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动能定理1.doc_第1页
第10课时 动能定理1.doc_第2页
第10课时 动能定理1.doc_第3页
第10课时 动能定理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物理教学案第10课时 动能定理基础引导 如图所示,力F将物体m沿光滑的水平面,从A点拉至B点,速度由vA增至vB ,力F做功为W,物体动能的增量为Ek,则Ek_,W与Ek的关系为:W_Ek(填“”、“”或“”)。自主梳理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_ 而具有的能。2.公式EK = mv23.单位:J1J=1N.m=1kg.m2/s24.矢标性动能是_,只有正值。5.动能的变化量EK = mv22- mv12 是过程量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 2表达式W .3物理意义 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讲练平台例1: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1.0 kg的木块在F2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水平面上的C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水平面CB长L2.0 m,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斜面光滑,当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取g10 m/s2.求:木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例2: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在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是 ( )例3: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如图所示,现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 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530,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 绳长l=2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设选手的平均浮力,平均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练习:右端连有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1.5 m,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0.5 kg的木块在F1.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 m/s2.求:(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总结第10课时 动能定理 课后作业 班级_ 学号_ 姓名_1以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 ) A.和 B.和 C.和 D.和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光滑的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绳子跨过光滑定滑轮,在地面的人以速度v0向右匀速走,设人从地面上平台的边缘开始向右行至绳与水平方向夹角=45处,在此过程中人所作的功为 ( )A、 B、C、 D、3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取g=10 m/,则物体滑行持续的时间为( ) A.2 sB.3 s C.4 s D.5 s 4(多选)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比较它们滑行的最大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物体的初速度相等,则它们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B.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等,则它们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C.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等,则质量大的最大滑行距离小 D.若两物体滑行至停止用时相等,则质量大的最大滑行距离大 5质量 kg的火车,在恒定的额定功率下,沿平直的轨道由静止开始出发,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经过 s后达到最大行驶速度v=20 m/s,此时司机发现前方s=4 000 m处的轨道旁有山体塌方,便立即紧急刹车,这时附加的制动力为 N,结果列车正好到达轨道毁坏处停下.试求: (1)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 (2)列车的额定功率. (3)列车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所经过的总路程. 6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斜面的倾角为37,一质量为0.5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B点5 m处的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水平面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sin37=0.6,cos37=0.8,g取10 m/s). 求:(1)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若物块开始静止在水平面上距B点10 m的C点处,用大小为4.5 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该物块,到B点撤去此力,物块第一次到A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3)若物块开始静止在水平面上距B点10 m的C点处,用大小为4.5 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该物块,欲使物块能到达A点,水平恒力作用的最短距离为多大? 7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B段是助滑坡,倾角;BC段是水平起跳台;CD段是着陆坡,倾角;DE段是水平的停止区,AB段与BC段圆滑相连.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图中轨道最高点A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的竖直高度h=47 m,水平起跳台BC长s=4.0 m.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质量m=60 kg,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点水平飞出,运动员在着陆坡CD上着陆.设运动员在起跳前不使用雪杖助滑,无初速滑下,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运动员在C点起跳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在着陆坡CD上的着陆位置与C点的距离. 总结反思:参考文献: 耐热钢 电热管 电加热管 不锈钢金属软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