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金昌冶炼厂焙炼工艺建造及环境治理工程.doc_第1页
铜陵金昌冶炼厂焙炼工艺建造及环境治理工程.doc_第2页
铜陵金昌冶炼厂焙炼工艺建造及环境治理工程.doc_第3页
铜陵金昌冶炼厂焙炼工艺建造及环境治理工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窗体顶端冶金机电类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铜陵金昌冶炼厂焙炼工艺建造及环境治理工程:一、 项目建设与相关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国家严格限制以扩大生产能力为目的,无原料来源的新建扩建铜冶炼、电解铜行业环保政策的具体指标为:工业水复用率达85%以上;大中型冶炼加工企业环保设施达国际先进水平。传统的火炼铜工艺:鼓风炉、反射炉、电炉焙炼工艺氧化富集程度低,溶化所需热源主要靠外加热,产生的烟气量较大。烟气中so2浓度较低,达不到经济制酸要求,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新的焙炼工艺:富氧强化焙炼工艺(闪速焙炼、焙池焙炼),反应热为自热为主,烟气量小而so2浓度较高,可回收制酸。顶吹浸没焙炼、转炉吹炼法属于新焙炼工艺。二、项目分析1、生产工艺:铜精矿:硫化矿和氧化矿。国内普遍使用硫化矿。必须取得产地铜精矿成分分析或工程使用铜精矿成分分析资料。特别关注:铜、硫、铅、铬、氟的含量。火法焙炼:补充煤及重油等燃料的成分。火法冶炼工艺:备料粗铜焙炼转炉吹炼阳极炉精炼电解精炼。工艺流程复杂,可以分单元给出工艺流程:火法粗炼,精炼,电解精炼,制酸。铜冶炼工程分析中:铜、硫、砷、水量平衡。改扩建项目“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工程分析中应将拟淘汰项目工艺流程、元辅助材料及能源消耗、存在环境问题、污染物产生及排污状况描述清楚。2、 产污节点和污染防治措施:(1) 废气:产污节点:原料系统落料点、焙炼炉及吹炼炉(so2,含尘)、阳极炉(含尘)、制酸制气(so2 ,so3)、电解车间(硫酸雾)、有组织无组织排放。 冶炼烟气收尘和生产性粉尘处理:干式:90%以上采用。沉降室,旋风除尘器,滤袋收尘器,电除尘器。湿式:含湿量大的。精矿、渣干燥,烟气治理用。易造成设备管道腐蚀,废水产生(水膜冲击式、自激式、文丘里式除尘器)。 原料贮运、制备过程:设置通风集气系统,配置布袋除尘器。 焙炼炉、吹炼炉、焙烧炉产生的高浓度so2冶炼烟气:先降尘、收尘,再进入制酸系统。 精炼炉、低浓度so2烟气:除尘脱硫处理系统。(2)水污染物:用水:冷却循环水,少量排水用于水淬渣。排水:烟气制酸系统排放的污酸、酸性废水、地面冲洗。处理方法:中和硫化法。(3)固废冶炼渣:作原料返回生产系统。需处置的:焙炼炉:水淬渣、污酸。酸性废水处理:含砷渣、石膏、中和渣等。区分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污酸、处理站污泥、硫化渣、砷滤饼。进行妥善管理、处理、并分析危废处置可靠性。3. 清洁生产分析阐明主要生产工艺优缺点,与其他生产工艺相比所具有的的主要特点。指标:能耗、物耗、水耗、单位产品污染物生产及排放量(定性,定量分析)且与原有生产装置进行对比,论证技改工程的必要性。硫化精矿为原料的矿冶炼厂:原料s利用率95%吨粗铜能耗。so2排放量10.7-16.9kg,烟粉尘0.71-1,89kg,标煤606-653kg。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按导则确定评价等级,进行环境现状监测。改扩建项目: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测试。地表水、厂界噪声、环境空气、土壤、农作物(厂区、渣场及界外农田)四、环境影响评价:1、 关注的问题:(1) 无组织排放。合理确定无组织排放源强。 确定:需与生产工艺设计的能耗、物耗平衡计算及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查清污染物的流向。(2) 制酸系统运行稳定性: 铜冶炼项目so2排放控制依靠制酸系统正常运行。 普遍采用:两转两吸制酸工艺。 鼓风炉等生产工艺so2浓度偏低,采用单转单吸制酸工艺或补热措施后两转两吸工艺。分析:制酸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保证性;应急补救措施的可行性。(3) 砷污染:砷平衡。制酸工艺中有砷进入污酸、酸性废水中。重视:污酸、酸性废水、含砷渣的处理方法和可靠性分析。若将砷渣返料送炉窑处理,砷可能从烟气中排除,预测砷对环境空气影响。(4) 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卫生防护距离国家标准(铜冶炼厂密闭鼓风型)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但不适合,参照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确定。2、 环境预测:导则准则模式预测废水中特征污染物:重金属,选用重金属衰减模式。五、环境风险及环境承载力评估1、 风险评价重点:制酸系统故障造成高浓度so2排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