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pdf_第1页
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pdf_第2页
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简介 马红军 1966 副教授 博士生 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 翻译批评 收稿日期 2002 04 06 2003年第10期 总 第175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3 10 Serial 175 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 兼评Hawkes 红楼梦 英译本的补偿策略 马红军 南开大学外语学院 天津 300071 摘 要 本文对翻译补偿理论的历史 补偿手段的界定及分类加以梳理与回顾 提出了显性补偿与隐性补偿概念 并评 述了语言手段 补偿位置 效果对等 翻译单位等与补偿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 通过分析Hawkes英译 红楼梦 中的一些典 型译例 作者指出 补偿手段的取舍与选择受译者总体翻译策略以及读者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既不固定统一 相互间也 无必然的优劣之分 关键词 补偿 分类 应用 翻译 Abstract In light of the theoretical historyof compensation used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fining and classifyingof com2 pensa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such new concepts as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mpensation and discusses those theories that concern the appli2 cation of compensation Based upon an analysis of some typical examples in David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hoice of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depends on the translator s general strategy and his intended readers and that there being no hard2and2fast rules for applying those techniques one technique is as good as the other as long as it serves the translator s purpose Key words compensation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translating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6038 2003 10 0037 03 翻译转换过程中 当遇到难以直接传译的词句 特别是 类似双关语等特殊修辞手法时 译者往往需要借助译入语特 有的语言表现手段 尽力弥补译文语言效果方面的失真与缺 损 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大体相同的效果 这种翻译过程就 是补偿 Hatim and Mason 1997 115 214 在实际操作过程 中 如何补偿 补偿什么 以及是否应该补偿 均由译者本人 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判断 同时也是对译者翻译创造力与语言 灵活性的锻炼和考验 一 补偿的分类 20世纪60 70年代 翻译理论文献中曾先后出现过 compensation compensatory compensate for等与补偿相关的术 语 但界定尚不明确 含义也较为模糊 如Nida和Taber 1969 106 提倡在译入语中使用恰当的成语 idioms 并视之 为弥补意义缺损的权宜之计 但他们并未举出实例 也没有 说明补偿的类别 80年代初 Wilss 1982 39 104 在The Sci2 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一书中多次用到 补 偿 概念 称其为解决语言内及语言外层面结构差异的手段 其中后者特指文化上的不可传译性 他同样提到词汇转换的 迂回策略 即 释义 或 解释性翻译 认为这是译者可运用 的唯一补偿手段 自80年代后期开始 学界对补偿的功用 及分类愈加明晰 Newmark 1988 90 认为 补偿主要用来弥 补译文在语义 声音效果 修辞及语用效果等方面的缺损 而 且译文可以在不同于原文的语句中再现这种效果 最著名 的当属Hervey and Higgins 1992 35 40 提出的有关补偿的 四种形式 1 compensation in kind 类比补偿 在译语文本中 运用与原文相当的语言手段 以再现原文效果 2 compensa2 tion in place 换位补偿 译文在不同于原文的位置再现相同 的效果 3 compensation by merging 融合补偿 译文将原文 多个特征融合在一起 4 compensation by splitting 分解补 偿 译文将原文较短语句的含义和特征化入译文较长的一 段话中 作者特别强调 上述几种形式可同时运用 并不相互 排斥 本文认为 如果从译者在特定文本中所采用的总体补 偿策略看 补偿手段还可划分为显性补偿 explicit compensa2 tion 与隐性补偿 implicit compensation 前者指明确的注释 包括脚注 尾注 换位注 文内注以及译本前言 附录等 体 现译者的异化翻译倾向 后者指译者充分调动各种译入语手 段 对原文加以调整 包括增益 释义 具体化 归化等手段 以求达到读者反应对等 反映出译者总体上的归化翻译策 略 二 与补偿相关的几个问题 由于对补偿的认识不同 在翻译操作过程中 不同的译 者往往采取不同的补偿策略 运用不同的补偿手段 但能否 73 全面认识以下几点 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者能否做出更 为恰当的选择 1 语言手段 受语言差异的束缚 译者有时不能运用 完全相同的语言手段再现原文信息 遇到这种情况 他可以 选择与原文不同的表现手法传递其言外功能 Hickey 1998 18 Newmark 1988 217 及Hatim and Mason 1990 202 均列 举了这样一个成功的补偿实例 一位英语译者在翻译法文漫 画中的双关语时 以英文特有的双关代替了原文双关 尽管 字面含义完全不同 却取得了对等的幽默效果 以英译汉为 例 假定要翻译下面的谐音双关 What flower does everybody have Tulips 我们不妨放弃tulips一词的谐音双关 郁金香 嘴唇 two lips 而换用汉语特有的一语双关 比如译作 问 人人都有的花儿是什么花 答 泪花儿 2 补偿的位置 T oury 1995 59 认为 译者可以在某处 省略 而在另外一处增益补偿 Harvey 1995 则明确提出了 译文补偿的三种位置 对位补偿 parallel 邻位补偿 contigu2 ous 换位补偿 displaced 而Baker 1992 78 甚至把换位补 偿归为补偿的明显特征 因此 译者可以灵活掌握补偿的位 置 不必拘泥于位置上的表层对应 3 效果对等 补偿体现了翻译的双重特性 原语本位 重视原文所有含义 包括言内和言外意义 的传递 译语 本位 强调译文读者同原文读者反应对等 Gutt 1991 48 曾对等效说提出质疑 他认为该理论缺乏实证基础 对是 否等效的判断只是基于译者本人对原文及译文的感受和印 象 况且假如译文读者根本无法接受原文的语用效果 那么 补偿便无从谈起 依照Vermeer 1978 的翻译 目的论 Sko 2 pos Theory 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参照的不应是对等翻 译理论所倚重的原文及其功能 而应是译文在译语语言和文 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为此 译文必须在译语语境中 有意义 也就是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认可 引自Baker 1998 236 换句话说 追求读者反应对等的译文应该经得 起真正的目的读者的检验 4 翻译单位 对换位补偿的认同 就意味着翻译的对 等并非指字句意义之间的完全对应 而是段落乃至篇章效果 的总体对等 也就是所谓的文本整体论 text 2holistic theory 但整体补偿往往使评判者无法准确判定具体的补偿位置与 手段 无论如何 在着手翻译前 译者本人应该明确所要采 取的补偿手法 而且应当全面掌握原文的整体风格特色 5 补偿的界定 译界普遍认为 涉及双关 典故及语音 效果的语言转换应该算作补偿 而与特定文体及修辞无关的 变通手段 如语法转换 则不应属于补偿 针对Wilss 1982 提出的 释义 或 解释性翻译 是否属于补偿 译界仍有分歧 Baker 1998 38 尽管如此 语言变通与补偿实际上很难区 分 Hatim and Mason 1997 115 比如Malone 1988 将增益 删减 融合 分解等手段统统归为补偿 而Harvey 1995 则认 定补偿必须涉及文体风格及特定文本的风格特征 而与纯属 词汇层面的文字增益 删减及转换无关 同样 Newmark 1988 91 把文化含义的对等转换 如将英语的Dear Sir以及 Y ours Ever转化为法语的Monsieur和Amiti s 归为 变通 adaptation 本文认为 只要 释义 或 变通 是为了再现原 文语言效果及传达言外之意 就可归为补偿 三 补偿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例证 分析David Hawkes在其 红 楼梦 英译本中 以下简称霍译 的补偿策略 借以探讨不同 补偿手段的功能及效果 一般说来 译者在语言文化的处理上会带有明显的倾 向 这一方面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策略 文本内容和读者对象 另一方面取决于译者的文化背景 语言修养和文学功底 红楼梦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在霍译前言中 译者表示 要尽力传达原文的 一切含义 to translate everything 这自 然应当包括其中的大量双关 习俗 典故以及文化负载词语 然而 霍译三卷本 前八十回 总共1720页正文中 只有区区 8个极为简短的脚注 而其中的6个也只是标明附录的页 码 以便读者参见 由此可见 霍译在正文中倾向使用隐性 补偿 同时译者也间或运用文内注 以括号标明 并充分利 用前言及附录 附录长达60余页 详细交代诸如原文写作 背景 人物关系表 谜语 中文诗词及汉语拼音特征等等 此 外 译文大量使用斜体字 借以表示人物的语气 口吻 腔调 等非言语特征 例1 贾芸 便一径往他母舅卜世仁家来 Jia Yun struck off for the house of his maternal uncle His uncle s name was Bu Shiren Ch 24 p 473 Vol 1 霍译直接将 卜世仁 音译 而对其谐音 不是人 则早在 前面的Introduction中有交代 a name that could be roughly angli2 cized as Mr Hardleigh Hewmann p 31 同样 译者在附录中也 详细解释了 黛玉 元春 等人名的隐含意义 属于换位补 偿 但由于距离过远 这种方法的效果似乎不及对位补偿 例 2 湘云 笑道 二哥哥 林姐姐 你们天天一处 顽 我好容易来了 也不理我一理儿 黛玉笑道 偏是咬舌 子爱说话 连个 二 哥哥也叫不出来 只是 爱 哥哥 爱 哥 哥的 Couthin Bao Couthin Lin you can thee each other every day It th not often I get a chanthe to come here yet now I have come you both ignore me Dai2yu burst out laughing Lisping doesn t seem to make you any less talkative Listen to you Couthin Couthin Ch 20 p 412 413 Vol 1 译者用英文特有的咬舌音替代了原文 尽管出现的频率 远高于原文 语言效果仍然大体相当 属于典型的类比补偿 及分解补偿 这样处理虽然保证了语言自然地道 但难免带 有过度归化的嫌疑 例3 金钏一把拉住宝玉 悄悄的笑道 我这嘴上是才 擦的香浸胭脂 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G olden seized him by the hand and thrusting out a pair of heavily carmined lips she said to him in a whisper Look at that byootiful lipstick I ve only just put it on Wouldn t you like a taste of it Ch 23 p 456 Vol 1 除去对 胭脂 一词的翻译稍显不够准确外 译者的补偿 手法大胆新颖 借助一个以斜体字出现的beautiful变音 使 83 得金钏揶揄挑逗的口吻跃然纸上 例4 宝玉 说道 快进去告诉 老爷要打我呢 快 去 快去 要紧 要紧 宝玉一则急了 说话不明白 二则老 婆子偏生又聋 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 把 要紧 二字只听作 跳井 二字 便笑道 跳井让他跳去 二爷怕什么 Quickly he said G o and tell them that Sir Zheng is going to beat me Quickly Quickly G o and tell G O AND TELL T he old woman was deaf almost everything he said had escaped her except for the G o and tell which she misheard as in the well She smiled at him reassuringly Let her jump in the well then young master Don t you worry your pretty head about it Ch 33 p 147 Vol 2 为了再现 要紧 与 跳井 之间的声音关联 译者先将 要紧 灵活译为 G o and tell 从而使其同后面的 in the well 相呼应 巧妙传达了上述 打岔 的情节 例5 那些人 公差 只嚷 快请出甄爷来 封肃忙陪笑 道 小人姓封 并不姓甄 只有当日小婿姓甄 那些公 人道 我们也不知什么 真 假 Tell Mr Zhen to step outside they were shouting Hur2 ry Feng Su s smile became even more ingratiating My name is Feng Not Zhen My son2in2law s name is Zhen Feng or Zhen it s all the same to us said the runners Ch 2 p 67 Vol 1 中文读者自然能充分领悟 真 假 间的对应关系 从 而体会出公差不耐烦的口吻 但如将原文径直译为 Zhen or Jia 英文读者反而会觉得行文突兀 霍译换 假 为 封 既与上文相照应 又由于 Feng 与 Zhen 之间音似 英文读者 想必能读出差人的口气 例6 袭人 向宝玉道 左劝也不改 右劝也不改 你 到底是怎么样 I don t know what s the matter with you she said to Bao2 yu Heaven knows I vetriedhard enough to cure you Ch 24 p 469 Vol 1 袭人对宝玉说这话时 显然带有无可奈何的口气与腔 调 霍译除去添加Heaven knows以补偿原文的 左劝 右 劝 外 又以斜体字 tried 突出袭人的语调 例7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 传情入色 自 色悟空 As a consequence of all this Vanitas starting off in the Void which is Truth came to the contemplation of Form which is Illu2 sion and from Form engendered Passion and by communicating Passion entered again into Form andfrom Form awoke to the Void Which is Truth Ch 1 p 51 Vol 1 本例中 色 空 均为佛教用语 霍译采用文内注加以 说明 不过相对而言 译本中类似的补偿手法并不多见 通过以上例证 我们不难发现 霍译带有明显的归化翻 译特征 其补偿策略以隐性补偿手段为主 辅以少量的文内 注及换位注 目的显然是为了迎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因 为过于烦琐的注释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读者的思路 进而 影响欣赏译文的兴趣 当然 隐性补偿手段虽能降低读者理 解译文的难度 提高阅读兴趣 但也难免带有过度归化的嫌 疑 如上面的例2和例3 不过 要想让 红楼梦 这部伟大的 作品真正走向世界 以归化策略为原则 以隐性补偿为主要 手段的译本应该是迈出的第一步和必要的过渡 笔者相信 随着中外文化交往的不断增强 如果霍克斯能重译 红楼 梦 其译文的归化程度想必会大大降低 进而向异化译本偏 移 四 小结 补偿手段的取舍与选择受译者总体翻译策略以及读者 对象的制约 既不固定统一 相互间也无必然的优劣之分 但译者对补偿的运用必须慎重 同时不应在无关痛痒的文字 上下功夫 Hervey and Higgins 1992 40 本文提出了显性补 偿 explicit compensation 与隐性补偿 implicit compensation 概 念 前者指明确的注释 包括脚注 尾注 换位注及文内注 后者指译者充分调动各种译入语手段 对原文加以调整 包 括增益 释义 具体化 归化等手段 以求达到读者反应对 等 无论采用何种补偿手段 都应在充分把握原文精神的前 提下 确保最重要意义的优先传递 既然翻译必然导致一定 程度上的语言缺损与失真 译者只能作出必要的妥协 补偿 在给予译者充分自由的同时 也对译者的创造力与灵活性提 出很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M Lon2 don Routledge 1992 2 Baker Mona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Z London Routledge 1998 3 Gutt Ernst2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4 Harvey Keith A Descriptive Framework for Compensation J The Translator 1995 1 65 86 5 Hatim Basil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