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doc_第1页
钱钟书“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doc_第2页
钱钟书“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doc_第3页
钱钟书“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doc_第4页
钱钟书“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钱钟书“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emphasize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and ignore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works. Theory of “Sublimity” presented by Qian Zhongshu advocates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not only accord with language expression custom of the target language, but also keep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work. In light of this, Theory of “Sublimity” is able to be used as the guiding thought of Business English. Substantially, Theory of “Sublimity” requires translators to comprehensive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ork and to consider the factors of semantic relation, styl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effect etc, and then translators should translate selectively. In this way,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can achieve the aim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ory of “Sublimity” gives enlightenment to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through stating basic concept of Theory of “Sublimity”,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nglish, principles of applying this theory to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specific examples of Business English reflecting this theory.Key words: Theory of “Sublimity”;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摘要: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对原作的“忠实”,忽视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和译文的可读性。钱钟书提出的“化境说”要求在翻译实践中既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又保留了原文的风格,适合做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思想。“化境说”本质上需要译者在理解了原文的意思,考虑到语义、文体、文化差异和信息的传递效果等因素后有选择有判断地进行翻译,这就达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商务交流的目的。本文通过阐述“化境说”的基本概念、商务英语的特点、将“化境说”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基本原则以及“化境”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具体体现等部分来说明钱钟书的“化境说”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关键词:“化境说”;商务英语;翻译一、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从而出现了大量商务英语翻译和口译活动,然而许多翻译实践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商务英语跨多个学科和领域,涉及面广,在商务英语中适合的文本、贴切的语气是十分重要的,只是采用传统翻译的“忠实”标准是不可取的。因此,与严复的“信”的标准相比,钱钟书所提出的“化境说”更适合商务英语翻译。二、 钱钟书的“化境说”钱钟书对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最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的“化境说”。1964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对“化境说”做出了解释:“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1(P62)1.钱钟书对“化”的理解钱钟书从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引申出文学翻译的性质、功能、理想和境界: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伪”、“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manifold 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1(P62)2.“化”与“讹”共存然而由于国与国之间语言、文字、文化等的差异,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化”,这一点在翻译的定义中就能体现:“翻译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因此,译文中有失真和走样的情况是再常见不过的了,钱钟书把译文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贴近原文的现象称作“讹”。“化境说”的初衷就是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遵循“化”,避免“讹”,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讹”是不可避免的。钱钟书先生本人也正视了翻译中的“译必讹”现象,认为有“化”必有“讹”。“译必讹”的理论依据是“距离”说: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Traduttore traditore)。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1(P63)钱钟书很清楚地阐明了“译必讹”的现象,因为“距离”的存在,所以在译文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种种失真和损伤,彻底完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3.“脱胎换骨”与“得意忘言”“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首先表现在钱钟书对翻译的性质和任务的界定,其次表现在鼓励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判断、选择如何表达,要充分理解原作的含义,用另一个载体表达原文,同时又要保持原作的神韵,也就是要做到“脱胎换骨”与“得意忘言”。 “化境说”提倡译者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得其意,再脱离源语言的外壳用适合的译入语来达其意。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指出了翻译与创作的不同,纠正了人们对翻译的误解,指出翻译不是借本寄生的,也不可随意为之:“翻译可就不同,只仿佛教基本课老师的讲书,而不像大教授们的讲学。原作里没有一个字可以滑过溜过,没有一处困难可以支吾扯淡,一部作品读起来很顺利容易,译起来马上就出现料想不到的疑难,而这种疑难并非翻翻字典、问问人就能解决。不能解决而回避,那就是任意删节的讹;不敢或不肯躲闪而强作解人,那更是胡猜乱测的讹。”2(P205)三、“化境说”与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是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国际商务的背景下进行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商务英语不仅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转换,还涉及国际商务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其语言特点和文体、行文必须符合专业表达法。商务英语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和传递。“化境说”在中国翻译理论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化境”虽然是钱钟书针对文学翻译提出的理论,但在实际翻译实践中,它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论和实践有指导作用。1.商务英语的特点商务英语词汇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体现商务英语用词的正确精准,如cost price(成本价),down payment(定金),purchasing contract(购买合同),sourcing(采购)等。(2)同一个英语词汇在商务英语的情景下意思有所不同,如settlement在商务英语中意为“结算”,goodwill在商务英语中意为“商誉”,capital在商务英语中意为“资本”。同一个英语词汇在不同的商务英语情境中意思也有所不同,如instrument of payment(支付工具),instrument of pledge(抵押契据),instrument of ratification(批准证书),instrument of credit control(信用管制手段),instrument of acquisition(购置凭证)。(3)在商业活动中为提高效率常用缩略词,如L/C( 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T/T(Telegraphic Transfer电汇),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代工生产)等。商务英语的语句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句简洁明了,逻辑严密。商务信函就是简洁明了的典型体现,其语句短小精悍,多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商务合同和法律文件等则是逻辑严密的典型体现,多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表述完整。(2)使用大量固定句式和套用句式,形成了一套国际普遍接受的公式化语言,如We shall appreciate your(若能我们将不胜感激),Thank you in advance for(承蒙谨先致谢)。2.商务英语翻译中“化境”应用应遵循的原则“化境说”旨在译者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和语境之后脱去语言的外壳,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时既在不是原文风格的情况下传达了原文的主旨又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化境说”对商务英语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忠实原文主旨。如前所述,商务英语用语正式、措辞精准,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就是让译入语读者能够准确了解信息发布者的要求和原则,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抓住原文主旨,准确无误地表达作者的信息,尤其是涉及权利和义务时更是要如此。例如,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索赔。当事人因为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在此例句中,译者必须准确理解“当事人”、“对方”和“违约人”的责任和义务。(When either party breached the Contract, the other party should take certain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loss from expanding. If the other party does not take such measures, thus resulting in the expanded loss. The reasonable expenses paid to prevent the loss from expanding shall be assumed by the party who breached the Contract.) 参考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核心信息。(2) 准确理解专业术语。商务英语涉及多个领域,有些词存在一词多义,在商务英语情境下有其特定的意义,译者必须正确理解专业术语,在译入语中选用准确、规范的术语来翻译。例如,Exchange dealers only work with these differences, i.e. with premium and discount, expressed in decimal points, between the spot and forward prices.(外汇经纪人只赚取这些差额,即利用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小数点表示的贴水和升水。)例句中的“discount”意为“贴水”而非通常所见的“折扣”。如将该词译为“折扣”则错误的传达了信息,没有达到在商务英语中“化境”的要求 。(3) 符合译入语语言风格。商务英语的一大特点就是礼貌,交易双方在措辞上要显示对对方的礼貌,如果对照原文逐词翻译,原文的意思是传达了,但是很难达到在译入语内传递与原文一样的情感态度,因此,在传达带有情感态度色彩的信息时采用“化”会使得译文更易于被接受。例如,We shall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if you will make a concession in your price.(如果贵方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我们将不胜感激。)例句中“shall appreciate it”是礼貌用语,“我们将不胜感激”符合汉语的习惯,准确传达了情感。原文语气正式礼貌时在译文中也应用相应的词语和表达法来传递这份礼貌之情,最终达到对商务合作起到推进作用的目的。在翻译时译者要把握原文的语气,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风格。四、“化境”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具体体现商务英语涵盖的面广,涉及金融、贸易、财政、税收、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因此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在忠实文本的前提下体现各行业的特点、显现不同情境下两种文化的对接,也就是“化境”所要求的译文既要消除生硬牵强的痕迹,又完整的保留原作的风味。“化境”对于译者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语言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个例子。1. 文化差异情境下的“化境”翻译之难首先难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上,看到外文作品首先要完全理解字句的含义,其次难在要在译入语中找到与原文意思相等或相近的词语去组织语言表达,最后难在要跨越文化之间的差异去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和偏见,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方面存在差异,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遇到文化差异给翻译工作造成困难时通常在不同文化间找到一个共通的点来实现“化境”。“龙”在中国象征着权力、吉祥、力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图腾形象,龙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到中国人们会联想到“东方巨龙”,说到中国人人们会想到“龙的传人”,我们也有很多带“龙”字的成语,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等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是邪恶之物,象征着罪恶,圣经故事中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dragon在西方国家和中国所引起的联想是完全不同的。鉴于此,如果在译“亚洲四小龙”时不了解文化背景,只是将其译为“the four Asian Dragons”西方人不能理解,因为他们认为龙是邪恶的,含有贬义。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目中是一种彪悍的动物,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 II)中tiger的释义为: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 Singapore, Taiwan, 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发展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 因此为了保持原词的含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又能让西方人理解,那就选用在他们的文化中相对应的词来翻译,将“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才是生动地采用了“化境”的方法。2. 商务英语广告词中的“化境”广告的目的是向市场和顾客宣传、推销产品,国际商务广告则是在跨语言、跨文化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在国际市场打响产品的知名度,那么这就需要广告翻译标新立异、展现个性,并且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种情况下翻译的“化”自然不可少。中文广告语往往短小精悍、语言对称。译者在翻译时往往采用四字词语或成语,用中国人易于接受的形式再现原文精神。例如,戴比尔斯钻石的广告:A diamond lasts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飘柔洗发水广告:Start ahead.(成功之路,从头开始。)等。以上几个广告语翻译都将原文的神韵“化”为符合中国人工整对称的审美观的两个字数相等的短句。3. 商品名称翻译中的“化境”商标、品名的翻译往往需要译者凸显语言新颖独具匠心,以达到吸引顾客、促进销售的目的。商品名称往往不是既有单词而是为了商业效果造出来的新词,所以译者将其翻译成译入语时也要考虑译入语的文化、习惯和顾客接受度等因素将源语言“化”成译入语。例如,美国饮料品牌“7-up”译成中文时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西方国家有“lucky 7”之说,数字“7”在西方国家寓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