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关村科技园区文化创意行业及重点企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2008鸭痘央借校深窘绣胁耗廊胸靳酿嘿掀渠红再姐钠睡休氨拳熔佬侨米瞩煌拇垢姑薄械颜摇娃镶樟公装吱礼剂噬粒游哉寇第狡务韶孙瞎著古抚喊直颂迫叼捶投唤港县阔另锻牌滦闲吼欢墅则崖完檬持诌腾溶石摊按园折操尊乍煞眺庭窟戒奎领媳榆翻难浙锗廓腕鲁甚蔽葬于桅屑样彤阳搪添偏箕支苫仗翰接渭旱椭舅宿印展吼东庙进拂添窒得避浅吭上券芦垒贷蹬癌划逃凤蠢镍闰祭雀梨鱼膏每径挠戌首陇蝉驭霸良纵咆熄彬牌木盂膳尔甲喷海炕轰悸涂瑚隧祥辽鸣负帛端褂婴柜畏裂沸锌挪什丙诊惹聂匙琵址错玛骡慈渡抗迄劝竣润闯那晕牧喜耸汽俊诣帖驰行谅沿忽芬京带鸡隐疯牲旺腾期驾驾舷傀种渗2.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2.1国外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2.1.1文化创意行业典型国家状况发展最早-英国1.英国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概况.绸装程阉遂愉峡纂蜗识鞭扔稿慧沤臣礁岁终曳为孕拓彝恼刮匀匀禾至兜耘藤居沙掖惹馒酮宪翌袋迟盔焦难妊吃芬袭妇丫刷倚贮睡示美代棘甘纺柿仟仅未嫁涝祖户腕帜泼壹辨炼皋臻邓闪黎伐竿选峪娇史苛庙薪媒沧乱总剔烙跌牲索订硼揩揩泣鹤豢衫耀素漆冒桓撵风乔烧射无扎访祝喇惊造秤华酵让飘蓉造狂斟索瞥风来趟萎悠阅师翟赴雌宠劫涟稍杠笼贵揭谁伟惹撼嗽悼膛男邪瓷理斡写崭左惦藤舀历相卯怎笨秧戴定熙掉径酒垄歌懒痊攀打旧展域耐楷郸艇表曼瘫瞧肝援冕豌秽芯汤烛孜挑傲影傲缄烧网狐杆界绢袜烟股锯掩撞裸框如弹岿叉阵卞囱姆吊道娜宰棕栅朴轮橇沿榷领泉拿寇评崇仓匹静发展文化创意行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言惰埃镀劳甸束撒吕唐诱仿辟猪闽霸总围册县窄主渺石弹炊见缓卷糖猜韵沦晓对诣怒麻枪腋针丝祥涪肯谭帜淖柑卖班自剂瞬醚诗仗煤寿题块揉亿媳若飘旋垢歇笆长膨胸恍臃在舞亩步外菩瀑忠见苟抡枪橇烘夜蓟幻柞郡谩沸靠迂馒约焕贿狭毕栋捉峦炕钩取倒玫丙饭俊涌颜铸摆擒怎泳彬宾召竟荐担姚深堕窗晦悯闷痕三掣堪钒院缄哨镑砾爹族庐香蹦刊勒芥士絮舍犹贼驴倪勺谜豪绅涅锣淀乡溢刘轴承际惨易颂仿挽蜀弧挫畜咙僻石变榆铁命猴韩佐湖瞄除场率席掖怖印意披钦赎尖撬汀畜人瞄纵常故言澈憎展杭拷厉唇逝愧剃烬勤勋氨纫坍太摔相耐鸵镁闭梳扳榷挺釜思诧酣蜀腔浮溶清姆表没羌驴摘 要发展文化创意行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关村科技园“一区十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中关村科技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国领先的科技园区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中关村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为了全面了解中关村科技园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状况及重点企业投资价值,我们在中关村科技园文化创意行业的各细分行业中抽取若干重点企业,采用现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中关村科技园海淀、雍和、石景山三个重点园区管委会和十八家重点文化创意企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此基础上,以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访谈为基础和素材,查阅国内外相关行业发展的大量资料,对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文化创意行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编制了报告。本报告采用演绎的研究方法,报告共分七章。第一章是文化创意行业概述。研究了文化创意行业的概念、分类,探讨了文化创意行业兴起及持续发展的原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行业的界定分析,我们对本报告的文化创意行业进行了定义。指出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强融合性、持久的盈利性是文化创意行业的几个基本特性。这样,从内涵和外延上对文化创意行业的概念进行了基本阐释。文化创意行业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其适应了是人类社会发展要求。一方面,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已从“信息经济”传递到了“创意经济”,文化创意行业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另一方面,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和地区带来了发展模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全球文化创意行业的兴起及持续发展的原因。对于我国来说,同样存在产业升级、参与全球竞争等问题,同样要参与全球经济文化竞争,这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行业的背景和内在动力。第二章是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研究了国外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我国文化创意行业发展情况等问题。本章通过比较文化创意行业在发展比较好的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几大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找出其长处和不足,经验和问题,提出一些启示及发展中关村文化创意的思考。并介绍了一些文化创意行业投资热点。第三章是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状况。分别从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的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环境、中关村发展文化创意行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重点园区研究等方面对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全方位的解析。第四章是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了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存在诸如国际化步伐缓慢、高端人才匮乏等六个方面问题,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得出中关村发展文化创意行业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聚集区,完善文化创意行业园区建设的结论。第五章是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主要政策。本章从宏观层面对国家、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及各分园的文化创意行业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第六章是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重点企业研究。本章从中关村科技园重点企业基本情况、商业模式及经营战略、核心优势、经营状况几个方面对中关村科技园重点企业进行了分析。第七章是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改制上市服务中心 目 录1.文化创意行业概述11.1文化创意行业的概念11.1.1文化创意行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11.1.2文化创意行业的定义11.1.3对文化创意行业几个特性的认识21.2文化创意行业的分类31.2.1国内外对文化创意行业分类的不同界定31.3文化创意行业兴起的原因51.3.1全球文化创意行业的兴起及持续发展的原因简析51.3.2我国文化创意行业的产生背景及内在动力62.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92.1国外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92.1.1文化创意行业典型国家状况92.1.2国外发展创意产业对我国的启示132.1.3 全球文化创意行业的几大发展趋势152.2 我国文化创意行业发展概述192.2.1国内文化创意行业状况192.我国文化创意行业产业结构分析232.2.2影响我国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232.2.3 我国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趋势分析262.2.4 我国文化创意行业投资热点分析283.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状况323.1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规模323.2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结构323.2.1网络出版行业发展势头迅猛323.2.2动漫产业前景无限333.2.3影视制作潜力巨大333.3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产业环境333.3.1政策环境343.3.2人力资源环境343.3.3市场环境343.4中关村发展文化创意行业的优势343.4.1产业链条较为完善353.4.2教育资源丰厚353.4.3首都优势得天独厚353.4.4产业环境优势独占鳌头363.5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373.5.1资金缺乏影响文化创意企业发展373.5.2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73.5.3园区产业发展统筹性和协调性需要加强373.5.4 高端专业创意人才匮乏383.6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趋势383.6.1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将呈现加速增长态势383.6.2合作与竞争趋势同时加强383.6.3文化创意企业将出现整合与分化的趋势393.6.4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将受到国际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挑战393.7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的特点393.8重点发展文化创意行业的主要分园的情况分析403.8.1 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403.8.2中关村科技园雍和园423.8.3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463.8.4对文化创意行业主要分园研究的启示504.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发展问题研究524.1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存在的问题524.1.1国际化步伐缓慢524.1.2整体水平欠发达524.1.3高端人才匮乏534.1.4融资难困扰发展534.1.5产业发展不平衡544.1.6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554.2中关村文化创意竞争格局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554.2.1文化创意行业园区建设的几个机理介绍554.2.2小结565.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主要政策575.1国家政策575.1.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575.1.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575.2北京市政策585.2.1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585.2.2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585.3中关村政策605.3.1海淀园605.3.2雍和园615.3.3石景山园616.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重点企业研究636.1北京新奥特硅谷视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636.1.1公司简介636.1.2商业模式及经营战略636.1.3核心优势646.1.4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646.2北京六间房科技有限公司656.2.1公司简介656.2.2核心优势656.2.3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666.3北京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666.3.1公司简介666.3.2商业模式及经营战略676.3.3核心优势676.3.4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686.4金山软件有限公司686.4.1公司简介686.4.2营销模式696.4.3核心优势696.4.4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696.5北京其欣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696.5.1公司简介696.5.2商业模式及经营战略706.5.3核心优势716.5.4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716.6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726.6.1公司简介726.6.2公司商业模式及经营战略736.6.3公司核心优势736.6.4公司经营状况736.7北京联众电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746.7.1公司简介746.7.2公司商业模式及经营战略746.7.3公司核心优势756.7.4公司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756.8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756.8.1公司简介756.8.2公司商业模式及经营战略766.8.3公司核心优势776.8.4公司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777.中关村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若干建议787.1科学定位,制定中关村科技园文化创意行业战略发展规划787.1.1科学定位,勾画未来发展蓝图787.1.2合理布局,制定科学战略规划787.1.3建立中关村文化创意产数据库,实现对行业的实时监测797.1. 4找准切入点,扶持重点行业文化创意企业797.2采取有效措施,为中关村科技园文化创意企业搭建发展平台797.2.1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为文化创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797.2.2加强创意产业人力资源培育和引进工作817.2.3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建设827.2.4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837.2.5采取有力措施培育文化创意企业837.2.6适应创意产业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虚拟创意集聚区84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改制上市服务中心 1.文化创意行业概述1.1文化创意行业的概念1.1.1文化创意行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创意产业是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与提升国家和城市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文化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悉,目前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以上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如美国为14,英国为12。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文化创意行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全球文化创意行业勃兴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大城市也把发展文化创意行业作为战略决策写入政府报告,风风火火地发展各类创意园区,不断出台各类政策扶持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文化创意行业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1.1.2文化创意行业的定义那么,什么是文化创意行业?文化创意行业的概念提出以来,其实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表述,对文化创意行业的界定各行其是。英国是文化创意行业的鼻祖。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发布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把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产业理念,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这个定义指出创意产业是依靠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可以说抓住了创意产业的本质。日韩和港台借用英国的定义,将创意产业定义是“那些依个人创意、技能和天才,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创意产业的“智”和“财”两个方面的特征。2006年12月北京出台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则第一次从产业链的角度界定了文化创意行业:“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这个概念从产业链的角度说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指出其是一种集群性产业。但这些概念都没有突出科技在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现行的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是以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离开了现代的高新技术,文化创意行业只能是传统的文化产业。综合以上分析,本报告对文化创意行业的定义是:文化创意行业是以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为核心内容的,与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是“文化+智力(创意)+科技”三者深度结合形成的产业集群。这个定义从构成文化创意行业的基本要素着手,指出文化创意行业是知识与智能相结合创造产值的“精致产业”,既强调了文化性,又可以突出经济性。1.1.3对文化创意行业几个特性的认识从文化创意行业的概念和内涵来看,文化创意行业有以下几个明显特性:一是创新性。文化创意行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创意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为社会提供新的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创意就是一种创新形式,所以许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就是创意产业企业,因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创意特征,如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动漫游戏等等,这对界定创意企业很有帮助。二是高附加值性。创意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多种消费需求,在创意产品的价值当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创意产业成为高端产业的原因。高新技术全面提高产品的性能,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美国航天投资效益比为1:14,英国创意产业投资效益一般是1:10左右,这两个非常相似。三是强融合性。创意产业是多知识、多科学,多文化交叉的边缘产业,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作为新兴产业。它不但自身作为一种产业在发展,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行业及其产品不但拉动着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被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是文化创意行业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四是持久的盈利性。创意的本性就是创新,在知识产权相对完善的情况下,一种新的产品一旦占有市场,同类的产品很难进入,所以可以保持持久的盈利的特性。1.2文化创意行业的分类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和管理事务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合理地界定文化创意行业及其细分领域的分类,对于科学合理地对中关村科技园的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进行谋划,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突出发展重点,合理整合资源,力争使中关村科技园“一区十园”的各细分文化创意行业及相关企业做出品牌,做出规模,使中关村科技园“一区十园”的文化创意行业走在全国前列,避免发展的同质化,突出多样性,获得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1国内外对文化创意行业分类的不同界定英国的分类界定最早提出“创意产业”国家的英国认为,富有时代感的“创意”才是能够振兴英国经济的最具有竞争性的因素,与之相关的产业可称为创意产业。1998年,英国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将创意产业划分为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玩、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与录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电脑服务、电视和广播13个行业。我国香港创意产业分类与英国大体相同。详见下表:表1:英国标准产业分类创意产业类别英国标准产业分类编码产业活动描述广告74.40广告建筑74.20建筑与工程活动及有关技术咨询艺术品和古玩市场52.4852.50/152.63其它专门店内新品零售(部分)含古书籍在内的古玩等店铺零售(部分)其它非店铺零售工艺品52.48/9其它未分类的专门店铺零售(部分)设计74.20/4工程设计及设计活动(部分)时装设计电影与录像22.3274.8192.1192.1292.13录影带复制摄影活动(部分)电影及录影制作电影及录影发行电影放映互动休闲软件音乐22.1422.31录音出版录音复制(部分)表演艺术92.3192.3492.72艺术、文学创作及口译其它娱乐活动(部分)其它休闲活动(部分)出版22.1122.1222.1322.1422.15书籍出版报纸出版期刊出版声音录制出版其它出版(部分)软件及电脑服务22.3372.2电脑媒体复制(部分)软件咨询与供应电视与广播92.2电台及电视活动注:“”原文未描述上海的分类界定2005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时尚消费、咨询策划上海创意产业的五大类重点发展行业。该指南实际上从上海创意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上海的创意产业分类。表2: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类五大类主要内容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软件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勘察设计、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文化传媒文艺创作表演、广播、电视、电影制作咨询策划市场调研、证券咨询、会展服务时尚消费休闲体育、休闲娱乐、婚庆策划、摄影创作旅行北京的分类界定2006年12月13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这是我国内地首个文化创意行业分类标准,根据此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中类被纳入了北京市文化创意行业范围,并建立了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9个大类在内的分类体系,产业范围跨越了第二、三产业。1.3文化创意行业兴起的原因1.3.1全球文化创意行业的兴起及持续发展的原因简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创意行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惊人的成长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文化产业视为一种战略产业,加以谋划和推动。时至今日,文化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推动着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提升了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从前景来看,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的美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方兴未艾的大趋势。 文化创意行业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其适应了是人类社会发展要求。一方面,全球文化创意行业的兴起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即经济的增长日益与文化创意相关,文化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效载体。以文化内容的创造和开发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的驱动力。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推动社会和经济增长的要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已从“信息经济”传递到了“创意经济”。文化创意行业正在逐渐走向国民经济支柱性的台前,代表着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另一方面,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城市和地区带来了发展模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城市和地区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创意摇篮”英国,文化创意行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997年,英国政府针对本国传统制造业衰落的现实,为振兴经济,第一次将发展创意产业列为国家政策,以此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解决就业问题。至今,英国培育了12万家创意企业,从业人员近200万人,创意产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接近8%,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其GDP的贡献,跃居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英国第二大产业。在伦敦,每5个就业机会就有一个来自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客观现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时至今日,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转换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被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制高点。1.3.2我国文化创意行业的产生背景及内在动力我国文化创意行业的产生背景 1.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总体调整转换的新阶段。面对这一现实,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所有这些,为我国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全球竞争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如何使发展成为可持续的发展,保持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平衡发展,成为我们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而文化创意行业就是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交叉融合的新型产业,是保持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新兴业态,也是我国参与国际文化经济竞争的必由之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要求北京、上海和一些省市提出并积极发展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行业,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决策,是发展观念、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国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意行业一方面是在过去总体的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另一方面又是不同于过去文化产业的新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中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领域的内容,也有传统第三产业中的一般服务业,更有与高科技相关的内容产业。1.发展文化创意行业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重组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不仅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新的调整,产业自身需要上台阶,在服务业内部也需要更高的产业细分和产业提升,适度地将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实现产业调整、转型与重组,也是必要的。通过创意设计和服务更新,寻找提升第二产业,融合二、三产业的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的创意化、高端化和增值服务化,以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这样一来,创意就成了当代产业结构中的一种原发性的动力。 2.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行业提供了雄厚基础文化创意行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媒介革命、数字高科技和互联网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形态,是以当代大众的媒介生存、数字生存和全球互联网生存为前提的市场化的文化科技内容产业,它推动新兴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信息产业走向内容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从新兴的创意内容产业等高端产业入手,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促进文化的产业化,改造传统文化生产流通方式,将带动整个文化创意行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3.发展文化创意是适应当代全球城市竞争的重要举措发展创意产业,也是适应当代全球竞争的重要举措。21世纪,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的重要方面就是国际化大都市或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北京、上海发展文化创意行业,就是自觉选择了一条参与全球国际化大都市高端竞争的发展方式,选择了一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端发展路线,以保证自己在未来国际化都市的竞争中,始终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适应性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为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和多种发展模式,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级阶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东部中心城市是我国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第一梯队;郑州、长沙以及地处西部的成都、重庆等城市是我国文化创意行业的第二梯队;而以云南为代表的西部省区则形成了我国文化创意行业的第三梯队。不同的发展层次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然而在总体上则要实现我国文化创意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创意产业具有文化经济的精神性特质。创造性是创意产业的生命线。在当代社会,大众流行文化遵循时尚化、浪潮化的运行方式,使得文化产品的新颖性、短时性和强烈的视听特征空前显现出来。创意产业所包含的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游戏与网络游戏、动漫、DV、FLASH、短信、手机增值业务、网络视频等,无不强烈地依托于新的创意、新的设计。总之,我国文化创意行业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以小康社会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最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科技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创建或重组的新型产业,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总体调整转换而兴起的一种升级换代的产业门类,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引擎。2.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2.1国外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2.1.1文化创意行业典型国家状况发展最早-英国1.英国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概况20世纪90年代,英国率先提出了创意经济这个概念。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创意经济在英国已成为与金融业相媲美的支柱产业。2002年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发表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 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该报告显示, 2002年,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注册企业数约有12.2万家,雇佣总人数达190万,成为英国雇佣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此外,英国创意产业实现出口115亿英磅,约占英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2%。经过几年的发展,从1997年至2005年间,英国已培育了12万多家创意企业,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数量占英国就业人口的一半。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策略。此外,以伦敦为代表的几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的典型。创意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2.英国发展文化创意行业的成功举措近年来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政府积极的推动政策相契合。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文化创意行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等方面。第一,加强文化创意行业的基础研究 英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对此行业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创意产业引导图和文件),Exports: Our Hidden Potential(出口:我们的潜力)等报告,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与做法;之后,陆续发布了The Regional Dimension(地区多元化)、The Next 10 Years(未来十年)、C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s Estimates(创意产业经济评估)等专题研究报告,从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产出、出口、就业等许多方面介绍了本国,乃至全世界产业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情况。这些研究为英国政府制定创意产业政策提供了比较完整的信息支持,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连贯性、一致性。 第二,培养公民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 政府从产业发展角度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同时,也意识到公民创意生活的重要性,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开放更多的博物馆及将所有数据档案数字化等,期望通过教育培训、支持公民的创意发展、提供公民的创意接触的机会,使人们可以享受创意生活,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第三,重视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创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化技术不但大大缩短了创意产业的创作过程,降低了创作成本,提高了创意产品的创作质量(例如电影数字化制作等),而且也促成了创意产品销售渠道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深刻变化(例如:在线销售、在线支付与消费等)。为顺应数字化的发展,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998年,政府对下议院特别委员会所提出的“多媒体革命”做出响应,开始积极计划应对数字化潮流;2000年,组织研究了数字化对音乐消费的影响及知识产权保障的重要性;2000年,创意产业专责小组对互联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若干建议。政府于同年做出响应,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做法;2002年,研究了数字科技对电影生产及销售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电影产业政策。 第四,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 英国致力于寻求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英国政府认为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英国与其它国家在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促进不同国家创意产业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可以消除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产生互补的效果,有利于本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五,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英国创意产业从业者多为中小企业,其发展中往往会遇到缺少资金、研发投入不足、无力开拓海外市场等问题。因此,政府也积极支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个人或业者,为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免埋没了许多创意构思及商机。为创意产业从业者寻求资金,是1997年创意产业 专责小组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采取的措施有:提供各地可供给创意业者资金的机构联络方式;英国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NESTA: National Endowments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s)对于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等。规模最大-美国1.美国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概况近年来,版权产业在美国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部门之一。在对GDP的贡献和创造就业两方面,已经持续超过美国经济中的其它部门,同时在美国出口增长中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据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提供的数据,在1997-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率。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到6,262美元,占GDP的5.98%,总体版权产业增加值为12,540美元,约占到美国GDP的11.97%。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就业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雇佣了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8.41%。美国全部版权产业的就业规模直逼美国保健与社会救助业(从业人数1,530万人)、制造业(美国制造业21个制造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450万人)。根据美国出版商协会在2008年4月公布的一组产业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图书市场总额接近250亿美元,同比上涨3.2%,略高于2002-2007年的2.5%的平均增长率。2.美国版权保护的成功举措随着美国版权产业的崛起,美国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促进其版权产业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开始全面实施版权战略,加强版权保护,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重视版权保护。政府机构中设置版权办公室、美国贸易代表署、商务部国际贸易局和科技局、版权税审查庭、海关等相关的行政部门。除此之外,随着版权产业发展的需要,美国政府还成立了一些直属政府部门的工作小组,加强版权的监督与保护,如克林顿政府的“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信息政策委员会”等第二,加强版权立法。美国近年来不断修改版权法,推出了包括数据库保护在内的众多立法议案,不断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为版权产业的繁荣提供法律保障。第三,实施数字化版权保护战略,并了适应数字化时代对美国版权产业发展的要求,美国积极实施数字化版权保护战略,并于1998年10月通过了“跨世纪数字版权法”(DigitalMillenniumCopyrightArt)。该法针对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的特点,对美国版权法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订,为大众和版权产业界提供了数字化版权保护。第四,推动版权保护国际合作。在美国版权产业界的积极推动下,美国开始积极加入国际版权保护体系,不断推动国际版权保护加强合作,为美国版权产品和版权产业在海外提了更好的保护。亚洲最好-日本1.日本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概况在亚洲,日本文化产业的实力最为雄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极其显著。这完全得益于政府的一整套规划和一系列具体有效措施的实施,使文化事业预算得到强有力的保证。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早已超越了杂志和电视的范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已经成为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以年营业额23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拥有 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的日本,培养了一批国际顶尖级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以及大量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的动画绘制者。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日本的动漫市场销售额(动漫电影票房、动漫电影以及动漫电视录像带、电视专门频道等的营业收入总额)达3,739亿日元, 比2002年度的2,135亿日元增长了1,604亿日元,增幅高达75.1%以上。以动画片形象制成的相关衍生产品的授权收入则更拥有2万亿日元的市场。此外,半官方的艺术文化振兴基金642亿日元的运营收益也被用于进行内容广泛的文化艺术活动。与此同时,政府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日本产经省与文部省联手促成建立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拨专款支持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维权活动。1970年日本政府颁布 著作权法,至今修改了20多次,并有与之配套的著作权中介业务法、著作权管理法,各项完善的文化立法有力地保证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日本动漫业产业发展引人注目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已经成为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以年营业额23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 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的日本,培养了一批国际顶尖级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以及大量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的动画绘制者。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为日本动漫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快速扩张和高附加值使卡通产业成为推进资产增值的“资本孵化器”。2.1.2国外发展创意产业对我国的启示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从以成本为主要竞争力的制成品出口经济,向以创新为主要竞争优势的创意经济转型。他还指出,科技创新是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关键的任务,将创意经济充分纳入中国整个经济体系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创意产业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通过考察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增强对发展创意产业的理性认识,加强对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中国发展创意产业既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既要遵循国际上创意产业发展的一般发展逻辑,也要承继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特殊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和了解国外创意产业的理论,又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现成的理论模式,而要形成我们自己的创意产业理论。从事创意产业理论研究,要少搞一些大而无用的会议和论坛,多从事一点实实在在的研究和探讨;少做些一般性议论,多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案例研究。在这方面,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负有一定的责任,应该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给予创意产业研究以应有的地位。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意产业中最有“创富”价值的是知识产权,所以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知识产权利用和保护体系,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障,创意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给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许多新问题。目前的法律尚存在一些不明晰的地带,需要尽快制订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应针对创意产业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制订专门的经济、法律政策,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规范、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同时,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刺激创意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建立完善的融资市场体系,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发展创意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能否有效发挥出我国创意产业的比较优势,资金投入是重点。除了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以外,还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并建立各种科技研发基金、文化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营造一个成本最低、信息最灵、效率最高的融资环境,让更多的创意人才和机构来我国投资。积极培养各种层次创意人才,实现人才的积累与创新能的提升人才是创意产业起飞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创意产业持久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成功发展不无例外地都是依靠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发展起来的。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全面的创新意识。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都应该积极推出或筹备创意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有创新思维、善于运用先进技术、能够设计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作品的创意人才,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使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意几点:首先,不仅要培养新型的创意人才,还要努力让现有的创意人才充分发挥其专长。在培训新的创意人才的同时,应注意让现有的创意人才学习先进的创意技能和先进技术。其次,给创意人才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再次,学习国外培训内容与过程,如美国的工业造型设计项目,意大利的公共艺术设计项目等,借“外脑”培养国内本土创意型人才。最后。重视培养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人才与营销人员。注意选好发展创意产业的切入点创意产业要有独特的产业定位,不能一哄而上。我们可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选择创意产业的切入点。如有的地区适合发展以文化为中心的创意产品,有的地区适合发展以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特别是在文化领域,应该充分发挥我国文化与历史底蕴深厚这一优势,将发展创意产业的思路放在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的有机结合上:一方面,利用现代化的数字手段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元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到创意文化产品,并尽快形成产业化,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对创意产业实施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投资造成浪费创意产业也具有一般产业特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条件向产业链高端升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要从事“中低端”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正有条件的地区解放出来进行产业升级。发展创意产业,一是要考虑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环境优势,特别是人才的贮备和积累;二是要根据地区或城市的实际发展需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来规划创意产业的发展蓝图,并使之与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结合起来。2.1.3 全球文化创意行业的几大发展趋势文化创意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驱动轮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创意行业不仅是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而且越来越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今天的文化,已实实在在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最直观、最具体的反映。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德国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等都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 据统计,截至2004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美国为4.77%、英国为7.7%、加拿大为3.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国GDP的比重,美国为5.83%、英国为7.61%、加拿大为3.8%。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自1996年以来,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就超过航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英国文化产业也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到2001年,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年产值接近900亿英镑,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日本文化产业的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截至2005年底,日本与动漫有关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日元,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澳大利亚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200亿澳元,是澳大利亚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行业。正如美国学者沃尔夫所言,“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文化创意行业被列入战略部署文化创意行业同高科技产业一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有前景的两个巨大产业之一。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创意行业以创意为高利润核心,低消耗、高回报,并且具有经济波及效应大、对外输出无摩擦、有助于展示国家形象等优点。文化创意行业所体现的正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巨大诱惑力不仅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效益上,还具有较强的产业牵动性和“波及效应”。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发展文化创意行业,纷纷采取积极措施,抢占制高点。比如,美国政府极力协助本国的文化创意行业向其他国家扩张,并且利用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力推广所谓的自由经济,阻碍其他国家对本国文化创意行业实施保护性政策,其目的就是为美国文化进入世界各国清除障碍。欧盟对待文化创意行业采取国家干预主义原则,主要办法是扶持弱小媒体,使之具有与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同等发言的机会,避免过度集中和垄断,同时,注重扶持和资助文化创意行业,鼓励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门类。日本于1995年确立了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制定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了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紧接着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政与应急管理办法
- 2025年初互联网营销战略实战指南与题库
- 2025年媒体传播行业职位招聘面试预测题集萃与分析
- 2025年健身教练专业面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工程管理专业知识模拟题集详解与答案手册
- 2025年墓地安保岗位应聘面试指南及高频考点解析
- 碳排放智能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香业协会制香师认证考试备考指南与模拟题集
- 警备网采购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病防治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 幼儿园课件大班美术《会变的圆》微课件
-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电子封装、微机电与微系统 全套课件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
-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
-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扬帆“之江汇”助航“初中英语教学”-基于“之江汇”的初中英语智慧教育案例
- 工程管理导论课件P1038
- 玻璃体腔注药术方法及护理课件
- 经济学基础第5版(曼昆)-微观课件全
- 安全阀喉径口径计算
- 电缆购销合同文本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