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2 202010 08PM 1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 热能矿物质维生素 2 2 202010 08PM 2 第一节蛋白质 protein 第一节Pro 2 2 202010 08PM 3 蛋白质 正常人体内Pro约为16 19 分解 合成 动态平衡 组织Pro不断更新修复 每天约3 的Pro被更新 图正常人体内的蛋白质代谢概况 肠道骨髓Pro更新速度较快 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 2 2 202010 08PM 4 一 功能 瘦体组织 leantissue 1 组织构成成分 瘦体组织 2 构成各种重要生理物质 酶抗体激素等 3 供能 约16 7kJ 4 0kcal g 一 体内蛋白质功能 2 2 202010 08PM 5 二 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 一 氨基酸 aminoacid AA 和肽 peptide 二 必需氨基酸 essentialaminoacid EAA 构成人体Pr的20种AA中有9种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 即EAA 二 AA EAA 一 AA 肽 2 2 202010 08PM 6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来如食物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 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 和50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又称条件或半必需氨基酸 conditionallyorsemiessentialaminoacid 在计算食物EAA含量和组成时 常将蛋氨酸和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合并计算 2 2 202010 08PM 7 三 氨基酸模式 aminoacidpattern AAP 及限制氨基酸 limitingaminoacid LAA 是某种Pro中各种EAA的构成比例它是将该Pro中的色氨酸含量设为1 再分计算其它EAA与色氨酸的相应比值而得到的一系列比值 见p11表1 2 三 AA模式 LAA 2 2 202010 08PM 8 食物Pro与人体Pro在EAA种类 相对含量上的差异可用AAP反映当某食物Pro的AAP和人体越接近则其EAA被人体充分利用的可能性即利用率也可能越高其Pro的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 2 2 202010 08PM 9 反之 食物Pro中某一 几种EAA比值较低 会导致其他EAA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 导致该Pro的营养价值降低这一 几种EAA就称为该Pro的LAALAA中比值最低的称为第一LAA 余者以此类推但一般只列1 3种LAA多了并无太大意义 2 2 202010 08PM 10 动物性Pro 蛋 奶 肉 鱼等 大豆Pro的AAP与人体的较接近 优质Pro其中鸡蛋Pro的AAP与人体的最接近 常作为参考蛋白 ReferenceProtein 实验植物性Pro往往相对缺少以下几种EAA赖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和色氨酸 如主食大米和面粉Pro中赖氨酸相对含量最少 所以 植物性Pro的营养价值较低 2 2 202010 08PM 11 蛋白质互补作用 complementaryactionofprotein 用于 主要用于提高植物性Pro的营养价值机制 利用各种植物性Pro中EAA的含量和比值均不同的特点 2 2 202010 08PM 12 三 消化吸收代谢 三 蛋白质的消化 吸收和代谢 见书上p13图1 1 2 2 202010 08PM 13 1 氮平衡 NitrogenBalance 反映机体摄入氮 食物Pro含氮量约16 和排出氮的关系 即氮平衡 摄入氮 尿氮 粪氮 皮肤等氮损失 氮平衡一般有三种情况 2 2 202010 08PM 14 消化道 摄入蛋白质90g 14 4gN 粪便10g 1 6gN 尿75g 12gN 其它5g 0 8gN 机体合成蛋白质300g 氨基酸池 消化 吸收蛋白质150g 肠道内源性蛋白质70g 肌肉 30 器官体液 50 其它 20 图一个体重70kg的正常成人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 返回消化 返回N平衡 2 2 202010 08PM 15 四 营养学评价 四 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一 含量 content Pro数量 质量 但如没有一定数量 再好的Pro其营养价值也有限含量 是营养价值的基础 一般以微量凯氏 Kjeldahl 定氮法测定食物粗蛋白含量 食物含氮量 6 25食物的粗蛋白含量大豆30 40 为最高畜禽鱼蛋类10 20 粮谷类8 10 鲜奶类1 5 3 8 2 2 202010 08PM 16 二 消化吸收率 digestibility 反映Pro在消化道内被分解 吸收程度分为真消化吸收率 true netdigestibility 和表观消化吸收率 apparentdigestibility 真消化吸收率 表观消化吸收率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用表观消化吸收率 以简化实验 并使所得消化吸收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 2 202010 08PM 17 2 2 202010 08PM 18 返回 生大豆60 熟豆浆85 豆腐90 96 2 2 202010 08PM 19 由于动物性食物中的Pro消化吸收影响因素较植物性的要少动物性Pro消化吸收率一般高于植物性Pro 2 2 202010 08PM 20 三 利用率 utilization 1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biologicalvalue BV Pro经消化吸收后 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利用的部分BV值越高 表明其利用率也越高 2 2 202010 08PM 21 2 氨基酸评分 aminoacidscore AAS 化学分 chemicalscore CS AAS因其简便易行而被广泛采用不同年龄的人群 其氨基酸评分模式不同 不同的食物其氨基酸评分模式也不相同 2 2 202010 08PM 22 返回 2 2 202010 08PM 23 确定某一食物中ProAAS分两步1 计算被测Pro每种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值2 在上述计算结果中 找出最低的EAA 即第一LAA 评分值 即为该Pro的氨基酸评分 2 2 202010 08PM 24 其他既包含消化吸收率也包含利用率的指标1 氮平衡 nitrogenbalance 氮平衡 摄入氮 尿氮 粪氮 皮肤等氮损失 氮平衡既可衡量机体Pro代谢及营养状况也可用于食物Pro营养价值评价的指标例如A食物的Pro纠正负氮平衡用时比B食物用时短 则A食物的Pro质量优于B食物 2 2 202010 08PM 25 2 净蛋白质利用率 netproteinutilization NPU 较BV更为全面该实验以10 的被测Pro作为膳食Pro来源 2 2 202010 08PM 26 3 蛋白质功效比值 proteinefficiencyratio PER 用处于生长阶段的幼年动物 一般用刚断奶雄性大白鼠 实验期内 其体重增加和摄入Pro量的比值因所测Pro主要被用于生长之需 PER常用作婴幼儿食品中Pro营养价值评价 2 2 202010 08PM 27 同一种食物 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所测得的PER往往有明显差异为使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验时 用标化酪蛋白为参考蛋白设对照组 无论酪蛋白质组PER为多少 均应换算为2 5然后按下式计算被测Pro的PER 1 2 2 202010 08PM 28 4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 proteindigestibilitycorrectedaminoacidscore PDCAAS PDCAAS 氨基酸评分 真消化吸收率这种方法可替代PER对除孕妇和1岁以下婴儿以外的所有人群进行食物Pro评价几种食物Pro的PDCAAS见p17表1 6 2 2 202010 08PM 29 2 2 202010 08PM 30 2 2 202010 08PM 31 五 蛋白质 热能营养不良 protein energymalnutrition PEM 五 PEM 好发人群 继发性 消耗排泄 病因 原发性 摄入不足 ProE不足 是由于缺乏能量和 或 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主要见于 3岁的婴幼儿 2 2 202010 08PM 32 流行病学 生长迟缓38 2亿620万 体重不足31 16 730万亚洲35 非洲28 4 消瘦9 4 880万亚洲10 3 3 740万非洲8 970万 1995年在发展中国家 2 2 202010 08PM 33 3 特点与临床分型 混合型 消瘦型 Marasmus E Pro均不足 E基本满足Pro严重不足 浮肿型 Kwashiorkor 又称为恶性营养不良 体重明显减轻 皮下脂肪减少 皮下水肿 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 2 2 202010 08PM 34 F3 PEM 2 2 202010 08PM 35 F8 PEM 2 2 202010 08PM 36 F11 PEM 2 2 202010 08PM 37 4 治疗综合治疗 药物及其它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发症 加强护理 全面补充营养素 增加营养 1 2 3 4 2 2 202010 08PM 38 5 预防 1 2 3 4 5 注意住院病人的营养和膳食 预防疾病 合理生活制度 加强锻炼 母乳喂养 正确喂养方式 各种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的合理营养 2 2 202010 08PM 39 六 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良好来源 六 来源 RNI 主要来源 粮谷类食品 米 面 优质Pro 2 2 202010 08PM 40 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 RNI 理论上 成人摄入 30g dPro就可达零氮平衡但从安全性考虑 成人摄入Pro按每天0 8g kg体重较好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RNI在1 0 1 2g kg bwPro摄入占膳食总热能百分比成人10 12 儿童青少年10 14 为宜 2 2 202010 08PM 41 第二节脂类 Lipids 第二节脂类 2 2 202010 08PM 42 一 分类 功能 一 脂类分类 功能 中性脂肪 fat 食物95 人体99 类脂 lipoid 食物5 人体1 脂类 lipids 图脂类 lipids 的分类 2 2 202010 08PM 43 一 Fat TG 一 脂肪指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s TG 或中性脂肪1 脂肪的功能食物Fat和人体Fat各具有一些特殊功能 分别称为食物Fat的营养学功能和体内Fat的生理功能 2 2 202010 08PM 44 碳链长短 饱和FA单不饱和FA多不饱和FA 短链FA中链FA长链FA 饱和程度 空间结构 顺式FA反式FA 图脂肪酸 fattyacid 的分类 2 脂肪酸 fattyacid FA 2 2 202010 08PM 45 FA的碳链长短 饱和程度和空间结构与Fat的特性与功能有关食物中FA以18碳为主饱和程度越高 碳链越长 Fat熔点越高动物Fat含SFA多 常温下呈固态 脂植物Fat含不饱和脂肪酸 unsaturatedfattyacid UFA 多 常温下呈液态 油棕榈油 可可籽油虽然含较多SFA 但碳链较短 其熔点低于大多数的动物Fat 2 2 202010 08PM 46 n 3 3 系列UFA n 6 6 系列UFA 降血脂降胆固醇 预防心血管疾病 营养学上最具价值的FA有两类 2 2 202010 08PM 47 3 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fattyacid EFA 人体必需但自身又不能合成 必须由食物供给的PUFA 包括n 3系列 亚麻酸 n 6系列 亚油酸 事实上 n 3 n 6系列中许多UFA例如花生四烯酸 二十碳五烯酸 EPA 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FA但人体可以亚油酸和 亚麻酸合成这些FA 2 2 202010 08PM 48 不过 机体在用亚油酸合成n 6系列和 亚麻酸合成n 3系列其它UFA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同一种酶由于竞争性抑制作用 体内合成速度较慢因此 若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得所有这些FA是最有效的途径 2 2 202010 08PM 49 EFA生理功能 1 与生物膜的结构 功能有关是磷脂的重要组分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2 合成体内重要活性物质亚油酸是合成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 PG 的前体 PG存在于许多器官 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使血管扩张和收缩 神经刺激的传导 作用于肾脏影响水的排泄 奶中的PG可防止婴儿消化道损伤等 2 2 202010 08PM 50 3 参与脂质代谢与利用体内约70 的胆固醇与脂肪酸酯化成酯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中 亚油酸与胆固醇 亚油酸胆固醇酯 被转运和代谢如HDL就可将胆固醇运往肝脏而被分解代谢具有这种降血脂作用的FA还有n 3和n 6系列的其它PUFA如EPA DHA等 2 2 202010 08PM 51 EFA缺乏引起生长迟缓 生殖障碍 皮肤损伤 出现皮疹等 以及肾脏 肝脏 神经和视觉等方面的多种疾病但PUFA摄入过多可使体内有害的氧化物 过氧化物等 同样对机体会产生多种慢性危害 2 2 202010 08PM 52 二 磷脂 二 磷脂 phospholipids 是TG中的一个或两个FA被含磷酸的其它基团所取代的一类脂类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卵磷脂 lecithin 由一个含磷酸胆碱基团取代TG中的一个FA而构成这种结构使磷脂具有亲水和亲油的双重特性 2 2 202010 08PM 53 磷脂功能1 参与细胞膜构成 最重要功能 其极性 非极性双重特性 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 如脂溶性Vit 激素等 顺利通过细胞膜 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流2 作为乳化剂 使体液中Fat处于悬浮状态 有利于其吸收 转运和代谢3 磷脂同FA一样可提供热能 2 2 202010 08PM 54 磷脂的缺乏可造成细胞膜结构受损1 出现毛细血管脆性 通透性 2 皮肤细胞对水通透性 引起水代谢紊乱 产生皮疹等 2 2 202010 08PM 55 三 固醇类 三 固醇类 sterols 一类含有相同的多个环状结构的脂类化合物 因其环外基团不同而不同与所有醇类一样 可与FA形成酯 2 2 202010 08PM 56 1 胆固醇 cholesterol Chol 是最重要的固醇类物质1 细胞膜重要成分人体90 的胆固醇存在于细胞中2 体内多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胆汁 性激素 如睾酮 testosterone 肾上腺素 如皮质醇 cortisol 和维生素D等 2 2 202010 08PM 57 Chol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人体自身可合成足够Chol 一般不会缺乏相反 由于它与高血脂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等相关 人们往往关注的是Chol的危害性人体内Chol 的原因往往是内源性的所以注意热能摄入的平衡比注意Chol摄入量可能更重要 2 2 202010 08PM 58 2 植物固醇 plantsterol 植物中含有 结构与Chol不同 常见的有1 谷固醇 sitosterol 很难被吸收 并可干扰人体对Chol的吸收2 麦角固醇 ergosterol 见于酵母和真菌类植物在紫外线照射下 维生素D2 麦角钙化醇 ergocalciferol 2 2 202010 08PM 59 二 消化吸收转运 二 脂类的消化 吸收及转运见p22 2 2 202010 08PM 60 三 来源 RNI 植物油脂 Chol 脑肝肾等 SFA和MUFA相对较多 主要含PUFA 动物Fat EPADHA 磷脂 蛋黄肝脏 三 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2 2 202010 08PM 61 Fat摄入过多 肥胖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病率 应限制和 Fat摄入在一定范围内成人Fat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能的20 25 EFA摄入量一般认为不应少于总热能的3 SFA因不易被氧化产生有害的氧化物 过氧化物等 人体不应完全排除SFA的摄入 2 2 202010 08PM 62 第三节碳水化物 Carbohydrate CHO 第三节CHO 2 2 202010 08PM 63 一 分类 来源 一 碳水化物分类 食物来源CHO也称为糖类 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构成营养学上一般将其分为四类 多糖 双糖 可消化多糖 寡糖 单糖 非消化多糖 可消化寡糖 非消化寡糖 两分子单糖 2 2 202010 08PM 64 一 单糖 一 单糖 monosaccharide 以己糖为主食物中主要有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还有少量其它糖类天然水果 蔬菜中 还有少量的糖醇类物质 2 2 202010 08PM 65 二 双糖 蔗糖 sucrose 1葡萄糖1果糖 麦芽糖 maltose 2葡萄糖 乳糖 lactose 1葡萄糖1半乳糖 海藻糖 trehalose 2葡萄糖 二 双糖 disaccharide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 麦芽糖 乳糖和海藻糖等 2 2 202010 08PM 66 三 寡糖 三 寡糖 oligosaccharide 由3 10个单糖构成的小分子多糖 较重要的是存在于豆类中的棉子糖 水苏糖 2 2 202010 08PM 67 四 多糖 植物多糖 淀粉 starch 纤维素 fiber 动物多糖 糖原 glycogen 四 多糖 polysaccharide 由10个以上单糖构成的大分子糖重要的有糖原 淀粉 纤维素 均由葡萄糖分子构成 2 2 202010 08PM 68 膳食纤维 3 膳食纤维 dietaryfiber 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的多糖的总称严格而言不是营养素 但因其特殊生理作用 营养学上仍将它作为重要的营养素 2 2 202010 08PM 69 不可溶性纤维1 纤维素 2 半纤维素不是纤维素的衍生物 3 木质素化学上不属于多糖 是多聚苯丙烷 芳香族 化合物 是使植物木质化的物质可刺激肠道蠕动 2 2 202010 08PM 70 可溶性纤维溶于水并吸水膨胀 能被肠道微生物丛酵解常存在于植物细胞液和细胞间质中 2 2 202010 08PM 71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影响大肠功能而起到预防大肠癌 降低血糖 胆固醇水平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膳食纤维在量较大时可妨碍消化酶与营养素接触 抗营养过程 使消化吸收过程减慢 血糖由以上机理可见 膳食纤维的各种作用是一个综合过程 但可溶性纤维的作用较主要 2 2 202010 08PM 72 二 CHO功能 一 体内CHO 二 碳水化物生理功能 一 体内CHO功能1 供能2 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粘蛋白 结缔组织糖脂 神经组织糖蛋白 细胞膜表面 信息传递核糖 DNA RNA中大量含有 2 2 202010 08PM 73 3 节约蛋白质作用 sparingproteinaction CHO充足 可预防Pro通过糖异生作用浪费4 抗生酮作用 antiketogenesis 体内Fat的彻底分解需葡萄糖协同充足CHO 至少50 100g 可防止酮血症 2 2 202010 08PM 74 二 食物CHO 主要热能营养素 改变食物色香味型 提供膳食纤维 二 食物CHO生理功能 2 2 202010 08PM 75 T 糖 糖醇相对甜度 2 2 202010 08PM 76 三 消化吸收 三 消化吸收 三 碳水化物的消化吸收 见书p28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经酶逐步水解为单糖而被吸收 口腔 胃 小肠 唾液淀粉酶 胃酸可部分降解 主要部位 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 CHO 双糖 单糖 相应的双糖酶 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 小肠粘膜细胞刷状缘上 小肠细胞 血液 肝脏 2 2 202010 08PM 77 四 供给 四 碳水化物供给CHO供能占总热能60 65 RNI 较合理但也有营养学家认为 应占55 60 且精制糖占总热能 10 否则可 龋齿发生率 美国FDA提倡每人摄入膳食纤维25g d 或11 5g kkcal淀粉主要来源 粮谷类 薯类膳食纤维主要来源 蔬菜 水果 2 2 202010 08PM 78 第四节热能 第四节热能 2 2 202010 08PM 79 一 概述 热能 energy 热 能 维持体温恒定 维持各种生理体力活动正常进行 单位 焦耳 joule J 千焦耳 kilo joules kJ 卡 calorie cal 千卡 kilo calories kcalories kcal 1cal 4 184J1J 0 239cal 不断向环境中散发 1gCHO 16 7kJ 4 0kcal 1g乙醇 29 3kJ 7 0kcal 1gPro 16 7kJ 4 0kcal 1gFat 36 7kJ 9 0kcal 一 概述 2 2 202010 08PM 80 二 E消耗 一 BM 恒温 18 25 安静静卧 禁食12hr 热能消耗 BM 体温呼吸血液循环其它器官生理需要 放松清醒 仅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 二 人体热能消耗热能消耗 需要 基础代谢 活动 食物热效应 一 基础代谢 basalmetabolism BM 2 2 202010 08PM 81 BM热能消耗 basalenergyexpenditure BEE 1 间接计算法2 直接计算法 2 2 202010 08PM 82 二 体力活动 二 活动 劳动和活动 约占总热能消耗的15 30 变化最大是控制能量平衡的重要部分所耗热能与四个因素有关 2 2 202010 08PM 83 体力活动种类很多 营养学上根据能量消耗水平 即活动强度 分为五个级别 2 2 202010 08PM 84 三 食物热效应 三 食物热效应 thermiceffectoffood TEF 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specificdynamicaction SDA 是在食物摄取 消化 吸收 代谢转化等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消耗此时可引起体温升高不同食物成分其TEF不同CHO为5 6 Fat4 5 Pro为30 2 2 202010 08PM 85 三 一日E需要确定 测量法 复杂昂贵较准确 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 计算法 简便易行结果较粗 膳食调查 计算热能消耗确定热能需要 三 人体一日热能需要的确定对指导人们改善自身膳食结构 规律 维持能量平衡 提高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2 2 202010 08PM 86 四 供给 四 热能供给1 按营养素来源应有适当比例Pro10 15 Fat20 25 CHO55 65 2 不同性别 年龄 生理状况 活动强度时的热能推荐量不同 2 2 202010 08PM 87 第五节矿物质 第五节矿物质 2 2 202010 08PM 88 1 概念由于进化原因 人体组织内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 而且与地球表层的元素组成基本一致这些元素中 约20种左右的元素为人体必需除碳 氢 氧 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存在外其余统称无机盐 矿物质 灰分 minerals 又分常量 宏量 元素 macroelements 微量元素 microelements traceelements 2 2 202010 08PM 89 常量元素 钙 磷 钠 钾 氯 镁 硫等 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铜 钴 铬 铁 氟 碘 锰 钼 硒 锌 可能必需微量元素硅 镍 硼 钒 有潜在毒性 但低剂量可能有功能作用的微量元素铅 镉 汞 砷 铝 锡 锂 2 2 202010 08PM 90 体内在吸收 贮存上存在平衡调节关系 吸收利用上存在拮抗 协同作用 体内不生成也不消失必需经膳食补充 体内分布极不均匀 随年龄 而 但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 2 无机盐的代谢特点 2 2 202010 08PM 91 机体组织重要构成成分 分布在细胞内外液 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 参与酶系激活 3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2 2 202010 08PM 92 矿物质缺乏的主要因素地球环境中各种元素的分布不平衡食物中含有天然存在的矿物质拮抗物食物加工过程中造成矿物质的损失摄入量不足或不良饮食习惯生理上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 2 2 202010 08PM 93 一 钙 一 钙 calcium Ca 出生时体内含钙总量约为28g 成年时达850 1200g 约为体重的1 5 2 0 分布极不均匀是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 2 2 202010 08PM 94 1 99 以羟磷灰石结晶 3Ca3 PO4 OH 2 形式集中在骨骼 牙齿 是钙的储存库 其中少数为无定形钙 此部分在婴儿期占较大比例 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2 其余1 有一半与柠檬酸螯合或与Pro结合 另一半则以离子形式存在于软组织 细胞外液 血液等组织中组成混溶钙池 misciblecalciumpool 与骨骼钙维持着动态平衡 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状态所必需 2 2 202010 08PM 95 体内有强大的保留钙和维持细胞外液中钙浓度的机制当膳食钙严重缺乏或机体发生钙异常丢失时可通过这些机制使骨脱矿化以纠正甚至是轻微的低钙血症 而保持血钙的稳定 2 2 202010 08PM 96 一 功能 一 钙的生理功能1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2 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3 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 磷酸二酯酶 酪氨酸羟化酶 腺苷酸环化酶 鸟苷酸环化酶等 4 参与凝血过程 激素分泌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以及细胞内胶质稳定性及毛细血管渗透压等 2 2 202010 08PM 97 二 吸收代谢 二 吸收与代谢1 食物钙吸收 影响因素 主要在小肠吸收 2 2 202010 08PM 98 钙的代谢 食物钙 小肠 70 80 的摄入钙由粪中排出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血浆钙 100mg L 肾 随尿排出 软组织细胞外液 占体内1 的钙 骨骼 占体内99 的钙 牙齿 20 30 的摄入钙被吸收 2 2 202010 08PM 99 返回 生活中有那些常见食品是发酵食品 发芽 发酵可破坏植酸 酸浸也可去除部分 发酵食品 2 2 202010 08PM 100 草酸 草酸 主要存在于一些蔬菜和水果中 可与钙 铁等形成不被人体分解的螯合物可用在开水中汆 cuan 的方法去除部分或大部分 2 2 202010 08PM 101 2 钙的排泄钙营养状况良好时 成人的钙排泄量 肠吸收量1 体内钙大部分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脱落 消化液的分泌排入肠道 其中一部分被重吸收 其余由粪中排出 内源性粪钙 约125 180mg d 2 钙从尿中的排出量约为摄入量的20 左右 约100 200mg d 3 汗液也是钙的排泄途径 但个体差异较大 如高温作业者经汗丢失钙可高达1g d 2 2 202010 08PM 102 4 乳母通过乳汁约排出钙150 300mg d5 在整个妊娠期 约30g的钙由母亲转运给胎儿6 补液 酸中毒 高蛋白或高镁膳 甲状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甲状旁腺素或VitD过多 以及卧床均可使钙排出增多 2 2 202010 08PM 103 3 钙的储留钙在体内的储留受膳食供给水平所左右 人体对钙的需要程度也有影响高磷膳食对钙储留的影响不大高钠摄入可 钙在骨骼中的储留 并 骨密度氟骨症 糖尿病均对钙代谢有不利影响 2 2 202010 08PM 104 4 钙缺乏 主要影响骨骼发育和结构 表现为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其他如骨质增生 抽搐等 2 2 202010 08PM 105 三 RNI 三 钙的供给量钙的需要量估计方法有两种1 平衡法 适用于成年人2 直接测定法 可用于儿童钙的无明显损害水平 non 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 NOAEL 为1500mg成年男女性均为800mg 2 2 202010 08PM 106 四 来源 四 食物来源 良好来源 乳及乳制品主要来源 豆及豆制品 蔬菜水果 2 2 202010 08PM 107 含钙丰富的食物mg 100g 2 2 202010 08PM 108 经常有科普杂志 报刊介绍骨头汤可以补钙 加几滴醋效果更好 你认为正确吗 WHY 骨头汤 2 2 202010 08PM 109 Q 草酸豆腐 经常有科普杂志 报刊介绍 菠菜 空心菜 折耳根等含草酸多的蔬菜与高钙食物豆腐同食会形成不易被吸收的草酸钙 影响钙的吸收 你认为正确吗 WHY 2 2 202010 08PM 110 二 铁 二 铁 iron Fe 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 总量约4 5g分布极不均匀 2 2 202010 08PM 111 血红素的结构 2 2 202010 08PM 112 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红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而来 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状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 葡萄糖供能 2 2 202010 08PM 113 一 功能 一 生理功能1 参与O2 CO2转运 交换和细胞呼吸过程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2 催化促进 胡萝卜素转化为VitA 催化促进嘌呤与胶原的合成促进机体抗体生成 增加抵抗力促进脂类在血液中的转运促进药物在肝脏的解毒3 对行为智力有影响 2 2 202010 08PM 114 二 吸收代谢 二 吸收与代谢吸收率1 25 受铁存在形式等多因素影响食物中铁的存在形式及吸收影响因素 2 2 202010 08PM 115 动物性食物的非血红素铁 non haemiron 吸收影响因素较少 且存在血红素铁 haemiron 其吸收率多在10 25 较植物性食物 多 10 的高 2 2 202010 08PM 116 三 铁缺乏 铁减少期 irondecreasing IDS RBC生成缺铁期 irondeficiencyerythrocyte IDE 缺铁性贫血期 irondeficiencyanemia IDA 分为三个阶段 铁缺乏 高发人群 早产儿6m 6yr婴幼儿青春期少年妊娠后半期严重寄生虫感染个体 三 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 2 2 202010 08PM 117 铁缺乏症状 缺铁性贫血 智力和行为改变 工作能力 抗感染力 耐寒能力 食欲减退 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等 2 2 202010 08PM 118 四 来源 RNI 四 食物来源及供给量良好来源为动物肝 血 畜禽鱼肉少数植物性食物如木耳 香菇 芝麻等的铁含量较高 但吸收不好成年男性15mg 成年女性20mg 孕妇 乳母25 35mgNOAEL65mgUL50mg 2 2 202010 08PM 119 四 碘 一 功能 四 碘 iodine I 人体内含碘约20 50mg 相当于0 5mg kg 其中20 集中于甲状腺 用于合成甲状腺素 其它分布在肌肉与其它组织中 一 生理功能主要参与甲状腺素合成 通过甲状腺素表现其生理功能甲状腺素主要是促进 调节代谢和生长发育 2 2 202010 08PM 120 1 活化酶包括细胞色素酶系 琥珀酸氧化酶系等一百多种 促进生物氧化和代谢 协调氧化磷酸化过程 调节能量转化2 促进Pro合成 调节Pro合成与分解3 促进糖和Fat代谢4 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5 调节组织中水盐代谢6 促进神经系统 组织的发育 分化 2 2 202010 08PM 121 二 吸收代谢 二 吸收与代谢无机碘离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极易被吸收 1hr内大部分被吸收 3hr完全吸收有机碘在肠道内降解为碘化物被吸收 部分有机碘则可能被完整地吸收食物中的甲状腺素80 可直接吸收大部分被甲状腺摄取并合成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在分解代谢后 部分被重新利用 部分经肾脏和胆汁排出体外乳汁中可排出一定量的碘 约7 14 g dl 2 2 202010 08PM 122 三 碘缺乏 食物性缺碘有地区性 地方性甲状腺肿 主要在内陆地区 碘缺乏 甲状腺素合成分泌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合成分泌 甲状腺增生 肥大 2 2 202010 08PM 123 胎儿和新生儿期缺碘可引起生长损伤 尤其是神经 肌肉 认知能力低下 即呆小症 克汀病 胚胎期和围产期死亡率上升成人缺碘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 2 2 202010 08PM 124 有些食物中含有抗甲状腺素物质如十字花科植物 白菜 萝卜等 含有 硫代葡萄糖苷等可影响碘的利用 在加热烹调时 可破坏释放这些物质前体的酶此外 Pro不足 钙 锰 氟过高或钴 钼不足对甲状腺素合成也有一定影响 2 2 202010 08PM 125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 F1 碘缺 2 2 202010 08PM 126 四 碘过量 四 碘过量部分地区的食物或水中的碘含量高 食用这些食物或水会造成高碘甲状腺肿限制高碘的摄入即可防治但碘化盐的使用未见碘过量 2 2 202010 08PM 127 五 来源 RNI 五 食物来源 及供给量目前主要通过加碘食盐来摄取食盐中碘化钾 碘酸钾 稳定 等碘化物加入量在1 20000 50000海产品含碘高干海带24000 g 100g干紫菜800 g 100gRNI成人150 gNOAEL1000 gUL850 g 2 2 202010 08PM 128 课堂作业题 某人 全日能量摄入量22000kcal 三餐能量的适宜分配比例为早餐30 午餐40 晚餐30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的供给按15 25 60 计算 问其早 中 晚三餐各需要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的的数量各多少 2 2 202010 08PM 129 五 锌 五 锌 Zinc Zn 含锌2 2 5g 主要存在于肌肉 骨骼 皮肤单位重量计则以肝 肾 视网膜 脉络膜 前列腺最高 血液中75 85 的锌分布在红细胞中 3 5 在白细胞中 2 2 202010 08PM 130 一 功能 1 2 3 4 5 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酶激活剂 促进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 维持细胞膜结构 参与免疫功能 促进食欲 一 生理功能 2 2 202010 08PM 131 二 吸收代谢 二 吸收 代谢小肠 主动吸收影响因素 植酸 人奶锌吸收率40 牛奶32 一些豆类配方食品仅14 在牛奶中加入与豆类配方食品等量的植酸钠 则降为16 纤维素 某些微量元素 如二价非血红素铁 过多时可抑制锌吸收混合食物 锌吸收率约20 40 2 2 202010 08PM 132 三 缺乏 过量 1 2 3 4 5 儿少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性发育延迟 性功能减退 hypogonadism 精子产生过少 味觉嗅觉功能下降甚至丧失或有异食癖 创伤愈合不良抵抗力下降易感染 孕妇缺锌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 锌缺乏 6 智力下降 三 锌缺乏与过量 2 2 202010 08PM 133 一般膳食未见锌中毒 就目前研究而言 补锌量略高于RNI 未见干扰其它微量元素的作用 四 食物来源及供给量海产品含锌丰富 肝 肉 蛋次之粮豆类有一定含量 但吸收差RNI成人男15 5mg女11 5mgNOAEL30mg 2 2 202010 08PM 134 不同人群锌的推荐摄入量 RNI mg d 2 2 202010 08PM 135 含锌较高的食物mg 100g 2 2 202010 08PM 136 六 硒 一 功能 六 硒 Selenium Se 硒总量约14 20mg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浓度高的有肝 胰 肾 心 牙釉质及指甲 脂肪组织中最低 一 生理功能 1 抗氧化作用与VitE的抗氧化作用具有协同作用 2 2 202010 08PM 137 2 解毒和细胞保护作用硒与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动物实验发现硒可 黄曲霉毒素B1急性损伤 减轻肝中心小叶坏死程度与死亡率3 保护心血管 维护心肌的功能血硒高的地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动物实验表明硒对心肌纤维 小动脉及微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有重要作用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可能与缺硒有关 2 2 202010 08PM 138 4 促进生长和繁殖 保护和改善视觉器官功能及抗肿瘤作用5 参与辅酶A 辅酶Q的合成 在机体合成代谢 电子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可增加血中抗体数量 起免疫佐剂作用 2 2 202010 08PM 139 二 吸收代谢 二 吸收 与代谢小肠吸收无机硒 有机硒都易于吸收 其吸收率大都在50 以上吸收率高低与其化学结构 溶解度有关如蛋氨酸硒 无机硒 溶解度大 低代谢后的硒大部分 尿排出 少数 肠道 汗液 肺排出 2 2 202010 08PM 140 三 缺乏过量 硒缺乏 克山病重要病因 缺硒地区肿瘤发病率明显较高 生长迟缓 白内障患者补硒后视觉功能有改善 可能 大骨节病发生率 硒过量 水土食物硒含量过高 中毒 三 硒缺乏 过量 2 2 202010 08PM 141 四 来源 RNI 四 食物来源及供给量良好来源 动物性食品肝 肾 肉类及海产品 大蒜等RNI50 gNOAEL200 gUL400 g 2 2 202010 08PM 142 不同人群硒的推荐摄入量 RNI g d 成年人硒的UL为400 g d 2 2 202010 08PM 143 含硒较高的食物 g 100g 2 2 202010 08PM 144 七 铜 七 铜 copper Cu 人体内铜总量约50 120mg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肝 脑 浓度最高 肝中含量约占铜总量15 脑约占10 左右肌肉中浓度较低 但总量约占铜总量40 肝 脾 铜的储存器官 2 2 202010 08PM 145 一 功能 一 生理功能 主要以含铜金属酶形式发挥作用 如铜蓝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chromeoxidase 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 酪氨酸酶多巴 羟化酶赖氨酰氧化酶等 2 2 202010 08PM 146 2 2 202010 08PM 147 1 铁代谢血浆中只有Fe3 才能与运铁蛋白结合 血浆铜蓝蛋白催化Fe2 氧化为Fe3 铜蓝蛋白可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一起参与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2 蛋白交联 crosslinking 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交联 依赖于赖氨酸经赖氨酰氧化酶催化 醛赖氨酸 后者为胶原发生交联所必需 2 2 202010 08PM 148 3 超氧化物转化是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成分 具有SOD活性的酶有脑铜蓝蛋白 cerebrocuprein 红细胞铜蛋白 erythrocuprein 和肝铜蛋白 hepatocuprein 等这些酶催化超氧离子 氧 过氧化氢 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毒性很强的超氧离子的毒害 2 2 202010 08PM 149 4 与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关酪氨酸可分别被多巴胺 羟化酶 酪氨酸酶催化为多巴胺 dopamine DA 及黑色素 melanin 5 此外 铜可能还与脂类 胆固醇及葡萄糖的代谢有关 2 2 202010 08PM 150 二 吸收 代谢 二 吸收 代谢在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率约40 铜在体内不是储存金属 其内环境的稳定主要是通过排泄作用维持 三 缺乏与过量铜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一般不易缺乏 2 2 202010 08PM 151 四 来源 RNI 四 食物来源 供给量一般食物均含铜肝 肾 鱼坚果与干豆类含量较丰富蔬菜含量低牛奶含铜也少AI2 0 3 0mgNOAEL9mgUL10mg 2 2 202010 08PM 152 锰的生理功能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维持骨骼正常发育促进糖和脂肪代谢及抗氧化功能与生殖功能有关与神经功能有关中国营养学会制订每日锰的AI成人为3 5mg d UL为10mg d 食物来源糙米 米糠 麦芽 麦麸 核桃 海参 鱿鱼 茶叶 花生 干豆 莴苣 土豆 甘蓝 2 2 202010 08PM 153 铬的生理功能 铬是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 glucosetolerancefacto GTF 的重要组成成分 能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浓度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三价铬与DNA结合 可增加其启动位点的数目 增强RNA和DNA的合成 成人AI为50 g d UL为500 g d铬的食物来源肉类 海产品 谷物 豆类 坚果类 黑木耳 紫菜 2 2 202010 08PM 154 第七节维生素 Vitamins Vit 第七节Vit 2 2 202010 08PM 155 一 概述 一 概述维生素 Vitamins 是参与 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 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一类化学结构不同 生理功能各异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 2 202010 08PM 156 一 特点 一 特点 1 以其本体或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2 多数Vit不能在体内合成 除脂溶性Vit外 也不能在组织中大量储存 需由食物提供即使有些Vit 如VitK B6 可由肠道微生物合成一部分 但也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2 2 202010 08PM 157 3 不提供能量 且每日需要量较少 仅以mg或 g计 4 一些Vit具有几种结构相近 但生物活性相同的化合物如VitA1 VitA2 VitD2和VitD3 吡多醇 吡多醛 吡多胺等 2 2 202010 08PM 158 二 命名 具体常混用前两种为主 按功能 抗干眼病维生素抗脚气病维生素等 按化学结构 按发现顺序以字母命名 维生素ABCD等 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 二 命名 2 2 202010 08PM 159 三 分类 水溶性 B族VitVitC等 溶于水 体内仅有少量储存 脂溶性 溶于Fat 有机溶剂 肝脏可蓄积 VitADEK 三 分类 2 2 202010 08PM 160 脂溶性水溶性作用改变复合分子及细胞膜的结构 参与辅酶形成为高度分化组织的发育所必需分子结构特异性不高 有前体高度特异性 无前体 含有氮 硫 钴等元素体内代谢溶于脂肪和脂肪溶液 可储易溶于水 迅速从尿中存体内 排泄缓慢 不需每排泄 体内不易存储 天供应需每日供给缺乏或过量症状出现迟 过量易中毒症状出现迅速 过量一般不易中毒 脂溶性与水溶性维生素的鉴别 2 2 202010 08PM 161 四 缺乏 发病特点 季节性 地区性 集中性 继发性 原发性 原因 维生素缺乏 四 Vit缺乏 2 2 202010 08PM 162 脂溶性维生素的功能 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 2 2 202010 08PM 163 水溶性维生素的功能 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 2 2 202010 08PM 164 二 VitA 一 概念 理化 二 维生素A 一 概念和理化性质VitA类是含 白芷 zhi 酮环多烯基结构 具有视黄醇 retinol 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1 已形成的VitA performedvitaminA 指已具视黄醇生物活性的VitA来自动物性食物 如鱼肝油 肝 蛋 奶 植物中不含 2 2 202010 08PM 165 2 VitA原 provitaminsA 指在黄 红 深绿色植物中含有的 可在体内转变为VitA的部分类胡萝卜素 carotenoids 主要有 和 胡萝卜素等其中 胡萝卜素含量最高 常与叶绿素并存 也最重要其次是 胡萝卜素 隐黄素其它的类胡萝卜素如玉米黄质 辣椒红素 叶黄素 番茄红素等不能分解形成VitA 2 2 202010 08PM 166 3 理化性质 VitA和胡萝卜素均耐热 酸 碱一般烹调加工不易破坏易被氧化和被紫外线破坏 脂肪酸败也可破坏食物中含有磷脂 VitE VitC和其它抗氧化物质时 VitA和胡萝卜素均较稳定 2 2 202010 08PM 167 二 吸收代谢 视黄醇基酯 视黄醇酯 胡萝卜醇类胡萝卜烃 胃蛋白酶 类胡萝卜素 胆汁胰脂酶 视黄醇 肠粘膜细胞 视黄醇 视黄基酯 约90 储存于肝实质细胞和星状细胞 二 吸收 代谢 2 2 202010 08PM 168 C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甲维盐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朱印油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国人体润滑油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禽专用酶项目投资计划书
- 汕尾市2025年公需课考试题库及答案
- 邯郸市人民医院快速石蜡技术考核
- 2025年产品代理销售合同模板
- 餐厅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5篇
- 2025年城市供用水合同(GF-199-0501)环保责任协议
- 2025年股东合作协议范本与修订建议
- JCT 2786-2023 水泥工业用V型静态选粉机 (正式版)
- 渔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创新
- 《华住酒店集团》课件
- 水电站运行可靠性与风险评估
- 《植物装饰》课件
- 酒店如何提高客人的入住满意度
- 食堂仓库物料出入库管理流程
- 入户申请审批表(正反面,可直接打印)
-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件
-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部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基础学科知识竞赛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二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