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1 交通安全设施(接路线后面)_第1页
C2-1 交通安全设施(接路线后面)_第2页
C2-1 交通安全设施(接路线后面)_第3页
C2-1 交通安全设施(接路线后面)_第4页
C2-1 交通安全设施(接路线后面)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梅路、江汽大道改建工程 路线设计第二篇 路线设计-1-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2-1金梅路、江汽大道改建工程 安全设施 2.1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2012年10月26日,蚌埠市发改委组织完成了本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形成的专家组意见中,关于路线部分意见的执行情况如下:1、路线起终点和主要控制点的位置可行,符合蚌埠市发改委对本项目工可批复的要求。执行情况:专家组审查意见同意本项目的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位置方案,初步设计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肯定的结论执行。2、路线平面线形较顺适,指标合理均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较合理。建议下一阶段进一步优化纵面设计,尽量拟合老路高程。执行情况: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结合实测老路高程,根据路面改造方案及加铺厚度,进行纵断面设计。2.2 路线平、纵面设计2.2.1 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1) 路线平面布设本标段起点桩号K23+550,终点桩号为K38+550,全长15km。 (2) 平面布设原则 结合沿线地形、地物布线,对重要控制点进行有效避让; 尽可能利用老路,充分利用原有路基路面资源;为完全利用现状收费站,该段平面与现状保持一致;充分考虑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3) 平面技术指标总体上说,本项目线形指标较高,与本项目的道路功能相匹配。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平面主要技术指标表项 目技 术 指 标路线增长系数1.019每公里交点个数1.067平曲线最大半径(m)2100平曲线最小半径(m)500最大平曲线转角315528最小平曲线转角03255最大夹直线长度(m)2248.595平曲线占路线总长32.287%2.2.2 纵面设计(1) 纵断面设计原则纵面设计中,在满足各种控制因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填土高度;尽量加大竖曲线半径,增长竖曲线长度,促使纵面线形柔和;同时最小凹、凸曲线半径以满足视距要求为控制。(2) 纵断面设计控制因素本项目纵面设计主要受以下几个控制因素影响: 根据老路面检测资料所确定的路面加铺厚度; 相交道路利用段现状高程; 周边单位、建筑和地块的现状高程以及单位出入口高程; 收费站处现状路的高程; 规范所规定的纵面设计技术要求。(3) 纵断面技术指标本次纵面线形设计均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值的竖曲线半径,达到视距上所需的竖曲线半径值。平纵技术指标大小均衡,组合较为合理,均满足视距要求,全段采用透视图检验,无线形扭曲或去向不明现象,在视觉上能自然诱导驾驶员视线,保持视觉连续,线形平顺圆滑。纵面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 目技术指标最 大 纵 坡0.5%最 小 纵 坡0%最 大 坡 长790最 小 坡 长200凸形竖曲线最大竖曲线半径 265000最小竖曲线半径22500凹形竖曲线最大竖曲线半径295142.752最小竖曲线半径20000竖曲线占路线总长41.118%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3.182(4) 纵断面设计要点K23+550K28+765:按加铺16cm控制。K28+765K38+550:按加铺34cm控制。2.2.3 路线平纵组合设计本次平面设计与纵面设计中都考虑了平纵组合的要求,在平面设计时考虑到纵坡变坡点以及竖曲线起终点的位置,尽量做到“平包纵”,当地形起伏较大时也适当降低平面指标,以保证平纵指标协调。2.3、安全设施2.3.1设计范围魏武路期改建工程起点位于合肥市蒙城北路(K0+000),终点桩号为K8+998.983,全长约9km。2.3.2沿线重要节点交口:全线十字平交口共11个,其中市政段主线设计车速为60km/h、辅道设计车速为40km/h,公路段设计车速均为60km/h。桥涵、河流:全线包含三座桥梁。包含限载标志的设计。饮用水保护区:全线有一处一级饮用水保护区和一处二级饮用水保护区。包含相关的预告和指示标志的设计。 2.3.3设计依据、原则及技术标准2.3.3.1设计依据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第13部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道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技术规范(DB 34/T812-2008);2.3.3.2设计原则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最基本、必要的交通安全保障系统,集交通管理、安全防护多功能于一体。它由交通标志、标线、防撞设施、视线诱导等组成。本次根据公路设计功能和等级,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的相关标准,对全线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进行全方位设计。设计中根据交通流向分析、结合路容、路貌考虑,确保行车安全与沿线路、景、物交织协调,营造一个安全、流畅、舒适、优美、经济的公路交通环境。2.3.3.3技术标准桩号性质道路等级设计车速交通安全设施等级备注 K0+000 K1+590、K6+970-K8+998.983市政段城市主干路主线:60Km/h辅道:40Km/hBGB 50688-2011K1+590 K6+970公路段一级公路60Km/hBJTG B01-20032.3.4设计内容本项目交通安全设施均按照B级要求来进行设计,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1)市政段(K0+000K1+590、K6+970-K8+998.983)全线配置了标志、标线、隔离和防护设施。 采用了中央绿化带进行分割对向车辆。设置了相应的指路和禁令标志。 对交叉口进行了渠化,设置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监控系统;与规划路各交叉口均预埋了相应管线。(2)公路段(K1+590K6+970)配置了标志、标线、视线诱导标、隔离栅。设置了相应防撞等级的中央分隔带护栏和公路两侧护栏;防眩设施采用植树防眩型式。设置了相应的预告、指路、警告、禁令和停车让行标志。设置了反光突起路标;防撞桶、护柱等其他安全设施。2.3.4.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是车辆在公路行驶中的重要信息来源,标志的设置以尽可能合理、齐全,便于驶入公路的车辆能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为设计原则。公路两侧有大量的村庄,为了更好引导司机出行,以最短的时间达到目的地,需要在道路沿线设置大量的交通标志等辅助性措施来提升改善道路的使用环境。交通标志可分为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等。标志版面材料的选用:本项目的标志底版制作 采用铝合金整体式和拼装式两种形式,当标志版面面积小于5平方米时,采用2.5毫米厚的整块板铝合金板制作,当标志版面面积大于5平方米时,采用300型和150型两种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板拼装而成,其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版面设计 (a)禁令标志尺寸采用直径80cm/100cm的圆形或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禁令标志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b)指示标志尺寸采用直径80cm的圆形,指示标志为蓝底、白图案。(c)指路标志的汉字高度根据GB5768-2009并结合本次设计车速确定标志汉字高为4050cm,版面尺寸的大小,字间距及行距均按国标执行;指路标志为蓝底、白字符。交通标志的设置和支撑方式:交通标志是向道路使用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引导他们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所以,对交通标志的设置,不但要防止注意信息不足,而且也要避免信息过载,使驾驶员感到紧张、疲劳的弊端。本项目交通标志的支撑方式主要有:柱式、悬臂式、附着式几种。 本次交通标志的结构形式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a)钢结构形式有:单柱式、双柱式、单悬臂、双悬臂四种。在设计中根据所需的标志板面的大小、设置的位置、标志的重要性、美观等因素选定支撑方式。(b)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包括公路界碑。(c)反光要求:钢结构形式标志字符膜采用IV类反光膜,底膜采用III类反光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标志采用反光油漆。 (4) 全线新建标志一览表单柱标志块225双柱标志块20单悬臂标志块22双悬臂标志块6附着标志块68从上表看出:柱式标志:共225个,主要有市政段上的指示标志、掉头标志、人行横道预告标志、道口处的减速让行标志;公路段上的道口停车让行标志、十字型交口或T型交口警告标志、允许掉头标志、限速标志、人行人道预告标志、二级水资源保护区标志等。双柱式标志:共20个,主要是一级水资源保护区预告标志。单悬臂标志:共22个,主要是一些指路标志、分车道行驶标志、部分车种禁止驶入主路标志。双悬臂标志:共6个,主要是主辅路分车道行驶标志。附着标志:共68个,主要是汇流标志及部分指路信息附着标志。2.3.4.2交通标线在本项目道路交通标线的设计中,遵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结合该路段的具体情况,全线按照市政道路标准设计:车行道分界线设在同向行驶的车行道分界线上,为白色虚线,线宽15cm,设计车速不小于60km/h的路段时采用实线长600cm,间隔900cm;设计车速小于60km/h的路段上采用实线长200cm,间隔400cm。本次设计车速主路为60km/h,采用6米实线,9米空档;辅道为40km/h,采用2米实线,4米空档。车行道边缘线设在行车道两侧与路缘带之间,白色实线,宽15厘米。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宽度为4米,白色实线,线宽40厘米,间距60厘米。自行车标记在交叉口人行过街处与人行横道线一并设置,白色,尺寸详见大样。导向箭头白色,主路长6米,辅道长为3米,具体尺寸及位置详见“标志标线平面图”及“导向箭头大样图”。导流线设在进出口三角端处,为白色实线,外围线宽20cm,内围线宽45cm,间距为100cm,倾角为45。路口导向导向线左转弯导向线施划于左侧为黄色虚线,实线段2m,间隔2m,线宽15cm。左弯待转区线用来指示左转弯车辆在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转的位置;左弯待转区线为两条平行并略带弧形的白虚线,线宽15cm,线段及间隔长均为50cm。停靠站标线设在标示车辆通向专门的分离引道的路径和停靠位置,由渐变段引道白色虚线、正常段外边缘白色实线或白色填充线组成,线宽45cm,。其中白色虚线长100cm,间隔100cm。停止线停止线:表示车辆让行、等候放行等情况下的停车位置。该线为白色实线,一般与道路中心线垂直,线宽30厘米,其线长横跨整个路面。停止线与人行横道线平行设置,间距为2米,标线材料为白色热熔型,厚度为1.8毫米。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表示提前预告驾驶人员前方路段设置了人行横道线的标记。该线为白色菱形图案,线宽1.5米、线长3米。一般情况下,该线在人行横道线前连续设置两组,第一组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距人行横道线端部35米,第二组距第一组20米,标线材料为白色热熔型,厚度为1.8毫米。让行标线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应停车让干道车辆先行。设有“停车让行”标志的路口,除路面条件无法施划标线外均应设置让行标线。路口宽度小于2.5m施划停车让行标线。让行线应设置在有利于驾驶人观察路况的位置。如有人行横道线时,让行线应距人行横道线1米3米。停车让行线为两条平行白色实线和一个白色“停”字。双向行驶的路口,白色双实线长度应与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连接;单向行驶的路口,白色双实线的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白色实线宽度20厘米,间隔20厘米,“停”字宽1米,高2.5米。材料均为热熔普通型,厚度为1.8毫米。2.3.4.3防护设施波形梁护栏波形梁护栏是半刚性护栏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撑的连续结构。它利用土基、立柱、横梁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向,回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防止车辆冲出路外,以保护车辆和乘客,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波形梁护栏钢柔相兼,具有较强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视线诱导功能,能与道路线形相协调,外形美观,可在小半径弯道上使用,损坏处容易更换。对于车辆越出路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区段,可选择加强波形梁护栏。路基护栏防撞等级 表5-1公路等级设计速度(Km/h)车辆驶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有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级一般事故或重大事故单车特大事故或二次重大事故二次重大事故一级公路60A、AmA、AmSB、SBAm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并结合公路段道路等级、设计车速60km/h,最后确定路侧护栏选择A;中央护栏的防撞等级别选择Am、SBm级。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一级公路且设计车速60km/h的路段,当填土高度大于等于3.5米应设置路侧波形梁护栏,结合本项目全线填土高度均小于3.5米,考虑到桥梁两侧延伸段设置有防撞护栏,故本次仅在临塘段设置加强型波形梁护栏。中分带公路段均设置普通波形梁护栏,遇到桥梁时,采用过渡三波形梁护栏与桥梁防撞护栏进行顺接。2.3.4.4 防撞桶全线绿化带三角地带及主辅出入口迎车面岛头处均设置防撞桶,可以防止车辆撞击到绿化岛头。2.3.4.5护柱在以下路段应设置护柱:(1)路侧村庄比较密集的地段;(2)平面交叉口两侧。2.3.4.6轮廓标轮廓标是沿道路两侧边缘设置、用于显示道路边界轮廓、指引车辆正常行驶、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从功能上说,轮廓标是一种视线诱导设施。根据其设置条件不同可分为独立式轮廓标和附着式轮廓标两类。全线设置设置有波形梁护栏的路段采用附着式,无护栏段采用柱式轮廓标。2.3.4.7突起路标突起路标主要安装在车行道边缘线附近,通过其逆反射性能提醒司机按车道行驶。突起路标为提醒驾驶人员安全行车,有利于夜间车辆行驶,本项目在公路段车行道边缘线两侧均设置单面反光型突起路标,突起路标设于车行道边缘线外侧,正常路段设置间距15米,交口范围设置间距6米。横向设置位置为突起路标中心距行车道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