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健康保护规则.doc_第1页
劳工健康保护规则.doc_第2页
劳工健康保护规则.doc_第3页
劳工健康保护规则.doc_第4页
劳工健康保护规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工健康保护规则第 1 条 本规则依劳工安全卫生法 (以下简称本法) 第五条及第十二条规定订定之。第 2 条 本规则所称特别危害健康之作业,依本法施行细则第十七条规定,指下列作业:一、高温作业劳工作息时间标准所称之高温作业。二、劳工噪音暴露工作日八小时日时量平均音压级在八十五分贝以上之噪音作业。三、游离辐射作业。四、异常气压危害预防标准所称之异常气压作业。五、铅中毒预防规则所称之铅作业。六、四烷基铅中毒预防规则所称之四烷基铅作业。七、粉尘危害预防标准所称之粉尘作业。八、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所称之下列有机溶剂作业:(一) 1,1,2,2- 四氯乙烷。(二) 四氯化碳。(三) 二硫化碳。(四) 三氯乙烯。(五) 四氯乙烯。(六) 二甲基甲醯胺。(七) 正己烷。九、制造、处置或使用下列特定化学物质或其重量比 (苯为体积比) 超过百分之一之混合物之作业。(一) 联苯胺及其盐类。(二) 4-胺基联苯及其盐类。(三) 4-硝基联苯及其盐类。(四) - 胺及其盐类。(五) 二氯联苯胺及其盐类。(六) - 胺及其盐类。(七) 铍及其化合物 (铍合金时,以铍之重量比超过百分之三者为限) 。(八) 氯乙烯。(九) 2,4- 二异氰酸甲苯或 2,6-二异氰酸甲苯。(十) 4,4- 二异氰酸二苯甲烷。(十一) 二异氰酸异佛尔酮。(十二) 苯。(十三) 石绵 (以处置或使用作业为限) 。(十四) 铬酸及其盐类。(十五) 砷及其化合物。(十六) 镉及其化合物。(十七) 锰及其化合物 (一氧化锰及三氧化锰除外) 。十、黄磷之制造、处置或使用作业。十一、联啶或巴拉刈之制造作业。十二、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作业。第 3 条 事业单位之同一工作场所,平时雇用劳工人数在三百人以上或从事特别危害健康作业劳工人数在一百人以上者,应设置医疗卫生单位或委讬医疗机构于事业单位设置医疗卫生单位,并视该场所之规模,依下表规定置医师及护士,以办理医疗卫生单位业务。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一、医疗保健服务业之事业已指定相关单位负责具医疗卫生单位功能者。二、已依第四条规定联合设置医疗卫生单位者。三、事业单位之总机构或分支机构在同一县市联合设置医疗卫生单位者。四、从事临时性作业确因困难无法设置医护人员,经检查机构核准者。 雇用劳工人数应聘医师人数应聘护士人数备注三百人以上未兼任一人专任一人以上一、每位兼任医师驻满一千人或从事业单位时间于事特别危害健雇用劳工人数三康作业劳工一百人或从事特别百人以上危害健康作业劳工一百人以上,一千人以上未兼任一人专任二人以上三百人以下者,满三千人每周不得低于二小时;超过三百三千人以上未专任一人专任三人以上人,未满一千人满六千人者,每增加劳工一百人,每周增六千人以上专任二人或专专任四人以上加时数不得低于任一人及兼任 (每增劳工六一小时,一千人二人 (每增劳千人应增专任以上者,每周不工六千人应增一人) 得低于九小时。专任一人或兼二、雇用劳工人数超任二人) 过六千人者,应聘医师中至少需有一人为职业医学科专科医师。雇主设置第一项之医疗卫生单位应参照附表一之规定,设置必要之医疗卫生设备,并应依格式一填具医疗医生单位及人员设置报备书向当地劳动检查机构及卫生主管机关报备,变更时亦同。前项医疗卫生单位之医护人员应参加有关职业医学、职业卫生护理及劳工安全卫生训练。第 4 条 设置于工业区、工业密集地区、港区或航空站等事业单位,得联合设置医疗卫生单位或联合委讬医疗机构于工业区、工业密集地区、港区或航空站内设置医疗卫生单位,以办理医疗卫生单位业务。前项设置之医疗卫生单位,其医疗卫生设备及医护人员之设置标准与报备事项,准用第三条之规定。第 5 条 事业单位附设或联合设置之医疗卫生单位,如具备必要之检验设备及医事人员,且依格式二报经当地劳工主管机关核可者,得依本规则规定办理所属事业单位之劳工体格及健康检查。前项检查项目中光、血中铅、尿中铅或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项目,得转由具该项检查能力之指定医疗机构办理。第 6 条 事业单位应参照工作场所大小、分布、危险状况及劳工人数,依附表二之规定,备置足够急救药品及器材,并置适量之合格急救人员办理有关急救事宜。但已具有该项功能之医疗保健服务业不在此限。前项急救人员应无残障、耳聋、色盲、心脏病、两眼裸视或矫正视力均在六以下等体能及健康不良足以妨碍急救事宜者。第一项急救人员,每一班次应至少一人、劳工人数超过五十人者,每增加五十人再设置一人。急救人员因故未能执行职务时,雇主应即指定合格代理人,代理其职务。第 7 条 医疗卫生单位办理下列事项:一、劳工之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卫生指导之策划与实施。二、职业伤病及一般伤病之诊治及急救有关事项。三、劳工之预防接种、保健有关事项。四、协助雇主选配劳工适当之工作。五、体格检查、健康检查及健康管理有关事项。六、职业卫生之研究报告及伤害、疾病纪录之保存。七、协助雇主及劳工安全卫生人员实施职业病预防及工作环境之改善。八、提供劳工家庭计划服务工作。九、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者。第 8 条 事业单位依第三条及第六条规定设置之药品及器材,应置于适当之一定处所,适时定期检查并保持清洁。对于被污染或失效之药品及器材,应予以更换及补充。第 9 条 (删除)第 10 条 雇主于雇用劳工时,应就下列规定项目实施一般体格检查:一既往病历及作业经历之调查。二自觉症状及身体各系统之物理检查。三身高、体重、视力、色盲及听力检查。四胸部光 (大片) 摄影检查。五血压测量。六尿蛋白及尿潜血之检查。七血色素及白血球数检查。八血糖、血清丙胺酸转胺脢 (ALT 或称 SGPT)、肌酸酐 (creatinine)、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之检查。九其他必要之检查。前项检查未逾第十一条规定之定期检查期限,经提出证明者得免实施一般体格检查。第一项体格检查纪录应参照格式三为之,并至少保存十年。第 11 条 雇主对在职劳工,应就下列规定期限,定期实施一般健康检查:一、年满六十五岁以上者,每年检查一次。二、年满四十岁以上未满六十五岁者,每三年检查一次。三、未满四十岁者,每五年检查一次。前项一般健康检查项目依前条规定办理。第一项健康检查纪录应参照格式三为之,并至少保存十年。第一项之检查期限,中央主管机关认有必要时,得调整之。第 12 条 雇主使劳工从事粉尘作业外之特别危害健康作业,应于其受雇或变更其作业时,依附表三之规定实施各该特定项目之特殊体格检查。但距上次检查未逾一年者,得免实施该项作业之特殊体格检查。对于在职劳工应依附表三所订项目实施特殊健康检查。实施特殊健康检查后,经医师认有必要时,应依医师之意见实施含作业条件调查之健康追踪检查。前二项之特殊体格检查、特殊健康检查及健康追踪检查纪录应参照格式四为之,并保存十年以上。但游离辐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作业之劳工及联苯胺及其盐类、 4- 胺基联苯及其盐类、 4- 硝基联苯及其盐类、-胺及其盐类、二氯联苯胺及其盐类、- 胺及其盐类、铍及其化合物、氯乙烯、苯、铬酸及其盐类、砷及其化合物等之制造、处置或使用及石绵之处置或使用作业之劳工,其纪录应保存三十年。第 13 条 劳工系从事粉尘作业者,于其受雇或变更其作业时,应依下列规定实施该特定项目特殊体格检查。但距上次检查未逾规定之定期检查期限,得免实施该特殊体格检查。对于在职粉尘作业劳工,应依下列之规定,于定期检查期限内实施特殊健康检查。一粉尘作业经历之调查。二胸部光 (大片) 摄影检查。三胸部临床检查。前项特殊体格及健康检查纪录,应参照格式五为之,并至少保存十年。第 14 条 雇主依前条之规定实施粉尘作业劳工特殊健康检查,该劳工经医师认定为第二型以上者,雇主应使该劳工携同其胸部光照片前往指定之劳工尘肺检查医疗机构,实施下列规定之健康追踪检查:一医师认有必要之胸部光摄影检查。二胸部临床检查。三肺结核检查:(一) 喀痰检查 (包括抹片检查及培养检查) 。(二) 肺结核病变部位检查。(三) 肺结核之活动性分类判定检查。四肺功能检查。(一) 用力肺活量测验检查。(二) 血压检查。(三) 其他经医师认有必要之特殊肺功能检查。前项健康追踪检查纪录应参照格式六为之,并至少保存十年。第 15 条 雇主使劳工从事粉尘作业外之特别危害健康作业时,应建立健康管理资料,并依下列规定分级实施健康管理:一、第一级管理:特殊健康检查或健康追踪检查结果,全部项目正常,或部分项目异常,但经医师综合判定为无异常者。二、第二级管理:特殊健康检查或健康追踪检查结果,部分或全部项目异常,经医师综合判定为异常,但可能与职业原因无关者。三、第三级管理:特殊健康检查或健康追踪检查结果,部分或全部项目异常,经医师综合判定为异常,且可能与职业原因有关者。四、第四级管理:特殊健康检查或健康追踪检查结果,部分或全部项目异常,经医师综合判定为异常,且与职业原因有关者。前项健康管理,属于第二级管理以上者,应由医师注明其不适宜从事之作业与其他应处理及注意事项;属于第三级管理或第四级管理者,并应由医师注明临床诊断。第 16 条 雇主依第十四条规定使劳工接受健康追踪检查时,应依附表四型别及附表五健康管理划分之规定,分级实施健康管理。第 17 条 雇主对于粉尘作业劳工应依下列各款规定,分别实施粉尘作业劳工特殊健康检查及管理:一健康管理之划分为管理一者,每二年定期实施健康检查。二健康管理之划分为管理二、三者,每年定期实施健康检查。三健康管理之划分为管理三者,应调换至非粉尘作业场所。四健康管理之划分为管理四之劳工,应予疗养。第 18 条 特别危害健康作业之管理、监督人员或相关人员及于各该场所从事其他作业之人员亦具有危害健康之虞者,适用第十二条至第十四条规定。但临时性作业者,不在此限。第 19 条 雇主对依第十五条规定列入第二级管理之劳工,得使其依医师之意见于一定期间内实施健康追踪检查;列入第三级管理以上之劳工,应至聘有职业医学科专科医师开设门诊之指定医疗机构实施诊治。雇主实施前项健康追踪检查及诊治,应将处理及医疗情形予以记录,并保存十年以上。但游离辐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作业之劳工及联苯胺及其盐类、 4- 胺基联苯及其盐类、 4- 硝基联苯及其盐类、- 胺及其盐类、二氯联苯胺及其盐类、- 胺及其盐类、铍及其化合物、氯乙烯、苯、铬酸及其盐类、砷及其化合物等之制造、处置或使用及石绵之处置或使用作业之劳工,其纪录应保存三十年。第 20 条 雇主于劳工经一般体格检查、特殊体格检查、一般健康检查、特殊健康检查或健康追踪检查后,应采取下列措施:一参照医师依附表六之建议,告知劳工并适当配置劳工于工作场所作业。二将检查结果发给受检劳工。三将受检劳工之健康检查纪录汇整成健康检查手册。前项劳工体格及健康检查纪录之处理,应考量劳工隐私权。第 21 条 对离职劳工要求提供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