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的饲养管理.ppt_第1页
鸭的饲养管理.ppt_第2页
鸭的饲养管理.ppt_第3页
鸭的饲养管理.ppt_第4页
鸭的饲养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肉鸭饲养管理 肉鸭的全身器官 一 肉鸭的品种 北京鸭世界肉用鸭的鼻祖 世界上多大数优良品种具有北京鸭的血统 有的甚至是由北京鸭直接选育而成 北京鸭经填饲后 肌间 皮下脂肪丰富 是制作烤鸭的理想材料 樱桃谷胸肌丰富 一般做分割肉 番鸭胸肉长得快 而且瘦肉率高 做分割肉及肥肝出口 肉鸭品种介绍 北京鸭 系 樱桃谷 二 鸭的生活习性 一 嬉水习性鸭子是水禽 嬉水是鸭子的天性 嬉水有利于鸭生长发育和促进体格健壮 尽管鸭喜水 对居室 运动场及周围环境却好干燥清洁 因此 水的管理非常重要 二 采食习性 鸭嘴扁平 采食时用嘴铲食 鸭有边采食边刷嘴的习惯 根据以上特点 增加料槽与水槽之间距离 让鸭子吃料后有充分吞咽时间才能到水槽 减少刷嘴时饲料浪费及饮水污染 同时可保持饲料槽周围的干燥 三 胆小怕噪鸭胆小怕噪 遇到异声怪响或异物的突然闯入 会使鸭惊慌失措 引起炸群 严重影响鸭子的生长 1 群体不宜过大 以500 1000只一群为宜 2 夜间为了防止鸭群受惊吓炸群舍内给予长明灯 四 群体性强鸭子是群体性很强的动物 尤其在雏鸭阶段表现更为明显 喜欢互相挤在一起 即使很热时 它们也有可能分成小群挤在一起 育雏初期要求饲养人员24小时值班 定期轰赶散热 一般开始时10 15分钟一次 绒毛干燥后如果温度适宜 雏鸭扎堆群体小 可延长到间隔30分钟轰赶一次 7 10天后 雏鸭3 5只小群分散休息 这时可改成自由采食 饮水 也不需要轰赶鸭子 三 雏鸭饲养管理 一 雏鸭质量标准 1 雏鸭健康结实 脐部闭合良好 无感染症状 2 毛色一致 大小均匀 初生重在50克以上 3 雏鸭活泼好动 绒毛紧凑 光洁 眼大有神 反应灵敏 叫声宏亮 手握雏鸭挣扎有力 4 无畸形 喙或腿畸形 瞎眼 二 接雏前准备1 清除鸭粪应注意不要遗洒在场内或道路上 并运至远离鸭场的地方 2 冲洗鸭舍及周围环境 然后用2 火碱或5 福尔马林消毒 注意冲洗 消毒一定要彻底 全面 防止有死角 消毒要等场地干燥之后才能消毒 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 3 所有饲养设备及用具应经冲洗 消毒后再进入鸭舍 能浸泡的设备或用具尽量用5 福尔马林浸泡消毒 注意饲喂 饮水用具用之前要用清水洗净凉干才能使用 4 网上育雏要检查网底及周围有无破损 连接及修补处如有翘起的铁丝茬要按压平整 以免刮伤鸭脚或皮肤 地面育雏要根据季节铺放松软的垫料 5 准备工作就绪后有条件的可用3 5倍量福尔马林再薰蒸消毒 福尔马林薰蒸消毒1倍量剂量 高锰酸钾7克 米3 福尔马林14毫升 米3 薰蒸消毒注意封闭2天后打开门窗通风2 3天 将舍内福尔马林气味排放干净 6 准备的设备及用具 A 取暖设备 保温伞 煤炉等B 饲喂 饮水设备 料槽 饮水器等C 通风降温设备 排风扇 通风口等D 温度计E 围栏F 照明设备 三 育雏方式网上育雏 北方饲养肉鸭多采用网上育雏 网架高70厘米 用竹排或竹竿搭好 架子上铺塑料网 优点 1 雏鸭与粪便隔离 减少疾病感染机会 2 环境容易控制 缺点 转群工作量大 而且增加应激 育雏 0 14日龄 四 适宜的温度 五 育雏的湿度鸭虽喜欢嬉水 但对周围环境却好干燥清洁 特别在雏鸭时期 环境的湿度不能过大 圈窝不能潮湿 垫草必须干燥 尤其在吃过饲料或下水游泳回来休息时 一定要睡在干净的垫草上 如久卧阴冷潮湿的地面 雏鸭易发生感冒 腿病及胃肠疾病 而且还会烂毛 因此必须勤换垫草并凉晒 保持舍内环境干燥清洁 育雏适宜的相对湿度一般1周内要求在60 70 1周以后保持50 60 即可 六 饲养密度 七 通风换气在高温 高密度饲养条件下 育雏室内由于呼吸 粪便及潮湿垫料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如氨气 二氧化碳 硫化氢等 超过一定浓度就会危害雏鸭健康 如眼结膜充血 流泪 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受损伤 感染引起呼吸道症状等 因此育雏室要定时通风换气 通风程度以当人进入时无刺鼻 刺眼的感觉为宜 八 光照育雏期限0 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 光照强度40瓦灯泡 4日龄 出栏每天23小时光照 光照强度15瓦灯泡 九 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1 接雏分群清点鸭数并分群放入围栏 雏鸭到场后当尽快将雏鸭按盒分散放置在围栏周围或舍内 然后立即清点鸭数 并按大小 强弱分群 群体大小根据围栏大小而定 一般以300只为宜 最多不超过500只 地面育雏的雏鸭 在天气晴暖时 在育雏的第2天就可放出舍外活动甚至下水游泳 为了操作方便 可以舍外合群 入舍后随时分群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育雏 随着鸭子的生长发育 要随时扩栏 保证饲养密度不至过高 2 先饮水 雏鸭出壳后20 24小时开始饮水 轻轻放入水面3 5分钟 水刺激鸭脚促使雏鸭活动饮水 或直接将雏鸭放入3厘米深浅水盘中教鸭饮水 也可往雏鸭身上喷少量的温水 让雏鸭互相啄食身上的水珠 封闭式饲养的雏鸭教水方法可采取雏鸡的教水方法 人为让10 20 雏鸭的喙接触饮水器中的水 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鸭应先喂给一定量的5 糖水 并在水中补加复合多种维生素以减少应激 必要时饮水中添加抗菌素以增强雏鸭的抗病能力 3 喂料雏鸭饮水之后接着就是开食 开食时可先将料盘放好 然后向料盘撒料 边唤边吃边撒料 逗引雏鸭认食吃食 雏鸭不但消化道容积小 而且鸭没有嗉囔 只有食道的膨大部 不能象鸡一样在嗉囔内囤积食物 因此喂鸭要少喂多餐 一般7日龄内每天喂食7 8次 7日龄以后肉鸭自由采食 四 育肥期饲养管理 一 采用两阶段饲养方式 肉鸭14日龄后进入生长育肥期 这个时期鸭子生长发育迅速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育雏期强 死亡率低 食欲旺盛 采食量大 比较容易饲养 1 过渡期的饲养 育雏结束转入生长育肥期的前3天 将雏鸭料逐渐换成生长期饲料 以防止突然更换饲料引起鸭子应激而影响生长 2 转入育肥场地内应强弱分群 3生长育肥期均采用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 饲料应勤加少加 防止浪费 4 生长育肥期光照不宜过强 采用23小时光照 光照强度3瓦 5 防止啄羽 当圈舍内过于潮湿 饲养密度过大 光照过强或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不足时 生长鸭会出现啄羽现象 6 肉鸭每隔2 3小时要将它们慢慢赶起来走动一下 以免久卧不起 腿部淤血 瘫痪 7 称重 称重在肉鸭饲养过程中至关重要 它能了解肉鸭生长情况 体重增长速度 五 鸭群观察要领 经常观察鸭群是肉鸭饲养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养鸭者可以随时了解鸭群的健康与采食情况 及时挑出病 弱 死鸭 以便加强管理 及早预防疾病 1 观察羽毛 健康鸭的羽毛平整 光滑 紧凑 羽毛蓬乱 污秽 失去光泽 多见于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 羽毛断落或中间折断 多见于啄羽症 幼鸭羽毛稀少 是烟酸 叶酸和泛酸缺乏的表现 2 观察行动 运动状态 正常情况下 幼鸭反映敏捷 精神活泼 挣扎有力 叫声洪亮而脆短 眼睛明亮有神 分布均匀 如扎堆或站立不卧 闭目无神 叫声尖锐 拥挤在热源上 说明温度过低 如雏鸭张口喘气 撑翅伸勃 呼吸急促 饮水过多 远离热源 说明温度高 雏鸭远离风口 偏向一边 说明有贼风 病鸭侧卧 头向后背 两腿痉挛性的反复蹬踏 全身不断的抽风 是小鸭病毒性肝炎所致呼吸困难 有粘液从口和鼻中流出 不住的摇头 主要鸭霍乱 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脚趾向内弯曲 用肘关节支撑身体或伸腿侧卧 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表现典型的观星姿势 3 观察粪便 正常粪便为深褐色 带有少量白色尿酸盐沉淀 当鸭患病时 往往排出异样粪便 如排水样稀便多由鸭舍温度过大 天气热 饮水过多引起 血便多见于球虫病 出血性肠炎 灰白色或绿色粪便多见于鸭瘟 鸭霍乱等病 4 观察脚爪 如有脚垫 多是由于垫网过硬或温度不当引起 如环境温度过高 湿度过小易引起鸭掌干裂 若垫网有毛刺 接头间未处理以及其它易引起外伤的因素存在 则鸭只易感染葡萄球菌 引发腿病 5 观察饲料 饮水用量 鸭在正常情况下 采食量 饮水量保持稳定的缓慢上升过程 若发生采食量 饮水量明显下降 就是发病的前兆 注意与应激引起的相区别 当发现部分料桶剩料过多 应注意附近鸭群是否有病鸭存在 6 弱 残 病鸭隔离 在鸭舍一角隔出一小块地方 把弱鸭 残鸭 病鸭等短期单独饲养观察 增加料盘及饮水器具 以提高成活率和出栏均匀度 如发现传染鸭 要及时淘汰 不可吝惜 以防止传染鸭群 六 鸭群保健 七 免疫程序 八 常见鸭病防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 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 鸭病毒性肝炎 肝肿大 色发黄 肝脏表面有大量出血斑点 鸭传染性浆膜炎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 缩脖 鸭传染性浆膜炎临床症状 头颈歪斜 鸭传染性浆膜炎 肝脏微肿 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 形成纤维素膜 鸭球虫病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 粪便带血或呈巧克力色 九 养鸭一日饲养作业规范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