胶片时代向数码时代过渡的阶段。年度重点产品回顾:富士S1 Pro柯达DC4800佳能G12001年:初露锋芒 数码影像显威力与一般用户仍抱观望态度的2000年不同,2001年数码相机的技术急剧发展,这也令数码相机产品愈见平民化,二三千元已可拥有一部200至300万像素性能不错的数码相机,间接吸引了不少用家放弃传统菲林傻瓜机,纷纷以轻便型数码相机代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厂商在2001年均调整了自己的产品策略,在延长产品线的同时,注重增加产品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使数码相机市场各类产品市场定位明显,产品诉求点明确。与此同时,针对数码相机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厂商均在加速新品的推出同时逐步调低市场售价。随着数码影像市场进入导入期,低端和高端产品成为2001年市场增长的两个热点。100万像素级的低端产品价格集中在2000元左右,符合一部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受到大众欢迎;高端产品的需求量也开始上升。年度重点产品回顾:佳能1D尼康G2尼康D1x2002年:大显神威 数码取代胶片成主流21世纪的头两年,影像产业还可以说是传统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平分秋色,两者市场占有率还并没有拉开差距。到了2002年,数码相机产业继续高奏凯歌,销量大大超越了传统胶片相机,可以说是一举奠定了未来数码影像天下的基础。2002年的数码影像产业还有一点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各大影像巨头们加快了自己产品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2002年4月,奥林巴斯宣布将原设在香港的亚太区总部正式迁到深圳。5月21日,又宣布将的数码相机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还将再投资4500万美元,打造高级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世界性基地。在胶卷生产上一争高下的柯达和富士,在数码相机的生产上也是各不相让。柯达已把其全球数码相机生产基地正式移师上海;而富士在苏州的合资公司所生产的数码相机,也已在2002年年初获得了在中国的内销权,并宣布其产品将全线汉化。索尼也宣布将逐步把数码相机等数字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上述这些大动作意味着中国从2002年开始成为了世界重要的数码相机制造基地,也为以后的数码相机消费大国打下了基础。随着数码相机市场进入产品零组件的规模运作时代,数码相机产品生产开始走向标准化与完备性,这就意味着,技术共享成为现实,这时决定产品孰优孰劣的,不再是技术屏障,而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的快速设计与开发,以及高效的运作保障。年度重点产品回顾:索尼F717佳能1Ds尼康D1002003年:合并重组 影像产业大调整2003年伊始,影像厂商方面大事件不断。年初1月,著名日本摄影器材公司美能达和胶片公司柯尼达宣布合并,在10月份成立了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从此,柯美系列数码相机隆重登场,数码相机行业再次进入了战国纷争时代。2003年也是数码相机进入突跃式发展的一年。无论是定位高端专业的数码单反相机,还是面向各层级摄影爱好者的中端全功能产品,抑或是面向普通家庭用户的傻瓜化操作的轻便数码相机,都从技术规格、销售价格等方面有了巨大突破。年度重点产品回顾:佳能10D卡西欧S3奥林巴斯E1距业界统计,2003年数码相机新品已经超过了110款,创造了新的记录。在数码影像技术方面,同样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并影响至今。其中一个重大技术突破是防抖技术的加入,在防抖技术方面主要分为两类:佳能与尼康为主的一些厂商走的是镜头防抖路线,而美能达和之后的索尼采用的是机身防抖路线。无论哪种方法,都能够大大提高拍摄的成功率,减少抖动因素的影响。同年,大变焦比数码相机(通常指具备10倍左右光学变焦镜头的产品)开始深受用户喜爱。一大批优秀的大变焦比数码相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004年:全民普及 走进寻常百姓家2004年,像素和价格成为了数码影像全年的最热门关键词。在01年末,主流机型的像素还主要停留在300万像素左右,到了03年,主流机型的像素也只是400万像素。虽然像素并不决定画质,但是对于高像素的追求人们还是没有停止过。在2004年,像素的比拼进入了白热化,各大厂商竞相发布各自800万像素的高端DC,五六百万像素的相机也早已成为主流;在04年下半年推出的富士F810输出像素更是达到了1200万,与目前的主流像素也是相差无几。可以说经过2004年一年的龙争虎斗,数码影像产业在像素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步速度远远赶超21世纪初的头三年。年度重点产品回顾:奥利巴斯E-300富士F810柯达DCS Pro价格是2004年的另一大热门关键词。03年高高在上的数码相机价格在0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DC进入寻常百姓家,开启了大规模普及的时代。甚至当年的大学生戏称大学三大件(产品)为“笔记本、手机和数码相机”;可见数码相机普及速度之快。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单反相机开始迈出了平民化的第一步!其中的代表性事件就是佳能300D的低价策略,这不但使囊中羞涩的摄友们第一次接触了专业的单反相机,更使得低端单反市场被引爆,为以后的单反平民化埋下了伏笔。2005年:发展迅猛 以技术为导向2005年的市场态势延续了04年的趋势,即DC与单反价格不断下降,数码相机已经成为了普通家庭必备的影像产品,低端数码单反也开始大规模替代传统胶片单反。我们把目光在转移到影像技术上,首先在2005年,防抖技术进入普及阶段,当年发布了防抖动机型的厂家就包括有索尼(CyberShot H1),松下(Lumix LZ1等5款),尼康(Coolpix 5900/7900,电子VR防抖),柯尼卡美能达(DiMAGE Z5)可见各大厂家对防抖动技术的支持和重视。其次,随着主流像素的提升和照片容量的加大,存储卡的容量在05年上了GB。同时,CF卡大规模退出了家用DC市场,SD卡取而代之成为了主流和新标准;CF卡仅仅在单反相机等专业领域还保持着优势。年度重点产品回顾:佳能5D索尼H1理光GRD还有一大亮点是家用DC液晶显示屏在05年极速增大,主流尺寸已在2英寸或2.5英寸,带有3英寸液晶屏的产品也隆重登场,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良好的感受。另外,随着佳能EOS 5D的发布,宣告着全画幅数码单反时代拉开了大幕,精彩大戏即将上演。2006年:格局大变 三足鼎立战单反2006年的影像产业风云巨变,厂商大动作频频。当年1月19日,索尼公司、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以及柯尼卡美能达影像公司共同宣布了一条令无数柯美粉丝震惊的消息:上述三者已经达成协议,决定将柯尼卡美能达影像公司的数码单反相机相关部分资产转移给索尼公司。同时,柯尼卡美能达影像公司将把其数码单反相机及相关产品的顾客服务平台也委托给sony公司。至此,拥有着近80年历史和无数经典产品的美能达结束了制造相机的历史。此次影像厂商的大变动影响深远,最直接的变化是此次并购奠定了索尼数码单反巨头的地位,冲击了原有的单反格局,单反三强格局形成。从长远来看,以本次并购为界,06年以后的影像产业逐渐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影像用户群开始了往少数实力厂家聚拢的局面。年度重点产品回顾:索尼100富士S5佳能400D宾得K10D06年还有两件影响相机发展史的大事件,一是尼康宣布其胶片相机停止生产,这意味着影像产业全面进入数码时代,二是三星与宾得加强了合作,并推出了出了GX-1S和GX-1L两款数码单反相机,高调宣布进军数码单反市场,单反市场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影像技术方面,数码单反高奏凯歌,并实现了众多突破。06年的数码单反也突进了千万像素量级,索尼100成为了第一款千万像素的入门级数码单反,之后尼康也推出了一款配备千万像素CCD的D80,而佳能也适时推出的千万像素机型400D。另一大技术亮点为CCD除尘。CCD除尘系统最早是由奥林巴斯引入到数码单反相机中的。而索尼100的上市再次使CCD除尘功能受到了重视。在索尼100之后,佳能400D、宾得K10D也都配备了CCD除尘,不久感光器除尘技术就在数码单反中迅速普及。2007年:新技术新功能层出不穷2007年,数码影像产业延续了06年飞速发展的势头,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在07年,面部识别功能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功能,并一夜之间成为了家用数码相机的标准配置。面部识别系统的实现难度虽然不大,但却是数码相机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另一流行趋势当属长焦相机的热销。以往的10倍光学变焦被大大扩展,当年奥林巴斯长焦产品竟然能提供高达18倍的光学变焦能力,这个数值看上去就像一部DV的配置参数。而另外,索尼和富士也将产品的变焦能力拓展到了15倍,同样令人惊呆。年度重点产品回顾:佳能1Ds Mark III奥林巴斯SP550 UZ尼康D300三星i72008年:单反普及 奥运年红火年年度重点产品回顾:佳能5D Mark II尼康D700索尼900时间步入2008年中国奥运年,正如红红火火、异彩纷呈的北京奥运会一样,08年的数码相机市场火爆依旧,特别是单反市场。最为引人关注的趋势是全画幅单反的崛起和视频功能的普及。在08年第三季度,从尼康在7月打破沉寂的D700,到索尼A900的强势入场,再到佳能5D Mark II的众望所归,三大厂一浪又一浪的推进着全画幅单反的雄起进程。另外,HD 高清摄录也成为了08年的一大亮点,集成了高清摄录赋予了数码相机更多的含义,也让数码相机的销量因此而激增。首部具备视频短片拍摄功能的单反相机是在08年8月27日发布的尼康D90,随后佳能紧跟其后发布5D Mark II ,尽管有人认为单反的视频功能削弱了其专业性,但在大多数人看来,在不增加价格、不降低拍摄性能的前提下,多一个视频功能绝对不是坏事。而现在看来,单反具备高清视频功能已经是司空见惯了。2009年:精准定位 走出经济危机2009年,对于数码影像行业而言,是很有内容的一年。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以务实谨慎闻名的影像厂商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用户需求,求新求变,以应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而从最终的结果看,寻求差异化,产品定位精准化,可以说是09年影像行业的一个主旋律。2009年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进一步演绎更小型,更精确,更先进的整体理念,一些创新概念也应运而生,“单反备机”的理念逐渐普及。理光在GRDIII上使用定焦大光圈镜头,之后又研发了可换镜头组的GXR,在理念上有全新突破;而奥林巴斯EP-1和松下GF1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则不失为高端数码相机的理想选择。除了在机身上不断实现轻薄化之外,去年数码相机市场上还掀起了多彩机身的风暴,宾得、索尼、佳能等主流厂商纷纷在主打机型上推出了多色外壳的设计,以色彩缤纷的全新姿态迎接着全新消费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厂商也进一步细分了中端和高端数码单反产品线,将过去一些高端的数码单反的关键性技术移植到了中端产品上来,使中端数码单反产品的性价比进一步得到提升,也在市场上赢得了不少的销量增长。年度重点产品回顾:佳能500D松下GF12010年:微单革命 新时代新挑战说到2010年上半年数码影像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微电相机的崛起。今年上半年,奥林巴斯连续发力,相继发布了E-P2与E-PL1两款单电相机。可见奥巴的注意力与精力已经投入到了微电的研发。而三星经过潜心的设计研究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革命性产品NX10,这也象征着APS-C画幅感光器正式在单电领域登场。单电进一步迈向高画质高品质的时代,与入门级单反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作为目前单反三巨头之一的索尼也震撼发布了自己的微单NE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光学防抖模组微型化技术专利壁垒突破策略报告
- 2025-2030光纤到房间FTTR部署难点与运营商解决方案报告
- 2025-2030光模块速率升级周期与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关联性报告
- 2025-2030光器件行业海外市场准入认证体系与本地化合规策略报告
- 2025-2030光器件行业客户集中度风险分析与多元化市场开拓策略
- 产品合格证标准格式及填写方法
- 2025-2030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突破与循环经济模式下投资回报测算
- 桥梁施工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案
- 高三作文范文:化解困难的方法
- 江苏省中考英语试卷及详解
- 围墙新建及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 政策议程多源流模型分析
- 蓝点网络分账解决方案
- 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 GB/T 17980.37-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线虫剂防治胞囊线虫病
- 血管活性药物(ICU)课件
- 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客房服务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 “手电筒”模型-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 GB∕T 2980-2018 工程机械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 TTAF 068-2020 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软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指南 第8部分:隐私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