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11 06 29 作者简介 赵博 1980 男 辽宁沈阳人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讲师 20世纪70年代以前 西方翻译理论主要是 以功能学派和随之而来的目的论为主导 20世 纪80年代左右 随着多元系统与规范理论的登 场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真正从文本转移到文本以 外的文化 社会 历史和政治因素的相关研究 20 世纪90年代出现的翻译研究的文化模式 标志 着翻译研究朝着文化转向潮流发展 翻译研究的 文化学派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代表性人物就 是苏珊 巴斯内特 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 译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 通过她的理论研究 人 们不再把翻译当做静止的 纯语言的行为 而是 把它看作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 程 一 在很多人看来 诗歌里面所蕴含的独特的文 化使诗歌翻译不太好进行 甚至很多学者认为诗 歌是不可译的 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 很多翻译 的学者认为诗歌翻译中的可译与不可译的因素 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巴斯内特指出 不可译性有 两种 语言不可译性和问话不可译性 语言不可 译性 主要是指语言结构的缺省 在目的语中找 不到对应 这是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造 成的 文化不可译性 是指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 原文文本相同的语境特点 1 例如 很多中国文 化特色的成分很难通过翻译再现给外国读者 怡 红院 浣溪沙的专名翻译 或松 竹 梅 岁寒三 友 象征品行高洁的寓意传递 此外 柳树象征女 性的绝色美丽 中国美人的细腰 中国舞女穿着 长袖的宽袍 在舞蹈时都模拟着柳枝在风中回旋 往复的姿势等等 因此 有人认为诗歌的意象是 无法翻译的 巴斯内特认为 不可译性的讨论要根据具 体情形 具体分析 也就是语境和上下文因素在 翻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果我们引进文化符号 学观点 将语言和文化看成是动态的系统 那么 不可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 在考虑作者 译 者和读者各自语境条件下 交际是可能的 1 因 此 不可译问题要分成不同的情形来处理 1 完全不可译是罕见的 应该将不可译文本与纯粹 的文化缺省加以区别 后者可以通过翻译的种种 手段进行补偿 降低不可译性 2 翻译的约束力 通常体现在诗歌翻译当中 因为诗歌翻译是修 辞 意象 韵律和意义的结合体 除诗歌外 一些 双关语激起词义和词形的联想 因此 音译不可 分割的词语是难以翻译的 3 不可译问题对词 汇和术语的翻译来说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如果一 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下的诗歌翻译 赵博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 大连116052 摘要 诗歌翻译向来是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因为在诗歌翻译中 单纯的字对字 词对词的 翻译是无法表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深意的 很多学派都认为诗歌是完全不可译的 而以 巴斯内特为代表的文化翻译学派却对诗歌翻译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分析 得出诗歌翻译的可 译性 文章主要通过巴斯内特的翻译文化探讨诗歌翻译的可译性 说明在语用和审美的层面 上 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关键词 巴斯内特 文化转向 文化翻译观 可译性 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 H315 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28X 2011 04 0040 03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TTUTE OF EDUCATION 第25卷第4期 2011年8月 Vol 25 No 4 Aug 2011 40 个词或术语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 那么 译者 可以采用选择 借用 仿照或其他适用的翻译方 法 1 不可译也可能指部分意义的丧失 而使译 文在表现力 风格和修辞上 失去特色或较原文 逊色 诗歌等文学文本可能损失较多 而技术性 文本则可以采用一定的策略加以补救 例如 李 白的五言绝句 怨情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这首诗如果用巴斯内特提到的翻译手段处 理 可以大大地减弱它的不可译性 Waiting in Vain A lady fair unrolls the screen With eyebrows knit she waits in vain Wet stains of tears can still be seen Who heartless has caused her the pain 2 在译文中 英诗在音韵 节奏上再现了明知 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 不可译性也就减弱或得到 补偿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巴斯内特的观点 诗歌翻译还是可以移植的 巴斯内特对于翻译的不可译性采用的是一 种辩证法 翻译既不是完全不可能 也不是完全 可能 总的来说 由于语言的交际性和思维的普 适性 译者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不可译性进行 弥补 这是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在语 用和审美层面上寻找最佳答案的过程 因此 翻 译的不可译性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 二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 其语言是 充满韵律的语言 且精炼含蓄 节奏分明 句式整 齐 在所有文学体裁的翻译中 诗歌翻译由于其 特殊性 被研究和讨论的最多 古今中外 概莫能 外 诗歌浓缩了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 含有 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 因而诗歌的翻译是很有难 度的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诗不能翻译 译诗是徒 劳的 他把诗歌比作种下种子 却不能开花 这就 是巴别塔的符咒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 诗者 翻 译所失也 也说明了诗歌翻译的挑战性和某种 程度的不可译性 或者像巴斯内特所说的那样 诗歌是不可言状之物 1 理解诗歌的灵或魂在巴斯内特看来 是诗歌 翻译的关键所在 意欲译诗 第一步就是带着敏锐的目光阅读 原文文本 这个解码的过程不仅考虑到文本的特 点 还考虑到文本以外的因素 如果不是专心致 志 全身心投入阅读一首诗 而是开始担心是否 能够翻译原文的 精神 而实际上并不清楚 精 神 指的是什么 那么 就会陷入死胡同 3 因此 翻译首先要读懂原文和文本以外的因 素 其次还要抓住原作的灵魂 阅读诗歌要身临 其境地理解作者的所指和诗歌的意境 英国诗人 奥登在其长诗 漫游者 中运用的无主语 无冠词 的文体 在句法结构上就与中国的古诗有着惊人 的契合 There head falls forward fatigued at evening And dreams of home Waving from window spread of welcome Kissing of wife under single sheet But waking sees Bird flocks nameless to him through door way voices Of new men making another love 译文 在梦里 傍晚十分困倦 头朝前低垂 梦见家 窗口的招手 一片欢迎 薄被单下面妻子的亲吻 可是醒来却看见 不知名的鸟群 通过门廊传来 新来的人们又一次调情的声音 4 奥登是否从中国诗的英译文中受到启发 我 们不得而知 但是他的创作印证了这样一个事 实 诗歌的家园不仅在故土 而且也可以在异乡 找到知音 巴斯内特所说的理解 也就是译者作 为一名读者的阅读体验加上想象力 作为诗歌译 者 诗歌的形式 结构 功能都是需要思考的 此 外 诗歌意蕴的多义性 也要求译者必须具有较 强的审美能力和阐释能力 诗歌翻译不光需要译者对源语文化和背景 要有很深的研究和体会 还需要译者对目的语文 化和背景有深入研究 译文的水平从目的语的功 力中可见一斑 例如严复译赫胥黎 天演论 中的 一首诗 All Nature is but art unknown to thee All chance direction which thou canst not see 赵博 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下的诗歌翻译 41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All discord harmony not understood All partial evil universal good And spite of pride in erring reason s spite On truth is clear whatever is is right 该诗是英国18世纪诗人亚历山大 蒲柏 Alexander Pope 所作 严复对蒲柏的 原人篇 诗歌的解读可以说是很贴切 译文更似一种创 作 元宰有秘机 斯人特未悟 世事岂偶然 彼苍审措注 乍疑乐律乖 庸知各得所 虽有偏诊灾 终则其利薄 寄语傲慢徒 慎勿轻毁诅 一理今分明 造化原无过 5 严复本人并不专门从事诗歌翻译 只是在引 进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偶然涉及英国诗歌 因 此其译诗还不能算是从文学和诗歌的角度出发 但无形中也契合了巴斯内特关于翻译的 有机过 程 就巴斯内特而言 她提倡诗歌翻译的 有机 过程 诗歌的形式 内容以及音韵都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这几个因素 不可 缺一 巴斯内特也用 有机形式 有机结构 来 指诗歌翻译音 义 形的统一 三 诗歌翻译中语言和形式结构比较容易再创 造 最难掌握的是对原作的阐释 译者所翻译的 很可能是字面意义 而隐藏的意义则需要译者下 功夫来解读 巴斯内特把诗歌翻译的译者看作是 译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 读者在符号学中的文 本 解释项和互文性中处于中心位置 诗歌的互 文性是译者不得不关注的重点 而互文性理论为 打破作者中心提供了依据 每个文本是一组对他者的确定性的转换 先 于文本或围绕文本的他者很可能没有被人意识 到 诗歌正是通过进入他者文本内部 跨越他者 文本而产生的 这些他者文本反过来构成了先前 存在文本成分的基质 即使追溯到起点的某个原 始时刻 也永远不可能说清楚 6 巴斯内特非常重视重现诗歌翻译中的意义 阐释 而意义的获得通常是诗人兼译者的神来之 笔 divinely inspired 巴斯内特认为 柏拉图式 的诗歌灵感的提法明显对译者产生了影响 译者 身上可能灵光一现 使他能够在另一种文化语境 中再现原作的精神和语气 译者因此寻求的是原 文的 投胎转世 他在技术层面上和形而上学层 面上接近原文 在技术上对原作者和读者担负起 责任 6 就诗歌翻译方法而言 一方面 巴斯内特提 倡 有机翻译 的整体观 另一方面 她引入符号 学 解释学的解释理论 给译者以充分的自由 总 的来说 巴斯内特关注的是诗歌翻译的内涵 在 审美上强调译者的神来之笔 在诗歌的创作与翻 译的关系上 她强调 译者既是作者又是译者的 共生关系 译诗虽然不可为 但毕竟又可为 可译 的是原文的某些部分 不可译的也是原文的某些 部分 但可译的部分远远超过不可译的那部分 巴斯内特重视研究翻译的过程 尤其是文本 被操纵的复杂过程 文化学派将翻译文本的选 译 译者策略的运用以及文本的接受效果等统统 纳入其视野 在这一转变中 文化而不是文本是 译者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 这与强调等值 文本 的传统研究背道而驰 这种观点是首先从宏观上 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大的翻译单位 视点从原文文 本移向了译文文本 突出重交际 重描述 重跨学 科 重目的语语言文化的需要 其中操纵和制约 文本的过程 成为文化学派研究的重点 这一文 化研究途径 将翻译研究大大向前推进 给研究 增加了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2 翁显良 古诗英译 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3 3 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 ry and Culture London Pinter 1990 4 傅浩 中国诗的英译 A 辜正坤 史忠义 国际翻译 学新探 C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5 王佐良 翻译 思考与试笔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 1989 6 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 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 gual Matters 2000 下转第 47 页 42 上接第 42 页 Poetry Translation under Bassnett s Theory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ZHAO Bo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52 China Abstract Poetry translation has been alway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ranslation as in poetry transla tion the way of translating by words to words can not exhibit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deep meaning expressed by a poem Many schools of translation referred that poetry is untranslated but the school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represented by Bassnett made a study of poetry translation on the analysis of culture transfer and showed that poetry translation was feasib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by Bassnett s culture transfer in translation and shows that on the level of pragmatics and anesthetics the untranslatability is solvable Key words culture transfer cultural translation translatability untranslatability 责任编辑何艳 活习惯的认同和呵护意识 在全社会培养高尚纯 洁的追求 以这样的情感进行沟通 就会使社会 服务行业与群众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为 密切 在沟通交流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 善 于把创造美的理念置于具体的背景中去理解和 实践 要使群众不仅依法享有若干参与国家管 理 监督政治权力的权利 而且依法享有不得为 权力侵害和剥夺的权利 5 14这是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的制度性保证 要注意使之落实到特定的 具体的行动中 第五 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 基本要求 既要注意发挥主体在美的创造中的作 用 也要尊重客体的行为规律 社会服务行业要 注意通过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培养创造 性思维 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研项目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 电声振动件制造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精酿造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印刷行业材料使用保障措施
- 淡水珍珠养殖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配料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阳极炉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制线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银行系统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
- 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改革与优化计划
- GB/T 20863.1-2021起重机分级第1部分:总则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 姜黄素合成路线
-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 安全教育:不私自离开幼儿园
- 泛光施工招标文件
- 刑法各论(第四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第7章:方差分析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