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圆锥曲线.doc_第1页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圆锥曲线.doc_第2页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圆锥曲线.doc_第3页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圆锥曲线.doc_第4页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圆锥曲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1 页 2020 2 114 16 8 1 椭圆 考纲要求 掌握椭圆的第一 第二定义 椭圆的标准方程 参数方程 椭圆的几何性质 考点回顾 考点回顾 1 椭圆的定义 第一定义 平面内与两定点 F1 F2的距离的和等于定长 定长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 的点的 轨迹 其中两定点 F1 F2叫焦点 定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第二定义 平面内一动点到一个定点和一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小于 1 的正常数的点的轨迹 注意 注意 1 椭圆的定义用点集语言叙述 点集 M P PF1 PF2 2a 2a F1F2 点集 M P 0 e 1 的常数 e d PF 2 定义 中的定长大于 F1F2 避免了动点轨迹是线段或不存在的情况 定义 中的 0 e 1 区别于另两种曲线 2 椭圆的标准方程 1 焦点在 x 轴上 中心在原点 a b 0 1 2 2 2 2 b y a x 焦点 F1 c 0 F2 c 0 其中 22 bac 2 焦点在 y 轴上 中心在原点 a b 0 1 2 2 2 2 b x a y 焦点 F1 0 c F2 0 c 其中 22 bac 注意 注意 在两种标准方程中 总有 a b 0 并且椭圆的焦点总在长轴上 22 bac 两种标准方程可用一般形式表示 Ax2 By2 1 A 0 B 0 A B 当 A B 时 椭 圆的焦点在 x 轴上 A B 时焦点在 y 轴上 3 椭圆的参数方程 sin cos 为中心坐标为参数kh kby hax 4 椭圆的几何性质 对于焦点在 x 轴上 中心在原点 a b 0 有以下性 1 2 2 2 2 b y a x 质 范围 x a y b 对称性 对称轴方程为 x 0 y 0 对称中心为 O 0 0 顶点 A1 a 0 A2 a 0 B1 0 b B2 0 b 长轴 A1A2 2a 短轴 B1B2 2b 离心率 e 焦距与长轴长之比 a c 准线方程 c a x 2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2 页 2020 2 114 16 焦半径公式 P x0 y0 为椭圆上任一点 PF1 a ex0 PF2 a ex0 焦点在 y 轴上 中心在原点 a b 0 的性质可类似的给出 请课后完成 1 2 2 2 2 b x a y 思维 规律 方法 思维 规律 方法 a 两种定义 b 两种标准方程 c 注意分类讨论 d 焦半径的应用 e 利用数形结合 考点训练考点训练 考点 1 椭圆的定义 EG1 设椭圆上的点 P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10 那么点 P 到左焦点的距离等1 36100 22 yx 于 解 由椭圆的第二定义得 点 P 到左焦点的距离等于 12 思维点拨思维点拨 由椭圆的一个短轴端点 一个焦点 中心 O 为顶点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在求解椭 圆问题中经常用到 B1 1 已知椭圆上的点 P 到左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右焦点的距离的两倍 则 P 的1 925 22 yx 坐标是 解 设 P x y F1 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由已知椭圆的准线方程为 故 4 25 x PF1 2 PF2 x PF x PF 4 25 4 25 21 故 4 119 x 4 119 12 25 P 思维点拨思维点拨 结合椭圆的第二定义 熟练运用焦半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B1 2B1 2 已知椭圆的焦点是 F1 1 0 F2 1 0 P 为椭圆上的一点 且 F1F2 是 PF1 和 PF2 的等差中项 1 求椭圆方程 2 若点 P 在第三象限 且 P F1F2 1200 求 tan F1PF2 解 1 由题设 2 F1F2 PF1 PF2 c 1 2a 4 b 椭圆方程为 31 34 22 yx 2 设 F1PF2 则 PF2 F1 600 由正弦定理并结合等比定理可得到 60sin 120sin sin 0 1 0 221 PFPFFF 60sin 120sin 00 12 PFPF 化简可得 cos1 3sin5 5 3 cos1 sin 2 tan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3 页 2020 2 114 16 从而可求得 tan F1PF2 11 35 思维点拨思维点拨 解与 P F1F2有关的问题 P 为椭圆上的点 常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 并且 结合 PF1 PF2 2a 来求解 B1 3B1 3 已知点 P 的坐标是 1 3 F 是椭圆的右焦点 点 Q 在椭圆上移动 当1 1216 22 yx 取最小值时 求点 Q 的坐标 并求出其最小值 PQQF 2 1 解 由椭圆方程可知 a 4 b 则 c 2 32 2 1 e 椭圆的右准线方程为 x 8 过点 Q 作 QQ 于点 Q 过点 P 作 PP 于点 P l l 则据椭圆的第二定义知 e QQ QF 2 1 QQQF PQQQPQQF 2 1 2 1 易知当 P Q Q 在同一条线上时 即当 Q 与 P 点重合时 才能取得最小值 PQQQ 最小值为 8 1 9 此时点 Q 的纵坐标为 3 代入椭圆方程得 2 x 因此 当 Q 点运动到 2 3 处时 取最小值 9 PQQF 2 1 B4 设椭圆的中心是坐标原点 长轴在 x 轴上 离心率为 已 2 3 e 知点 P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是 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2 3 07 并求椭圆上到点 P 的距离是的点的坐标 7 解 设所求的椭圆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01 2 2 2 2 ba b y a x 由 解得 设椭圆上的点 x y 到点 P 的距离为 d 4 3 1 2 2 22 2 2 2 a b a ba a c e 2 1 a b 则34 2 1 3 2 3 2 3 2 22 2 2 2 2 2 22 byyy b a ayxd 其中 如果 则当 y b 时 d2取得最大值byb 2 1 b 2 2 2 3 7 b 解得 b 与矛盾 故必有 2 1 2 3 7 2 1 b 2 1 b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4 页 2020 2 114 16 当时 d2取得最大值 解得 b 1 a 2 2 1 y 347 2 2 b 所求椭圆方程为1 4 2 2 y x 由可得椭圆上到点 P 的距离等于的点为 2 1 y7 2 1 3 2 1 3 考点 2 椭圆方程 EG2EG2 已知椭圆的对称轴是坐标轴 O 为坐标原点 F 是一个焦点 A 是一个顶点 若椭圆 的长轴长是 6 且 cos OFA 2 3 则椭圆方程为 解 椭圆的长轴长是 6 且 cos OFA 2 3 点 A 不是长轴的端点 OF c AF a 3 c 2 b2 5 椭圆方程是 或 1 95 22 yx 1 59 22 yx B2 1 若椭圆 ax2 by2 1 与直线 x y 1 交于 A B 两点 M 为 AB 的中点 直线 OM O 为原 点 的斜率为 且 OA OB 求椭圆的方程 2 2 设 A x1 y1 B x2 y2 M 由消去 y 得 2 2 2121 yyxx 1 1 22 byax yx 1 012 2 bbxxba 2 21 ba bxx 2 21 yy ba axx 2 21 由得 又 OA OB x1x2 y1y2 0 即 ba a ba b M OM k 2 2 ab2 x1x2 1 x1 1 x2 0 2x1x2 x1 x2 1 0 a b 2 01 212 ba b ba b 联立 得 方程为 12 22 12 2 ba1 12 22 12 2 22 yx 思维点拨思维点拨 OA OBx1x2 y1y2 0 其中 A x1 y1 B x2 y2 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结 论 B2 2 04 全国 15 设中心在原点的椭圆与双曲线 1 有公共的焦点 且它们的 22 22yx 离心率互为倒数 则该椭圆的方程是1 2 2 2 y x B2 3 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准线方程为 C x y cos sin 2 x y y 2 2 4 1 4 3 3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5 页 2020 2 114 16 B2 4 若动点 在曲线上变化 则的最大值为yx 0 1 4 2 22 b b yx yx2 2 A B 4 2 40 4 4 2 bb b b 2 2 20 4 4 2 bb b b C D 24 4 2 b b 考点 3 性质 EG3 已知 F1为椭圆的左焦点 A B 分别为椭圆的右顶点与上顶点 P 为椭圆上的点 当 PF1 F1A PO AB O 为椭圆中心 时 椭圆的离心率 e 解 设椭圆方程为 a b 0 F1 c 0 则点 1 2 2 2 2 b y a x 22 bac 2 a b cP 由 PO AB 得 kAB kOP即 b c 故 ac b a b 2 2 2 e 思维点拨思维点拨 1 求离心率一般是先得到 a b c 的一个关系式 然后再求 e B3 1 若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离心率为 则 m x1 2 22 m yx 2 1 A B C D 3 2 3 3 8 3 2 B3 2 点 P 3 1 在椭圆的左准线上 过点 P 且方向为 0 1 2 2 2 2 ba b y a x a 2 5 的光线 经直线反射后通过椭圆的左焦点 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2 y A B C D 3 3 3 1 2 2 2 1 B3 3 05sd 12 设直线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为 若与椭圆022 yxl l l 的交点为 A B 点 P 为椭圆上的动点 则使 PAB 的面积为的点 P 的 1 4 2 2 y x 2 1 个数为 A 1B 2C 3D 4 B3 4 04 浙江 9 若椭圆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F1 F2 线段 F1F2被抛 0 1 2 2 2 2 ba b y a x 物线 y2 2bx 的焦点分成 5 3 两段 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D A B C D 17 16 17 174 5 4 5 52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6 页 2020 2 114 16 实战练习实战练习 1 04 湖南 16 设 F 是椭圆的右焦点 且椭圆上至少有 21 个不同的点1 67 22 yx 使组成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则 d 的取值范围为 3 2 1 1 iP 321 FPFPFP 10 1 0 0 10 1 2 如果椭圆上的点 A 到右焦点的距离等于 4 那么点 A 到两条准线的距离分1 1625 22 yx 别是 A 8 B 10 C 10 6 D 10 8 3 20 3 20 提示 目的 运用定义或焦半径公式 3 椭圆的两焦点把两准线间的距离三等分 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A B C D 以上都不对3 2 3 3 3 提示 目的 焦点 准线 离心率的应用 解析 c a c 2 2 3 1 2 4 P 为椭圆上的点 是两焦点 若 则的面积 1 45 22 yx 21 F F 30 21 PFF 21PF F 是 A B C D 16 3 316 32 4 32 16 提示 目的 运用余弦定理 解析 设 列方程求解 nPFmPF 21 5 椭圆内有一点 P 1 1 F 为右焦点 椭圆上有一点 M 使最小 1 34 22 yx MFMP2 则点 M 为 A C D 1 3 62 2 3 1 B 2 3 1 1 3 62 提示 目的 离心率的应用 解析 等于 M 到右准线的距离 MFe2 2 1 6 椭圆的对称轴在坐标轴上 长轴是短轴的 2 倍 且过点 2 1 则它的方程是 1 1717 4 1 28 2222 yxyx 提示 目的 待定系数法求 b 7 如图分别为椭圆的左 右焦点 点 P 在 21 F F1 2 2 2 2 b y a x 椭圆上 是面积为的正三角形 则的值是 2 POF 3 2 b32 提示 目的 正三角形应用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7 页 2020 2 114 16 解析 23 4 3 2 cc 2 3 2 c c P 8 设 A 2 0 B 2 0 的周长为 10 则动点 C 的轨迹方程为 ABC 0 1 59 22 y yx 提示 目的 椭圆定义 三角形条件 9 将参数方程 为参数 化为普通方程 所得方程是 sin2 cos21 y x 4 1 22 yx 10 从集合 1 2 3 11 中任选两个元素作为椭圆方程中的 m 和 n 则能组成1 2 2 2 2 n y m x 落在矩形区域 B x y x 11 且 y 0 1 5m2 0 解得 即m的取值范围为 5 5 0 m 5 5 0 0 5 5 8 3 抛物线 考纲要求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 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 考点回顾 1 定义 到一个定点 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2 标准方程 pxy2 2 pxy2 2 pyx2 2 pyx2 2 这里0 p 3 图形 4 基本量 基本量 A 对称轴 轴 轴 B 顶点坐标 原点 C 焦点坐标 0 2 p 0 2 p 2 0 p 2 0 p D 准线方程 2 p x 2 p x 2 p y 2 p y E 焦半经 2 0 p xr 2 0 p xr 2 0 p yr 2 0 p yr F 焦准距 顶准距 焦顶距 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最近距 p 2 p 2 p G 离心率 1 e H 焦点弦 过的焦点弦 pxy2 2 0 p 1 x 1 y 2 x 2 y O x y O y x O y x x O y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23 页 2020 2 114 16 sin 2 2 21 p pxxAB 2 21 pyy 4 2 21 p xx I 标点 抛物线上的点可标为或或pxy2 2 00 y x 0 2 0 2 y p y ptpt2 2 2 Rt 思维 规律 方法 思维 规律 方法 1 待定系数法 2 注意方程思想 3 注意定义的应用 考点解析 考点1 定义 EG1 已知点F 是抛物线的焦点 M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 当最小 4 3 Axy8 2 MFMA 时 M 点坐标是 A B C D 0 0 62 3 4 2 62 3 目的 应用第二定义 答案 C 解析 把转化为 M 到准线的距离 然后求的最小值MFMKMKMA B1 1 抛物线上一点 M 与该抛物线的焦点 F 的距离 则点 M 的横坐标xy4 2 4 MF 3 目的 应用第二定义 x 解析 2 p xMF 考点2 方程 EG2 抛物线顶点在原点 对称轴为坐标轴 焦点在直线上 则其方程为 C 02 yx A 或 B 或 xy4 2 yx4 2 yx4 2 xy4 2 C 或 D 不确定yx8 2 xy8 2 目的 求抛物线方程 答案 C 解析 解直线与两轴交点坐标 进而求p B2 1 抛物线上有两动点 A B 及一个定点 M F 为焦点 若 02 2 ppxy 成等差数列BFMFAF 1 求证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过定点 Q 2 若 O 为坐标原点 求抛物线的方程 6 4 OQMF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24 页 2020 2 114 16 3 对于 2 中的抛物线 求 AQB 面积的最大值 解 1 设 则 002211 yxMyxByxA 2 1 p xAF 2 2 p xBF 由题意得 的中点坐标可设为 其中 2 0 p xMF 2 21 0 xx x AB tx 0 否则 0 2 21 yy t0 pBFMFAF 而 故 AB 的垂直平分线为 2 2 2 1 21 21 21 2 1 yy p yy xx yy kAB t p yy p 21 2 即 可知其过定点 0 xx p t ty 0 0 yppxxt 0 0 pxQ 2 由 得 联立解得6 4 OQMF6 4 2 00 px p x2 4 0 xp xy8 2 3 直线 AB 代入得 2 4 x t tyxy8 2 01622 22 ttyy 2 21 2 21 2 21 4644tyyyyyy 2 21 2 2 21 16 yy t xx 16 4 2 2 t t 2 21 2 21 yyxxAB 22 1616 2 1 tt 又点到 AB 的距离 4 256 2 1 t 0 6Q 2 16td dABS AQB 2 1 24 16256 4 1 tt 642 162564096 4 1 ttt 令 则 令即 642 162564096tttu 53 664512tttu 0 u 得或或 时0664512 53 ttt0 t16 2 t 3 16 2 t 3 16 2 t3 3 4 t 6 9 64 AQB S 思维点拔思维点拔 设而不求法和韦达定律法是解决圆锥曲线中的两大基本方法 必须熟练掌握 对定点问题和最值的处理也可由此细细的品味 考点3 性质 EG3 1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2 4axy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25 页 2020 2 114 16 2 焦点在直线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其对应的准线方程是 042 yx 3 以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为直径的圆是 则 02 2 ppyx086 22 yxyx p 4 到 y 轴的距离比到点的距离小 2 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0 2 5 一个酒杯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它的方程是 在杯内放入 2002 2 yyx 一个玻璃球 要使球触及酒杯的底部 则玻璃球的半径的范围为 1 0 rA1 0 rB2 0 rC2 0 rD 解 1 焦点 F a16 1 0 2 因为焦点在坐标轴上 所以焦点为或 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0 4 2 0 或 对应的准线方程是 xy16 2 yx8 2 2 4 yx 3 因为该圆与该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所以21 2 p p 4 即为动点到点 2 0 的距离等于到直线的距离 或动点在 Y 轴的非正2 x 半轴上 所以轨迹方程为 或xy8 2 00 xy 5 设圆为 抛物线为 联立得 令 2 2 2 rryx yx2 2 012 2 yry 得 故选 A 0 1 r1 max r 思维点拔思维点拔 正确理解抛物线和注意问题的多解性 严密思考问题 B3 1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2 xy A B C D 4 1 0 4 1 0 0 4 1 0 4 1 目的 求焦点 答案 A 解析 从初中学的抛物线 二次函数 到高中的抛物线 B3 2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若 那xy4 2 2211 yxByxA6 21 xx 么等于 B AB A 10 B 8 C 6 D 4 目的 焦半径公式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26 页 2020 2 114 16 答案 B 解析 pxx p x p xBFAFAB 2121 22 B3 3 已知抛物线 过点 4 1 引一弦 使它恰在这点被平分 则此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xy6 2 0113 yx 目的 中点弦问题 解析 设直线与抛物线交点为 则 2211 yxByxA 2 2 2 1 2 1 6 6 xy xy 6 21 2 2 2 1 xxyy 3 62 kky中 实战练习 1 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 A B 其中点 A 的坐标是 1 2 pxy2 2 04 yax 若抛物线的焦点为 F 则 FA FB 等于 A 5B 6C 3D 75 2 双曲线离心率为 2 有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 0 1 22 mn n y m x xy4 2 则 mn 的值为 A B C D 16 3 8 3 3 16 3 8 3 抛物线上的一点 M 到焦点的距离为 1 则点 M 的纵坐标是 2 4xy A B C D 0 16 17 16 15 8 7 4 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 离心率为 若它的一条准线与抛物线的准线重合 3xy4 2 则该双曲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xy4 2 A 2 B C D 21362121218 5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 A B 两点 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xy4 2 于 5 则这样的直线 A 有且仅有一条 B 有且仅有两条 C 有无穷多条 D 不存在 6 与直线平行的抛物线的切线方程是034 yx 2 2xy A B C D 014 yx014 yx024 yx024 yx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27 页 2020 2 114 16 7 04 天津 14 如果过两点和的直线与抛物线没有交 0 aA 0 aB32 2 xxy 点 那么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4 13 8 04 浙江 4 曲线关于直线 x 2 对称的曲线方程是 Cxy4 2 A B C D xy48 2 84 2 xyxy416 2 164 2 xy 9 04 全国 8 设抛物线 y2 8x 的准线与 x 轴交于点 Q 若过点 Q 的直线 l 与抛物线有公 共点 则直线 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C A B 2 2 C 1 1 D 4 4 2 1 2 1 10 04 全国 1 21 给定抛物线 C y2 4x F 是 C 的焦点 过点 F 的直线 l 与 C 相交于 A B 两点 设 l 的斜率为 1 求与的夹角的大小 OAOB 设 若 4 9 求 l 在 y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 AFFB 本小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性质 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 思想和综 合解题能力 满分 12 分 解 C 的焦点为 F 1 0 直线 l 的斜率为 1 所以 l 的方程为 1 xy 将代入方程 并整理得 1 xyxy4 2 0 16 2 xx 设则有 2211 yxByxA 1 6 2121 xxxx 3 1 2 212121212211 xxxxyyxxyxyxOBOA 41 16 4 212121 2 2 2 2 2 1 2 1 xxxxxxyxyxOBOA 41 143 cos OBOA OBOA OBOA 所以夹角的大小为OBOA与 41 143 arccos 由题设 得 AFFB 1 1 1122 yxyx 即 1 2 12 1 1 yy xx 由 得 2 1 22 2 yy 4 4 2 2 21 2 1 xyxy 1 2 2 xx 联立 解得 依题意有 2 x 0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28 页 2020 2 114 16 又 F 1 0 得直线 l 方程为 2 2 BB或 1 2 1 1 2 1 xyxy 或 当时 l 在方程 y 轴上的截距为 9 4 1 2 1 2 或 由 可知在 4 9 上是递减的 1 2 1 2 1 2 1 2 4 3 1 2 3 4 3 4 1 2 4 3 直线 l 在 y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为 3 4 4 3 4 3 3 4 11 河上有抛物线型拱桥 当水面距拱顶 5 米时 水面宽度为 8 米 一小船宽 4 米 高 2 米 载货后船露出水面的部分高 0 75 米 问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距多少时 小船开始 不能通行 解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拱桥型抛物线方程为 将 B 4 5 代入 0 2 2 ppyx 得 P 1 6 船两侧与抛物线接触时不能通过yx2 3 2 则 A 2 yA 由 22 3 2 yA得 yA 1 25 因为船露出水面的部分高 0 75 米 所以 h yA 0 75 2 米 答 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距 2 米时 小船开始不能通 行 思维点拔思维点拔 注意点与曲线的关系的正确应用和用建立抛物 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12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 O 为坐标原点 直线 在l 轴和轴上的截距分别是和 且交抛物线xyab 于 两点 0 2 2 ppxy 11 yxM 22 yxN 1 写出直线 的截距式方程 l 2 证明 byy 111 21 3 当时 求的大小 pa2 MON 解 直线 l 的截距式方程为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29 页 2020 2 114 16 1 b y a x 证明 由 及 y2 2px 消去 x 可得 022 2 pabpayby 点 M N 的纵坐标 y1 y2为 的两个根 故 1 2 2 11 2 2 21 21 21 2121 bpa b pa yy yy yy payy b pa yy 所以 解 设 OM ON 的斜率分别为 k1 k2 90 1 4 4 4 4 4 4 4 2 2 42 2 2 2 21 21 21 2 2 2 2 2 21 21 21 22 212 2 21 2 1 2 21 2 2 2 1 1 1 MONONOM p p xx yy kk p p p p yy xx xxpyypxypxy ppayyIIpa x y k x y k 即所以 因此 相乘得由 知由时当 则 8 4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考纲要求 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能够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解决一些问题 考点 1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 相切 相离 从代数的角度看是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无解时必相离 有两组解必 相交 一组解时 若化为 x 或 y 的方程二次项系数非零 判别式 0 时必相切 若二次项 系数为零 有一组解仍是相交 2 弦 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线段称为圆锥曲线的弦 焦点弦 若弦过圆锥曲线的焦点叫焦点弦 通径 若焦点弦垂直于焦点所在的圆锥曲线的对称轴 此时焦点弦也叫通径 3 弦长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 弦长公式 或当存在且不为零时 21 2 1xxkl 21 2 21 2 4 1 xxxxk k 其中 是交点坐标 21 2 1 1yy k l 11 y x 22 y x 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 AB 其中 为过焦点的直线pxy2 2 2 21 sin 2p pxx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30 页 2020 2 114 16 的倾斜角 思维 规律方法 1 公共点 2 涉及弦长问题 应熟练地应用韦达定理 设而不求计算弦长 涉及垂直关系往往 也是利用韦达定理 设而不求化简运算 垂直平分问题常常用 点差法 3 涉及弦的中点问题 常用 差分法 设而不求 将弦所在的直线的斜率 弦的中 点坐标联系起来 相互转化 考点训练 EG1 直线 y x 3 与曲线 1 4 9 2 xxy A 没有交点 B 只有一个交点 C 有两个交点 D 有三个交点 解 当 x 0 时 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而直线 y x 3 的斜率为1 49 22 xy xy 2 3 1 101 49 22 xy 因此直线与椭圆左半部分有一交点 共计 3 个交点 选 D 思维点拔 注意先确定曲线再判断 EG2 已知直线与曲线恰有一个公共点 求实数的值 1 1 xayaxy 2 a 解 联立方程 1 1 xay axy 2 1 当 0 时 此方程恰有一组解为 x 1a y 0 2 0 时 消去 x 得y2 y 1 0 a a a1 若 0 即 1 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 y 1 0 方程组恰有一组解 x 1 a a1 a y 1 若 0 即 1 令 0 得 1 4 0 可得 4 5 这时直线与曲线相切 只有 a a1 a a a1 a 一个公共点 综上所述知 当 0 1 4 5 时 直线与曲线恰有一个公共点 a1 1 xayaxy 2 思维点拔 对于开放的曲线 0 仅是有一个公共点的充分但并不必要的条件 而本例 0a 时曲线蜕化为直线 EG3 在抛物线 y2 4x 上恒有两点关于直线 y kx 3 对称 求 k 的取值范围 解 设 B C 关于直线 y kx 3 对称 直线 BC 方程为 x ky m 代入 y2 4x 得 y2 4ky 4m 0 设 B x1 y1 C x2 y2 BC 中点 M x0 y0 则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31 页 2020 2 114 16 y0 y1 y2 2 2k x0 2k2 m 点 M x0 y0 在直线上 2k 2k2 m 3 m 又 BC 与抛物线交于不 k kk322 3 同两点 16k2 16m 0 把 m 代入化简得即 0 32 3 k kk 0 3 1 2 k kkk 解得 1 k0l 即 m2 k2 90 的顶点 A 作互相垂直的两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 B C 两 点 求线段 BC 的中点 M 轨迹方程 考例 4 解 解 A 2p 0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k x 2p k0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方程组可解得 B 点的坐标为 由于 AC 与 AB 垂直 则 AC 的方程为 与 2 2 2 2 k p p k p 2 1 px k y 抛物线方程联立方程组可解得 C 点的坐标为 又 M 为 BC 中点 设 2 22 2 kpppk M x y 则 消去 k 得 y2 px 即点 M 的轨迹 kp k p y ppk k p x2 2 2 是抛物线 考点 5 交轨法与几何法题型交轨法与几何法题型 例例 5 抛物线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弦 OA OB 0 4 2 ppxy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38 页 2020 2 114 16 求抛物线的顶点 O 在直线 AB 上的射影 M 的轨迹 解解 1 交轨法 交轨法 点 A B 在抛物线上 设 0 4 2 ppxy A B 所以 kOA kOB 由 OA 垂直 OB 得 kOA kOB 1 得 4 2 A A y p y 4 2 B B y p y A y p4 B y p4 yAyB 16p2 又 AB 方程可求得 即 yA yB y 4px yAyB 0 4 44 2 22 p y x p y p y yy yy A BA BA A 把 yAyB 16p2代入得 AB 方程 yA yB y 4px 16p2 0 又 OM 的方程为 x P yy y BA 4 由 消去得 yA yB即得 即得 04 22 pxyx 222 4 2 pypx 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其轨迹是以为圆心 半径为的 222 4 2 pypx 0 2 pp2 圆 除去点 0 0 说明 说明 用交轨法求交点的轨迹方程时 不一定非要求出交点坐标 只要能消去参数 得到 交点的两个坐标间的关系即可 交轨法实际上是参数法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解解 2 2 几何法 几何法 由解 1 中 AB 方程 yA yB y 4px 16p2 0 可得 AB 过定点 4p 0 而 OM 垂直 AB 所以由圆的几法性质可知 M 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 半径为的 0 2 pp2 圆 所以方程为 除去点 0 0 222 4 2 pypx B5 1 给出定点 A a 0 a 0 和定直线 l x 1 B 是直线 l 上的动点 BOA 的角平分 线交 AB 于点 C 求点 C 的轨迹方程 并讨论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 a 值的关系 解 引入参数 记 是以 OA 为始边 OB 为终边的角 且让 由此引入点 B 的参数形式的坐标 1 tan 从而得到 AB 的直线 2 2 方程为 OC 的直线方程为 利用万能公式消去 得 1 1 tan ax a y 2 tan xy a x2 2ax 1 a y2 0 0 x a 又易知 时 点 C 是原点 它的坐标恰好适合方程 当 a 1 时方程表示抛物线弧段 0 a1 时 方程表示双曲线弧 段 说明 说明 此方法为参数法 实为参数法中的交轨法 实战训练 1 点 M x y 与定点 F 1 0 的距离和它到直线 x 4 的距离的比为 2 则动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A B 1 34 22 yx 1 34 22 yx C 3x2 y2 34x 65 0 D 3x2 y2 30 x 63 0 目的 掌握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思路及步骤 同时掌握双曲线第二定义 避免错误使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39 页 2020 2 114 16 用 答案 D 解析 两边平方即得 3x2 y2 30 x 63 02 4 1 22 x yx 2 P 是椭圆上的动点 作 PD y 轴 D 为垂足 则 PD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1 916 22 yx A B C 1 169 22 yx 1 964 22 yx D 1 49 22 yx 1 94 22 yx 目的 掌握代入法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思路及步骤 理解其适用的题型 答案 D 解析 设 PD 中点为 M x y 则 P 点坐标为 2x y 代入方程 即得1 916 22 yx 1 94 22 yx 3 已知双曲线 a 0 b 0 A1 A2是双曲线实轴的两个端点 MN 是垂直于实1 2 2 2 2 b y a x 轴所在直线的弦的两个端点 则 A1M 与 A2N 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A B C 1 2 2 2 2 b y a x 1 2 2 2 2 b x a y D 1 2 2 2 2 b y a x 1 2 2 2 2 b x a y 目的 熟悉参数法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思路 理解相交点轨迹方程的解题技巧 答案 A 解析 设 M x1 y1 N x1 y1 A1M 与 A2N 交点为 P x y A1 a 0 A2 a 0 则 A1 M 的方 程是 A2M 的方程是 两式相乘 结合即得 ax ax y y 11 ax ax y y 11 1 2 2 1 2 2 1 b y a x 4 抛物线的准线 l 的方程是 y 1 且抛物线恒过点 P 1 1 则抛物线焦点弦的另一个端点 Q 的轨迹方程是 B A x 1 2 8 y 1 B x 1 2 8 y 1 x 1 C y 1 2 8 x 1 D y 1 2 8 x 1 x 1 目的 认识到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能减少运算量 是重要的解题方法 答案 B 解析 设焦点为 F Q x y 则由抛物线定义得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40 页 2020 2 114 16 化简即得 22 1 1 1 2 yxPQyQFAF 5 ABC 中 A 0 2 B 0 2 且成等差数列 则 C 点的轨迹方程是 CBABCA 目的 求曲线方程应注意根据题意检验方程的完整性 答案 0 1 1216 22 x xy 解析 知 C 点轨迹是以 A B 为焦点 且 2a 8 的椭圆82 ABCBCA 6 若 A 点是圆 x 2 2 y 2 2 1 上的动点 点 B 1 0 M 分 AB 的比为 2 1 则 M 点的轨迹方 程是 目的 熟悉代入法及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答案 9 1 3 2 3 4 22 yx 解析 设 A x1 y1 M x y 则由定比分点公式得 3 3 2 11 y y x x 代入 x 2 2 y 2 2 1 即得yyxx3 23 11 9 1 3 2 3 4 22 yx 7 直线与 x y 轴交点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1 2 a y a x 目的 理解参数法及其参数限制对方程的影响 注意解题的完整性 答案 x y 1 1 0 xx 解析 设直线与 x y 轴交点为 A B 中点为 M x y 1 2 a y a x 2 0 0 aBaA 则 消去 a 得 x y 1 2 1 2 a y a x 8 6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考纲要求 利用平面向量的知识解决解析几何中的夹角 平行 垂直 共线 共点等问题 考点 1 平面向量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 是数形结合的重要体现 平面向量与 几何向量问题的综合及应用通常涉及向量夹角 平行 垂直 共线 共点等问题的处 理 目标是将几何问题坐标化 符号化 数量化 从而将推理转化为运算 研究夹角 问题是从数量积入手 研究共线 共点问题则从实数与向量的积入手 处理几何问题 常常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选取合适的线段作为向量 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 更好地 需要将向量用坐标表示 利用平面向量的有关定理 公理列出方程 从而获得结论 思维 规律方法 1 向量的工具性作用体现 2 注意向量的坐标形式在解题中的作用 考点解析 EG1 03年津 O是平面上一 定点 A B 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 动点P满足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41 页 2020 2 114 16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的B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EG2 已知点 设为直角坐标平面内 轴正方向上的 1 0 AxRy 2 mji yx 单位向量 若向量 且 4 jyimxp jyimxq qp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并讨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yxM 设直线与点的轨迹交于 两点 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3 2 1 xylMBCm 若存在 求出的值 若不存在 试说明理由 2 9 ACABm 目的 学会解决向量形式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问题 解析 解解 且 4 22 ymxp 22 ymxq qp 点到两定点 的距离之差为 4 yxM 0 1 mF 0 2 mF 当 即时 点的轨迹是一条射线 方程为 42 m2 mM 2 0 xy 当 即时 点轨迹是以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m24 2 mM 0 1 mF 0 2 mF 方程为 2 1 44 2 22 x m yx 解解 当时 显然不合题意 2 m 当时 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2 mM 2 1 44 2 22 x m yx 设 则 11 yxB 22 yxC 2 2 21 xx 1 1 2211 yxACyxAB 又得 2 9 ACAB 2 9 1 1 2121 yyxx 把代入上式并整理 3 2 1 3 2 1 2211 xyxy046 85 2121 xxxx 由消去得 1 44 3 2 1 2 22 m yx xy y020412 5 222 mxxm 把 代入 并解得 5 12 2 21 m xx 5 204 2 2 21 m m xx9 2 m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42 页 2020 2 114 16 当时 方程 为 9 2 m0143 2 xx14 21 xx 而且 因此满足条件的值不存在 2 1 x2 2 xm EG3 已知 若点满足 4 0 1 0 ANP6ANAPPN I 求点的轨迹方程 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P II 求的取值范围 PN III 若求上的取值范围 1 0 M MPN 在 0 目的 运用向量 函数 不等式工具探讨圆锥曲线的轨迹和几何性质 解析 设为点的轨迹方程 该 22 22 4 1 6 3 4 6 1 1 43 P x yANx y PNxyANAPPN xy xxy P 曲线是以为焦点 长轴长为 4 的椭圆 1 0 1 0 II 为椭圆的右焦点 为右准线 设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1 0 N4x 00 P xyP 当 00 00 41 4 2 22 13 2222 PNxxd d dxePNxPN d 时 当时 1PN 2 0 P3PN 2 0 P III 令 13 PNtt 22 4 46 4 2 cos1 13 3 4 4 2 4 4 tt PMt MNMPNttt tttt 1 cos1 0 23 MPNMPN 实战训练 1 已知是长轴为 4 的椭圆上的三点 点是长轴的一个顶点 过椭圆中心 A B CA B C 如图 且 O0ACBC 2BCAC I 求椭圆的方程 如果椭圆上的两点 使的平分线 P QPCQ 垂直于 是否总存在实数 使 AO PQAB O A C B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43 页 2020 2 114 16 请给出证明 目的 综合运用向量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对称性等几何性质解决问题 解析 I 由条件 设所求的椭圆方程为 其中 22 22 1 xy ab 24a 则 且 0ACBC 2BCAC 90ACB 2 2OAOCOBAC 代入椭圆方程得 1 1 C 2 4 3 b 即椭圆方程为 2 2 3 1 44 x y 若的平分线垂直于 则倾斜角互补 设所在的直线方程PCQ OAPCQC PC 为 由方程组1 1 yk x 可得 2 2 1 1 3 1 44 yk x x y 2222 31 66 3 1 40kxkkxk 且 代入中可得 2 2 66 31 PC kk xx k 2 2 361 1 31 CP kk xx k 1 1 yk x 2 2 321 31 P kk y k 同理可得 22 22 22 2222 22 321321 3613211 3131 36136131313 3131 QQPQ kkkk kkkk kk xyk kkkkkk kk 又 总存在使 1 3 AB kPQAB PQAB 2 已知常数 a 0 向量 经过定点 A 0 a 以为方向向 0 1 0 namnm 量的直线与经过定点 B 0 a 以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 P 其中 mn 2 R 求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若过 E 0 1 的直线 l 交曲线 C 于 M N 两点 求的取值范围 2 2 aENEM 解 设 P 点的坐标为 x y 则 ayxBPayxAP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44 页 2020 2 114 16 又 2 1 2 0 0 1 amnanmamn 故 由题知向量与向量AP axaynm 故平行 又向量与向量BP 2 axaymn 故平行 两方程联立消去参数 得点 P x y 的轨迹方程是 6 分 2 2 222222 xaayxaayay 即 故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2 2 a 122 22 xy 此时点 E 0 1 为双曲线的焦点 若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 其方程为 x 0 l 与双曲线交于 2 2 0 M 2 2 0 N 此时 8 分 2 1 2 1 1 1 2 2 1 2 2 ENEM 若直线 l 的斜率存在 设其方程为化简得代入 1 kxy122 22 xy 直线 l 与双曲线交于两点 0 14 1 2 22 kxxk 1 0 10 1 8 4 222 kkkk解得且 设两交点为 则 10 2211 yxNyxM 1 2 1 1 2 2 21 2 21 k xx k k xx 分 此时 1 1 22112211 kxxkxxyxyxENEM 1 2 1 2 1 1 2 1 1 22 2 21 2 21 2 21 kk k xxkxxkxx 当 2 1 1 2 1 2 1 01 11 2 2 k ENEMkk故时 当 2 1 1 2 1 2 1 01 11 2 2 k ENEMkkk故时或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是 13 分ENEM 2 1 2 1 3 无论 m 为任何实数 直线与双曲线恒有公共点 mxyl 0 1 2 2 22 b b yx C 求双曲线 C 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 抚顺四中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 编辑 尹风林 fly 第 45 页 2020 2 114 16 若直线 过双曲线 C 的右焦点 F 与双曲线交于 P Q 两点 并且满足l FQFP 5 1 求双曲线 C 的方程 解 把代入双曲线 mxy 0 2 21 2 2222 2 22 bmxxb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