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绿化的方案设计到施工养护的演绎过程.doc_第1页
浅析道路绿化的方案设计到施工养护的演绎过程.doc_第2页
浅析道路绿化的方案设计到施工养护的演绎过程.doc_第3页
浅析道路绿化的方案设计到施工养护的演绎过程.doc_第4页
浅析道路绿化的方案设计到施工养护的演绎过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道路绿化的方案设计到施工养护的演绎过程以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工程为例摘要:绿化设计是连云港S323省道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结合连云港S323省道沿线气候、地形、地理环境特点,根据省道绿化环境美的要求从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及环境美学的角度,全面地阐述了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特色。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使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与省道主体实现了和谐统一,取得了明显的景观和生态效果。关键词:省道环境绿化设计一、沿线的概况连云港S323省道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路线所经地段,地势低平,由平原圩洼构成。南通市境位于长江下游,北西侧为里下河泻湖洼地,北东侧为滨海平原。连云港S323省道线路所经地区为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5,极端最低气温为-4.6,最高气温为36,无霜期一般为226天,年均降水量1000-1100mm,降水集中期为4-9月。常年以东南风为主。沿线土层基本为低液限粘土或粉土,自北而南砂质成分依次增多,尤其如皋以南段。不少地段亚砂土、粉砂直接裸露,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二、方案设计一)设计理念连云港S323省道是南通市对外开放、迎接省内外和市内外宾客的重要窗口。在绿化设计中力求反映南通特色、时代风貌、沿海城市现代化气息,并结合省道车速快、车流量大、车型以客车和轿车为主、运量以客运为主的特点,绿化应突出景观、生态效益,满足省道绿化功能的需要,贯彻“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大气势”的设计原则,达到稳定边坡、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环境的目的,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从南通独特的地理优势,悠久的文化底蕴以及处处洋溢着律动的隽美,升腾着火热的气息中,我们感悟出事物、风景、地域的美感。在设计过程中,除把连云港S323省道的中央分隔带、路基路堑边坡、预留绿化带、互通区和收费站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外,并根据功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也随之而变,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达统一。主线绿化采用远乔木、中灌木、全花草的布置手法,大分段间隔逐步过渡,形成连续不断、动中有变的“绿色长廊”。互通区、收费站以大片常绿、半常绿草坪为基调,以简洁图案和少量植物造景来点缀。路基路堑边坡以铺植固着性好的草坪为主,达到稳定边坡、防止冲刷、绿化美化的作用。二)、设计特色1、生物学、要注重天人合一 “景观设计层次分明,天人合一的。”专家评审、高级工程师对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设计所表现的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在设计上注重艺术性和创造性,讲究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关注兴奋点始终放在满足驾乘人员需求的基础上。它强调了景观的层次感,通过水系与植物的表现,引导人们视线慢慢深入省道景观中,尤其重视的是空间布局的层次感。在营造景观时,不仅要考虑到树种的美观,也要重视实用性,满足人类需要是生态景观的根本之一。 、景观走向“深绿色”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更多体现意境的深绿色景观也是一种生态化趋势。所谓浅绿色景观,实际上就是普通的绿化,通过提高绿化率,让人们生活于满眼绿色之中。而深绿色景观则更为强调景观的营造,不仅是种树,更重要的是在种树之外加入更多的人文因素。追求观赏者的舒适性与观赏性,更多地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从两个方面来说,走向深绿色景观一是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二是要在特色环境中营造自然景观。”在这观点中,深绿色景观本质上是生态化景观的延伸,在满足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园林系统立体化在这次景观植物营造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就是我们对景观设计理念的提升,由以往只重视绿地率,慢慢地转向立体系统的营造。前几年省道比拼的是绿化率,它是个数字概念,好像是越大越好,结果出现空洞无物的大草坪。实际上,这只能称之为绿地率,没有美化环境。我们在这次的互通区、收费站绿化设计中开始引进大树、成树,有的还特别引进一些百年名贵树种,并结合整体园林景观设计,使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植物配置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省道的景观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构造省道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立体系统满足的是园林、人与环境的交融,强调了一种原生态的发展模式。2、生态学、尊重自然、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自然界中的植物不仅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形态特征之分,更有喜阴喜阳、耐水湿耐干旱、喜酸喜碱以及其他抗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我们在植物配置时如果不尊重植物的这些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就生长不好甚至不能生长。如垂柳好水湿,有下垂的枝条、嫩绿的叶色、修长的叶形,我们设计栽植在水边;红枫弱阳性、耐半阴,枝条婆娑,阳光下红叶似火,但是夏季孤植于阳光直射处易遭日灼之害,故易植于高大乔木的林缘区域;珊瑚树的耐阴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湿润土壤,与黄樟的生长环境条件相一致,是黄樟林下配置的良好绿化树种,如果配置在郁闭度较低的紫薇林下就生长不良。、符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特征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设计用的真正的大树概念是苗圃里培育的,经过移植,根系发育良好的胸径为815厘米大规格苗木,或者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道路改、扩建,单位绿地调整,或过密植物群落中抽稀所产生的移植树木,这些树木经过移植确实可以在短期内适应环境条件,用在省道绿地中,与其他植物相得益彰地配置可以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而不是很多“大树”是从乡村周围的山上挖来的野生大树和古树名木,这种移植成本太高,恢复生长慢,成活率低,反而欲速则不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原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原则自然地貌单一,立地条件较差的特点,而植物配置由于地理条件因素的制约,物种种类较少,植物群落结构单调,缺少自然地带性植被特色。单一结构的植物群落,由于植物种类较少,形成的生态群落结构很脆弱,极容易向逆行方向演替,其结果是草坪退化,树木病虫害增加。为了维持这种简单的植物生态结构,必然强化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工作,导致成本加大。而连云港S323省道自然条件较好,没有受地理条件的影响,连云港S323省道的植物具有群落多样,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造价成本。3、环境美学、植物色彩美与色叶树的应用植物美是构成连云港S323省道美的主要角色,它的品类繁多,有木本、草本,木本中又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一年四季呈现出各种奇丽的色彩和香味,表现出各种体形和线条,植物美的贡献是享不尽的。植物美最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叶色,绝大多数植物叶的叶片是绿色的,但植物叶片的绿色在色度上有深浅不同,在色调上也有明暗、偏色之异。这种色度和色调的不同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不同。 如垂柳初发叶时由黄绿逐渐变为淡绿,夏秋季为浓绿。春季银杏和枫香的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则银杏叶为黄色,枫香叶为红色,红枫叶子在春天先红后绿,到秋季又变成红色,这些色叶树木随季节的不同,变化复杂的色彩,我们掌握它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它最佳色彩稳定规律,实现科学配植是完全可行的。、植物色彩美的应用形式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设计植物色彩表现的形式一般以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体现较多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而邻补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如互通区的水面一角的鸢尾,当春季雨后天晴,绿色叶片上雨水欲滴欲止时,正值淡蓝色的花相继怒放时,犹如一幅天然水墨画,给人一种自然可爱的含蓄色彩美。又如互通区内以疏林草地式配置,栽植色叶乔木银杏、枫香、三角枫等等。秋季银杏、枫香、三角枫等等叶色变黄或变红,秋风阵阵,黄叶凋落在绿色的草坪上,黄、红、绿色彩的交相辉映,既壮观又协调,给人一种深刻的赏心悦目的喜爱。三、施工及养护园林绿化三份钟七份养,在方案完善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环境进行施工过程的展开。重点是苗木的栽植与养护。一)栽植1栽植前的修剪在栽植前,苗木必须经过修剪,以降低树木水分的丧失,维持树势平衡,提高成活率。修剪时,要根据不同树种采取不同方法。常绿针叶树及灌木只剪去枯病枝、受伤枝即可;大型落叶乔木,易生新枝的应进行强剪,树冠可剪去1/2以上;乔灌木及生长缓慢的树种可进行疏枝,短截去全部叶或部分叶,去枯病枝、过密枝;过长的枝条可剪去1/31/2。对根系的修剪,主要是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根去掉。剪口应平滑并抹防腐剂。2栽植方法栽植前应检查栽植坑是否合格,植株根系是否完好,如主根太长可以剪除一部分,侧根、须根必要时才剪除。栽植深度将原根埋下35cm即可,不可太深,太深了地温过低,影响根系发育;也不可太浅,太浅了容易斜倒。栽植时最好两人一组,一人扶苗,一人埋土。埋土时先将表土回填,填至一半时要踩实一次,尔后再埋土,直至最后填满,然后做好树盘(亦称灌水堰),以便灌水。较高大的树木,应在下风向立木柱,支撑牢固,以防止大风吹歪树身。3苗木栽植要根据树木的习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种植时期进行种植。4 树木置入种植穴前,应先检查种植穴大小和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时,应修整种植穴至符合要求方可。5 种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树木定向应选择树冠丰满完整面朝向主要视线,孤植树应冠幅完整;树木栽植深度应保证在土壤下沉后,根颈和地表面等高。6栽植绿篱要求株行距均匀,树形丰满的一面应面向主要视线,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搭配均匀,深浅一致。7 花灌木成块栽植时,应由中心向外顺序退植,坡式种植由上向下种植。8对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可在穴底铺1015cm砂砾或铺设渗水管、挖盲沟等,以利排水防涝。二)养护1、灌水、排水1.1 定植后必须灌一次透水,之后应连续灌水,尤其是大苗,在气候干旱时,灌水极为重要,千万不可疏忽。常规做法,定植后必须连续灌3次水,之后视情况适时灌水。第一次连续3天灌水后,要及时封堰(穴),即将灌足水的树盘撒上细面土封住,称封堰,以免蒸发和土表开裂透风。1.2 定植后第一次灌水称头水。灌头水主要目的是通过灌水将土壤缝隙填实,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故亦称为压水。水灌完后应作一次检查,由于踩不实树身会倒歪,要注意扶正,树盘被冲坏时要修好。之后灌第二次水,但距头水时间不得超过3天,第三次水应在第二次水后2-3天内灌,且灌足灌透,然后封堰。1.3 定植、灌水完毕后,一定要加强围护,用围栏、绳子围好,以防人为损害,必要时派人看护。2、施肥、定植2.1 施肥、定植:在洞穴挖好后定植前,首先施用基肥,应优先使用经过沤制的农家肥,使用化肥根据苗木的大小每棵施用氮磷钾复合肥100-250克,按照苗木设计的种植间距进行定植,确认间距后,将伴有肥料的土壤回垫于洞穴内;定植时要保证所用的苗木无病虫害、土球无松动,无土球的落叶乔木应打好泥浆后再栽植。2.2 土壤施肥 具体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肥,放射沟施肥,条沟状施肥,穴施,撒施,水施等。3病虫害防治 根据工程中的各种苗木生长特点,时刻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在病虫害发生前喷广谱农药预防,发生后即时针对性喷药处理。4 苗木补植 发现枯死的、有病虫害的苗木应及时更换补植,补植的苗木规格应比原来的苗木大,并且采取特别的方法进行管护,对于不常见的苗木或难以购买的苗木,租用附近田地定植一些,以待备用。5、除草除草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一般用于拔除或用小铲、锄头除草,结合中耕也可除去杂草。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方便、经济、除净率高。除草剂应在晴天喷洒。6、防寒6.1 在生长期适时适量施肥、灌水,促进树木健壮生长,使树体内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与糖分,可以增强树体的抗寒能力。但秋季必须尽早停止施肥,以免徒长,枝梢来不及木质化,反受冻害。6.2 可在土壤封冻前灌一次透水,称冬灌或灌冻水,这样可使土壤中有较多水分,土温波动较小,冬季土温不致下降过低,早春不致很快升高。早春土壤解冻及时灌水(灌春水),能降低土温,推迟根迟花芽萌动和开花,免受冻害。6.3 灌冬水之后在根颈处堆土防寒很有效果,一般堆土4050cm高并堆实。6.4 入冬前用稻草或草绳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包裹高度1.5m或包至分枝处。6.5 用石灰水加盐或石硫合剂对主干涂白,可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降低树体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还可杀死在树皮内越冬的害虫。涂白要均匀,不可漏涂,一条干道上的树木或成群成片树木,涂白高度要一致。6.6 降雪之后,及时组织人力打落树冠上的积雪,特别是冠大枝密的常绿树和针叶树,要防止发生雪压、雪折、雪倒。如枝冠上有雪堆积、雪化时吸收热量,使树体降温,会使树冠顶层和外缘的叶子受冻枯焦。四、小结连云港S323省道绿化是结合公路线型特征、公路特点和功能要求,绿化美化服从于公路功能景观需要,在保持和发展南通园林绿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多品种的选择、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从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出发,从植物品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入手,点、线、面结合,使省道主体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纵观连云港S323省道的现代建筑和周围环境,田原风光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由于有了沿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