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研究」徵稿办法与投稿规定(第九卷第一期起适用).doc_第1页
「设计学研究」徵稿办法与投稿规定(第九卷第一期起适用).doc_第2页
「设计学研究」徵稿办法与投稿规定(第九卷第一期起适用).doc_第3页
「设计学研究」徵稿办法与投稿规定(第九卷第一期起适用).doc_第4页
「设计学研究」徵稿办法与投稿规定(第九卷第一期起适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設計學研究徵稿辦法與投稿規定(第九卷第一期起適用) 一、 發行宗旨設計學研究係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出版之學術性期刊。本學報發行之目的在於促進設計學術風氣及提升設計學術研究水準。凡與設計有關之學術論著及設計作品(創作報告),且未曾正式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者,皆可投稿。二、 徵稿內容 本刊以發表原創性之有關設計相關學科之學術論文及設計作品為主,稿件經審查委員會審查後,將依其性質評定為以下四類給予刊登: (一)論文(Original Articles)以理論性或實証性的方式來論述設計的相關課題,且明記目的、方法、手段、結論之過程,並被認定具有獨創性及學術性價值之見識或結論的原著。或是初期的學術性研究,具有獨創性和價值性,且被認定未來具有重大發展性之研究。(二)研究報告(Research Report)有關設計的史料、調查、實測、統計、實驗等之研究報告,富有信賴性與實用性,並包含新的見解,具有學術性、技術性的價值者。(三)論述(Design Discourse)有關於特定的歷史性、文化性、技術性等主題,以獨創性、綜合性的解析和論考,反映出作者自身的設計哲學與理念。對設計的社會性、文化性的展開給予有效的啟發,而被認定具有充份的學術性之內容者。(四)創作報告 (Design Report)包含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環境景觀設計、產品設計、商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美術創作等領域之五年內(含)的原創作品,以及能充分說明作品之圖說、設計圖、實物照片或模型等。但投稿時須以創作報告的形式呈現。且應包含(a)創作構想(b)創作理論的基礎(c)作品分析(d)價值與貢獻等項目。三、 投稿規定(一)本刊以每年出版兩期為原則,七月底與十二月底出刊,全年徵稿,隨到隨審。(二)來稿以中文或英文為主,且未曾在國內外審查制度刊物登載過為限。(三)投稿論文需經本學報委聘之各領域專家學者之審稿作業,並經編審委員會正式決議通過後始刊登。(四)投稿內容不得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商業宣傳之行為,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負責。(五)若有分期刊登之連續性論文,其各單一論文內容之論述必須完整。(六)請避免將的研究(三)等有研究連續性的標題做為主題,但可以副標題呈現。使用英文標題時,也要避免Study on等字眼。(七)本學報以黑白單色印刷為主。圖、表需要用彩色印刷或印刷在美術紙上時的費用,由作者負擔。另外,因裝訂上的關係,可能有彩色頁無法裝訂的情況發生。(八)論文以至少15,000字為原則;創作報告以至少5,000字為原則。稿件頁數以雙數頁編排,且以1622頁(含圖、表)為原則。無論是論文或創作報告,均需附500字左右之中英文摘要。四、 稿件格式 (一) 論文各部份依序為首頁、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內文(含圖表)、註釋、附錄、參考文獻。(二) 論文首頁需包含中英文之題目、作者姓名、服務單位 。(三) 中英文作者姓名,有兩個以上作者時,依對論文貢獻程度順序排列,在姓名後以*,*,*.記號區別之。並在姓名下方註明作者之服務機關。設計作品如係二人以上合作完成者,亦依貢獻程度順序排列。(四) 中英文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原則,並列出關鍵詞3至5個。(五) 文章章節之編序以一、二、三.為章,以(一) 、(二) 、(三).為節,以1.、2.、3.為小節來標示。小節以下依(1)、(2)、(3).層級標示之。英文寫作用1.、2.、3.為章,1-1、1-2為節,1-1-1、1-2-3為小節。小節以下依(1)、(2)、(3).層級標示之。(六) 內文中的數字皆以阿拉伯數字表示之。(七) 圖、表製作必須清晰,圖、表中所有字體以打字體完稿,並附有明顯的編號、標題及出處說明。(八) 表之標題及說明附於表上,圖之標題及說明附於圖下。圖、表之標題編號皆以表3、圖9等阿拉伯數字體表示之,且附說明文字。圖或表的標題及說明文字齊左排列。(九) 題目標題為標楷體,20P;內文大標題如摘要、章、結論等,為標楷體,18P;內文小標題一律用標楷體,13P;摘要的內容為細明體,10 P;內文字體為11P細明體;圖與表之標題及說明文字為細明體,9P。太多字之圖表可再縮小字體,以可讀為原則。(十) 本學報採A4規格,取橫式單欄排列;上留3.4公分,下留3公分空間;左右留3.2公分空間,橫排36列,每列38個字(單行間距)。(十一) 表或圖片從頁面的上方往下排列,以頁面的上方為原則,亦可集中於全一頁。(十二)變換章(大標題)要先空兩行,節(中標題)要先空一行,再寫入新的章(大標題)、節(中標題)。但是,在變換小項(小標題)時,不用空一行。(十三)章(大標題)齊中排列,節(中標題)、小標題、小項等一律齊左排列。(十四)英文字體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論文英文題目之級數可依題目長短適度分行調整,其他的英文字體(內文、摘要等等),則配合中文(細明體)之規定適當調整。(十五)文章的每一段落開頭,縮排二字。內文中若遇條列式的敘述如(1)、(2)、(3).時,亦縮排二字。(十六)外文專有名詞第一次出現時,請以圓括弧註明原文。(十七)常見之外國人名,請儘量使用通行的中譯,並在首次出現時加註原文。對於較不常見的外國人名,可直接使用原文。(十八)內文中若有直接引用他人文句,引文前後需加單引號。引文中內含引句時,則引句前後加雙引號。(十九)若引文較長時,應分段處理,以標楷體11P表示之,左右各縮排二字。(二十)內文中若有強調之處,請以字體加粗處理。英文引文若有強調處,請以斜體字處理。五、 註釋與參考文獻(一)內文遇專有名詞或需加強說明時所採取之註釋,以無括號阿拉伯數字之註腳方式標於需說明文字後右上方,並將註釋用文字依編號次序排列於同一頁下方。(二)內文中遇文獻引用時,以( )系統為之,並以(人名,西元出版年:頁碼)處理之,例如 (黃俊傑,1981:47) ,外文作者只寫原文姓氏,勿寫中譯名。若內文前已提到所引用作者之姓名括弧內可省略人名。依出現次序排列於文後參考文獻。(三)參考文獻列於全文後,標題序號以1、2、3、表示之。(四)年代標示,中文、西文皆統一以西元計,並以阿拉伯數字如1970年代,1985年等表示之。(五)參考文獻以直接與內文引用相關者為限,不多亦不少,文獻標示法規定如下。1.中文文獻之寫法原則:單冊書名用雙線尖括號,合著或期刊中之引文名稱、碩博論文及研討會均用單線尖括號,譯書原作者用外文名,原作與譯作出版年分列,文獻依姓氏筆劃排序。範例如下:(1)期刊論文許榮富、楊文金、洪振芳(1990),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及其內涵分析一物理概念教學理念的新構思,物理會刊,第12卷,第5期,台北。(2)書籍(a)單冊書黃俊傑(1981),歷史的探索,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b)翻譯書 Said ,E. (1978),東方主義,王志宏等譯(1999),台北:立緒出版社。(3)博(碩)士論文張健一(1982),台北市零售菜市場區位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研討會論文郭重吉(1989),從認知的觀點探討科學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認知與學習基礎研究第三次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科技大學主辦。(5)技術報告盧義發(1992),飲食脂肪與膽固醇對大白鼠血清與肝臟脂質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0-0409-B-030-02),台北。2.英文文獻之寫法:外文作者先姓後名,名可簡寫或全名,務要統一。單冊專書用斜體,期刊、碩博論文、研討會論文均用英式雙括號,文獻依英文字母姓氏順序排列。(1)期刊論文Hubert, C. (1981) ,“Spacecraft attitude acquisition from an arbitrary spinning or tumbling state”, J. Guidance and Control, 4(2), NY.(2)書籍 (a)有版次者Bennett, O. C. and J. E. Myers (1974), Momentum,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nd Ed., NY:McGraw-Hill.(3)博(碩)士論文Leu, W. F. (1981), “Cake Filtration.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TX.(4)研討會論文George, S. E. and J. R. Grace (1980), “Entertainment of particles from a pilot scale fluidized bed”,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ization, Henniker, NH.(5)技術報告Tiller, F. M. and W. F. Leu (1984), “Solid-Liquid Separation for Liquefied Coal Industries: Final Report for RP、1411-1, ” EPRI AP-3599,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alo Alto, CA.(六)若上述標示方式仍未涵蓋之文獻,原則上依作者、年月、題目、書名(或雜誌名、論文、期刊)、卷、期、出版地、出版機關依序明確標示之。六、稿件評審(一)稿件格式與投稿規定不符者,主編得要求投稿者重新編排。(二)來稿依稿件性質,由本學報委聘審稿委員擔任稿件初審。 (三)審查作業完全保密,作者的姓名與單位亦將隱藏,以達到保密原則。(四)審查意見共分四級:(A) 同意刊登、(B)修改後刊登、(C)修改後再審、(D)不同意刊登。稿件審查參考如下表: 第一位第二位 外審外審ABCDA接受修改後接受修改後再審第三審B修改後接受修改後接受修改後再審修改後再審C修改後再審修改後再審修改後再審退件D第三審修改後再審退件退件(五)稿件依審稿委員意見給予接受、拒絕或請作者依審查意見做必要之修改、補充或答 辯。再審稿件需附修改說明書,或以紅色打字說明修改的情形。(六)審稿委員由主編依稿件之性質,得諮詢相關領域之編審委員後擇定之。(七)當審查意見判斷不明時,由編審委員會依審稿委員之意見討論後決議之。 (八)當期審稿委員若有投稿,為求公正與客觀,應迴避出席該次編審委員會。 (九)稿件刊登後,文責由作者擔負。七、投稿手續(1) 來稿請依投稿規定之要求撰寫,並寄三份至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研究編審委員會,進行審稿作業。文稿請採Word 6.0或更高版電腦軟體編輯並將其存於3.5吋磁碟片或光碟片,連同其定稿之稿件寄至本刊編審委員會。(2) 稿件經本刊發表後,將致贈作者該期學報兩本,需要論文抽印本者,以20本為限,但需付工本費2,000元正。(3) 本刊編審委員會於審稿作業完成後,將審稿結果通知原作者,經審查後不通過之稿件,均不退稿。 (4)違反投稿規定及格式之論文,本學報將不予審查而通知修正後再投稿。八、投稿及聯絡 中壢市32023中北路200號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 設計學研究編審委員會 收電話:(03)2656001-2 傳真:(03)2656099九、本學報審稿流程,如附件(一)十、本學報投稿報名表,如附件(二)十一、本學報評審意見表,如附件(三)十二、本學報著作權讓與同意書,如附件(四)附件(一) 設計學研究審稿流程 投稿者將稿件連同投稿報名表寄至編委會 格式不合 退回投稿者主編檢視投稿文件格式通知投稿人受稿日期主編與編審委員依投稿文件所屬領域別選定審查委員主編發送審稿文件至上述審查委員審稿結果修改後再審(視再審結果而定)修改後刊登(不必再審)不同意刊登 同意刊登寄送審稿意見給投稿者,要求修改後再寄返審查寄送審稿意見給投稿者,要求二週內修改內容後寄返 稿件再回收修改結果通知原審查者稿件再回收修改結果通知審查者再審 通知投稿者審稿結果主編會同編輯委員討論審查過程及結果並決議最後出刊事宜美編、印刷、發行 附件(二) 設計學研究投稿報名表論文名稱(中英文)中文英文作 者 資 料姓 名所 屬 單 位職 稱第一作者中文英文共 著 者A中文英文共 著 者B中文英文共 著 者C中文英文第一作者聯絡方式 地址: 電話: 行動電話: E-mail:著 作 權 本人同意將本論文授權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印行出版及網頁非下載閱覽。 本論文內容若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商業宣傳行為,本 人願意承擔一切法律責任。第一作者簽名處本文是否投稿其他刊物完全相同內容已投稿其他刊物 部分相同內容已投稿其他刊物未曾投稿其他刊物 刊物名稱_文稿所屬領域請在內打勾工業設計 視覺傳達 室內設計 環境景觀 建築設計服飾設計 商業設計 美術創作 (請自填) 報名手續:請填妥本報名表、稿件全稿一式三份以掛號寄送至 中壢市32023中北路200號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 設計學研究編審委員會收 電話:(03)2656001-2 傳真:(03)2656099(以下投稿者免填)論文編號受稿日期評審委員附件(三) 設計學研究評審意見表投稿編號稿件名稱評審意見 (倘空間不足,請另紙繕寫;敬請亦將評審意見以電子檔存至磁碟片中,一併寄回;或請E-mail至.tw,謝謝您的合作!)同意刊登修改後刊登修改後再審不同意刊登 論文 研究報告 論述 創作或技術報告評審者簽名評審日期(附件四)設計學研究著作權讓與同意書因應網路時代,推廣期刊內容,提高期刊影響力,本院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將進行期刊數位化計畫,歷年已出刊學報內容除自行架設設計學研究網頁外,並將加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