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消疑难好读经读经教育,即是希望儿童在其性向纯净时,及早选取传统中有高尚意义的文化资材教养之。本来,教一个民族的幼苗接受其袓先的智慧的薰陶,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这个时代里推广这样的读经教育,却备受质疑与责备甚或辱骂,以致于想要从事的人也信心缺缺,畏首畏尾。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老早出了问题,形成一个巨大的潮流,而一般人也未作深入的反省,以致受制于时代的风潮之故。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里,要去教自己的小孩或教别人的小孩读经,是须有相当的见识与勇气的。你如果没有相当的见识与勇气,一下子就被撂倒了!我们应该面对这些质疑与责骂,理性地,平心静气地考察其来由,看出破绽,不要再被那些浮辞滥调所胁迫,然后才可以安然地教读下去,而且也敢于向他人推广。其实,那些反对与质疑很简单,大要说来,只不过是两方面:一是因误会而有疑,一是出于偏邪的故意攻击。对于误会,吾人应当解释,对于故意,吾人应当正辞以破解之。先说故意的偏邪一面。故意的偏邪完全出于五四以来一贯的反传统的心态。本来,反传统,如果是反省传统,则是表示一个民族的要求进步,这是任何一个有活力的民族常要做的事。但反传统如果变成是无条件的反对传统,乃至于必须消灭传统才甘心,那却是我们中华民国以来的特殊心态,是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变态心理。他们对凡有关传统的事,一概无情地攻击之,攻击读经,只不过是其中一环而已。但是读经一受攻击,则连接触文献深入了解的机会都断丧,其他一切传统的传承汲取皆失其根源,可以说是从根拔起。如今我们推广读经即是要从根救起,所以我们先要破解那些攻击!因为五四以来的论调是很轻浅幼稚的,所以破解的方法也是很简单的。我们且看他们的攻击方式,只不过是用一些空洞无实的术语辱骂人罢了,当时的人们知识没有他们广,文章没有他们会写,理性萎缩,信心不足,于是听了咒骂就害怕了,被吓住了。其实归纳集合起来,他们的用语只不过是所谓保守、复古、封建、八股、填鸭、死背、书呆子、食古不化、开倒车等。(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辞语了!)而这些辞语都是空洞无聊的,我们且看如何应对:首先,说保守。保守主义者,是为保住守住人类文化既有的成就而努力的人,他们主张不燥动,不妄为,本来就是文化的守护者所当有的态度。一个有理性的保守主义者,并不妨碍进步,英国有政党以保守为名,而不以为耻,为甚么五四要进步,就要用保守来骂人?其实,没有了保守的进步,往往是妄作、凶而已。所以问题应在于一个人是否有理性,而不在保守或进步。五四以来,不分青红皂白,把传统等同于保守,又把保守等同于反对进步,到疯狂时,不免就把破坏当成进步,这都是故意歪曲辞义!故意歪曲辞义以污蔑人而强狡辩,是五四时代善用的把戏!以下诸问题,莫不如此,吾人当随时警觉!其次,说复古。如古有好处,而今失去,为什么不复一复?西方文艺复兴,便是由复古而得文化的新机,而且胡适不敢去骂佛家复其释迦牟尼之古,更不敢去骂基督徒复其耶稣之古、西方学者复其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古,单单反对中国复孔子之古,这样势利,真是岂有此理!须知,人生学问,有的是会随着时代而进步的,有的是无所谓进步不进步的。科学知识,是与日俱进的,不必复古。而智慧,不一定是进步的,成佛,成君子圣贤,逍遥,上天堂等,今人不一定比古人高,随时应该以古为师。胡适一批人迷信科学万能,认为中国既无科学文明,也毫无精神文明(胡适语),所以无古可复,一切以现代化为标准。几十年来,此观念已大大显出毛病,西方思想家正不遗余力自救了,不知中国人为何今天还怕复古?再说封建。此辞本是中国先秦一种贵族政治体制之称,西方也曾有类似的制度,虽已时迁事异,但这是历史事实,而且在这种贵族政治体制下,也曾为人类造就不少文化成绩,并不是绝对的恶。现在用此辞来讥诮一个人的思想老旧不合时宜、或威权态度等。但是纵使封建制度已过时无用,我们也不应因为经典出现在封建时代,就咬定连带其所涵的义理也一起都是封建而过时的。历史问题,是属于所谓所损益可知的一面,是会老旧的;而义理问题是属于虽百世可知的一面,是无所谓老旧不老旧的。这是个很简单明白的两个面向,孔子老早就分得很清楚了。而五四那批人就故意混漫,一般人也跟着淆乱不清。如今,吾人只要分清历史问题和义理问题,分清过时不过时的问题,就不怕封建之讥了。再进一步说,封建如果是指固蔽宰制的心态,以此来嘲笑读经,更无道理,因为刚好中国儒释道三家都是极端宽容开放的学问。固蔽宰制是人类共通的私欲情结,是每个社会都有的,并不限于中国古人,而且这正是儒释道三家所要破除的,怎么可以把社会不良的表现归给中国经典呢?兹且举一个固蔽宰制的例子:民国初年政府要成立中央研究院时,本来是有哲学研究所的设计的,是胡适认为哲学无用,借著第一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权,把它删掉了,使得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一直没有哲学研究一项,成为世界学术界的大笑话,这不是一种固蔽宰制的典型表现吗?孔子会如此做吗?谁封建呢?可见封建不封建,不在古今,而在心灵是否开放、眼光是否长远!读经而开发理性,是使一个人不封建的最大保障。再说八股。八股是王安石设定以来,科考作文的规格,是以八段文字来起承转合成一篇文章,原无什么不对。只是古代有些无才华的考生被作文形式所拘,文章无内容,类似现在的联考把考生考死了一样。凡是人之生命一不精进,充拓不开,都会有八股,不一定读经才会有。譬如胡适一辈子宣说他的西方万岁,宣说他的科学方法,宣说他的白话文,到老也只那一套,丝毫没长进,而且钳制天下后世的教育思想达七八十年之久,现在国人动不动就说科学,动不动就学美国。这就是最大最顽固的八股,这也可见现代中国人的不长进!一个活泼的人,当有一口吸尽长江水的怀抱,所谓学而时习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随时充拓自我,随时面面俱到。读经,正是要使一个人知道,当要西方时,也要中国;要现代时,不忘传统;学白话时,也通古文;这样才不会掉入五四的八股中。其次,再说填鸭。填鸭是商人卖鸭前,为了虚报鸭重,让鸭吃饱,鸭吃不下了,还硬把鸭灌食。以此比喻学生学不来的东西,还硬逼学生去学的教育方式。说读经教育是填鸭,真是所谓引喻失义,因为我们说读经,是让儿童糊里糊涂把经典背下来。而儿童正是理解力糊里糊涂的未开发年龄,他正是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阶段,背书正是他的正经事,他的拿手,是他吃得开的工作,让他背书,怎么可以说是填鸭呢?填鸭,是鸭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现在,儿童背诵的能力强得很,好像一头有四个胃的牛,给他读经,应该比喻为填牛!填多了,他慢慢反刍去!你现在不给他好好吃下几本经典,正是饿牛,等他长大了,一点本领也拿不出来。现代流行的教育理论是启发、理解,在幼稚园国小那么懵懂的时候讲启发,可说是费力多而收功少,在理解力尚未成熟的国中高中,塞那么深的数学理化,真是名符其实的填鸭了,君不闻,我们的青少年,被填得叫苦连天吗?饿语文之牛使我们的文化教育空白,填数理之鸭使我们的科学教育浮肿。民国以来,掌教者之观念牢不可破,数十年如斯,家长、老师们,应思有以自救了!自救之方,就是分清人类学习的两个面向:该理解的科目,使之理解,该记诵的科目使之记诵;既知道哪些是给孩子现在用的,又知道哪些是为将来打底的;同时知道人生除了知识的了解以外,还有生命、人品等方面的陶养。因着这些区别,其教材和教法都有绝大的不同,如果等而视之,我们将只得到片面的人才。再说死背、书呆。死背也成为读经的罪状之一,真是可笑。背,当然是死的,我没听说可以活背的。一个人从婴儿起,便在死背了,电话冰箱两个辞,一定是先死背了才可以拿来用。不然,活背成电箱话冰,就不堪用了。死背,犹如电脑之输入资料,地下之积存水量,不用时当然是死的,但只要人是活的,犹如电脑之有程式,抽水之有马达,则水之流泻,不可遏抑,计算之运作,方便轻巧。语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个成人,可恨的往往不是不会思考,而是佳景当前,枯肠搜索不出半点墨水来!我们的头脑是神奇的,记忆下的东西,它自动会编码储存,同类互较,融会贯通,死背的东西多了,到时它活用得比电脑还灵光。当然这并不是说只靠死背本身就可以活用,而是人的脑力的发展,到了成年,自然有所开悟。而且理解力也是可以训练的,这是另外一套,但与记忆是相辅相成,并不是互相妨害,处于复杂的现代社会,吾人既要有丰富的记忆资材,又要有精密的思考能力,这是吾人提倡读经的最重要主张。想要两面俱到,便必须从小读经,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了。儿童期一过,腹中空空如也,只有几句老师早,小朋友早。这个人一辈子别想有什么成就了。或许有人见过虽然背了许多,但到老还是不会用的书呆子,认为是背诵之害,其实,并非是背诵害他不会活用,而是这个人,本来就是理解力不好的呆子,这时应开发他的理解力,而不是去怪罪记忆力。当想想,如果从前连记忆力也没有训练,那他可能还要更呆。因此一个人不管天资好不好,都不可以错过他应得的记忆的训练,记忆多,只会使他更聪明,不会使他变呆。例如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其音乐天才如何,老师总要他多背有名的乐谱,一个有音乐天才的人,同时也是背谱高手,只听说有背了乐谱而成就的人,并没有听说有因为背了乐谱太多而阻碍他的音乐发展的。围棋高手背谱更背得厉害,上了段的人几乎个个过目不忘,胸中都有数百千盘棋谱,但并不因为他背的谱愈多,所以功力就愈差。学西医的人也要大背特背病理和处方,如果难经、伤寒论、医宗金鉴等书没背下几部,而想成为高明的中医,更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五四以来的人不反对学音乐学围棋学医学的人背书,而单单反对学语文的人背经呢?其中理由很简单,就是无理取闹,因为经代表传统文化,是传统思想的核心,他们为反对传统而找理由反对读经而已。再说食古不化。如果人心像保险柜,把古董存进去,当然不化。不要说古董不化,即使是胡适之的大作摆进去依然不化!但人心如果是活的,那就可以化!不仅食今会化,食古也化!化不化,是主观的能力问题,不是对象古不古的问题。我们当培养多元活泼的心态,增强化的能力,而不是去防堵食古。古如果有高度的营养,有益于人生,为什么不去多食?况且打开经典,每一家都在劝人开阔心胸以开发理性,儒家要人坦荡进取,道家要人无执无为,佛家要人无住无相,都是最开放的心灵,最多元化的态度。食了这些古,才使人知道如何做一个有涵养的人。这种人该化的地方自然会化,而不该化的地方,他郤会固执。既能放又能收,两面饱满,这才是真正的化,这才是古人理想中的君子、真人、善知识。如果只是一味的化,丝毫没有所守,人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化是很化了,但也不见得是最好的社会。所以所谓化,是有方向的,应该是理性化,也就是化归理性才对。只要开发理性,则今古通食,中西皆化,都归我所得,为我所用,如鲤鱼之跃上龙门,上天下地,无所界限。现代以来,最顽固而不通不化的人就是五四那帮人了,尤其是胡适之,学了杜威,就宣传杜威,崇拜杜威,如崇拜上帝般,丝毫不可转。当知杜威固是大家,但亦有其限制,何况胡适所得,只是杜威之思考方法,是其余事,对杜威正面的哲学,胡氏并未能深入(见吴森所评)。其他五四一代的人,莫不宣传西洋,对西洋五体投地,其实对西洋的了解是很肤浅的,只是一种狂热崇拜而已,但他们就全套搬来强逼硬扯,要中国人唯此是尚。这批人可以称作是食西不化,难怪他们一定要主张全盘西化了。今日吾人提倡读经,是要看中古之可食者而食之,同时自小也练成大胃口,将来看到西方之可食者,依然食之不误,不仅消纳了东方,也消纳了西方,然后中国文化有前途,世界文化有前途。最后,说一说开倒车。其实开倒车是很正常的,一家汽车工厂如果宣布他的车只能往前开,不能开倒车,保证没人买他的车。可见开倒车是必要的。开车固然常往前开,但遇到悬崖总得往后退,然后找寻新方向。近代以来,我们的社会好像失去了找寻新方向的能力,轰轰轰,只顾往前开。其实是不是自己知道正在往前呢?方向盘随着西方人转,也不管是前是后,也不知开到那里去,此真是大悲哀!(大陆数十年来是另一种情况的不开倒车而向西方看,但也是悲剧收场,可怜!)读经,就是自小要他培养独立自主的风骨、运用自如的智慧,方向盘在握,要向前可,要向后亦可,乃至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旧可新,可中可西。经典字字虽重千钧,郤又轻巧圆转,如果不从经典中锻炼他卷舒自在的器局,我不知从何处可以供给他这样的讯息,不过至少我知道从胡适的著作中,是闻不到这种气味的。此外,再谈谈一般人不经意的误会的一面。最大的误会是:有人问只有读,只顾背,都不讲解,他怎么懂.不懂有什么用.有关这点,在我的读经教育说明手册说得很清楚,在此不再重覆。不过要特别声明的一点是:我们说不讲解的意思,是就着他的年龄不适合理解而说的,是不必要讲解,而不是不可以讲解。适当的年龄,适当的场合,适当的老师,也是可以讲解的。而且在儿童读经推广的同时,我们已开始注意培养讲经的人才,以待十年之后对这批满腹经纶的儿童开讲。这是一整套的文化工作,是长期的历史性工作,是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族的永恒的期盼和酝酿,不必急也不能急的。现在只要他多读一句,就是多播了一颗种籽,就是为人类多累积一份文化财,(此语是吾友蔡宏谋先生所造,甚有深味。)何时开花结果,何时助急救难,要善于等待。眼光远大者,自不急功近利。十年之后再看看罢!又另外一项误会是:大家都去读经,难道叫他讲话也用文言?难道数学不算了?钢琴不弹了?画画不画了?在现代竞争的社会里,一个小孩子只教他读经怎么够?这真是一项大误会,他推想太过了!吾人所提倡的读经,只是诸多学习的一项,每天只花二十或三十分钟即可,一般生活当然照常,学校功课当然照常,一切才艺当然照常。反而依照近几年来实验教学的成效看来,读经一段时间以后,儿童性情更为明理宽容,更为主动好学,更能专注摄受,他的各项学习能力均大有进境。因此,许多家长都得到一个同样的结论:为了读经,固然要读经,为了其他功课,也要读经。读经使儿童全面成长,读经使家长全面放心。最后,再说一种最无可奈何而最深入最普遍的误会。那就是质疑:让儿童读经了,我承认他将会有君子之德了,但是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小人出头的社会,君子往往吃亏的,我难道要我的小孩将来在社会上吃亏吗?这种问题真是社会上最无可奈何,最莫名其妙,最可悲,但又是最大多数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是不会进步的。其实大多数人,不是存心要占别人便宜,只是不肯吃亏就是了。但是心理老存著不肯吃亏的念头,便是俗,便是自私,便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专项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级消防操作员理论考试及答案资格证
- 2025年登高架设高处作业证理论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初级护师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试题(附答案)
- 2025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职业道德》等级考核题库带答案
- 物流管理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3高考英语短文改错专项训练
- 高效团队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教材
- 高三化学高频考点复习资料
- 公关活动策划书撰写技巧与模板
- 老旧小区改造监理实施细则
- 礼品售后服务承诺书
- 音乐治疗和心理剧演出你内心的音乐
- 液塑限自动计算程序
- 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 掩耳盗铃儿童故事绘本PPT
- CIED植入围手术期抗凝治疗
-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和比较医学研究
- 《发现雕塑之美》第4课时《加法与减法的艺术》
- 澳门立法会间接选举制度及其实践
- 1-5年级英语单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