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一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一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一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一面》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预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关注外貌描写,通过比较学习,体会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逐步塑造人物“瘦”的形象的写作方法,并仿写片段。3.结合课外资料,感受鲁迅先生日渐消瘦外貌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鲁迅先生爱青年、爱民族的人物品质。【教学重难点】关注外貌描写,感知人物的“瘦”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逐步立体地塑造鲁迅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并仿写片段。【课前学习】1. 字词认读地窖、书脊、赫然、鲁迅译、切边、殷勤、懊悔、莽撞、窘相、捻着、踌躇、摩挲、苗头、大病新愈、颓唐、精神抖擞、打眼、憎恶、陡然、虐待。2. 理解一面(1)物体的一个表面。(毛巾的一面很光滑。)(2)一方面,有时指一方的重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他完全可以独当一面。)(3)表示一个动作和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村民们一面跑,一面喊。)(4)数量词。(在东边的一面墙上,写着一条宣传标语。)(5)一次会见。(今天下午,咱们见一面,可以吗?)3.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前活动】鲁迅语段赛一赛 【教学过程】一、鲁迅印象大家谈师: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相信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分享一下吧!(生谈心中在鲁迅)2、 交流预学师:就是这样的鲁迅,不由得令我们心生敬慕!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鲁迅,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回忆录。(板书:19.一面)下面请小组长组织组员交流预学情况。1. 小组活动,交流预学2.小组汇报,教师点拨【点拨1】“书脊 窘相 摩挲 陡然”的读音及意思【点拨2】课题“一面”就是“一次会面”的意思,也可以说成“第一次会面”【点拨3】课文主要内容:我距离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看书。我想买书却缺钱,踌躇之际遇到了鲁迅先生,先生向我荐书并赠书,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三、关注外貌描写,体会鲁迅的“瘦”(一) 初步感知“瘦”师:是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鲁迅与阿累在内山书店的一面之缘。那么这短短半个小时的一面,鲁迅先生给阿累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瘦)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几次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瘦,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并想一想,作者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关注到鲁迅的瘦。1.生自读自悟2.交流(幻灯出示)【预设】?第一次: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这是我刚进书店时)第二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书“一”字。(当鲁迅向我走来时)第三次: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抱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书“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当鲁迅站在我面前,向“我”推荐书时)第四次: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当我得知他就是鲁迅先生时)(二) 比较阅读,体会写法【第一次比较:体会作者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并感受他写作角度的变化。】师:这四次都是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那么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透过文字,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瘦呢?请同学们比较着来读一读这四次外貌描写,你发现了什么?1. 生读,比较发现2. 交流预1:第一次描写外貌,阿累站在远处,是远观的。第二次鲁迅先生正向阿累走来,是近观。第三次和第四次,鲁迅先生就站在阿累的面前,是细看。因此作者按由远而近的方法描写鲁迅的瘦。预2:第一次因为是远观,因此只是个粗略的轮廓。第二次大略描写了面孔、头发、胡须,看的不是很真切。第三次描写外貌的细节,因为面对面所以写得更细腻了。作者按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的方法描写鲁迅的瘦。师小结:从最初地一望,到最后地仔细地看,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由远而近、由整体到局部的描写,让我们一步步感受到鲁迅先生是多么瘦啊!【第二次比较:感受作者逐步的情感流露】师:作者除了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有顺序地描写,再读读,在这段外貌描写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预:第一次粗看,只是有个模糊的印象,没有情感;第二次和第三次,逐步细看后,对于先生的瘦,表达了自己的担心;第四次,得知人物身份后,带着情感来写外貌,表达自己对先生健康的担忧。感叹号地运用,增强语气。师:通过刚才一次次的比较,我们对外貌描写有了更深的了解,师:此时,请你再次描绘脑海中的鲁迅先生?( )几个同学在描述中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了鲁迅的瘦,看来先生的这一特征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挖掘“瘦”的原因,感受人物品质师: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瘦呢?课文中告诉了我们答案,大家赶快找一找。1.生读文找语句2交流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预设:(1) 现在你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瘦了吗?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他嫉恶如仇,正如他自己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生”:他用一生的时间来写作,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工作,给了我们这个民族。他早已没有了自我。 “越老越顽强”:尽管已经步入老年,但他依然握着手中的笔,尽心地工作着,他瘦得是那样顽强啊。(3)同学们刚才抓住关键词语,有了自己的体会,下面的这段资料,读了之后肯定对这位将一生时光都交给民族的顽强战士有更深的认识。(出示)晚年时的鲁迅先生尽管病入膏肓,但依然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1936年10月16日 给曹靖华先生翻译的苏联小说苏联作家七人集作最后编校并写了一篇序言1936年10月17日 写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1936年10月18日 还记了日记1936年10月19日 逝世鲁迅先生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师:此时你看到的还仅仅是鲁迅先生的瘦吗?看到了他的顽强,看到了不屈,看到了他为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师:此时此刻,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外貌描写的文字,(出示语段)透过瘦,我们更强烈的感受到的是他对整个民族的爱。【出示语段引读】师:阿累紧紧抓住了人物的外貌描写,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这样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四、关注其他细节描写,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爱师:同学们,这是阿累写鲁迅的文章,除了外貌,还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神态、动作)师:那么在这些描写中鲁迅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你的感受。2交流(随机板书:爱青年)预设1:“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语言、神态描写。他如慈父爱儿子一般爱着我们青年。他爱青年是因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他爱青年就是他爱民族。预设2: 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送书给我就是他关心青年的成长。我们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此时对我的关心,其实也是他对民族未来的关心。六、 总结写法,外貌片段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找到的这些细节描写和文中外貌描写相比,在文中占的篇幅要少得多?为什么呢?生:这是一面之缘,是初次见面,人物的外貌通常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师:鲁迅的外貌很有特征,是标志性的,突显外貌描写能更形象地展现这个坚强、为民族斗争不息的战士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