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玩话筒简法及心得.doc_第1页
1玩话筒简法及心得.doc_第2页
1玩话筒简法及心得.doc_第3页
1玩话筒简法及心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玩话筒简法及心得% y$ o9 m- f( _* S2 x+ M$ b; y如何选择话筒及调试方法:! q4 b7 n+ h3 T- _0 H3 l4 W% j- G流行、通俗的演唱使用动圈话筒;合唱或民乐演出使用大震膜电容话筒,戏剧使用界面话# f3 K! % u/ t4 w% ?筒,小品使用领夹话筒,连唱带跳用头戴,打击乐用具有高声压拾音性能的,弦乐用驻极! j4 e6 e1 p! T* 体话筒。U9 N L 4 B) |音箱摆放尽量不要把话筒拾音区域覆盖进去,返送音箱的扩散角度控制很重要。: x) a! C0 k+ x9 g& v. I8 S# g流行歌手声音要厚;民族唱法声音要亮,美声唱法不用管他。唱歌底气不足的加中高频,) Y2 X& f7 d$ B- R突出他的亮,底气很足的减低频,省得声音破掉,女人加低频声音厚,男人加高频声音透。 6 e# 6 I N& n# m概念如此,找个调音台自己多玩,找到感觉就别忘了。5 7 _* g% K% n/ kX E话筒低频叫减200,中频叫630,高频叫2K5-4K/ y( a) f9 : f+ e7 U J. Z0 c% A声音薄加300-500,声音空减1K,声音炸减4K,声音闷加3K,要齿音加8K,余音绕梁加12K-: n, j# 7 N( d- s16K。0 h! D! r: b2 u9 另外再加几句心得:4 ?1 c6 B5 3 Q; A: vKTV话筒调音以小姐的唱歌感受为标准。8 h. v( _% a- h( X酒吧里面MC话筒的的声音在不破的前提之下要放到最大。! b: |% I$ J/ Z6 c5 n+ g4 L% ?路演和演艺厅跑场的歌手以满足他的虚荣心为要旨,他说什么你就听什么.& C|& k# AA; T% S政府的场合,只要声音清晰了,音质差点也没事,别让领导觉得累。4 V$ H* W) s/ P7 z; Fv专业的歌唱家,就是声音差点,人家也不会怪你。1 t# s5 g$ F7 o大型演出的话筒怎么调,说不好听,你连问都不要问,这种机会不是人人都有。& v, g1 I( V2 C0 o: q$ 最后,还是有人挑你毛病,记住,不要说别人不懂,先说一声:不好意思,我没领会到,; w O$ K$ R7 I4 ; S6 请原谅,多包涵。相信没有人会继续再刁难你。0 n/ O, A+ q! |0 o- bw f2调试话筒之我见/ z! P7 l: # L# U5 o一个常见的现象:你去调试话筒,你调好了以后,自己感觉不错,等别人上来唱,有2 C/ ) g( P& W$ q3 Q时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你觉得很好,别人觉得不行,你觉得自我感觉不错,别人觉得唱起. e# t$ A5 Q) r* C, 5 n来累?有没有这种现象?/ n) E. D 7 , j: y0 q原因是什么?你调话筒的时候,因为你是人,你有下意识的美化自己的声音的意识,& x m; j- J- c5 P$ S2 P比如你的声音单薄,你就会提升中低频让自己的声音丰满。等你按照自己的意识调完以后,) D5 _: SU$ l$ z2 & D) e0 e I你唱起来舒服了,别人呢?这个误区在于什么?调试人员的主观意识过强,忘记了这只话* I5 u: G4 f( E/ J- M2 |) Q筒不是给你用的,你美化自己的声音没用。你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调试的结果不一定适合: Z( i, g! y: G1 r9 Z# * K6 f别人。, O5 ; / w) m0 p% w给一个建议,你自己是个公鸭嗓,你就调出一个公鸭嗓的声音。你调好的这只话筒,- D* z; v b$ 2 l交给SZY 就是SZY,交给PLY就是PLY。如果你把一个公鸭嗓,比如是你自己的声音调成一M! b, j, x# f. Z个公鸡叫,或者你喜欢PLY,你把SZY 的声音调成PLY,那别人骂你N 遍都是活该。 E p+ E. 8 P3话筒唱歌“累”的原因分析和话筒调音思路- r+ L9 x/ O: f0 H+ l大家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歌手或客人反映唱歌时感到有点“累”,调音人员自己上去 5 ?: 9 Y* M; J5 D试,或者调了后,自己感觉良好,但是把话筒交给歌手或客人的时候,他们有时还会有累; h9 N4 d4 c7 # h& n8 F的感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我来分析一下原因。6 rZC, n# u& I从唱歌发声的角度而言,人在放松的状态下,一门心思唱歌,而不考虑其他事情的时! 9 j2 U1 Y* k, n& Z% Q候,感觉是最轻松、流畅的。而当在唱歌的时候,如果刻意模仿别人的声音,或者歌词不0 u2 $ S3 s& a) j& ) g/ r9 n3 y熟的时候,脑子里面想的东西就多了,人就会紧张,放不开,唱歌就会感觉累。大家可以& H5 Y7 F y# E. B2 * X, b自己对比一下,如果你模仿张学友的声音唱歌和你就用你自己的声音唱歌,看看哪一种累+ S, - d0 ) M9 就知道了。9 w( z4 _+ w M人对自己的声音是最熟悉的,当面对一套音响,用话筒唱歌的时候,如果音响里发出( # I2 z+ E) . t8 - a的声音和人脑子里自己的声音印象不同的时候,人就会下意识的改变唱法,去寻找更接近8 a; r1 |& _# R6 D自己声音的发声方式,就等于自己去模仿自己的声音。比如我的声音很厚,但是音响出来I$ k; ?3 p6 L的声音比较薄,我在唱歌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运气,加厚自己的声音,这个时候,由于8 g) X, 2 o B9 z不能完全放松去演唱,嗓子很快就感觉到疲劳,就感觉累了。8 d: _ v1 h J% 而音响调试人员去调试话筒的时候,由于是用自己的声音调试,人对自己的声音缺陷: p! X# U5 I6 x F也是了解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调试人员会针对自己的声音缺陷,用调音台均8 ay: S+ P1 R9 5 衡去进行美化处理。比如知道自己声音不亮的,就会提高一点中高频,觉得自己声音不够* v9 0 z. Z- o+ v/ / I厚实的,就会有意识提升中低频。这种情况下,调试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声音调的挺美。但2 j % * A& z- C4 I是,在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这种针对自己的声音缺陷进行美化出来的处理方式,对- a2 XX. Y* M5 | W0 jU自己是有效的,但是对别人可能就无效了,因为别人的声音特色和调试人员自己的声音特* D- $ b- q6 E点不同,比如你针对自己声音不亮提升中高频的处理方式,换到一个声音很亮的歌手身上,6 P! I0 j$ # f9 k中高频就过头了,如果你不去调回来,歌手唱歌就会自己刻意压暗自己的声音了,唱歌就) Y( P# DI8 + k: g累了。在调音过程中,相信大家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配合歌手调话筒的时候,歌手有时/ n1 a: 6 v, O. Z6 5 I# |候会说,再亮一点儿或者再厚一点儿。这个时候,不是歌手在挑毛病,而是歌手在告诉你,* o; P 3 x! l3 - k你现在调的效果和他脑子里的效果概念的差别,当你调的效果和他脑子的的效果吻合的时5 R0 |1 v3 t# F! A3 o, j3 e候,他在唱歌的时候就完全放松不用再考虑效果问题,也就不会感觉累了。$ e2 S5 r5 P* 3 D r0 O所以,经过分析,话筒感觉累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音响系统的还原性不好,不能把歌4 G1 O. _+ l m2 i/ Y( ?手自己的声音还原出来,让歌手在演唱的时候需要分心去寻找自己的声音,由于不能完全1 & U3 Z% f3 j9 w放松,所以就累了。因此,我的话筒调音的思路,不是自己拿着话筒去调的时候刻意去美6 Q; 0 u( , f, v化自己的声音,而是去还原自己的声音,不管自己声音是好是坏,你是什么样的声音就调/ z. - gU+ O/ o; M# h成什么样的声音。当这个话筒能够真实的还原自己的声音的时候,也就能够还原其他人的) v) S- E & 4 : * # U r声音,这样,人在唱歌的时候就会完全放松,也就不累了。不过,这种意识的培养过程可3 4 O+ c+ & 4 C5 i0 r能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需要的是放下自我,突破自我,放下个性去追求共性+ m3 N7 X7 X3 f: y5 K1 I+ X3 i* g7 A4话筒调试的一点经验* M A, 5 d/ P- * O2 z在目前的工程中,不可避免要使用一些品质不是很好的话筒(有线或者无线),怎样能! Ig& * 9 c让这些话筒出来比较好的声音,如果单独调这个话筒,多少都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5 _( C, o6 i. G& Y调试出来的效果往往不能很准确。我的经验是:准备一只高档的话筒或者个人认为比较不5 2 J. _# c; u& T错的话筒(比如SHURE BETA58或者SM58),在调音台上不经过均衡处理,只是调整输入电 _: n) j/ rN7 X* n* A) S h t平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在另一路接上不太好的话筒,手里拿着这两只话筒讲同样的内容,7 S& R w, m D+ y# 调节比较差的话筒通道的均衡,使两只话筒的音色尽量接近,然后再这个基础上根据歌手& P0 M8 N8 0 S4 l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小的修改,一般都能让品质差的话筒有比较“专业”的声音表现,有兴d- 4 ; A8 H; N. q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 q$ 0 T/ g; E+ Z9 R; i5话筒感觉累的一个原因 J( _& C1 A2 Y9 x- _有时候在一些场所,客人或者歌手反应说,话筒唱起来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 m: ( I* , c0 5 P结出一条经验。说话筒唱歌累,往往是因为话筒的中频缺少和低频薄了。在这种情况下,8 ) Ki( X( y0 I& c6 7 P人在唱歌的时候,一听音像出来自己的声音有点薄,就会下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中频和低频,9 q xr) d9 y9 E A% g6 n以求获得那种比较实在和浑厚的声音。而这样的唱法就很容易让人感到嗓子疲劳。经过实# B3 h$ e5 z% q8 f) i! P践,发现有2 个频点对这种现象的改善比较大,一个是低频的300400赫兹,稍微提升一$ ) * R& D, X. |点,大约3分贝之内,可以增加人声的厚度,另外一个点就是中频的800赫兹,提升23. d9 D+ L( _: N6 A6 E% r9 b8 h% H个分贝就可以让人声变得突出而结实。朋友们可以试一下。调音如果只有一个中频扫频,5 ?% TE) i$ 2 S* u: 那就调800这个频率,如果有多余的扫频,再加300400这段。有朋友肯定会疑虑,会不7 Y, I* z. N6 h* . y会引起啸叫,当然,这个可能存在。不过,当声音变实在了以后,你就不用把话筒开到原( R# - N7 C |: / M( s( _( Y; 来那么大了。8 I I/ H3 D+ : 1 f) d. 6话筒啸叫的主动出击4 u: G/ w. J% |* r+ V9 s很多情况下,朋友们都为话筒啸叫的问题所困扰,解决的方式无外乎利用均衡器或者反: * d9 H) I k* h馈抑制器来压制啸叫的频率。我觉得这都是一些被动的方法。关键是要找到为什么啸叫?2 l0 i8 _/ |; o v# 按我的经验,发生啸叫都是因为在整个频响范围中有一些能量突出的频段,因为这些频段; I5 : m1 U- P$ l S D能量突出,往往这些频段是容易触发啸叫。一般来说,在系统调试的时候,首先主动出击,8 U! t7 Q# b0 Q通过均衡器把整体的频响做到基本平直,不让某些频段突出,这样,在后期话筒调试的时5 ?4 v- v$ U C( 2 F- N候就会很省事。6 p1 |1 P% p1 h8 P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是否有突出的频段呢?我的方法是:反复听一些自己熟. v/ Y# K F/ q. u# ?3 d& A悉的音乐,听听系统发出的声音有没有任何刺耳或者不和谐的声音,然后反复调节均衡,6 uG. Z0 T7 C8 |8 让声音变得平顺,自然以后,再开话筒调试,就算是站在音箱覆盖区域,一般都很少出现( Y6 w) 4 6 o J- O7 f啸叫,哪怕是站在音箱前面大声叫。这样做的关键在于1、要用自己熟悉的音乐;2、要能# Z# U. f3 l0 准确把握频率和音色的对应;3、心狠手辣,不要担心衰减多少影响音质,因为你减掉的只4 J- % H% T! $ n+ Ui7 k不过是多余的东西。6 T4 Q6 o. H/ O7手捂话筒头就啸叫的解释) 2 F# |* _( x6 h( Y k大多数的话筒都是心形指向性,也就是对正前方一个心形区域的接收灵敏度比较高,而, , P6 c) A) a- z9 O: Q对话筒背后区域的声波接收灵敏度低。话筒的心形指向特性是依靠话筒振膜正面的声波和, j$ v+ ?0 Z. Q; p振膜背面的声波相互干涉形成的,大家可以在话筒头的侧面看到一些小孔就是给振膜背后( l( n W! a* I; H提供声波的。当话筒罩被捂住的时候,话筒振膜背后的声波能量大大减弱,这时候,话筒3 X: C- f6 ( ?7 Q) E的指向性就从心形指向转变成无方向性了,这样话筒对以话筒为球心的周围360度空间的/ t+ x) h* U2 _- _0 A Z声音的接收灵敏度就大致相同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啸叫的发生。9 l4 P- c8 D # t8实际应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