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幽默.doc_第1页
莫言的幽默.doc_第2页
莫言的幽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十秒幽默 每天三十秒 轻松一整天莫言的幽默三十秒幽默 2012/10/17莫言,等于无语。用莫氏的语言说,就是“闭住嘴巴,省出力量来思考。”莫言获奖了,可大家不是缄默不语,而是一片哗然,还有一片闹腾的。更有奇怪的,居然前前后后都怀疑莫言获奖。看来大家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还真是缺少扫盲,缺少理解。还是莫言自己说得好,这只是一次文学评奖,是文学院的评委们评奖,不是我们这里的网络投票,也不是领导组织的评奖。还有一点奇怪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大陆人士,莫言也不是第一人,就这几十年里,和平奖是有三个,似乎都引起了政府的“抗议”,说是干涉“内政”了。其实,我觉得,心态放平,这其实只是一个诺贝尔专项奖评奖委员会的评奖,也许代表了评委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但是要说有多少政治的内涵,即便有,也不多,即便有政治的动机不纯,也是一群书生的政治游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更为奇怪的是,十二年前,也有一位中国大陆的中文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似乎有关当局也很不高兴,也是以“干涉什么”为由,还在大报上振振有词地批评,居然还影响了经济的交往。这真是让人想起“疯狂的石头”的电影寓言,这不是“疯狂的文学”么?同样的,慕言获奖了,很多人煞有介事地发信祝贺。可是在此之前呢,慕言的小说可是被大肆地批评过啊,连责任编辑也收到前所未有的莫名其妙的“株连”。当然,连雪批评和不断的惩罚,连作家本人都有些郁闷和不自信了,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况味了。可是,等到挪威的声音宣布了,好多人却转瞬间变了色,滑稽,怪诞,魔幻,好在莫言自己也是魔幻怪诞派的小说家,不然,还真适应不过来。这说明,我们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懂文学艺术,或者根本上就没有把文学艺术当成文学艺术,这就是“文革”那个可笑的罪恶的时代留给我们的遗产,深层次的遗产。这帮人,除了海认得几个汉字,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审美能力,其实还远远比不上“讲话”,连门儿都没有摸到,却还是喋喋不休地,说这个不是文学,这个不是本来面目有几个老八路,也来审视莫言的小说,说是这哪里是小说,这哪里是当年的历史,这哪里是我们的革命历史云云。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不是“蹬清”!他们每次作报告的时候都是念成“蹬清”的,而不是“澄清”!)一是,小说,如果有,究竟是怎么样的呢?马克思好像也没有定义过,甚至也没有时间涉及过,讨论过;就是“讲话”里,也来不及定义过啊;二是,似乎这些老八路除了善于端起枪靶把头杀敌,还有无所不能的,连小说也是在行的,好像他们对于小说的把握和理解,比莫言还能耐。这就有点可笑了,在我这个外行,因为我就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是小说,什么样的不是小说,我经常看到或者读到一些人的报告讲话到像是小说,而写的小说呢,却像是报告和讲话,就像是看到活人像是僵,而殡仪馆的僵尸却更像是活人,差不多这样的情形很不少。三是,小说和历史的分别问题。写小说的,难免要牵涉到人物和事件,还有时间上的问题,地域上的问题,这小说跟历史难免会有“交集”。但是,小说绝不是历史,历史也不会是小说,即便是历史小说也不全是历史,更不全是小说。历史小说是把历史写成了小说,小说里糅合进了历史的人物和故事。当然,历史里边可以有小说的甚至是戏剧性的写法,比如是司马迁的史记里边状写的很多的历史画面,大家最为熟知的鸿门宴,我想,司马迁是没有“亲历亲见”的,固然嘛有“采访”,但也不排除司马迁的文学的笔法和风致;还有刘向写的战国策,也难免,比如大家熟知的“荆轲”的故事,也是“有板有眼”的,描摹得“惟妙惟肖”、“活龙活现”的,我也相信,刘向也没有“在现场”呢。但是,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是把小说,特别是涉及到历史的历史小说当成“历史教科书”来读了,典型的例子是三国演义,没有看到“演义”这个词,只看到“三国”,当成了三国志,所以更多的人读完或者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就来大谈“三国”了,这不是很滑稽么?即便是三国志,也是陈寿写的“三国志”啊,未必就事事都千真万确了,比如“赤壁之战”,王粲的描述却是大大的“轻描淡写”了的:曹操进军至江上,欲从赤壁渡江。无船,作竹椑,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轻舸百艘烧椑,操乃夜走。曹公赤壁之败,至云梦大泽,遇大雾,迷道。建安七年,邺中大饥,米一斛二万钱四是,一个作家写的某地的小说,也未必要那么“较真”,鲁迅早就说,写一个人,可能取的是张三的鼻子、李四的眼睛、王老五的嘴巴等等,如是而已。怎么会有人就把小说当成是历史来看呢?即便是小说里写了“你爸爸”,也未必就是生活中的“你爸爸”啊。理解文学之难,还真不是一般人的问题,就是小说家、作家群自己人,也未必不落窠臼,不落俗套。有人读白居易的写杜甫草堂的诗,就还真去成都“现场考察”了,说是那里没有“林壑”,可见白居易写的并非杜甫草堂,而是别处云云,这就根本上离开了诗歌之道了。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了。总之,我们,一般人,对于文学和诗歌的理解,还真有些距离,大概是文革搞久了,口号喊多了,语录书读蠢了。好在莫言还真幽默,自自己获诺奖,前前后后,议论场中的言语,官方的,非官方的,网络的,平面的,就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这个社会的世态人情,也照见了自己。也还有人习惯性地提问,问莫言先生,诺奖的这七百五十万将派作何用场,莫言也许是早有准备,也许是口不择言,也许是不假思索,就回答了,说是要利用者750万元去北京买一套很大的房子。有心人立马提醒莫言先生,北京的房子每平米五万哦,就是七百五十万,不吃不喝,不请客不送礼,不招待,也还只能买一百二十坪的房子喔,不是大房子哦呵呵,文学的诺奖,应该是这世界上目前文学界的最高奖项了,好比是奥运会的冠军是体育比赛里边的最高奖项一样,我看。但是,时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位,也没有一个企业,更没有一个组织表示要给莫言先生一套住房和一款豪车的奖励,更没有听说过中国文联要给莫言先生五百万或者一千万的奖励啊。所以,莫言先生说要去北京买房,记者们就笑了,莫言先生,真不愧是“魔幻主义”小说作家,还真不失其小说家的幽默。最后,老实地说,我没有读过莫言的小说,也没有看过莫言的小说拍成的电影真是有些抱歉,有时间一定去拜读和欣赏。但是,我真心觉得莫言的获奖,是中国白话文学,自五四以来或者更早,有人建议从明末清初算起。的白话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次华丽的转身。须知,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学的光芒和绚丽,在世界文学史上,那是无出其右者,而白话文学,鲁迅先生当年就很自谦,后来更无人敢“问鼎中原”,直到高行健先生于十二年前,破历史之天荒,获得当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继之而起,就是2012年的莫言了。相信,今后,不独小说,还有其他的文学样式,也将为世界所公认,不必妄自菲薄,但须继续努力。我们必须承认,以中文汉字为主的东方世界与以拉丁文字母及其派生的各种字母为语言要素的西方世界,之间的距离还是蛮远的,不必讳言,一个是直行书写的,一个横着书写的,即便之中国大陆改从了横行书写,从左到右,但是汉字的独特的书写结构和书写习惯于书法魅力,仍然使得汉字世界有些让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