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 下学期.doc_第1页
八下历史 下学期.doc_第2页
八下历史 下学期.doc_第3页
八下历史 下学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1、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 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服务业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负面影响:工业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治安混乱。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活用品 生活方式 生活趣味 生活习惯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工业革命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2、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有组织的政治斗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3、 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作了思想准备代表人物: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6、巴黎公社: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三、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一、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非正义战争1、 大战原因(目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2、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3、 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4、 一战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坦克、飞机5、 人类就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人类应把科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1、 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 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3、 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4、 雅尔塔会议 英(丘吉尔) 美(罗斯福) 苏(斯大林)5、 法西斯刑具,发展成为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6、 二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7、 联合国,最大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成立,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发于1825年的英国。 2、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4、经济危机的表现(危害):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市场萧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5、经济危机使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成为发动战争的策源地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一、 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1、 历史背景:俄国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激化2、 彼德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3月)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 列宁领导成立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4、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5、 苏联的建立:1922年,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6、 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二、西亚病夫的崛起 1、20世纪初土耳其被称为“西亚病夫” 2、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3、凯末尔改革:学习西方,破除落后习俗,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推动工业的发展三、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实现美国的经济复苏 2、措施:国家干预经济,实行系列改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影响:缓解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一、 中华民族的觉醒(一) 新文化运动1、 口号:“民主”和“科学”2、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3、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4、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 胡适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6、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二)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1、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 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北京 学生(运动先锋) 第二阶段:上海 工人(运动主力军)3、 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二、历史性的转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阶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南陈北李”,陈独秀在上海(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李大钊在北京(北)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 3、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7月1日为党的生日。 4、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2、1924年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创办于广东,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二)北伐战争1、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第四军被誉为“铁军”2、北伐战争中,中国人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3、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北伐失败 (三)红色根据地的建立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2、毛泽东领导湖南秋收起义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5、五次反“围剿”,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6、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7、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党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四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一、 生活中的变化1、 物质生活的变化 交通工具、服装、住房、饮食、通讯工具的变化2、 精神生活的变化 报刊、电影(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照相、习俗二、头脑中的变化 1、科学思想渐渐进入人们的头脑 2、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逐渐被人接受 3、妇女地位的提高第五课 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一、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称霸世界。2、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柳条湖,此后不久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3、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4、 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1) 南京大屠杀 1937年底到1938年初(六个星期)屠杀30余万中国人民(2) 细菌战,日本731部队,用中国人身体作细菌实验(3) 轰炸城市 重庆六五隧道大惨案 1941年6月5日(4) 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潘家峪惨案5、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5) 东史郎事件(6) 新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7)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二、全民族的抗战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造成革命根据地的困难局面2、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反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2)东北抗日义勇军(杨靖宇)自发组织抗日(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二)万众一心,全民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七七事变,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新四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开赴抗战前线,全面抗战开始。 2、抗战概况 (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血战台儿庄)、武汉会战 (2)平型关战役: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取得了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 (3)台儿庄保卫战:李宗仁指挥,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第一次重大胜利。 (4)百团大战 3、海外华侨和世界人民支持抗日战争 (1)华侨领袖陈嘉庚发动捐款捐物 (2)白求恩(加拿大)柯棣华(印度)援华医疗队 (3)苏联红军和美国志愿军航空队(飞虎队)到中国参加对日作战(三)抗战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签署投降书,9月3日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9日,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回归祖国。 2、抗战胜利的原因:中国军民的顽强抗战和海外华侨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3、抗战胜利的意义:(1)抗战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2)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四)问题: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周恩来说过,张学良、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1、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什么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评价这么高? 西安事变是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学良、杨虎城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以民族利益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 2、在今天和平条件下,学习这段历史有什么现实意义? 学习历史能让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现在虽是和平时期,但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还很多,如美国的霸权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的复活等。因此学习这段历史可使我们时刻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认识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的历史教训,为第三次国共合作创造条件。第六课 新中国的诞生一、 两种命运的决战1、 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国民党要消灭共产党,实行独裁统治;共产党要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 根据地的人民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开展大生产运动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3、 重庆谈判:1945年8月,重庆,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问题:(1)为什么蒋介石要提出重庆和谈?迫于人民和平的呼声;为发动内战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诱骗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根据地,寻找借口转嫁内战责任。 (2)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险赴重庆谈判?体现了什么? 是为了早日实现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团结教育全国人民。体现了毛泽东“一身系天下安危”的“弥天大勇”。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2、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3、渡江战役 1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