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doc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doc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doc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doc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让身心与适应性均臻完满第一节 万般红紫斗芳菲-心、脑和现实的互动一、 心理的内容(一) 心理过程1. 认识过程2. 情感过程3. 意志过程(二) 个性心理1. 个性倾向性2. 个性心理特征二、 心理的实质(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1. 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2. 脑损伤会引起心理异常(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2. 社会生活实践对心理起制约作用第二节 幸福从“心”开始-何谓心理健康一、 心理健康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 智力正常(二) 情绪积极稳定(三) 意志健全(四) 正确的自我观(五) 人际和谐(六) 人格完整(七) 社会适应良好(八) 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一)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息息相关(二)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素质培育的重要基石(三)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内在需要(四) 心理健康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心理测试】第三节 累微尘成峻极-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一、 生物遗传因素(一) 遗传因素(二) 神经生化因素二、 社会环境因素(一) 家庭环境1. 亲子关系2. 家庭教养方式(二) 学校三、 性格特征第二章 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第一节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的心理学阐述一、 适应的含义(一) 适应与环境的变化相伴随(二) 适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二、 适应的心理机制(一) 认知调节1、 外部评估2、 内部评估(二) 态度转变(三) 行为选择第二节 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学生适应中的问题一、 大学生适应问题调查二、 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一) 生活适应(二) 学习适应(三) 人际关系适应(四) 心理适应【心理测试】第三节 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学生适应调适一、 主动适应全新环境二、 及时完成角色转换三、 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一) 要学会生活自立(二) 学会自己管理时间(三) 学会对钱财的管理四、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一)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二)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三)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四)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五、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测试】第三章 学习,为未来打好基础第一节 玉不琢,不成器-学习的心理学阐述一、 学习的定义(一) 广义的学习1. 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2. 学习是个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3. 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变化4. 学习表现为比较稳定的行为变化(二) 狭义的学习二、 大学学习的特点(一) 专业性(二) 自主性(三) 多元性(四) 实践性(五) 探索性三、 学习的心理学理论(一)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1.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2. 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二)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四)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五) 格式塔的完型学习理论(六)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第二节 人不学,不知义-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一、 动机(一) 动机的含义二、 学习动机(一) 学习动机的含义(二) 学习动机的功能1. 激发功能2. 指向功能3. 维持调节功能(三) 学习动机的分类1.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 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3. 近景性学习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四)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三、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一) 内在因素1. 兴趣、爱好2. 价值观3. 抱负水平4. 学习归因(二) 外在因素1. 经济因素2. 社会因素3. 学校因素4. 家庭因素【心理测试】第三节 衣带渐宽终不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 学生自我学习动机的培养(一) 明确学习目的(二) 培养学习兴趣(三) 学会积极归因二、 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一) 创设问题情境(二) 及时反馈结果(三) 给予恰当评价(四) 妥善组织竞赛(五) 合理运用奖惩第四章 认识自己,完形自我第一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自我的心理学阐述一、 有关自我的心理学观点(一) 詹姆斯的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二) 库利的“镜像自我”(三) 米德的自我和客我(四) 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五) 罗杰斯的个体对作为主体的“我”的知觉和对作为客体的“我”的知觉二、 自我意识(一) 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1. 自我认识2. 自我体验3. 自我控制(二) 自我意识的内容1. 生理自我2. 社会自我3. 心理自我(三) 自我认知中的自我概念1. 现实自我2. 投射自我3. 理想自我第二节 不识庐山真面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一、 自卑(一) 生理缺陷(二) 经济状况(三) 家庭环境(四) 创伤性体验(五) 期望值过高【心理测试】二、 自负三、 虚荣四、 从众五、 逆反第三节 山登绝顶人为峰-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一、 客观地认识自我(一) 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1. 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2.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二) 通过内省来认识自我(三) 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认识自我【心理测试】二、 积极地悦纳自我三、 合理地塑造自我第五章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搞好人际关系第一节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人际交往的心理学阐述一、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二、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一) 首因效应(二) 近因效应(三) 晕轮效应(四) 投射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第二节 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大学生人际交往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一)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存的基本条件(二) 人际交往是维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三) 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技能提高(四) 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五) 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迫切(二) 大学生交往对象以同龄人为主(三) 大学生的直接人际交往与时空接近相关第三节 不约自合,不逐自离-大学生人际吸引一、 相似性吸引二、 互补性吸引三、 人格吸引四、 才能吸引五、 外表吸引【心理测试】第四节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大学生人际提升一、 人际交往的原则(一) 真诚(二) 平等(三) 尊重(四) 宽容(五) 交互(六) 自我表露二、 人际交往的艺术(一) 学会换位思考(二) 真诚赞美(三) 主动交往(四) 善于倾听(五) 善用批评1. 批评要注意场合2. 批评不要算老账,揭老底3. 批评要采取“三明治”的方式(六) 慎用争论1. 温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2. 保全对方的面子3. 不要试图通过争论改变他人第六章 情绪、情商及其效应第一节 万紫千红总是春-情绪的心理学阐述一、 情绪的含义(一) 主观体验(二) 生理唤醒(三) 外在行为二、 情绪与主观体验三、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 情绪的种类1. 基本情绪(1) 快乐(2) 愤怒(3) 恐惧(4) 悲哀2. 情绪状态(1) 心境(2) 激情(3) 应激(二) 情感的种类1. 道德感2. 理智感3. 美感四、 情绪的功能(一) 信号功能(二) 适应功能(三) 动机功能(四) 组织功能第二节 上穷碧落下黄泉-大学生情绪活动一、 大学生情绪活动的特点(一) 霍尔的两极化描述(二) 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征1. 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2. 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3. 广泛深刻与单纯肤浅并存4. 满怀激情与温柔细腻并存二、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一) 抑郁【心理测试】(二) 冷漠(三) 恐惧(四) 焦虑【心理测试】(五) 自卑第三节 非淡泊无以明志-大学生健康情绪一、 大学生健康情绪的指标(一) 情绪基本稳定,没有持久的内心冲突【心理测试】(二) 情绪的基调积极、乐观、愉快(三) 情绪反应恰当、适当二、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一) 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二) 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三) 自我激励的能力(四) 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五) 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心理测试】第四节 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生情绪管理一、 情绪的效应(一) 情绪与身心健康(二) 情绪与认知活动(三) 情绪与人际交往二、 大学生情绪的调适(一) 学会理性思维1. 绝对化要求2. 过分概括化3. 悲观主义(二) 合理宣泄法(三) 放松训练法1. 肌肉放松2. 调息训练3. 静坐面向(四) 音乐调节法(五) 环境调节法(六) 气味调节法第七章 爱,需要有所附丽第一节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的心理学阐述一、 爱情的含义二、 爱情的属性(一) 性爱(二) 情爱(三) 社会爱三、 爱情的心理学研究(一) 爱情类型理论(二) 爱情成分理论四、 爱情的特征(一) 互爱性(二) 排他性(三) 持久性(四) 无私性(五) 直觉性第二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大学生恋爱心理和行为一、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因素(一) 生理因素(二) 心理因素(三) 社会因素二、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一) 自主性意识增强(二) 恋爱动机多元化(三) 浪漫色彩浓重(四) 追求“过程体验”(五) 爱情道德意识淡薄(六) 恋爱行为公开化(七) 低龄化趋势三、 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第三节 为伊消得人憔悴-大学生恋爱问题及调适一、 大学恋爱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一) 爱情与学业1. 恋爱的心理素质2. 大学阶段是成才的黄金时期(二) 爱情与人生(三) 爱情与喜欢【心理测试】(四) 爱情与友情二、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问题(一) 单恋【心理测试】(二) 失恋1. 失恋后的心理体验(1) 失落感(2) 空虚感(3) 失败感(4) 自卑感2. 失恋后的心理调适(1) 接受现实(2) 宣泄情绪(3) 学会理性思维(4) 完善自我(5) 转移注意力第四节 发乎情,止乎礼-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培养一、 培养健康的爱情观【心理测试】二、 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一) 提高主动给予爱的能力(二) 学习如何表达爱(三) 学习如何拒绝爱(四)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三、 养成健康的恋爱行为(一) 保持得体的恋爱行为(二) 保持合适的亲密距离第八章 建筑人格的长城第一节 江山易改,禀性可移-人格的概述一、 人格的内涵二、 人格的基本特征(一) 整体性(二) 独特性(三) 稳定性(四) 功能性(五)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第二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大学生人格结构一、 气质(一) 气质的内涵(二) 气质类型学说1.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2. 克雷奇米尔的体型说3. 谢尔顿的胚叶说4. 古川竹二的血型说5. 伯尔曼的激素说6. 巴普洛夫飞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三) 气质类型的特点及表现1. 胆汁质-夏季的火2. 多血质-春季的雨3. 黏液质-冬季的雪4. 忧郁质-秋季的风(四) 气质的作用1. 气质对个体生活价值的影响(1) 气质没有优劣之分(2) 气质不能决定成就的高低2. 气质的职业适应性3. 气质与身心健康【心理测试】二、 性格(一) 性格的内涵(二) 性格类型1. 外倾内倾型2. 独立顺从型3. 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4. ABC型性格5. 斯普兰格的价值类型(三) 性格结构及其特征1. 性格结构中的成分(1) 性格的态度特征(2) 性格的意志特征(3) 性格的情绪特征(4) 性格的理智特征2. 性格结构的动力特征(1) 各种性格特征存在着内在联系(2) 性格特征会有不同组合方式(四) 性格的作用1. 性格与身心健康2. 性格与人际关系【心理测试】3. 性格与事业第三节 余食赘行,物或恶之-大学生人格障碍一、 人格障碍二、 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三、 人格障碍的类型1. 偏执型人格障碍2. 类分裂样人格障碍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4. 冲动型人格障碍5. 戏剧型人格障碍6. 强迫型人格障碍7.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8. 依赖型人格障碍四、 人格障碍的成因(一) 生物遗传因素(二) 家庭环境因素(三) 社会文化因素第四节 自适其意,自遂其性-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 健康人格的涵义二、 健康人格的特点(一)“立足现实者”模型(二)“成熟着”模型(三)“冒尖者”模型三、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加强人文素质修养(三)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四)参加实践活动第九章 学会为自己减压第一节 与狼共舞-压力的心理学阐述一、 压力的涵义(一) 压力的概念(二) 压力源1. 躯体性压力源2. 心理性压力源3. 社会性压力源4. 文化性压力源二、 压力的身心反应(一) 压力下的生理反应1. 短期压力下的生理反应:应急反应2. 长期压力下的生理反应:一般适应性症候群(1) 警觉反应阶段(2) 抗拒阶段(3) 衰竭阶段(二) 压力下的心理反应(三) 压力下的行为反应三、 压力与心身疾病第二节 疾风知劲草-大学生压力的影响因素一、 认知评估二、 阅历经验三、 准备状态四、 个性因素【心理测试】五、 心理冲突(一) 双趋冲突(二) 双避冲突(三) 趋避冲突(四) 多重趋避冲突六、 社会支持【心理测试】第三节 极目楚天舒-大学生压力应对一、 改变不合理的信念二、 压力宣泄(一) 向人倾诉(二) 诉诸书面(三) 大哭一场(四) 运动解压三、 放松训练(一) 肌肉放松(二) 调息训练(三) 意象训练(四) 音乐解压第十章 没有挫折,就没有成长第一节 月有阴晴圆缺-挫折的心理学阐述一、 挫折的含义(一) 挫折情境(二) 挫折反应(三) 挫折认知二、 挫折的类型(一) 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二) 暂时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三) 实质性挫折和想象性挫折(四) 外部挫折和内部挫折(五) 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第二节 人有悲欢离合-大学生的挫折及反应一、 大学生常见的挫折(一) 与生活有关(二) 也学业有关(三) 与自我意识有关(四) 与人际交往有关(五) 与恋爱有关(六) 与性有关(七) 与求职就业有关二、 大学生面对挫折的反应(一) 否认(二) 幻想(三) 压抑(四) 投射(五) 反向(六) 直接攻击(七) 转移(八) 退行(九) 冷漠(十) 逃避(十一) 固执(十二) 文饰(十三) 表同(十四) 补偿(十五) 升华第三节 曾经沧海难为水-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一、 挫折承受力【心理测试】二、 挫折阈限与挫折承受力三、 挫折承受力影响因素(一) 生理条件(二) 心理因素1. 自我认知2. 抱负水平3. 目标距离(三) 人格因素(四) 社会因素1. 生活阅历2. 社会支持第四节 阳光总在风雨后-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与提高一、 增强挫折认知水平(一) 挫折具有普遍性(二) 挫折具有两重性1. 挫折有助于意志的锤炼【心理测试】2. 挫折有助于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三) 挫折具有暂时性二、 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三、 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四、 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五、 积极的自我暗示第十一章 “一网情深”为哪段第一节 觉时恋梦梦恋醒-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一、 网络对大学生活的正面影响(一) 网络对大学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二) 网络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圈子(三) 网络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四)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心理宣泄的出口二、 网络对大学生活的负面影响(一) 网络弱化了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二) 网络淡化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发展(三) 网络提升了大学生的虚拟自我价值(四) 网络减少了大学生的正向情绪体验(五) 网络增加了大学生的暴力倾向第二节 虎落平阳被犬欺-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一、 网络成瘾综合症【心理测试】二、 网络迷恋(一) 网络游戏迷恋(二) 网络交际迷恋(三) 网络恋情迷恋(四) 网络色情迷恋(五) 网络信息收集成瘾(六) 网络制作迷恋三、 网络孤独四、 网络畏惧五、 网络自我迷失和自我认同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