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论禅学对杉本博司摄影创作的影响 系 别: 文学与传媒系 专 业: 新闻学 学生姓名: 江浩 学 号: 121012101 指导教师: (职 称)二一六 年 五 月 论禅学对杉本博司摄影创作的影响【论文摘要】杉本博司摄影作品的灵动与深刻之处在于,他的摄影创作往往具有较强的宗教哲学、尤其是佛教禅学的色彩。在杉本先生的摄影作品中,不少体现出对禅学的思考和应用。杉本博司利用手中的器材将自然光影、拍摄对象和禅学思想融会贯通,将二维的影像转化成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立体”画面。本文试图从杉本博司的摄影成长之路入手,根据杉本博司现象等作品集,对其中的摄影方式所体现出的禅学思想进行讨论,以便使我们对杉本博司的创作思想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关键词】:杉本博司 摄影哲学 时空 禅 【Abstract】Sugimoto Hiroshi has always been known for artists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photographer. His photographs with strong color of Zen Buddhism.In Mr Sugimotos photography works, many reflects the thinking of zen and the application.Sugimoto Hiroshi use his photographic equipment combine the natural light and shadow, the subject and Zen.He make the two-dimensional images into a strong religious color of stereo pictur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search the growth process of his photography and discuss the Zen thought from the way of photography reflects according to the Sugimotos book Phenomenon, it can make us have a more profound and deep understanding to the creative ideas of Sugimoto Hiroshi.【Keywords】Sugimoto Hiroshi, photography, time, space, Zen 目 录一、引言.1二、杉本博司摄影作品的内涵与成就.1(一)、杉本博司的摄影成长之路.1 (二)、观念之源宗教(禅学)为他提供的哲学根基.2 (三)、杉本博司作品所体现出的禅学思维.2三、杉本博司摄影作品中所显现的禅学思想.3(一)、从禅学中得到的创作灵感.3(二)、从无形到有像杉本博司的空间“禅”思.4 (三)、将哲学曝光成影像杉本博司的时间思维.5四、宗教的信仰如何与摄影的创作相融合.7五、结论.7六、致谢.111、 引言普通的摄影师总认为,摄影是“唯一可以让时间停止的手段”,这种观念显然存在意识上的缺陷。日本摄影师杉本博司在他的著作现象中所表达的摄影思想,则足以引发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认为:“所有人的历史瞬间,都可以瞬间将时间停止、保存,直到老朽。而且还可以让人无数次地翻看。甚至可以说,历史如果没有摄影将其固化,那么历史也就不成其为历史了。” 从他的作品集中可以看出,杉本博司在摄影创作中的过程中,除了对光线、设备参数等等的必要运用之外,在创作的意识上更多融入了东方禅学的一些思想。虽然,杉本博司对禅学的领悟并非深刻,同样存在着一些局限,杉本博司亦从未说过自己真的懂禅 , 但是在杉本博司的大多数摄影作品中却都表达着其对于宗教思想的领悟,十分值得作为后学的我们虚心地研究和思考。 2、 杉本博司摄影作品的内涵与成就(一)、杉本博司的摄影成长之路身为日本战后一代的杉本博司,只有青少年时期是在日本度过的。我们通常以为,身为日本人的杉本博司,其艺术造诣应该是在这个产生过“茶道”“浮世绘”的国度培养出来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恰逢70年代日本左倾学潮沸沸扬扬之际,刚好大学毕业的杉本博司在母亲的同意和支持下移民美国求学。移民美国的决定为他后来接触宗教艺术、走上摄影之路揭开了序幕。在赴美学习之后,杉本博司曾先后获得当地的奖学金,这为他进入艺术界并涉足摄影艺术打下了一定的时间和物质基础。此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摄影创作生涯,并身兼“古董商”的身份往来于美日之间约十年之久。 也正如他在著作直到长出青苔中自述的体会一样,最了解日本的不一定是日本人。在笔者看来,或许杉本博思当初接触摄影,意在跳出“艺术家”的身份桎梏,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探究艺术,而后对于“禅学”的体悟,则如同获得了打开这扇大门的金钥匙。(2) 、观念之源宗教(禅学)提供的根基 无论是西方的基督还是东方的佛教,杉本博司始终都怀着一种崇敬之心在对待。在介绍自己的摄影作品弥勒佛坐像时,杉本博司说日本华严宗东大寺里的弥勒佛坐像是有助于他“冥想的佛像”。尽管是在回到日本之后才真正接触到大量的佛教雕塑和器物,但杉本博司真正接触禅的思想则是始于其在美国求学的时期。其时欧美正流行一股探究禅学的风气,这无疑为禅学在杉本博司的意识中生根发芽埋下了种子,而这个过程可以用“润物无声”来形容的,正如当初佛教从南亚传入中国、再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最终在日本落地生根一样。 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杉本博司在意识上受到的颠覆同样是巨大的。在参观过纽约的“日本佛教美术名宝展”之后,他就曾惊叹原先一尊仅三十九厘米的弥勒佛坐像,在其印象中却总是“一座巨大的佛像”。今天人们处于浮躁异常的五境中,更习惯于在意识中将现实中巨大的物件变小,以便自己的观察甚至于玩弄。然而杉本博司却恰好与此相反,从这一点上看,宗教不单单为杉本博司提供了摄影观念上的灵感源泉,更使得杉本博司成为一位充满禅意的摄影师。(3) 、杉本博司所表现出的禅学思维此处应该稍作阐明的是,我们这里提到的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弃用固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简言之,这种思想认为,寻回“自性”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面对世间万物,不应压抑心中产生的任何欲念,任其自然而然,用源于自我内心的体悟来解决“明心见性”的哲学问题。而正如上文所述,禅学一方面为杉本博思的摄影创作提供了观念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亦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丰富的体现。 杉本博司的许多作品,如世贸大厦、法隆寺世传百万塔,我们细加研究就不难发现,其中都蕴含了他在摄影创作之前对于所拍摄的对象融合了禅学的思考。这种思考既是对拍摄对象的思考,亦是对世间万物和对于自身的一种审视。正如他在拍摄建筑时的思考一样:建筑师的作品,最后落成的建筑物,是理想和现实“各退一步”的产物,建筑师能够坚持不向现实妥协到什么地步,反而能够证明自己是哪个层次的建筑师,“换言之,建筑物是建筑的坟墓,而我面对这些建筑的坟墓,将摄影焦点对在无限远,拍下阴魂不散的建筑魂魄。”一个摄影师如果在创作之前往往不做思考,或者说思维上的活动总是受到世间肤浅的色、欲所羁绊,则很难创作出能够真正打动观众的作品。换句话说,每一次按动快门,都是在不断浪费快门的寿命以及自身的时间。杉本博司则是摆脱了这种色彩。创作之前对于宗教、尤其是禅学的思考,使他的心境得到安宁,自然而然的,他的作品也就很少出现世俗的色彩。三、杉本博司摄影作品中所显现的禅学思想(一)、从禅学中得到的创作灵感从主张现实主义的罗伯特弗兰克、到安塞尔亚当斯,历来摄影师大多持这样一种观点:“摄影的目的是机械的重现世界,是用一种诚实的方式捕捉相机镜头前的一切。” 这样一来,摄影便成为世界的镜子。 然而,摄影真的只能被机械地当成一种重现世界的方式吗?对禅宗饱含虔诚之心的杉本博司杉并不完全这样认为。(图1 偏光色 通过三棱镜使光线分散而产生的色带,用宝利来相机进行拍摄)佛陀曾说,世人的身心都是“妙明真精妙心”中出现的“像”。大千世界的各种“像”,所发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类事实,都是本性本体所显现出来的。杉本博司悟到了这一点。他将三棱镜放在阳光下,使光线通过三棱镜分散而产生色带,并用宝利来相机将其拍了下来(如图1)。杉本博司借用歌德在论色彩学里的阐述:“色彩是光的行为,有行为就有痛苦。” 并且将光的这种变化理解为接近于“禅”的一种隐喻:光的这种“痛苦”色彩源于遭遇到妨碍它自由运动的物件。杉本博司在艺术的起源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些被遗忘的色彩之中,或许人才可能真正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在这个人们试图用科学认知来完全替代宗教信仰的时代,艺术的目的难道不应该是为这个苍白的世界增添颜色吗?。从这个观点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杉本博司首先是从光线变化中得出的一种新的艺术观:艺术家不应该沉浸于肤浅浮躁的世俗之中、应该用艺术挽救这个堕落的世界,而后产生了一种接近于“禅”的创作思维:光线的“痛苦”是一种隐喻,指代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自始自终所经历的劫难。正如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里说的一样:“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杉本博思体悟到了禅宗的这一点,并决定在所剩无几的日子里继续用相机拍摄颜色与颜色之间的间隙。可以相信,这是杉本博司另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用摄影所定格的瞬间实现“禅定”。(2) 、从无形到有像杉本博司的空间“禅”思在这个三维的空间里,什么是真?什么又是假?又如何在摄影中反映“真”?在东方水墨中学会观察丹青中的细节,和深入观察西方尼德兰画派作品中的细节、从而表现整体的技巧思维,这是在对东西方绘画艺术进行了解和研究之后,杉本博司从中汲取到了两种艺术的灵感和方法。按照杉本博司的观点,摄影技术能够发明,完全源于尼德兰画派对景观细节的完美二而近乎苛刻的执着。在著作中他谈到一幅狐眼女子的画,画中细节繁复,连项链都仿佛反射着窗外光芒一样,这在他心中这幅画成为了一个符号。这种痴迷细节的心理和思想,也同样在杉本的摄影作品里有所体现。杉本的海景照片,画面极简,除了大海空无一物。杉本博司在讲述海景系列的拍摄理念时曾说,无物可看之处正是细心观察最有价值的部分,当我们的眼光全都聚焦于起伏的海涛时,就会被一个波涛所吸引。再凑近一点看时,就会隐约看到这波涛之中还摇荡着其他小的波涛。如果再看更细节的部分,就有可能看到其中的银颗粒了,只不过这已经太细微了,已经超出了人眼辨别的能力。而像素上的颗粒与光的颗粒融为一体,能够直接透过这薄薄的纸张表面,穿透、震撼观察者的内心,这不正与禅学“明心见性”的追求不谋而合吗?“世界是无限丰饶而又充满细节的,当这一切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便显得非常安静、放松、单纯。为了使自己获得这种体验,我才想去环游世界拍摄各大海洋。”在处理如何表现众生所处境界与自心世界的“真”的问题上,杉本博司巧妙地运用了禅宗的思维。他明白科学并非万能,物质文明的进步,并非等同于文化的进步。就像摄影一样,利用机械来重构空间是可行的,但如果单纯依靠“机械地重构”,这样显现出来的空间势必“空无一物”。但世人的内心又尚未能达到“空”的境界,看似“空”实际却“不空”。禅学对于杉本博司的空间观念的影响表现在于,在处理海景这幅作品时,他将对内心世界的审视映射到了创作上:全无可看之处却恰恰是“可看之处”。他明白,禅学具有科学的实证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思想。只有将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创作的摄影作品作品才具有空间的张力,才可能达到饱满的效果。(三)、将哲学曝光成影像杉本博司的时间思维 杉本博司曾说过,记忆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人们有时或许会不记得昨日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又可以清晰地回忆起童年的瞬间。在大脑皮层的记忆体中,这些故事片段和情景画面缓慢地流逝。或许因为脑海中的这些情景都是第一次发生,使得印象更为生动和深刻。然而接下来不断的体验,一直到成人时代都是对过去的重复,因此也就逐渐变得无足轻重。“细细回忆你最早的记忆,从童年一路过来,就可以发现记忆永远是堆积起来的,层层叠叠。”时间、记忆、梦想以及历史是杉本博司摄影的主题,他往往在摄影加入自己对时间的思考。他的创作原因是为了探索时间的概念,世界上除了人以外所有的动物都没有时间的概念。时间之于人类,其感受也会随着职业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知。考古学家感知时间是从古人的角度出发的、数学家感知时间是从一连串的数字和公式的角度出发的.而摄影影师呢?不言自明,摄影师是直接从自己内心、借由眼眸的角度感知时间,他手中的相机就像时间机器,专门用来记录时间,正如杉本所说的:“我试图从摄影的角度回答,时间对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图2 日本海,隐岐,1987) 结合杉本博思自己的见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超长时间曝光法”这种摄影的方式:没有快门装置的人类之眼,必定且只能适应长时间的曝光。从落地后第一次睁开双眼的那刻起,到临终躺在床上阖眼的那刻为止,人类眼睛的曝光时间,就只有这么一回。人类的视网膜就等同于相机的感光元件。人类的一生,就是依靠投射在视网膜这个“感光元件”上的虚像,不断地测量着内心与世界间的距离。可是单单依靠一个“虚像”就能测出真正的距离吗?正如佛曾同阿难说的:“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驻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杉本博司利用超长曝光法拍摄的海景照片(图2),必然是从佛陀同阿难讲法的这个角度里受到了启发。世间一切物理的器、世间现象,原本都是自性的妄动作用产生的。想要获得时间上真正的“静止”,必定要从摄影师的内心上寻找静的根源。从电影院等系列的作品上不难看出,杉本博司是在思考“禅”的过程中找到了时间静止的方法和根源,正如他在著作现象中说的一样:“只有等到认知时间的主体人类从这个世界上小时的那个时刻,人类才能真正地让时间停止。”在一个人往生的过程中,他眼前看到的也许就是杉本博司曝光出来的景象:一片白光吧!4、 宗教的信仰如何与摄影的创作相融合杉本博司已经向我们证明,宗教的信仰是能够与摄影的创作相融合的。但是这种融合是如何实现的?我们有必要从杉本博司对于佛教的恭敬、尤其是对“禅学”的虔诚信仰入手,探究这种融合的过程。杉本博司有一尊平安年代流传下来的十一面观音立象,这尊观音像被他供奉在家中壁龛上。在现象一书中他这样说到:“我感觉出现了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气场,这里简直就变成了一间佛堂,其中完全没有我的位置。这尊观音像所放射出来的力量,像粒子一样普照空间里的每一个角落。” 身处这样充满禅意和灵性的空间里,杉本博司体悟到的是一种接近佛的“卑微感”,闭上眼则可以观想:自然光已经暗淡,而观音像所放射出的光芒正在普照自己所处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这种观想出来的光的柔和,来源于内心的澄明,也恐怕是我们用摄影器材永远都无法抓取到的。单单依靠画面上的刻意融合,显然会使画面中的拍摄对象格格不。这种“格格不入”源自我们内心的妄念。 妄念放在今天的语境里讲,就是“浮躁”和“功利”,这种心态在当前的摄影师群体中恐怕并不少见。譬如有的摄影师向往藏区的宗教色彩,却往往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本对于宗教应有的敬畏,这种例子当下的社会比比皆是,无需赘述。笔者认为,要将宗教的信仰与摄影的创作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就应当同杉本博司一样,适当地放下功利的创作思维,克制欲望和妄想,达到心境的澄明。做到这一点,创作的灵感可能一时会更加难以获得,但作品一旦创作出来,自然能够更加充满灵性与活力。5、 结论 通过对杉本博司的现象艺术的起源直到长出青苔等著作中的摄影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之后,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佛教、尤其是禅学对于杉本博司摄影创作的影响是深刻的。这种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于摄影创作手法的思考,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偏光色 便是例子;其次是对于摄影这种行为本身的思考,正如杉本博司本人所说的:“世界因欲望而存在,摄影则因欲望得以发明。” 只有克制欲望、或者说只有调和欲望与拍摄对象的关系,才可能创作出接近理想的作品;最后是对于镜头前的万物以及对于一名摄影师内心世界的思考。杉本博司与其他摄影师的区别,恰好就在于宗教对他这三个方面的深刻影响。一个出生于东方的人,求学于欧美,又反过来虚心接受“禅”这样一种东方哲学的熏陶,用西方人发明的影像机械将其融合贯通表现出来,这也正是杉本博司的过人之处。当我们细心研究这位艺术家摄影师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不只是一名简单的摄影师。“只要你能当时认识明白,反求自心,使心垢洗除清净,自然就不落于邪见。”,杉本博司首先是一名有哲学素养的艺术家,其次才是一名摄影师。对拍摄的对象始终保持尊重,对内心始终保持清净,正因为具备了这种禅学的思维,才使得杉本博司成为一位充满灵性、值得钦敬的摄影师。注释:1 杉本博司现象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672 温灵杉本博司的摄影禅思 广州: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艺术中国2015.3:1333 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扉页4 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995 温灵杉本博司的摄影禅思 广州: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艺术中国2015.3:1336 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997 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17-188 严程解读杉本博司的影像世界,艺术评介2014.5:519 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4910 杉本博司现象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0311 般剌密谛楞严经中国:中华书局,2012.8:2212 杉本博司现象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6713 杉本博司现象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114 杉本博司艺术的起源 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4615 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 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483参考文献:1 般剌密谛楞严经中国:中华书局,2012.82 杉本博司现象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 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4 杉本博司艺术的起源 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殊句式和情景交际(讲义)-2024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新高考)
-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福建专用)原卷版
-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练:单项选择专练100题(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重点语法过关:现在完成时(含答案)
- 2021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配镜专业科普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版铁投劳务分包合同实施标准
- 2025年森林资源培育与承包山林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兼职软件测试人员聘用合同示范
- 2025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制图员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胖东来管理制度
- 学校教育用地土地租赁合同
- 乳腺癌图文课件版
- 大学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原材料不合格预防措施
- 高压氧护理进修汇报
- 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2024年微信小程序开发与代运营合同
- 2024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合作协议
- 【电气施工】工业厂房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