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认知过程3-思维.ppt_第1页
第五章认知过程3-思维.ppt_第2页
第五章认知过程3-思维.ppt_第3页
第五章认知过程3-思维.ppt_第4页
第五章认知过程3-思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维 从理解到创造 概述概念推理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 思维 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认识 思维的分类思维的性质 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维的方向性 联想思维 无固定方向 导向思维 待解决问题 思维的运作 辐合思维发散思维思维的创造性 再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思维与语言思维与非理性因素思维与大脑 MRI和fMRI技术 ERP技术 概括为交通工具 谜语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 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黄昏时用三条腿走路 概念的含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具有层级性 内涵是指概念的质 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质特征 外延是指概念的量 即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分类具体与抽象概念眼镜 哲学 白马非马合取 析取与关系概念毛笔 用毛制作的 写字的工具好学生 学习努力 成绩好 热爱集体 关心他人 有礼貌高低 上下 左右 大小等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国家 民族 文化 声 光 电 分子 原子 长方形 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请同学回答 动物 鸟 金丝雀 好人 坏人 圣人 三角形 定义 概念 概念结构的理论层次网络模型特征表理论原型理论 请同学们用特征表理论来解释 游戏 这样的概念 请同学们用原型理论来解释 科学 宗教 和 心理学 这样的概念 小小思考 请同学们用上述理论论证 蝙蝠是鸟吗 注意 请结合上述理论 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为了探究人们如何从众多特征中适当选择属性以形成概念 心理学家发明了人工概念 把人类概念形成的漫长历史移入实验室中 为了解概念形成的实质 过程 策略和规律提供了有效的研究途径 概念形成的策略 实验中 被试形成概念所使用的策略有以下4种 1 保守性聚焦肯定实例全部属性未知概念有关属性一次改变一个属性 2 冒险性聚焦肯定实例全部属性未知概念有关属性一次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 3 同时性扫描肯定实例部分属性部分假设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 4 继时性扫描肯定实例部分属性部分假设每次只对一个假设进行检验 现实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推理现象 以偏概全 赌徒谬误 gambler sfallacy 启动 锚定 偏差易得性偏差 字母K在英文单词里是常出现在第一个字母位置还是第三个字母位置 第三个字母是K的单词数量是以K字母起头的单词数量的3倍 问题1 8 7 6 5 4 3 2 1 问题2 1 2 3 4 5 6 7 9 推理 推理是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 推理有多种形式 包括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概率推理以及类比推理等 心理学领域中的推理形式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 线性推理 条件推理 范畴三段论 范畴三段论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 一个真实的范畴三段论要求从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必然的结论 例如 前提1 所有A是B前提2 所有B是C结论 所有A是C 有的推理看似合理 其实错误 例如 未婚者都不带结婚戒指 我的朋友李君未带结婚戒指 所以我的朋友李君未婚 错误在于 所有X是Y Z是Y 所以Z是X 由于人们对前提中的信息所进行的加工 会受到不同心理活动的影响 有时推理并不按照逻辑进行 因此会导致推理错误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干扰 遗忘 气氛效应 1 两个肯定的前提 容易使人得出肯定的结论 两个否定的前提容易使人得出否定的结论 一个肯定的前提和一个否定的前提 容易使人得出否定的结论 例1 所有A是B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都会游泳所有C是B鱼类都会游泳故所有A是C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都是鱼类 2 两个全称的前提 容易使人得出全称的结论 两个特称的前提 容易使人得出特称的结论 一个全称和一个特称的前提 容易使人得出特称的结论 例子 所有A是B所有的学生干部都是三好学生一些B是C有一些三好学生是女生故一些A是C有一些学生干部是女生 逻辑前提换位 人们在范畴三段论推理中 有时会把逻辑前提换位 倾向于认为逆转后的前提也是真的 由此会导致推理错误 例1 所有A是B 所有B是A进去的都是有票的 只要有票都可以进去例2 有些A是B 有些B是A有些某某品牌的电视机降价了 有些降价的电视机是某某品牌例3 有些A不是B 有些B不是A得奖的学生有的不是心理学系的 心理学系的学生有的没有得奖例4 所有A不是B 所有B不是A所有迟到者都不许进场 所有进场的人都没有迟到 线性推理 关系推理 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例如 前提1 张三坐在李四左边 张三比李四高前提2 李四坐在王五左边 李四比王五高结论 张三坐在王五左边 张三比王五高 条件推理 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条件推理中存在着明显的证实倾向 人们习惯于证实而不是证伪某个命题 例如 如果明天下雨 球赛就停止 因为明天有雨 所以球赛停止 实验研究 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 则另一面为偶数 研究结果 只有约4 翻看卡片 E 和 7 46 的被翻看卡片 E 和 4 33 的被试翻看卡片 E 若有人喝啤酒 则该人的年龄必须超过19岁 通过系统地观察 桑代克发现 猫逃离迷笼的过程是一个尝试错误 trial and error 的学习过程 苛勒把黑猩猩学习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看作是一个顿悟 insight 学习的过程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 problemsolving 是面对问题时经过思考与推理 从而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问题的三个成分 问题的起始状态 即一组已知条件问题的目标状态 即希望得到的结果问题的起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 即一系列思维活动 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思维 将问题从初始状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实例 问题解决的过程 1 问题表征 问题解决者根据所提供的信息 形成一个关于问题的内部表征 即理解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 问题解决者利用问题所包含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主动地构成问题空间 2 选择算子 改变问题空间的各种各样的操作 运算规则 游戏规则等 3 应用算子 实际运用选定的算子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或当前的状态 使之逐渐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 这个阶段也即执行策略阶段 4 评价当前状态 这个阶段对算子和策略是否适宜 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等做出评估 经过评估 可以更换不合适的算子和改变错误的策略 有时甚至需要对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重新进行表征 使问题空间发生明显的变化 问题解决策略 算法 指解题的一套规则 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如果一个问题有算法 只要按照规则进行操作 尝试全部的可能性 最终都会解决问题 密码算题DONALD GERALD十个字母分别代表数字0 9ROBERT已知D 5 求其他各字母的值 A B C 123 A B C 目标状态 启发法 凭借经验和有指向性的分析 用较少的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手段 目的分析 逆向搜索等 河内塔问题 初始状态 条件 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环 两个圆环接触时 必须小者在上 大者在下 手段 目的分析 找出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 确定缩小差距的子目标 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 最终达到目标状态 使问题达到解决 逆向搜索或称为反向搜索 BackwardSearch 指从问题的已知目标状态开始往回搜索 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路径 如果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途径 那么采用逆向搜索较为有效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表征定势功能固着认知结构动机和情绪状态 动机及情绪唤醒水平对问题解决效率的影响 人们往往认为 动机强度越高对问题解决的影响越大 问题解决的效率越高 反之 动机强度越低则问题解决的效率越低 但事实并非如此 心理学研究表明 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而是倒 型曲线关系 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 飞鸟与火车头问题两个车站相距100英里 星期六下午2 00两列火车分别从各自车站相向而行 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240英里 另一列是160英里 在火车开出时 有一只鸟在某一列火车前飞出 速度是每小时80英里 鸟以恒定的速度在两列火车之间来回飞行 请问 两列火车相遇时 鸟飞了多少英里 鸟从第一列火车飞到第二列火车花了多少时间 第二列火车在遇到鸟时开出了多远 然后是鸟飞回第一列火车的时间是多少 那列火车又跑了多远 等等 总之 这些人傻傻地计算出鸟每次在两列火车间飞行的距离 然后把每次距离相加就知道在两列火车相遇时鸟飞行的距离 既然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40英里 另一列是每小时160英里 它们相距100英里 那么应该在四分之一小时时相遇 既然火车在四分之一小时时相遇 鸟以每小时80英里的速度在两列火车间来回飞行 那么火车相映时 鸟飞了20英里 80乘以四分之一 问题表征 能否对问题进行适宜的表征 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问题能得到适宜的表征 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容易 否则 问题就难于解决或无法解决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如从1加到100等于多少 思维定势 一件事情如果经常用同一方法去做 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 以后遇到类似情境时就不假思索地以同样的方法去处理 这种做事的习惯性倾向 称为定势 set 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 将蜡烛象壁灯一样立在墙上 功能固着 指解决问题时用局限的或刻板的方式考虑物体用途的倾向性 在一般问题情境中 我们最感到困难的是需要的条件不足 现有的工具或材料未必派上用场 急切需要的工具或材料却找不到 因此 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是将现有的材料变通使用 但是 我们在习惯上总是把各种工具分别赋予固定的功能 九点连线要求 笔不离纸 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 认知结构 面对同一问题情境 不同的人思考推理的方式将会各不相同 其主要原因在于各有其不同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个人已有的经验及其组织 决定了个人对事物的一种基本看法 当处于问题情境时 个人就会先以其个人的认知结构来试探 如果问题情境与个人认知结构完全符合 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