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E 工业工程 七手法 讲师 陶树令 2 1 防止錯誤法 防錯法 Fool Proof 1 1目的 認識 防誤法 的意義 及學習如何應用 防誤法 的原理於我們的工作上 以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 進而達到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 之境界 請將下列東西放入盒內 3 以上面這個例子來看 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做到 想要做錯也不可能 因為不同的開關根本就放不進 4 1 2意義 狹義 如何設計一個東西 使錯誤絕不會發生 廣義 如何設計一個東西 而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的程度 因此更具體地說 防誤法 是 1 2 1具有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的構造 不需要注意力 1 2 2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會錯的構造 不需要經驗與直覺 1 2 3具有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都不會出差錯的構造 不需要專門知識及高度的技能 5 1 3基本四原則 1 3 1使作業的動作輕鬆 1 3 2使作業不要技能與直覺 1 3 3使作業不會有危險 1 3 4使作業不依賴感官 6 1 4進行步驟A 防錯法進行方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步驟1 發現人為疏忽發生何種之人為疏忽 蒐集數據進行調查 重估工作並找出疏忽所在 A 平常即蒐集像異材混入 表示失誤 數量不足 零件遺忘 記入錯誤等之數據 加以整理即可發現問題點 B 調查抱怨情報 工程檢查結果 產品檢查結果之數據 掌握發生了何種之問題 7 1 4進行步驟B 步驟2 設定目標 制訂實施計畫目標具體言之儘可能以數字表示 計畫以明示 甚麼 甚麼時候 誰 如何 進行 步驟3 調查人為疏忽的原因儘可能廣泛的收集情報或數據 設法找出真的原因 步驟4 提出防錯法的改善案若掌握了原因 由提出創意將其消除 提出創意的技巧有 腦力激盪法 查核表法 5W2H法 KJ TKJ法等 8 1 4進行步驟C 防錯法進行方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步驟5 實施改善案有只在自己的現場中進行者 有與其他部門協力進行者 有領導其他部門進行者 步驟6 確認活動成果活動後必須查核能否照預定目標獲得成果 步驟7 維持管制狀態防錯法是任何人都能使作業不出差錯之一種構造 不斷的注意改善狀況 若發生新問題時要能馬上處理 貫徹日常的管理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9 1 5應用原理A 1 5 1保險原理 1 5 1 1藉 共同 動作必須執行來完成例 開銀行保險箱時 須以顧客之鑰匙與銀行之鑰匙 同時插入鑰匙孔 才能將保險箱打開 例 操作沖床之工作 為預防操作人員不小心被手夾傷 所以設計一雙手必須同時將操作鈕按下去 才能執行工作 1 5 1 2藉 順序 動作來完成例 電梯的門若沒有關好 則不能上升 下降 1 5 1 3藉 交互 動作來完成例 洗衣機的脫水槽 當打開蓋子後 就自動切斷電源使脫水槽轉慢停止下來 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10 1 5應用原理B 1 5 2自動原理 以各種光學 電學 力學 機構學 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 以避免錯誤之發生 目前這些自動開關是非常簡易及普遍化的 自動化 之應用 1 5 2 1以 浮力 的方式來控制 例 抽水馬桶之水箱內設有浮球 水升至某一高度時 浮球推動拉桿 切斷水源 1 5 2 2以 重量 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電梯超載時 門關不上 電梯不能上下 警告鐘也鳴起 11 1 5應用原理C 1 5 2 3以 光線 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自動照相機 光線若不足時 則快門按不下去 1 5 2 4以 時間 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洗手間內的 烘手機 按一次只有 一分鐘 時間一到自動停止 1 5 2 5以 方向 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超級市場內進口及出口之單向欄柵 只能進不能出 或只能出不能進 1 5 2 6以 電流 用量的方式來完成 例 家庭的電源開關皆裝置保險絲 電壓過高 保險絲就熔斷 造成斷電 12 1 5應用原理D 1 5 3相符原理 藉用檢核是否符合動作 來防止錯誤的發生 1 5 3 1依 形狀 的不同來達成 例 個人電腦與監視器 monitor 或印表機之連結頭用不同之形狀設計 使其能正確連接起來 1 5 3 2依 符號 指示來達成 例 乾電池放入收音機時 有電池的放置方向符號以指示如何放置正確 1 5 3 3以 數量 方式來檢核 例 開刀手術前後必須點核數量有否符合 以免有工具遺留在人體內 忘了拿出來 13 1 5應用原理E 1 5 4順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順序或流程前後倒置 可依編號順序排列 可以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 1 5 4 1以 編號 方式來完成 例 流程單上所記載之工作順序 依數目字之順序編列下去 1 5 4 2以 斜線 方式來完成 例 許多檔案歸檔在資料櫃內 每次拿出來看之後 再放回去時 放錯了地方 可用斜線標誌的方式來改善這個問題 14 1 5應用原理F 1 5 5複製原理 同一件工作 如需做二次以上 最好採用 複製 方式來達成 省時又不錯誤 1 5 5 1以 複寫 方式來完成 例 最常見到的例子就是 發票 或 收據 1 5 5 2以 口誦 方式來完成 例 日本子彈快車 駕駛者一面動作 口中一面說出動作之名稱 養成習慣 減少因動作遺忘而造成之錯誤 口訣 誦 可以減少動作之思考時間 1 5 5 3以 複誦 方式來完成 例 軍隊作戰時 上級長官下達命令之後 必須由屬下人員 將命令複誦一次 以確保大家完全明瞭命令之內容 避免錯誤的發生 15 1 5應用原理G 1 5 6層別原理 為避免將不同之工作做錯 而設法需要加以區別出來 1 5 6 1以線條之粗細或形狀加以區別 例 回函條請沿虛線之位置撕下 1 5 6 2以不同之顏色來代表不同之意義或工作之內容 例1 公文卷宗 紅色代表緊急文件 白色代表正常文件 黃色代表機密文件 例2 在生產線上 將不良品掛上 紅色 之標貼 將重修品掛上 黃色 標貼 將良品掛上 綠色 之標貼 16 1 5應用原理H 1 5 7警告原理 例 高壓電線桿上的警示標誌 1 5 8緩和原理 以藉各種方法來減少錯誤發生後的損害 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錯誤的發生 但是可以降低其損害的程序 例 雞蛋之隔層裝運盒減少搬運途中的損傷 例 設立多層之裝運盒減少搬運途中的損傷 例 原珠筆放在桌上老是被別人不經意中拿走 怎麼辦呢 貼上姓名條或加條鍊子固定在桌上 17 2動作改善法A 2 1改善人體動作的方式 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為舒適 更有效率 不要蠻幹 2 2動作的改善法簡稱為 動改法 其原則是 省力原則省時原則舒適原則簡化原則 2 3由來 動作改善原則為 吉爾勃斯 Gilbreths 所首創稱為 動作經濟與效率法則 後經若干學者詳加研究改進而成 稱之為 動作經濟原則 為更易表現其含義 我們稱之為 動作改善原則 18 2動作改善法B 2 4有關人體運用原則 原則一 兩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動作 符號 19 2動作改善法C 原則二 除休息時間外 兩手不應同時空閒 符號 20 2動作改善法D 原則三 兩臂之動作相反 同時對稱 符號 21 2動作改善法E 說明 此三原則相互關連可一併來討論 大多數人均慣於一手持住東西另一手去工作 這是吾人所不期望的浪費動作 應當使雙手一起工作 同時開始 同時結束 並以對稱方式進行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 許多工作均可由雙手來操作完成 工作應適當地分佈到雙手的工作區域 使雙手能同時發揮 22 2動作改善法F 說明 單手操作使人體容易產生心理上及生理上不平衡的感覺 為克服此種不平衡吾人必須運用身體的應力去反制 因而使得我們的身心容易疲勞 對稱式的動作方式 自然使操作者的身體部位產生平衡的感覺 而減少運用身體的應力機會 使得工作者較輕鬆愉快而不容易疲勞 23 2動作改善法G 原則四 儘可能以最低等級動作工作 符號 24 原則五 物體之動量盡可能的利用之 所謂 動量 即俗稱 衝力 依物理學公式一個物體 動量 M 與 速度 V 之乘積 2動作改善法H 25 生活實例 釘 釘子 一般來說 以適當重量 質量 之鐵鎚以及較大幅度之 鎚幅 產生大速度 所產生之動量較小重量 小質量 以 小鎚幅 小速度 所產生之動量來得多 因此也較易釘 釘子 時間也較短了 2動作改善法I 26 2動作改善法J 原則六 連續曲線運動較方向突變直線運動為佳 符號 27 說明 拿一只鉛筆在紙上 一上一下劃下來 說細分析其動作內容可由2個階段構成 即 移動 止再改變方向 在此例科學家研究的結果顯示約75 80 的時間是用來移動鉛筆 15 25 的時間是用來改變手的方向 換句話說此15 25 的時間是沒有生產性的 進一步的研究再顯示出連續性的曲線運動其工作效率比方向突變的直線運動來得較佳 方向突變不但浪費時間而且也容易引起疲勞 2動作改善法K 28 符號 2 5有關工作場所之佈置與環境之原則原則七 工具物料應置於固定處所 2動作改善法L 29 說明 使工作人員都能在相同的地點拿到所需要的工具或零件 是改善動作效率很有效的一種方式 地點因定可以減少無謂的 尋找 浪費同時有助於動作習慣的養成 以後能很快地自動取到所需的東西 因此不但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 同時也可以減少因找尋時所引起的精神集中需求 焦慮煩躁而產生的不良副作用如產品做壞 意外災害等等 30 原則八 工具物料裝置依工作順序排列並置於近處 31 說明 常看工作台或機器上將工具一線排開放置使用 這是不正確的方式 因為工作人員在工作台上的動作範圍及路徑是呈圓弧的狀態而非直線的狀態 一線排開不但有違前述之動作原理並使工作距離加長 以平面來說下沉的工人工作範圍有一定的界線 此稱之為 正常工作範圍 右手之正常工作範圍以右手掃過桌面的圓弧面積 即使左手之正常工作範圍也是類似 左 右手重疊之工作範圍即是雙手均可操作到之工作範圍 32 原則九 利用重力餵料 愈近愈佳零件物料之借給 應利用重力餵料及各種盛具送至工作點 愈近愈佳 說明 零件盒底部設計成傾斜面使零件能以重力方式自動餵料到前緣地方而減少動作之距離及方式 如果零件太重不易自動餵料時也可採用震動餵料的方式來達成此目的 產品做好之後 最好能以重力方式自然落至成品盒處 以減少手之搬運或移動而減少疲勞及縮短時間 33 原則十 適當之照明 說明 適合某件工作的照明設計並不見得會適合另一件工作之需求 例如鐘錶修護之類的精細工作所需之照明與皮革或錫板之表面缺點檢查之照明設計一定是不同的 所以所謂適當的照明 是指包括 1 適合其工作的充足光度 2 光線的顏色必須適當 沒有反光 3 正確的投射方向 34 1 物體本身的 明亮度 2 物體與背景物的 對比度 3 物體本身的尺寸大小 4 物體與眼睛之距離 5 其他的因素例如 注意力分散 疲勞 反應時間及反光等 同時 必須記信一個物體的 可見度 是由下列的因素來決定 35 因此在考慮適當的照明時 須充分利用以上的影響因素來配合 例如縫製深黑色衣服袖較困難 因此其所需的照明度要比白衣服來得多 對較精細的工作如鐘錶裝配或返射係數較低的物體如黑色物體 建議必須要有更高的照明光度及採用淺色背景 又如透明或半透明之物件如飲料瓶 布料 壓克力 薄膜片等都可利用下方投射光源來檢查有無汽泡 異物 裂痕等 36 原則十一 工作台適當舒適 符號 37 說明 長久站立或座著工作 都會比隨意更換坐立之工作姿勢較容易引起疲勞 所以工作台之高度設計以及座椅之設計以能滿足座立即可為佳 工作椅之高度及姿勢應可讓工作人員自行調整以滿足其個別舒適為原則 38 2 6有關於工具設備之原則原則十二 盡量以足踏 夾具替代手之工作 符號 39 說明 在工廠裡我們可以發現許多機器設備的設計 都是單手操作 另一隻持住東西或空閒著 沒有發揮雙手及雙腳的全部功能 我們可以考慮設計夾具或治具來解除以手持物的工作並可設計各種足踏的方式來控制操作機器的運轉 以充分利用吾人的雙手及雙腳 就如開汽車一樣 40 足踏的正確之設計必須考慮之因素有 1 踏板面積之大小 2 對踩踏時身體重量負荷之大小 3 設計之方式 不要使操作者在操作時產生身體重心不穩的現象 41 原則十三 盡可能將二種工具合併 說明 將工具從一端轉換到另一端來使用 其所需時間比放下手中工具再取另一手工具所需時間來得短 因此 應常將二種以上之工具盡可能合併在一起 常見的有兩用釘槌 雙頭板手 附橡皮之鉛筆 42 原則十四 工具物料預放在工作位置 說明 預放 是指將物體預先放置在適當之使用位置上 使手在抓取該物體後即可移動至工作物上去操作 而不要再去調整該物體之方向 以減少調整及對準之時間 提高工作效率 常見的例子就是辦公桌上的筆架 將筆用後插在筆架上 需用時伸手抓筆即可在書寫的方向上 若平放在桌上時 則必需先抓取筆再調整方向以便書寫 時間較浪費 43 原則十五 手柄接觸面積盡可能大 說明 任何依賴手來操作之部位 其力量之來源係藉手掌與物體之接觸面及摩擦力而傳達到工具或機器 若接觸面積及摩擦係數愈大 則所傳達之力量也就愈大 而且手掌之單位面積之受力愈小 可使操作較輕鬆愉快而且皮膚較不易受傷 此乃為何大多數的工具其手柄或握把之部份均設計成曲面狀之原因 44 學習以符號及有系統化的方法 來觀察記錄一件工作完成的過程 3 1目的 3 2 1該件工作必需經歷一個以上不同地點的動作 才能完成 3 2 2該件工作 必需經由一個以上的人來完成 例 廚師制作糕餅之過程 微粒電阻由plate開始 經歷不同之加工站完成產品 病人之醫院掛號 看病 取藥之過程 太空梭的裝配及發射過程 3 流程程序法 流程法 3 2應用範圍 45 用以記載現行工作之過程 依1 之記錄 加以質問 尋求改善之地方 用以比較改善前及改善後之差異情形 3 3功用 3 4 1使用符號及圖例介紹 為簡易明示記錄流程之過程 美國機械工程學會 ASME 制定了下列之代表符號 3 4名詞釋義 A 46 3 4 2作業 凡物體被改變任何物理的或化學的性質 或裝上另一物體或從另一物體拆下 或為另一作業 搬運 儲存及檢驗而作安排或準備 均謂之作業 3 4 3檢驗 鑒定物體而加以檢查其數量 品質或數值者 謂之檢驗 3 4 4搬運 物體由一處運至另一處 人由一工作點移動至另一工作點 謂之搬運 3 4 5儲存 儲存為物品之保存或等待 惟此行動乃在控制力之下 儲存行動之取消 必須經過制度或法定上的認可 3 4 6等待 物體或人員因情況不容許或不立即採取一次步驟時 稱為等待 3 4名詞釋義 B 47 3 4 7工作人流程圖 按工作人之動作來記錄之流程圖 3 4 8工作物流程圖 以加工物為對象 記錄其被加工完成之記錄流程圖 3 4 9圖表介紹 為方便吾人分析流程之過程 我們最好能制定一標準化之分析表格 3 4 10填表說明 1 編號 自行設定編號系統 填入此次研究之代號 例 OE 861001 2 工作名稱 填入此件工作之名稱 例 煮飯 3 人或物 依此研究之對象係以 人 或以 物 為主體 在適當位置上打 3 4名詞釋義 C 48 4 製圖開始 寫下 此次研究由那項動作開始記錄 5 製圖結束 寫下 此次研究記錄至那項動作結束 6 研究者 寫下做此次研究人員之姓名 7 日期 填寫研究之日期 8 地點 填寫觀察之地點 9 工作說明 現況 改善 填寫工作過程之詳細動作名稱 括弧內之 現況 改善 依研究之狀況 將不適用者劃掉 依動作之順序由1開始經2繼續往下記錄直至工作完成 3 4名詞釋義 D 49 10 符號欄 依左邊詳細工作之動作說明之內容 劃出適當之符號 如屬搬運則搬運距離 尺 為單位填在 距離欄 內 又在同工作站同時發生兩種動作時 可在同一列上劃出兩種動作來表示 11 數量 填入該項動作 所操作的數量 12 時間 記錄該項動作所花費之時間 以分或秒為單位 13 備注 記錄一些值得記錄或備忘的資料 3 4名詞釋義 E 50 3 5 1工作人流程圖 業務員案例有一業務經理請一業務員依照客戶來信核對發票上之數字 該信放於離業務員辦公桌20尺遠之公文櫃中 該業務員約20分鐘前剛用過此信 故他知道此信放於何處 核對完後 將信及發票交給經理等待蓋章後再放回原位 再回坐到辦公桌之位置 試繪製此以 人 為對象之流程圖 3 5 2製圖步驟 3 5範例介紹 A 51 3 5範例介紹 B 流程圖 52 3 5範例介紹 B 流程圖 續上 53 3 5範例介紹 B 流程圖 續上 54 5 5W1H法又稱5乘5何法又稱質疑創意法簡稱五五法 4 1手法名稱 學習本手法的目的是在 熟習有系統的質問技巧 以協助我們發掘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及可能的創造改善途徑 45 5W1H法 五五法 4 2目的 55 所謂5 5W1H 5W是指 WHERE何處 在什麼地方 空間WHEN何時 在什麼時候 時間WHAT何者 是什麼東西 事 生產對象WHO何人 是什麼人做 生產主體WHY為何 為什麼如此這五個字母之開頭都是由 W 開始 所以稱之為 5W 1H是指HOW如何 怎麼做的 這個英文字母是由 H 開頭 所以稱之為 1H 4 3意義 A 5 是5次 表示對問題的質疑不要只問一次而要多問幾次 不是剛好只問5次 可多亦可少 56 5W1H是一個探討問題的技巧 5乘 是告訴我們同樣的5W1H最好要 多問幾次 才好 4 3意義 B 針對問題只問一次夠嗎 當然不 多問幾次 就可找到問題的真相了 57 在運用5W1H質問法之後 我們已分析得到問題之所在 以及改善的基本方法 但這還是不夠的 應該有一些協助我們產生創意的方法或技巧 這些方法 技巧可歸納成下列10項法則 產生創意的思考法則 1 相反法則 2 並圖法則 3 大小法則 4 例外法則 5 集合法則 4 4實例演練 6 更換法則 7 替代法則 8 模仿法則 9 水平法則 10 定數法則 58 將現行的方式逆向倒過來做 將會變得如何呢 符號 4 4 1相反法則 A 裡面調換 上下顛倒 職務互換 作業次序反轉 由左至右改變由右至左 59 例 如下圖片 看看是什麼東西 4 4 1相反法則 B 在白的部份我們可以看到是一個花瓶 在黑的部份我們可以看到一對情侶面對面默默無語的感人情境 同一件事試著由相反的途徑去思考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60 除了原因與結果外 大部份的事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 所以從相反的立場來加以思考 往往能獲得很多有用的創意 有關相反的自問很多 例如 以否定來代替肯定 會產生什麼結果 與其相反的東西是什麼 改變方向如何 上下顛倒時會怎樣 4 4 1相反法則 C 61 將每一基本部份分解出來 再嘗試別種組合的方式 是否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符號 4 4 2並圖法則 將不同的人組合成一個小組工作效果如何 衣服及飾件如何搭配 才是最美觀 將意義 色彩 運動 聽覺 嗅覺 形式加以分解 再重組 又會如何 例如雞肉販通常把一只雞分成好幾部分 把雞腳 翅膀 雞頭 雞腿 賣給各取所需之人 皆大歡喜 62 改變尺寸 形狀等的大小 看看其影響會變得如何呢 改為更大時的範疇有加與乘 縮小時則是減及除 根據這種原則 可以產生很多創意 符號 4 4 3大小法則 A 若是添加些什麼 去掉些什麼 或是加長 減短 增高 減低 變大 變小是否能有所不同呢 可否將部份或全部做得小些 而不影響品質或價格 並且可增加效率 這項目是否太大 體積是否過於龐大 是否太重 是否可以重新塑造 63 4 4 3大小法則 B 64 將經常發生的事物與偶然發生的事物做區別 將偶然發生的狀況加以例外管理原則來控制即可 而不要將經常發生的事物也用相同的管理方式來管理 符號 4 4 4例外法則 我們的工作場所中 許多的工作報表是否有確實的必要呢 我們是否可以只針對有例外的現象時才加以管理呢 65 嘗試將不同的單元事物結合在一起 是否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功用及效果 可以把那些創意結合在一起 將目的結合如何 把各種物質組合在一起如何 能與哪一種材料結合 改成合金如何 登山者所考慮的原則是背負的東西希望愈輕愈好 所必需攜帶的東西以應付各種野外事件之需求是愈多愈好 因此 在此種相互沖突的矛盾情況之下 吾人必須將許多專門用途的工具 例如 開罐器 小刀 鋸子 開瓶器 銼刀 剪刀等等必須用品 設法將之結合在一起稱之為百寶刀 以達到上述二個相互矛盾的目標 此種 集合 的東西一般來講 對不經常發生的事情是個很好的改善方式 4 4 5集合法則 A 66 我們生活上也常會見到這種相輔相成的集合法則之應用 符號 4 4 5集合法則 B 例 燒餅 油條 合起來吃美味無比 單獨吃則美味大失 富蘭克林由於厭煩於將老花眼鏡和近視眼鏡輪流交換 故將二種鏡片結合在一起 製造出有二種焦距的鏡片 67 將順序加以更換 效果是否會較好呢 它的後面應該加上什麼 符號 4 4 6更換法則 A 若是將形式改變 順序更動 日程變更 原因和結果改換的話 將會有不同的見解 68 開車的人最怕在轉彎時 不能駛入專用的車道 待車子到達十字路口時 才知佔用別人的左轉車道 阻塞效能被別人罵 甚至被交通警察開紅單子 主要的原因是駕駛者未能及早發覺指示方向的標語 因為傳統的國字是由上往下寫 而開車的方向是由下往上 所以待車子完成明瞭指示標語之意義時 已經到達十字路口太遲了 如果能將在馬路地面上的指示標語 更換成由下往上寫的方式 更換其順序 我們就可以克服這些困難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改善書寫方式的指示標語 這都是更換法則應用的最佳例子 4 4 6更換法則 B 69 考慮用別的方式來替代現有的方式 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4 4 7替代法則 A 符號 人 物 機器 方式的替代可以嗎 呆 廢料可否加以利用呢 能否用較便宜的 較簡單的代用品呢 尋找發揮相同機能的代用品 70 1 突然下雨而沒雨傘就拿報紙或塑膠袋暫時代替使用一下 2 衣服裂開而沒有縫線 就暫時用釘書機釘起來吧 3 臨時找不到膠水黏信封就拿飯粒來用吧 4 汽油缺乏時就以酒精引擎替代用以開動汽車 4 4 7替代法則 B 71 模仿是創造的最佳觸媒 藉著參考現有的東西加以思考 很容易引發新的創意出來 符號 4 4 8模仿法則 什麼和此相仿 難道不能借用其他的意見嗎 過去沒有和此相仿的東西嗎 難道不能有所效法嗎 足球是橄欖球的另一翻版 72 人類的一些劃時代的發明都是由無數的科學家他們先觀察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現像 去模仿他們的動作而創造出來的 例如 飛機由鳥類飛行模仿而來潛水艇由魚類模仿而來坦克車由烏龜模仿而來魚網類似蜘蛛網模仿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而是藉著模仿來激發我們的創造力泉源 舉一反三 73 4 4 9水平法則 發揮自己的聯想力 考慮由水平的方向去思考 突破傳統及習慣上的束縛 符號 例 由玉山去連想傳統垂直思考方式 玉山 台灣最高峰 登山 雪 火山創新水平思考方式 玉山 雪 白色 蘿蔔 74 由燈泡聯想到 椅子 的新設計 燈泡是玻璃做的 椅子能不能用玻璃做燈泡是球形的 能不能做出球形的椅子燈泡通電會發亮 能不能做出通電的椅子由球形聯想到球 球根 花 花樣花有玫瑰 花 椅 百合 花 椅 製造花園系列之椅子花有莖與葉 椅腳用花莖 花葉的圖案裝飾如何 花有香味 坐上去會產生香味的椅子如何 球形的 形 連想 配合人體形狀 性感女郎 瑪麗蓮夢露椅子 75 4 4 10定數法則 將經常發生的事物予以制度化 可以產生許多簡化的效果及提高效率 符號 例 麥當勞速食店 菜單都固定沒有變化 只有幾項可供選擇中國餐館 侍者必須趨前 侍候點菜 76 採用定數的法則 可以提高效率 所以在同一單位的面積之下 我們可以知道麥當勞速食店所服務的客戶人數遠多於傳統式的中國餐館之服務人數 因此 將可變與不可變的事物區分處理 可獲得良好之結果 77 5 人機法 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 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5 1手法名稱 人機配合法 Man MachineChart 簡稱為 人機法 78 5 2目的 人機配合法 主要在分析人工或機器之能量閒餘 以謀消除浪費增進效率之道 在一般 人 機配合法 中 操作者之工作週期時間往往比機器運行之週期時間為短 為謀利用這段閒餘時間 吾人往往考慮兩種可能性 1 利用此空閒時 操作另一部機器 2 利用這段空閒時間 作清除削屑 規量工作物或其他手工之操作 由這兩種可能性之考慮所得改進之結果 大都使操作者之工作能量 時間 能作最充份之利用 79 5 3意義 以圖表的方式 記錄操作人與一部機器或多部機器之操作關係 並藉此記錄來做進一步之分析與改善 5 4應用範圍 1 1人操作1部機器或多部機器 2 數人操作1部機器或多部機器 3 數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 80 5 5功用 1 了解在現況下 操作人之時間或機器之時間是否妥善應用 2 依上述之記錄加以質疑 尋求改善之地方 3 用以比較改善前及改善後之差異情形 81 5 6名詞釋義 5 6 1共同作業以空白方格表示 是指 1 當操作人 1正在操作機器 2與另一位操作人共同工作 3與另一群操作人共同工作 4正在機器上從事設定 上料 下料之工作 2 當機器 1需有操作人員來從事操作 2必需有人來設定 上料 下料之工作 82 5 6 2單獨作業 以實滿方格表示 是指 1 對操作人而言 其工作時與機器或其他人互不相關之獨立作業而言 例如 準備材料 取材料 檢查製成品 2 對機器而言 當機器在運轉工作時 操作人可以不在場操作之狀況 83 5 6 3等待 以斜線方格表示 是指 1 對操作人而言 當機器在運動或工作時 操作人無事可做之狀況 2 對機器而言 正處在等待操作人員來操作 或正在等待設定 上料 下料之工作 84 5 7圖表介紹 人機配合圖 編號第頁共頁工作名稱 現況方法 研究者 改善方法 日期 85 位置 製品 86 5 8舉例說明 有一人操作一台機器 把裝在模子的液體材料 稍有粘性 投入機器後開始操作 經過一定時間從機器取出 並從模子取出成品 然後再裝入液體材料等反覆性的作業 目前 因機器的使用率不高 而未能達成預期生產量 問如何加以改善 其改善的重點為何 87 解 明確作業員與機器的作業內容及其同步時間的關係 88 根據以上資料 繪製人機圖 首先 由作業員與機器的同步時間關係 決定同時開始的作業 在此以 放模 為週程的起點 次以作業的先後順序及同步時間關係繪圖 89 人 機程序圖 現狀 90 現狀的週程時間為257秒 機器等待為118秒 因此 一週程中的機器作業率 為減少作業員及機器的 等待 檢討是否可以利用 機器加工 的時間 由作業員來 放材料 如此 則需另增1個模子 使用2個模子的作業週期如下 91 第一次週程 第二次週程 第三次週程 92 第一次週程 第二次週程 第三次週程 93 由此 可繪製新的人機圖如下圖 改善後 94 週程時間由原來的257秒縮減為167秒 又一週程中的機器使用率為 亦即較改善前的54 1 提高了29 1 95 分析人機程序圖之主要目的 在於發現工人及機器之閒餘所在 並設法加以減少 此種分析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著眼 即 機器閒餘 工人閒餘 工人與機器之配合 5 9閒餘能量分析 96 1 機器閒餘 一般人一機操作狀況下會發生下列四種情形 a 將材料放置在機器上 使材料得以加工 裝料 b 機器加工 c 將加工後之半製品或製成品由機器上移出 即卸料 d 在整個操作週期中有空閒時間存在 97 通常機器之空閒有下列數種情形 98 至於機器加工時間之檢討 又可從兩方面進行 一方面從 加工 的程度 另方面則從 機器 的能量著眼 檢討每種零件或產品加工的程度可應用價值工程 ValueEngineering 諸原則加以詳細的評估 而機器的能量則應注意其標準能量的維持與最大能量的檢討與實施 99 2 工人閒餘 在某一操作週期中 工人所可能發生的狀況只有 a 操作與 b 空閒兩者而已 空閒的分析當然顯而易見 惟將此等空閒加以利用時 應注意將兩個不同工作合併操作 以及工人連續操作等之可行性 並考慮其可能觸犯之禁忌 100 3 工人與機器之配合決定工人與機器之數量通常以一月或數月為基準 譬如計算工人數與機器數 在理論上應為 而當計算工人與機器同時接受使命進行時 其問題將較為複雜 101 此種問題最單純者 譬如決定一位工人應操作幾部機器 常用下列公式 其中N 一位工人應操作之機器數O 一位工人操作一部機器所需時間M 機器完成一操作週期所需時間 102 103 一位工人操作五部機器進度圖 104 工資與機器成本關係圖 105 前述決定適當操作機器數之方法係假定各部機器皆在標準狀況下工作 其停機時間已確定 但如其中機器有隨機停機而發生機器干擾 MachineInterference 之現象時 則其情形更為複雜 106 6 雙手操作法簡稱為 雙手法 6 1目的 學習有系統的記錄人體雙手 足 動作的過程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 上帝造人為何要給一個嘴巴 二個眼睛 二個耳朵以及二雙手呢 那是因為上帝希望每一個人能少說 多看 多聽 多做 這樣的故事我們都非常地清楚與了解 但是我們若進一步加以探討 我們是否盡力發揮出我們 雙手萬能 的功用 當我們在工作時 是否都是利用雙手在動作呢 每一個人都會說 當然是 如果再問下去 您的雙手在工作時 有一只在 閒置 的狀態下 所佔之比率有多少 相信有許多人都不能夠回答出來 雙手操作法 就是希望能幫助我們了解雙手在操作時 閒置 的狀況 並尋求改善的方法 以發揮雙手的能力 107 6 2意義 以圖表的方式 來記錄操作者雙手 足 的動作過程 藉此記錄來做進一步之分析及改善 108 6 3應用範圍 1 適用於以人為主的工作 即研究對象為人體的雙手或雙足 2 專注於某一固定工作地點之研究 即該工作固定在此地點上實施 3 該件工作有高度重復性 即該個工作會再次大量生產 非重復性之工作 則因研究改善後無法再次應用於同一件工作內 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 109 6 4功用 1 用以記載現行操作者雙手 足 的動作過程 2 依1之記錄 加以質疑 尋求改善之地方 3 用以比較改善前及改善後之差異情形 110 6 5名詞釋義 1 左右手操作圖 為雙手操作圖之另一稱呼 蓋左右手即是雙手之義 2 操作者操作圖 為雙手操作圖之另一稱呼 蓋其研究對象係以操作者之雙手 足 之動作為主 故稱之 3 代表 移動 表示手由一地點移動到另一地點 4 代表 把持 一手握住一個物體 另一手正在工作 此時握住東西之手 是為 把持 之狀態 111 5 D 代表 等待 一手正在等待下一個動作 6 代表 作業 或 操作 手正從事有生產性的動作皆是 例如將物體結合在一起 分開 彎曲 轉動 對準 拿起 放下 抓取等等 7 正常工作範圍 以坐姿狀態雙手之正常活動可及之範圍 約在37 40公分之範圍內 112 6 6範例介紹 2 步驟 1 步驟1 在表之右上方 填入基本資料 2 步驟2 繪出簡略之組合示意圖 3 步驟3 繪製工作位置圖 及填寫圖例之說明 4 步驟4 依照動作順序 記錄左 右手之動作說明及符號 同時間內之左右手之動作需寫在同一行上 5 步驟5 統計左右手各項動作之次數 1 案例 將玻璃管切成一定的長度 現行方法說明請參閱下頁 113 6 7繪圖注意之點 2824201612840 2824201612840 30262218141062026101418222630 編號第頁共頁 作業名稱操作者 研究者 日期 現況 改善後 114 115 116 7 工作抽查法 7 1工作抽查之意義 工作抽查係應用統計學理論 不需任何時間研究設備 以隨機抽樣 RandomSampling 之方法 探求生產效率之技術 因此少數的工作觀測員 即可記錄整個工廠之生產情況 117 7 2工作抽查之實驗 以下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看看 抽樣 所獲得的結果 與實際的整體結果是否相近或一樣 以使大家對工作抽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以及增加信心 下圖所示為某一工廠某一台機器 在某一星期內 由星期一到星期五實際操作的記錄情形 圖中白色的部分表示機器處在 操作 的狀況下 黑色表示機器處在 空閒 的狀況下 由此記錄可以獲知總時間為2 400分 而機器處在 操作 狀況下之時間為2 093 總 空閒 時間為307分 118 上述的結果 是採用連續全部完整記錄所獲得的結果 現在我們可以嘗試採用 抽樣 的方式來試驗看 看所獲得的結果是如何 又與實際的結果誤差有多少 119 7 3工作抽查之應用 工作抽查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 可適用於工廠 辦公室 商店 醫院 銀行以及政府行政機構等等 具體來說它可用於了解下列諸項事情等 1 辦公室人員工作時間所佔之百分率 2 機器設備之維修率 停機率 開工率 稼動率 作業時間比率 除外工時及工作績效等 3 現場操作人員從事有生產性工作之百分率 4 決定標準工時寬放時間之百分率 5 用以決定工作之標準工時 6 商店顧客類別或消費金額或光顧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汽车修理工技能技师考试笔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迎亚运文体活动方案策划
- 到店咨询方案怎么写好
- 股权激励方案咨询找谁做
- 咨询信息搜集工作方案
- 大邑县律师咨询方案
- 上海景点打卡活动策划方案
- 料酒营销方案
- 杨浦广告彩钢板施工方案
- 2026中国移动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生国防科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主题宣讲课件
- 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培训材料
- 安全培训反三违课件
- 石墨化工艺基础知识培训
- 刑事案件二次审判会见笔录范文
-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讲座
- 土地属地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