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语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高一上语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高一上语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高一上语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高一上语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中五中高2017届高一上期语文第一单元自测题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好似/似乎 供品/供认不讳 薄情寡义/日薄西山 碎屑/不屑一顾B. 熨帖/熨斗 舍弃/退避三舍 刚劲/疾风劲草 巷道/街头巷尾C. 青苔/舌苔 坊间/染坊 芳菲/妄自菲薄 拘泥/泥古不化 D. 字帖/请帖 悄然/悄悄话 犄角/掎角之势 载歌载舞/怨声载道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忸怩ni 凌侮w 叱咤ch 为虎作伥chng B. 镌刻jun 回溯s 谄媚chn 相形见绌chC. 蜿蜒wn 饷银xing 锁钥yu 拈轻怕重zhnD. 慰藉j 中肯zhng 赡养zhn 未雨绸缪mu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家俱 账薄 追本溯源 惶恐不安B. 荫敝 拜谒 例行节约 变本加厉C. 纽扣 枯槁 满目疮痍 张皇失措D. 急躁 烦燥 生死悠关 芳草萋萋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 轻歌慢舞 融会贯通 中流砥柱 瑕不掩玉 B. 金璧辉煌 无精打彩 揠旗息鼓 绿草如茵C. 装璜精美 莫不关心 揭杆而起 苍海桑田D. 凄惋迷茫 五彩斑斓 荆棘丛生 飘泊不定5、能做谓语的词有 ( ) A、名词 B、形容词 C、 动词 D、代词6、“批评”一词兼 ( ) A、动词 B、形容词 C、名词 D、代词7、下列词语中词形完全相同的是 ( )A. 老七 几 许多 初 九 B. 努力 增加 消失 瞿秋白C. 障碍 前天 赋予 立方米 D. 激动 应该 能够 十几次8、请选出与“万紫千红总是春”中的“红”字词性相同的一项 ( )A、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B、落红不是无情物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红豆生南国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 的诗歌作品的。(2)诗人把这种深厚的感情 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3)老王满头白发,额头上的沟壑像是刀刻斧凿一样的密集而清晰,恐怕 五十岁了吧!A. 品味 贯注 不止 B. 品位 灌注 不止 C. 品位 灌注 不只 D. 品味 贯注 不只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看过反映徐志摩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我对才子徐志摩有了捉襟见肘的感觉。 B.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堰河对诗人无所不至的关心。 C.该校女子排球队在此次运动会中成功卫冕,让大家对她们精彩的表现刮目相看。 D大堰河我的保姆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的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1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马上召集常委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智利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调集了净水设备、汽油发电机、毛毯、帐篷和救灾物资90余吨并于3月4日空运到灾区。 C.作家陈浩在以“发扬艾青新诗风”为主题的座谈会上,讲述了自己与世界泰斗艾青近四十年来的交往经历。 D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发表,轰动诗坛。从此,虽然中国的艺术界少了一位画家,却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12、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二、 文言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20分)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以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巳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及沛公之薛,见项粱。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褐:黄黑色 B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师:老师 C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异:觉得诧异 D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略:夺取13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父以足受,笑而去/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B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良鄂然,欲殴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D沛公拜良为厩/将使子婴为相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张良具有“隐忍”性格的一项是 ( ) A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B五日平明,良往五日,良夜未半往 C良尝学礼淮阳良鄂然,欲殴之 D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仓海君。仓海君得到张良这个大力士后,就把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给了张良。 B老人故意把鞋掉下桥,让张-良替他捡鞋并为他穿鞋,张良怕老人身怀绝技,使自己吃亏,故只好忍气吞声,给老人穿鞋。 C张良先打算跟随景驹,半路上遇上了沛公,就归附了沛公。这说明张良是一个“一心事二主”的人。 D张良与老人约会的情节很具有传奇性,为本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各4分,共8分)(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_(2)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_(二)17断句(断对两处得1分,多断一处扣1分,共8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 诗歌鉴赏(16分)(一)阅读沁园春.长沙的选段,回答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8.本词的词牌是 ,题目是 。依长短来看,本词属于 ;从分段来看,是 。(4分)19.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注释:移家:搬家。浑:全。频啼:连续鸣叫。2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四、 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22、(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3)指点江山, , 。(4)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5)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6)波光里的艳影, 。(7)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8)但我不能放歌, 。(9) ,谁家新燕啄春泥。五、 语言运用(10分)2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上下文语意贯通。(4分)秋是什么颜色?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 高粱说:“(1) 。”棉花说:“(2) 。”墨菊说:“秋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松柏说:“秋和夏没有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3) !”24、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情深。请将下面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不少于80字,6分)小河 柳树 夕阳 远山 青草 歌儿答题卡班级 姓名 成绩 选择题(每个3分,共15分)15 610 1115 16、翻译(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4分)_(2)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4分)_(二)17.断句(断对两处得1分,多断一处扣1分,共8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8.本词的词牌是 ,题目是 。依长短来看,本词属于 ;从分段来看,是 。(4分)19.(4分) 20、(4分) 21、(4分) 22(10分)(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3)指点江山, , 。(4)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5)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6)波光里的艳影, 。(7)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8)但我不能放歌, 。(9) ,谁家新燕啄春泥。23.(4分) 24.(6分)1-4: ABCC 5: BC 6: AC 7-10: ABBD 11-16: CBBDAD17(1): 秦国皇帝非常生气,在天下大肆搜捕,非常急切地想要抓住叛贼,就是张良的缘故啊。(2)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器重他,经常采纳他的建议。18、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19、沁园春 长沙 长调 双调 20、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浓墨重彩、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总述:1分)远眺群山,是漫山的红;俯瞰湘江,是一眼见底的清,船只在水面争相前进,鱼儿在水底轻快游动;仰望碧空,雄鹰在自由翱翔。(分析:2分)词人通过这样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景图,暗示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寄托了革命必胜的信心。(作用:1分)21、本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第二句中的“系”字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1分)第四句中的“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既指黄莺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1分)诗人用这种手法,巧妙的传达出自己对久居的留恋之情。(1分)22、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了对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1分)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1分)这是因为诗人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2分)23、略24、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 秋是白色的,不然哪有我的这身银装? 如果我只属于一种颜色,那么秋天该多么单调啊。25、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欢快地流向远方。远山的夕阳把一片金辉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动,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文言文译文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找得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为了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嗯。”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去到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