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律学会第27届年会报道.doc_第1页
美国心律学会第27届年会报道.doc_第2页
美国心律学会第27届年会报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心律学会第27届年会报道2006年5月17-20日,美国心律学会第27届科学年会在美国波士顿市召开。来自北美和世界各地的12500余名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共安排了225个专题讲座,有850篇论文进行了交流,本次会议还公布了几项新完成的有关心律失常临床试验的结果。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败的房颤消融治疗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或射频消融(ABL),两种方法孰优孰劣,目前尚不明了。独立监察委员会设计并监督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欧洲与北美各2个医疗中心),以比较AAD或ABL治疗一种或多种AAD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差异。 研究者采用Lasso导管隔离肺静脉口,必要时行局部或线性消融。AAD组患者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AAD,不限制具体药物类别。 在试验最初3个月,患者接受最多3项消融操作或试用3种AAD。在第312个月,评价主要终点情况,即患者没有3分钟的症状性或经记录证实的房颤发作。如治疗失败,可在3个月后将患者可交叉至另一组。分别在3、6个月后进行临床随访,12个月后行肺静脉的CT检查。 该研究纳入109例患者,患者平均每月发作20次、持续(99)小时的房颤,83为男性,年龄为(5111)岁。患者被随机分为ABL组(52例)和AAD组(57例)。 在AAD组中,应用类AAD者87例,类者65例,类者33例,类者6例。3个月后,共有34例(60)AAD组患者被交叉至ABL组。12个月后评估的药物治疗无效率达84。24例患者最先应用的AAD为胺碘酮,其中20例(83)无效。 在ABL组中,患者平均需要接受(1.80.7)项操作以隔离肺静脉,其中54消融三尖瓣峡部,25为二尖瓣峡部,11为顶部线,线性阻滞成功率分别为95、78和100,分别对100、98和92的患者隔离左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 随访至1年时,84ABL组患者和26AAD组患者成功达到主要研究终点。ABL组急诊记录到的房颤复发持续时间较AAD组短,分别为(855)分钟和(150350)分钟。两组中分别有63和22的患者不再需要接受抗凝治疗。 ABL组发生了1例心包填塞,2例肺静脉狭窄(肺静脉直径减小50以上)。AAD组出现1例胺碘酮导致的甲亢。 该试验证实,对最初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败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治疗的疗效(84)好于抗心律失常药物(26)。持续性房颤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应行二尖瓣外科手术肺静脉电隔离 SWEDMAF试验为随机双盲试验,由5个医学中心共同完成。患者纳入标准包括:预期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S)的1880岁患者,ECG证实存在持续性房颤3个月以上。70例患者随机接受单纯MVS或MVS联合肺静脉冷冻消融电隔离治疗。 MVS前行冷冻消融,分别冷冻消融左右肺静脉并线性连接,由左肺静脉至二尖瓣和左房耳部划线,每一操作持续90秒,局部温度至少为-100。 研究者分别在术后1、2、3、6和12个月对患者的静息心电图进行随访,评价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房功能,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复发房颤的治疗同常规治疗方案。 统计学分析,每组30例患者的差异需达到40,如单纯MVS组维持窦律比例为20,则MVS联合肺静脉隔离组为60,为有意义。 结果显示,在纳入70例的患者中,65例达到主要研究终点,5例患者死亡或在达到主要终点事件前出现次要终点事件。对65例患者的分析显示,术后6个月时随访,单纯MVS组中有15例(15/35例,43)维持窦性心律,而MVS联合消融组为21例(21/30例,70),差异显著(P=0.028)。次要研究终点等结果将在随后公布。 该试验表明,对合并二尖瓣病变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联合进行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的疗效好于单纯瓣膜手术。因此,推荐行二尖瓣外科手术时进行该项操作。双腔模式程控ICD不劣于优化单腔模式 INTRINSIC RV试验纳入了来自108个医疗中心的1530例患者,患者均有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置入的适应证,并接受了ICD置入。最初1周的程控为双腔起搏(DDDR)模式,频率60130 bpm。若1周的右室起搏比例20,则按11将患者随机分为DDDR 60130 bpm组和单独心室节律支持(VVI) 40 bpm组。 随访1年,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和心衰恶化住院的联合终点事件。 在参加随机分组的988例患者中,DDDR组有32例(6.4)、VVI组有46例(9.5)患者达到主要终点。统计分析显示,DDDR组的临床转归不劣于VVI组(P0.001),而且有优于VVI组的趋势(P=0.072)。死亡或首次心衰住院的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结果。提示DDDR组临床转归略佳。 此外,DDDR组的全因死亡率略低,有18例(3.6)患者死亡,而VVI组死亡25例(5.1),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23)。随访期间,DDDR组的右室起搏比例平均为10(中位数为4)。 该项涉及多类ICD置入患者的大型试验表明,DDDR组在心衰恶化住院和全因死亡的联合终点方面不劣于VVI组。ICD置入的心梗患者基质消融可减少50的ICD治疗事件 SMASH-VT试验纳入了3个医疗中心有置入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置入进行二级预防指征的患者,所有患者既往均有心梗病史,未接受过或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表现为室颤(19),不稳定性室性心动过速(52),晕厥或可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20),置入ICD者至少有1次电击史(9)。 研究对象男女性别比为10917,平均年龄为66.4岁,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31.7,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级者为8,级者为71,级者为18,级者为2。67患者有血运重建史,41的心梗部位位于前壁,48位于下/侧壁,10患者的梗死部位涉及上述两个部位。 患者被随机分为ICD对照组(64例)和ICD联合消融组(6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相似。消融组接受了CARTO电解剖标测以界定心内梗死区域,双极电极电压幅度不足1.5 mV定义为梗死组织。针对梗死区域中可以诱发出室速和(或)晚电位处,应用标准4 mm大头(10例)或灌注3.5 mm消融导管大头(52例)进行基质改良。 结果显示,96的患者接受了受体阻滞剂治疗,91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在所发生的消融并发症中,1例心包积液但未填塞,1例心衰恶化,1例深静脉血栓。术后30天操作相关的死亡率为0。 在24个月的随访期间,对照组有20例(31)、消融组有9例(15)患者的ICD治疗适当(P=0.03)。其中,对照组有16例(24)和消融组有5例(8)患者发生ICD电击(P=0.02)。对照组11例死亡,消融组5例(P=0.18),心衰为主要死因。 随访期间,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或NYHA心功能分级无显著改变。 目前导管消融基质主要应用于需频繁接受ICD治疗者。但该试验提示,对接受ICD置入以二级预防心性猝死的心梗后患者,基质消融可降低接近50的ICD治疗事件。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他汀治疗可减少心律失常事件 降低死亡率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冠心病患者的ICD治疗事件,改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症状。美国Jeffrey等对DEFINITE试验进行了亚组分析。 研究者对DEFINITE试验中的458例DCM患者进行研究,评价服用他汀类药物对患者死亡及心律失常性猝死的影响,同时还对229例接受ICD置入者进行分析,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首次接受适当电击治疗时间的影响。 110例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348例未接受他汀类治疗。结果显示,与未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未校正的死亡风险比为0.22(P=0.001,图1)。在ICD置入者中,接受治疗者的死亡风险进一步显著降低(风险比为0.61,P=0.04)。 对其他影响生存的因素进行校正后,他汀药物治疗组的死亡风险比为0.23(P=0.002)。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中,1例(0.9)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性猝死,而未服用组死亡18例(5.2),差异显著(P=0.04)。治疗组的心律失常性猝死风险比为0.16(P=0.08),校正后发生ICD电击治疗的风险比为0.78。 该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使DCM患者的死亡率降低78,这部与患者的心律失常性猝死的减少有关。今后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DCM患者、甚至是无高脂血症患者是否要常规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强化降脂治疗显著降低ICD置入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降脂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鉴于室性心律失常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死因,研究者假设强化降脂治疗可降低ICD置入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CLARIDI试验共纳入106例置入ICD且总胆固醇水平低于250 mg/dl的冠心病患者。患者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80 mg/d或安慰剂治疗12月。主要终点是首次发生因ECG证实的室速或室颤所导致的ICD治疗。死亡、心梗、冠脉血运重建和卒中为次要联合终点。 阿托伐他汀组有53例患者,安慰剂组53例,两组患者的基线冠心病病变程度及相应的药物治疗无差异。 12个月的治疗后,安慰剂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为(21041)mg/dl,而阿托伐他汀组降低至(14836)mg/dl(P0.001)。阿托伐他汀组有11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