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文——读书与教师成长.doc_第1页
读书论文——读书与教师成长.doc_第2页
读书论文——读书与教师成长.doc_第3页
读书论文——读书与教师成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读书与教师成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和文明的传授者。因此做为教师不可不读书。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对的,书能使人成长,书能使人变得聪明这些都是书的好处。教师不仅知道传授什么知识,更应该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有了这些,才能做好培育祖国的下一代艰巨的任务。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回首十五个教学春秋,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教师专业化要求,我的各方面材料写得都很认真,但在教学实际中面对学生的顽皮贪玩我却束手无措,当以微笑面对学生时,学生就会活跃很难能安静下来,当我绷着脸甚至很凶的对学生时,课堂纪律好了,但学习效率不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一段时间下来,我身心疲惫,该怎么办,第一反应就是找一堆教育刊物查找类似的教育问题,借鉴名家的解决办法,通过学习,我知道我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上的大问题!是所有的中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一个转折学习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重要的阶段。新形势下,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应当以素质教育的培养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创造性的超越和拓展传统的学习习惯的内涵,应该包括思考问题习惯,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方法 思维品质 善于提问 积极质疑 勤于思考的习惯。常规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看 听 思 说 读 写的习惯,并能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扩展到课外家庭 社会,培养学生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明确了教师首先转变的就是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转变思维方式需要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改善思维,越善于学习的教师,越善于思考,越善于思考的教师,就越善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一、读书,要苦中有乐。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读书乐之境呢?首先,要忘记苦境。如果忘不了苦,那么就无法在意义上体会到乐。当今的学生,大多说读书苦。固然,考试与升学的压力,扼杀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但学生不会从读书中找到乐子,也是不争的事实。古人读书,大多摇头晃脑,乐此不疲;今人读书,大多愁眉苦脸,见书生厌。古今读书之心境为何有如此之差异?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今的快节奏生活无法让人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久而久之,看到书就心烦气躁,但我认为,这绝对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们这批新新人类的“心境”出了问题。心不净(静),则难成事。不是读书苦,而是我们无法抑制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当今的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早已俘虏了我们的心。读书与娱乐相比,读书当然是苦的。此外,读书之悲苦,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向往俗世的功利。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因此,快乐读书的前提就是安顿好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阅读。唯有如此,读书之乐境才会如那“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豁然开朗。我以为,读书应该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己的眼睛来读书,这是低级的阅读。另一种就是用生命来读书,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也只有用生命来读书的人,才算是真正会读书的人,此时,读书不是负担生活,而是享受生活。二、读书,让一个老师成为一个好老师。当代中国教育大家朱永新说:“勤于学习,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些书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一个平时不读书的的老师,他的教学语言会很单调,他的知识面会很狭窄,他的教学方法会很陈旧,他的课会枯燥无味。阅读面较窄,文学修养较差,知识陈旧,是目前一些教师的通病。更为严重的误区在于一些人将文学修养仅仅看作是语文教师的事可喜的是一些学校正在努力校正这个弊病,希望通过阅读提升教师的文学修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我们学校也在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读书的凤城人是成功的”,充满书香的凤城是美丽的。研究名师大家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课无不是声情并茂,旁征博引,张口就来;他们驾驭课堂无不是淡定从容,游刃有余,充满智慧。这些无不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具有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有了融合贯通,巧思妙用的能力;就有了教学中“活水潺流随处萧,东风花柳逐时新”的流畅与创新。三、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很多时候我也感到困惑,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要上课,备课,还要完成数不尽的材料!整天有忙不完的事情,哪有时间?这个问题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从事的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是我们所具备的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一粟,这样教学工作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就不会再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了。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书籍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个教师而言,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去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一种执着,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备课。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时间来准备的。教师因读书铸就了备课灵魂,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是一个教师不可缺少的精神底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教人是我们的使命,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读书,才能消除“职业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书籍中,那些大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会使我们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总是难以潇洒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享受读书的乐趣;当我们交往的时候享受读书带来的文雅和气度;当我们创造教学生活和生命的时候享受读书而获得的魅力。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书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灵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必须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而超越自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我们品味人生,感悟人生!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她的宽度!我们不期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把握自己!通过网络资源读专家的好文章与同行互相交流 互相促进提高!在相互的阅读交流中,逐步走出井底之蛙的尴尬境地!心境开阔了,人也豁达了!作为教师,只要把阅读得来的新理念新方法用来更新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让听课的孩子,能收获他们该收获的知识,得到他们该得到的教育,这就是教师的成功!总之,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