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电视照明.ppt_第1页
第6章_电视照明.ppt_第2页
第6章_电视照明.ppt_第3页
第6章_电视照明.ppt_第4页
第6章_电视照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要点 1 列举常用的摄像照明器材 简述它们的功用 2 说明光源色温 显色指数的概念 3 阐释三点式布光的基本方法 画出布光简图 4 说明常用的布光的光型及其作用 一般的光位 使用的光具及亮度要求 第六章电视照明 知识要点 5 说明大场面布光与小场面布光的区别 6 说明动态布光的基本方法 7 简述不同日光光型造型效果 8 说明利用反光板采光的方法 9 阐释在混合光环境中摄像的方法 第一节摄像用光的基本知识物体大多以 形体 的方式存在 形就是大小 形状 色彩 质地 线条等 体是体积 占有一定的空间 同一形体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 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以是立体的 也可以是 扁平 的 可以是鲜艳夺目的 也可以是平淡晦暗的 不同亮度的背景可以使主体突出醒目 也可以使它消失不见 这一切都可以用光来实现 光是塑造物体形象的基本造型因素 摄像是用光造型的一门艺术 一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自然光源如太阳光 萤火虫光等 人工光源如电光源 火焰光等 二 光度计量在摄像用光过程中 经常要涉及到光度学的几个物理量 现介绍如下 一 光通量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灵敏度 对黄光敏感最高 对红光 紫光较不灵敏 而对红外光 紫外光则无视觉反应 光通量是衡量一个光源发出的辐射通量 辐射能量 对人眼所引起的视觉强度的物理量 它等于单位时间内光源的光辐射通量与相对视见率 光见度函数 的乘积 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 一般用字母 表示 二 发光强度对点光源来说 点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通过的光通量称为点光源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即发光强度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单位立体角的光通量 单位是坎德拉 通过单位立体角的光通量为1流明时 光源的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 对面光源来说 面发光度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送的光通量 一般用字母I表示 三 照度照度是一个表征物体表面受光源照射 受照面的明亮程度的物理量 当光线垂直照射到物体表面时 受光面照度的大小等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光通量 照度一般用E表示 即E S 式中E表示照度 为光通量 S表示光照面积 照度单位为勒克司 lx 1勒克司等于1平方米上接受1流明的光通量 点光源在某物体表面上的照度与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 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即E I cos r2 为光线的入射角 即光线与受光面法线的夹角 四 亮度亮度是表征发光表面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上的发光特征的物理量 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的光源表面 包括发光的表面或反光的表面 在其法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一般用字母B表示 即B I S 亮度的单位为尼特 发光面1平方米上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时 其亮度为1尼特 不同的物体对光的反射各有不同 吸收和透射也不相同 因此 不同表面的物体在接受相同照度的光线时 其亮度也不同 由此可见 照度与亮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照度决定于光源 而亮度在受光源影响的前提下 决定于物体表面的性质 于是 在实际拍摄中 测光方法也分为照度测量与亮度测量两种 三 对比度与宽容度1 对比度亮度具有相对性 人们在观察事物中 不是亮度绝对值起作用 而是亮度与背景的对比度起作用 也就是层次在起作用 如有A B两个亮度区域 当A B两个亮度区域亮度相等时 人眼是不能区分两部分亮度差别的 只有A与B的亮度存在差值时 才能获得一个视觉上的亮度层次 所谓对比度指的就是景物的亮度差别 在绘画中叫明暗对比 在摄影学中叫景物反差 摄影 摄像真实地再现景物 并不是真实地表现景物各部分亮度的绝对值的关系 而是表现景物各部分亮度反差或叫亮度对比关系 所谓真实再现影调 就是真实地表现出景物的亮度的对比关系 实际的景物其亮度部分和黑暗部分之间的差别 可以用一种比例关系来表示 例如100 1倍 就是表明最亮部分比最暗部分亮100倍 对比度为100 2 宽容度所谓的宽容度是指承像物质 例如人眼 照相胶卷 录像磁带 所可能按比例正确地记录或反映景物亮度间距的幅度 最大的对比度 例如黑白胶片的宽容度为128 1 在这个范围内 画面中亮的部分与暗的部分影调层次都可以正确表现出来 超过这个范围 亮的部分里亮与更亮的不能区分 表现出白色的亮斑 失去层次 同样在暗的部分里暗与更暗的也不能区分 都成为一块黑色 景物层次也被严重压缩 彩色胶片的宽容度为64 1 电视摄像管的宽容度为32 1 自然界景物广阔的亮度范围 被摄像机严重地压缩了 电视的宽容度也远不如电影 这不仅表现在屏幕上影调的层次 远远不如电影银幕效果好 而且也使电视照明比电影照明更加困难 32 1的宽容度 目前改善是困难的 四 发光效率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与消耗功率之比 叫做发光效率 单位是流明 瓦 不同光源发出同样的光通量 消耗的功率越少 发光效率就越高 五 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 一 光源的色温色温是用来表征光源发光所含的颜色成分 光谱成分 的物理量 色温高的光源其颜色偏兰光 光谱偏于波长短的兰光 紫光 色温低的光源 其颜色偏红 光谱偏于波长较长的红光 色温的计量方法是 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 则用绝对黑体的这个温度来表示实际光源的色温 色温的单位用绝对温标K 开尔文 表示 表6 1几种电光源与自然光的色温 二 光源的显色性光源的显色性是指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客观效果 是表征光源能否正确地显现物体颜色的一种性能 在日光下红花呈红色 绿叶呈绿色 如果在红光照射下 红花可以呈红色 但绿叶就呈黑色 对于某一种光源而言 如果各色物体受照的效果与在标准光源照射下的效果相同 那么就认为这种光源的显色性好 如果受照后颜色失真 则认为该光源的显色性差 表6 2常用电光源的显色指数 六 直射光与散射光1 直射光光源以直线的形式直接照射物体 能形成明显的受光面 背光面和影子的光叫做直射光 直射光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能表现出光源的方向和位置 2 散射光散射光也就是物理学中的漫反射光 凡是光线方向杂乱 在被照物体上不能形成明显的受光面 背光面和影子的光线都叫做散射光 来自光源的直射光经过粗糙表面的漫反射 或半透明体 如乳白的玻璃 白砂等 漫透射 改变了原直射光的性质 形成了散射光 第二节电光源与照明灯具一 电光源的种类光源的分类 依色温划分 可以分为高色温和低色温光源两大类 依光源性能划分可分为硬光光源和散射光光源 一 卤钨灯电视节目制作常用卤钨灯 它是在钨丝灯的基础上 充入少量的卤素制成的 它耐高温 体积小 克服了一般钨丝灯泡玻璃壳易黑化的缺点 大大提高了光源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卤钨灯色温3000 3200K 显色指数Ra高达97 99 发光效率为21 23流明 瓦 不同型号的卤钨灯 其平均寿命依不同的灯泡 灯管 有所差别 例如常用的LSY220V 1300W新闻石英钨灯管 每次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其平均寿命为30 50小时 LSY220V 1250W天幕卤钨灯平均寿命200小时 而插脚式的石英卤钨灯如LJS220V 1000W和LJS220V 2000W平均寿命为100小时 下图是顶头式石英卤钨灯管和插脚式石英卤钨灯泡的外形结构 使用卤钨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使用管形卤钨灯时 必须水平使用 左右倾角不要超过5度 2 在安装卤钨灯时 要防止将手指痕迹留在灯泡壳上 安装后要用酒精棉将灯管 泡 壳的指痕擦净 晾干后再通电使用 这样可以成倍地延长卤钨灯的使用寿命 每次使用前要对卤钨灯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3 卤钨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很高 要注意散热通风 以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要禁止把大功率的卤钨灯装在小功率的灯具上 否则不仅会烧坏灯具 而且会使灯的钼箔封口迅速氧化 使灯泡漏气损坏 二 氙灯氙灯是一种惰性气体灯 它的化学性能特别稳定 即使在高温状态下也不会与石英玻璃式电极发生化学作用 氙灯色温6000K 显色指数Ra为95 97 光效高 发光效率30 50流明 瓦 平均寿命1000 2000小时 氙灯的最大特点是光谱接近于日光 显色性好 这种灯能在稳定的直流电源下工作 电压低 电流大 呈点光源发射 使用方便 所以有 小太阳 之称 常用来做外景照明 常用的XQ 500W球形氙灯如图所示 电源是手提式电瓶 工作电压为直流24V 适用于野外无电源场合与新闻采访 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三 镝灯镝灯是金属卤化物灯 色温5500 6000K 显色指数Ra为80 90 发光效率高达80流明 瓦 平均寿命2000小时 目前 拍摄电影 电视时为了平衡自然光 均使用镝灯作为光源 常用的DDG 400W管形镝灯 如图 a 所示 工作电压为交流220伏 图 b 为DDQ 1000SA交流双端球形镝灯 工作电压为交流220伏 图 c 为DDQ 5000直流单端球形镝灯 工作电压为直流110伏 可作为太阳效果光 从门窗射入室内 四 三基色荧光灯三基色荧光灯的荧光粉是把发红光 绿光 蓝光的荧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 外形和普通日光灯一样 色温为3200K 显色指数Ra为85 发光效率65流明 瓦 平均寿命1000小时左右 三基色荧光灯发出的是柔和的散射光 辐射热量小 是一种低温光源 用于演播室不会带来高温而影响摄像工作 二 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一般分为聚光型灯具和散光型灯具 一 聚光型灯具聚光灯是一种光束能聚能散的大型灯具 它射出的光线亮度高 照射范围可以调节 便于控制光斑大小和形状 光线方向性强 射程较远 边缘轮廓清晰 能使被摄物产生明显的阴影 常用的聚光型灯具有菲涅尔聚光灯 注光灯 回光灯及携带式电瓶灯等 1zmdj照明灯具 03 12 rm 1 菲涅尔聚光灯菲涅尔聚光灯是一种透射式灯具 左图是菲涅尔聚光灯的外形 右图是它的光学系统 它由灯泡 球面反射镜 活动支架和菲涅尔螺纹透镜组成 灯泡的位置始终固定在反射镜的球面曲率半径位置上 使灯泡向后面发射的光线被镜面反射回来后 仍经过球心向前汇合在螺纹透镜上 提高光线的输出效率 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 投射光斑便可以任意放大 缩小 也可以获得从聚光到散光的连续变化 演播室常用DJG系列的内景聚光灯具与卤钨灯泡做主光 2 注光灯注光灯是小型聚光灯 是一种反射式灯具 灯具前部不带聚光透镜 完全靠调节位于灯泡后面的抛物面反光镜来聚光 这种灯具不可能把光束会聚得很窄 调节范围不大 但光线明亮 结构简单 它一般用铝合金做灯架 使用方便 非常适用外景照明 注光灯可配用卤钨灯泡和镝灯 3 回光灯回光灯是一种反射式灯具 如图是回光灯的外形 它是由灯泡 球面反射镜和锥形遮光环组成 回光灯的反射镜面有真空镀铝膜 光线经球面反射出去 可以增强反射率 这种灯的光质硬 射程远 可造成亮暗分明的界限 常用来做轮廓光 以显示物体的形状 结构和质感 4 便携式电瓶灯便携式电瓶灯常用于外景无电源场合与新闻采访的拍摄 电瓶灯由锌银电池组供电 电池组的容量是25安小时 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电瓶灯小巧轻便 调整其反射面 可使投射光束从聚光到散光进行连续变化 有高色温和低色温两种类型 1 高色温电瓶灯 高色温电瓶灯一般采用24伏500瓦球形氙灯 可在太阳光下作辅助光照明 常用的XSD500 1 G 电瓶灯 2 低色温电瓶灯 低色温电瓶灯一般采用15伏350瓦卤钨灯泡 可在室内作小范围的照明 如图是DSL 4电瓶灯 两灯可以分开调节 配备蜂窝 柔光等型式镜片可供不同用途选用 配上滤色镜 可作为高色温灯 二 散光型灯具散光型的灯具是一种漫反射式灯具 灯泡的位置一般为横向水平式 亮度低 其投射光斑发散 散射面积大 光线没有特定方向 且柔和 均匀 被照物不产生明显的阴影 适用于大面积照明 电视节目制作常用的散光灯主要有新闻灯 四联散光灯 天幕散光灯 顶光散光灯 外景散光灯等 1 新闻灯新闻灯常用于现场采访与外景摄像 以弥补光线的不足 它最大的特点是重量轻 体积小 灯具的反射面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凹凸小坑 使光线均匀散射 左图是XSJ 1300单联新闻灯 右图是XSJ2 1300W双联新闻灯 它设有两个开关 分为先开与后开 新闻灯都配用卤钨灯管 2 四联散光灯四联散光灯在演播室常用来作辅光与顶光 这种灯具光线柔和 均匀 四只灯管可同时开 也可以分别开 以调节光量 使用很方便 小灯具反射面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凹凸小坑 照射范围比较广 由于光线散射照在物体上 不易勾勒出明显的轮廓 使物体造型显得较为平淡 在灯具前部还装有四块挡光片 用来调节照射范围的大小 如图是DSG 3四联散光灯 配用卤钨灯管 3 天幕散光灯天幕散光灯在演播室常用来作天幕照明 这种灯具的光学系统采用双面铝反射器 并经喷砂电化处理 使照明范围宽阔均匀 天幕散光灯光线角度达120O 能将天幕上下都照亮 灯具前面的插片架用来固定色纸插片夹 用不同的色纸来调整天幕的颜色 如图是WSG 1250天幕散光灯 配用卤钨灯管 顶光散光灯除光学系统采用抛物面反射器外 其外形和结构与天幕散光灯相似 常用来作演播室的顶光与场景光 4 外景散光灯外景散光灯常用来作外景辅助照明 灯体采用防锈合金铝板 强度高 重量轻 反射面采用高纯铝板 经喷砂和电化处理 以增强散射效果 配用管形镝灯 电源触发部分安置在灯体后盖部位 开启方便 利于检修 如图是DSG系列外景散光灯 配用管型镝灯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见直射光的新型散光灯具 其光学系统如图 这种灯具的灯泡要求不能有直射光射出灯口 光源的直射光必须有效地射在灯具的反光面上 间接的反射光则通过柔和的漫射面传送出去 反射光的均匀性决定于漫射面的柔和程度 这种灯具的反射面成了一个发光体 其灯口发光面积大 不仅光利用率高 而且也很好地消除了阴影 第三节人工照明布光布光是运用人工照明方法 按照光线不同的造型效果 对被摄景物布置不同距离 方向 高度 不同性质的灯光 从而增强被摄物的立体感 质感 纵深感 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一 照明中的基本光线按照光线的造型效果 照明的基本光线主要有主光 辅助光 轮廓光 背景光 装饰光等 6djjbgx照明中的基本光线 05 54 rm 一 主光主光是塑造画面形象的主要光线 用来照亮被摄物体主要的和最有表现力的部分 主光的光源属于直射光的性质 能在画面上形成明显的光源方向以及亮部 阴影和投影 主光的作用是描绘人或物的主体形状及主要轮廓线条 组成造型结构 是画面中起主导作用的光线 又称塑造光 主光一般采用菲涅尔聚光灯 主光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一般都放在被摄对象的前面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O 45O的水平角内 既可位于摄像机左侧 也可置于右侧 视造型的需要而定 主光在竖直方向的角度一般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O 45O的垂直角 布置主光 在同一个画面 如果人物活动范围小 常用一个主光照顾两个活动部位 这样光线投影方向一致 背景只有一个影子 看起来比较真实 如果物体活动范围较大 一个灯照顾不过来 就需要两个或几个灯作主光照明 照明不同部位的灯光 要注意光线的衔接 不能互相影响 在拍摄大场面的镜头时 因为拍摄范围大 在灯光较少的情况下 不可能分区进行普遍照明 这时可由专人举灯跟随被摄人物一起运动 二 辅助光辅助光简称辅光 又称副光 是用来弥补主光表现力不足的一种光线 它照亮被摄物的阴影 使阴影部分产生细腻 丰富的中间层次和质感 辅光的作用是调整画面的影调 决定画面的反差 表现质感 帮助塑造被摄主体的形态 表达被摄主体的全部特征 辅助光光源属于散射光性质 具有光线柔和 细致的特点 辅光一般采用散光型灯具 辅光的位置处于主光和摄像机的另一侧 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O 30O的水平角 在竖直方向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的0O 20O垂直角 在主光亮度不变的情况下 辅光加强 画面反差小 影调软 辅光减弱 则画面反差大 影调硬 辅光的应用原则应当是 既冲淡主光的影子 又避免产生第二个影子 更不能破坏画面内主光的方向性 辅光与主光的光比通常为1 2 三 轮廓光轮廓光又叫逆光或背光 它是从被摄物背后射来的光 可以是正逆光 也可以是侧逆光或高逆光 它的作用是使被摄物体产生亮的边缘 勾划出被摄对象的轮廓形状 将物体与物体之间 物体与背景之间分开 突出主体 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轮廓光一般采用回光灯或聚光灯 位置处于被摄物的后面 在水平方向上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30O水平角 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是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30O 60O的垂直角 通常是画面中最亮的光 轮廓光与主光的光比大约为1 1至2 1之间 四 背景光背景光主要是照亮被摄对象周围环境及背景的光线 它的作用主要是突出主体 烘托主体 背景光可以消除被摄物在背景上的投影 使物体与背景分开 衬托画面的空间深度 背景光一般采用天幕灯和散光灯 天幕灯的位置是沿着演播室悬挂式灯架的边缘一字排列 水平放置 角度以均匀照亮天幕为准则 如使用落地式散光灯 则灯具的位置处于被摄物后面 以不能被摄入画面为准则 背景光的亮度还决定着画面的基调 高调和剪影效果的画面 背景光的亮度可与主光的亮度相同或略高于主光 形成洁白明净的背景 低调画面 背景光的亮度要低于辅光 形成深沉的背景 中调画面 背景光亮度在主光与辅光之间 约为主光的2 3 背景光的创造与处理潜力很大 它能营造各种环境气氛的光线效果 说明某种特定的时间与地点 例如早晨光线的模拟与再现能创造一个清新 和谐 朝气蓬勃的向上气氛 傍晚的光线处理 能营造另一种气氛等等 五 装饰光装饰光是用来突出表现被摄物某一重点部位所用的光 如眼神光 头发光 服饰光等 它的作用是 有目的地对被摄对象进行局部或细节的修饰 表现质感 使所表现的形象更加完美 更富有艺术魅力 并达到照明的平衡 六 场景光场景光是拍摄大场面才用的 用于均匀照亮整个场景的光 保证场景中的光照度至少达到1500 2000勒克斯 使彩色摄像机无论拍哪个角度都能符合色彩还原的基本要求 场景光又称为基础光 在一个场景中 各种造型光的比例是 主光一般为基础光的1 2 1 5倍 辅光为基础光的0 8 1倍 轮廓光为基础光的1 5 2倍 背景光为基础光的0 8 1倍 场景光一般采用散光灯 位置处于被摄物的上方 大面积均匀分布 使整个场面的照度均匀 基础照明 00 00 mpg 二 照明的角度与造型照明中光源的位置不同 与摄像机构成的角度也不同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照射方向 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 照明角度即光位 光源的位置 常用如图的钟面图来分析 钟面图以其中人的鼻子为中心 水平钟面叫H面 垂直钟面叫V面 H面与V面互相垂直 摄像机位置在水平钟面的6H 6点钟 与垂直钟面的3V 3点钟 交点处 一 水平钟面的照明光位如图为水平钟面的照明光位分布 A 正面光照明B 侧光照明C 前侧光照明D 逆光照明E 侧逆光照明水平钟面照明主要有三大类型照明光位 即正面光照明 侧光照明和逆光照明 1 正面光照明正面光又称平光 顺光 光源处在被摄对象的前方 6H处 与摄像机镜头的方向相平行地照射到物体表面 照明效果均匀平淡 没有显著的反差 对被摄体表面凹凸之处和外表结构起着隐没作用 用正光照明 被摄对象的阴影投在被摄对象的后方 因此 立体感 空间感和纵深感不强 画面层次平淡 在正光照明的情况下 被摄对象的立体感 质感是依赖于它本身固有的立体形态来表达的 画面上的影调层次主要是依赖对象自身不同色调和明暗来体现的 正面光不适合表现大气透视现象 它表现的景物空间感不强 正面光多用在高调画面的光线处理中 在主 副光处理中 较暗的正面光主要做副光使用 2 侧光照明光源处在与被摄对象的正前方成90O角 3H或9H处 从正侧面照明被摄对象 物体的影子留在画面中 形成鲜明的明暗反差和显著的光影 能较好地塑造被摄对象的立体形状和表达空间的纵深感 能明显地表达被摄对象的凹凸形状和表面结构 侧光作修饰光使用时 能细腻地刻划被摄对象的局部细节和形态 这种侧光照明若加用适当的辅助照明 便会获得明暗对比适中 阶调层次丰富和质感表达真实的良好效果 采用侧光照明拍摄风光 画面中立体景物有着显著的投影 丰富了阶调层次 加强了空间纵深感 使画面中的明暗配置得到了均衡 侧光照明的光源除了处在被摄对象和摄像机的正侧方外 根据光源位置的变化 还可以分前侧光和后侧光 前侧光的光源在被摄对象的前侧方 从前面斜侧照明被摄对象 也称作斜侧光 后侧光的光源在被摄对象的后侧方 从逆方向照明被摄对象 通常叫做侧逆光 前侧光的光源照明方向通常与被摄对象成45O角 被摄对象的投影落在与光源相反方向的斜侧面 对人物脸部来讲 这时鼻影和面颊的阴影相会合 可以构成明显的影调对比 有助于立体感和表面质感的表现 在前侧光照明的情况下 加用适当的辅助照明 可以获得影调层次丰富 轮廓线条清晰 明暗反差和谐的效果 这种前侧光照明 比较符合人们正常的视觉习惯 所以常常作为主光的光位 在拍摄人物肖像时 运用这种照明效果更为普遍 3 逆光照明光源在被摄对象的后方 在摄像机的前方 从被摄对象的背后 对着摄像机的方向照明被摄体 这时人物脸部全部淹没在阴影之中 光源只能照亮耳朵和头发的外缘轮廓 形成明亮的闪耀光环 使被摄对象之间及被摄对象与背景之间隔离开来 所以也称隔离光 逆光照明能够强调各种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环境造型上 运用逆光拍摄大场面 能加强空气透视效果 物体之间层次清楚 空间深远 光源在被摄对象的后侧方 从侧逆方向与被摄对象正前方成135O角 1 5H或10 5H处 照明的 叫做侧逆光 侧逆光照明的效果是够在被摄对象的一侧勾划出一条明亮的轮廓线条 而大部分处于阴影层次之中 明亮的高光轮廓线条使被摄对象与背景之间明显地区分开 主体突出 画面生动活泼 二 垂直钟面的照明光位如图为垂直钟面的照明光位分布 A 顺光照明B 顶光照明C 前顺光照明D 顶顺光照明E 前脚光照明 光线在钟面横坐标的基础上 要想加强造型效果 并使光线富有变化 就要有光线垂直照明角度的变化 光线高度的变化可以丰富被摄体的形式感 并可表现属性特征 当光源从3V的位置开始 逐渐升高时 鼻子 眉毛 嘴唇 面颊产生向下的小阴影逐渐明显 使脸形变瘦 鼻子也显得长些 45O角的前顺顺光照明 使鼻子 眉毛的阴影和面颊的阴影相会合 45O至60O角的顶顺光 使造型逐渐变得生硬 黑眼眶 长鼻影 额头过于突出 下巴和脖子的阴影覆盖着胸部 面容显得清瘦 难看 60O 90O的顶光 使人的头部和两肩膀形成一种生硬平板的亮顶 突出和夸张了人物顶部 头顶 眉弓骨 鼻梁 颚骨 上颧骨等部分明亮 而眼窝 鼻下 两颊处较暗 呈骷髅状 丑化了人物 顶光是一种反常光 90O至120O角的逆顶光 使头发 两肩和两耳被照亮 胸前产生深暗的阴影 形成发白的鼻尖 脸部却是暗的 脚光是来自被摄体下部的光线 光源低于视线60O角以下时 产生脚光效果 光影结构与顶光相反 人物下颌 鼻尖 颧骨下方较亮 灯光投影在人物脸部高出部位的上方 同样是丑化人物的反常光线 三 三点式布光运用主光 辅光 轮廓光三种基本光线进行照明布光 能把三维物体的立体感 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的电视屏幕上 这种布光方法叫三点式布光 其中主光 辅光 轮廓光的灯具以及位置 亮度之间的关系均按上面所阐述的原则配置 主光强 辅光就弱 主光左 辅光右 主光高 辅光低 才能有效地消除主光造成的阴影 创造细腻 丰富的中间层次和质感 轮廓光的布置可以根据主光和辅光的位置决定其高低和正侧 当轮廓光作为隔离光和美化光时 也可以不考虑主光和辅光的位置关系 3d三点式布光 swf 四 静态人物布光静态人物布光是指主体人物在画面中的几何位置没有变化的场面的布光 静态 是相对的 不排除人物在原位置上的动作变化 如演员坐在某位置上演奏乐器等 一 静态单人场面的布光1 平调光处理平调光布光以平光 顺光 作主光 这种照明的特点是画面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反差 阶调柔和 典型的平调光处理灯光配置如下 主光灯1和主光灯2一般配置在6H3V或接近这一光位的位置上 也就是说以紧靠镜头为宜 光比控制在1 1或不超过1 2 轮廓光配置在两个主光灯所对应的11H10V的位置上 轮廓光同主光 其中一个 的光比控制在1 1或2 1左右 轮廓光不能过强 以免画面柔和层次受到影响 在顺光照明效果中 也可以没有轮廓光 背景光灯放置在被摄体后面或左右两后侧 背景光亮度一般比主光稍强一点或略弱一点为宜 使人物能够与背景有一定的区别 2pdgcl平调光处理 04 13 rm 平调光照明很容易处理成高调画面效果 高调画面以浅色占画面的大部分 组成的影调给人以明朗 愉快的感觉 高调画面背景光一般要求超过人脸的照度一倍左右 以白的背景突出形体的轮廓线 画面要求简洁 清晰 明朗 干净 背景光要求柔 匀 细 防止人物投影进入画面 防止人脸 衣服及其他进入画面部位出现灯光投影 拍摄高调画面曝光要稍增加一点 这样可使人物的头发和其他暗调部位得到适当的补偿曝光 对于表现暗部位的有效质感 减小反差起积极作用 高调画面灯具可选择散光灯系列 这种灯光质软而柔和 照明均匀 在投影的界限上比较含蓄 阴影不太明显 高调画面适宜表现年青妇女 儿童 医务人员等 2 侧光处理侧光照明也称为明暗照明 受光面和背光面各占一半 主光的光位角度在4 5H 1V或7 8H 1V的位置上 辅助光光位角度在6H3V的位置上 以紧靠摄像机拍摄轴线为宜 偏离这个位置 容易在被摄体表面产生不应有的光线投影 主光与辅助光的光比不小于2 1 这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与创作意图来定 如被摄对象是儿童和妇女 光比要适当小一点 中年或老年人光比则可适当大一点 调整光比大小可通过增强或减弱辅助光灯的亮度获得 轮廓光灯的位置一般在主光灯所对应的那个角度上 即11H10V的位置上 其高度应依据被摄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定 它是用来勾画人物头发 肩膀 形体轮廓的 布置时还应避免过侧 过亮 轮廓光与主光光比一般在1 1或2 1左右 背景灯要根据主体亮度变化而变化 主体亮背景就稍暗 主体暗 背景就稍亮 一般背景光与辅助光光比为1 2或1 1 侧光照明的特点是 画面有明显的明暗配置 人物立体感强 明暗反差适中 整个画面的调子明快 有活力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布光方式 3cgcl侧光处理 05 31 rm 3 逆光处理逆光 侧逆光照明以轮廓光灯作为主光 配置在与摄像机镜头摄轴相反的11H10V的位置上 有时为了加强其轮廓光照明效果 可用双边轮廓光 轮廓光的首要前提是怎样完美地表现人物的轮廓线条 光源的远近 高低 正侧 都会直接给这种表现带来影响 如被摄人物头上戴有帽子 头巾或其他装饰时 光线就不宜过高 把人物脸上富有表现力的轮廓线条遮挡住 如果需要轮廓光灯低一点时 最好不要在人脸上出现过宽光线 如果过宽 即过了人的鼻梁 就会在人物脸上的阴暗部分出现一个大三角形鼻子投影 既不美观又不利于造型 4ngcl逆光处理 03 33 rm 配置好轮廓光线之后 就应该考虑人物暗部光线的补充问题 辅助光灯设置在人物的前侧方9H3V的位置上 主要任务是衔接轮廓光亮部分与阴暗面的中间过渡 这个辅助光灯不能随意偏向人物的某一侧 否则就会出现脸上的第二个头影和形成同主光的夹光效果 有时还可在人物的后方2H10V的位置上再放置一只轮廓灯 有时根据需要还可适当靠近背景处 把未被轮廓光和辅助光照明的人物侧后面勾出一轮廓线条 使画面上轮廓光的表现形式更为完美 在逆光照明中 一般轮廓光与人物正面的辅助光光比为3 1或2 1 有时根据需要还可在6H3V的位置加辅助光2 辅助光1和辅助光2光比在2 1左右 辅助光2的亮度不能超过人物正面辅助光1的亮度 否则会产生同轮廓光的夹光效果 背景光灯适当地把背景打出层次 这样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同时画面也有空间感觉 逆光照明常常产生低调画面效果 所谓低调画面是指画面以中灰到黑色为主 它能给人以庄重 肃穆 黄昏 安适 忧愁 悲怆之感 拍摄低调画面应注意 1 人物衣服的色调应以灰色 深灰色为佳 这样 衣服在画面中才能有层次 如穿黑色衣服时要注意与背景不要融合在一起 有时为了表现衣服的层次可适当加一点装饰光 2 低调拍摄时要注意曝光问题 在曝光上采取综合测光 但拍摄时要把光圈适当开大半级 或开大三分之二级 这样亮部质感不会受到损失 暗部也有了层次 3 低调拍摄常选择聚光灯作为勾画人物轮廓线的主要光源 其他部分的暗部层次常选用散光灯具 二 静态多人场面的布光常见的新闻专题节目 杂志性节目中的座谈 采访 经常出现两人以上的多人场面 以下介绍几种多人物场面布光的形式 1 两人场面的正面布光 1 分别布光法如图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两位节目主持人距离较大 当只用一个主光很难兼顾两个人物的主光造型情况下 布光方法首先是确定主光的投射方向 一般两个人物的主光要从某一前侧大约45O角方向投射过去 要防止两人的主光来自不同方向 造成虚假的主光投射 破坏整个布光效果 主光明确之后 两盏辅助光灯安排在摄像机轴线附近的位置上 两盏辅助光灯要控制好光线的投射区域 防止相互影响干扰 出现不必要的光线投影 其光线高度与人头平齐或稍高于人头 轮廓光放置在与主光基本对应的角度上 用以勾画出画面中的人物的轮廓形态 有时在演播室内可使用能升降的棚顶灯在人物的正后方作轮廓光 背景光放在与主光同一侧 照明周围环境与背景 5jtdrcmbg静态多人场面的布光 07 34 rm 2 重点勾勒法如图 这种方法是针对演播室内已采用三基色冷光源作底子光照明 它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准亮度 其照度在1500勒克斯左右 但画面中影调单一平雅 没有强烈的亮暗反差 画面空间感觉弱 比较简单的解决与弥补方式就是采取重点勾勒法 加一盏主光灯 出现在4 5H 1V或7 8H 1V的位置上 由于加入这种主光 画面中有了光线的投射方向和光比组合 光线效果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时还可加轮廓光 位置在主光灯对应的角度上 3 平调组合法如图 这种方法适用于正常脸型和稍瘦削的脸型 布光时两主光位于摄像机轴线附近 以接近或紧靠镜头为宜 分别照明被摄体 其光线高度与人头平齐 然后分别布轮廓光灯 细致地勾画出被摄体外形线条 轮廓光灯的位置在被摄体的侧后方 其光线不能过高 过亮 过偏 在演播室内也可考虑利用放置在人物后上方棚上的轮廓光灯 但要注意角度不能太高 2 两人交流场面的侧面布光两位节目主持人或采访交谈双方 以侧面或斜侧面相互交流的形式出现 区别于两位主持人面对镜头的正面布光形式 两人交流场面的侧面布光首先要确定主光的位置 见图 主光1 人物轮廓光灯 出现在B者左侧前方 主光2出现在A者右侧前方 两主光主要任务是勾画人物的主要立体形态和各自富有表现力的主要线条 人物面向镜头一侧的阴影可让辅助光处理 两辅助光分别出现在A B两者的正前方 这种布光方式使人物主要的部位 面和胸部 有了由亮到暗非常细致的过渡层次 根据需要背景光可加可不加 3 演播室内多人物座谈布光多人物座谈的形式因节目要求不同而各式各样 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形式 1 分别布光 如图所示 使用棚上5盏轮廓灯分别照明每一位人物 其光位分别在12H10V的位置上 在摄像机轴线附近的位置上放置辅助光1主要照明C者 辅助光2主要照明D者和E者 辅助光3主要照明A者和B者 布光中要注意整体光线照明的平衡 控制好轮廓光与辅助光的光比 由于使用了5盏轮廓灯光 很可能在桌面上出现人物投影 桌面上通常使用中灰台布以此来避免杂乱的投影 2 分组布光 如图所示 采取分组布光的方式 首先使用3盏轮廓光灯分3个区域对8个人物进行轮廓光照明 布光中要注意3个区域光线的衔接 要做到轮廓光亮度统一 轮廓线条明显 辅助光也同样分3个区域照明被摄体面胸部 由于人物座位远近有差异 有时辅助光照明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遮挡 辅助光不能过高 防止人物脸部和胸部出现投影 3 分区布光 适用于多人物知识竞赛 群众场面布光 人物众多的场面要始终把握场景内的整体用光的平衡和灯光各区域及部位的合理衔接 虽然人数较多 但仔细看一下众多人物形成了三个区域 用光也是采取分组照明的形式 每个区域用两个轮廓光灯照明12个人物 前面用两盏散光灯打辅助光 虽然人数很多 用光却显得比较简单 在现场照明中如果现场人物座位是阶梯形式的 每个光位还要进行适当调整 尽量使每个人物光效一致 亮暗基本均匀 用光还要考虑现场摄像机改变视点后光调 光位的衔接 尽量保持现场光线的最佳状态 4 整体布光 整体布光是用高功率灯具或几盏并列灯具分别作主光 辅光 逆光 对群体进行大面积的三点布光 五 动态布光动态布光是指对运动的被摄物布光和摄像机运动时的布光 区别于静态人物的静态布光 动态布光的特点是 1 灯光由封闭式的某个区域性照明 转变为某个较大范围内的照明 2 每组或每个灯光成分组合要具有可塑性 布光不仅要考虑点 还要考虑面 布光要考虑到灯光与灯光 区域与区域的衔接 3 由于被摄体或摄像机的运动 原为主光的光源可能变为逆光光源 逆光光源可能变为主光 4 比较注重运动之前和运动结束之后处于基本静止状态下的人物布光 即运动画面中的起幅和落幅是整个运动镜头中布光的重点 常用的动态布光主要有两类 即固定场景的布光与动态人物的布光 一 固定场景的布光所谓固定场景 表演区 主要指舞台 演播室内的某一表演区域 这些区域限定了人物的活动范围 在这样的场景中 无论一台节目人物多或少 人物活动频繁还是简单 节奏快还是慢 照明所考虑的区域是限定的 虽然根据剧情和主题要及时地改变照明效果 但始终要有一种最基本的照明设计 固定布光方式主要是从基本造型光 三点式 布光而来 常见的固定场景的布光方法有 1 全面的底子光加逆光组合方式用全面底子光提高整个场景的最低照明亮度 保持场景内每一角度和每一区域均匀照明 在此基础上 在摄像机主角度所正对的背景处上方加用几盏照明灯 均匀地给予场景内较大面积的逆光照明 以避免由于底子光照明带来的平淡 影调缺乏变化 如图 图中4块方形物中间有条状形图案表示位于场景上方的底子光光源 如果场景纵向较长 可在场景的前半部分再加用几盏轮廓灯光 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 2 平调照明加逆光组合方式如图 逆光灯从天幕上方处照明而来 每盏逆光灯负责场景的一个区域 在场景的前区使用柔和的亮度高的散射光灯 这种布光方式较简单 没有过多的地光线投影 但也难免带来了画面较平淡 缺乏光线应有的变化等弊端 3 斜侧光立体照明方式这种方法用的较多 但是布光有难度 对光线衔接 光比 光线角度要求较高 这种立体照明式布光主要从静态人物侧光照明效果图6 23演变而来 主光来自场景左侧的前侧方向 也可右侧 主光根据需要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是几个 但要注意最好出现在场景的一个方向 给观众一个明确的主光印象 辅助光放置在摄像机的视点或接近视点的位置上 给场景以均匀的辅助光照明 轮廓光放置在被摄体正逆光或侧逆光的位置上 这种布光方式 摄像机的主角度和分切角度不能过斜 以保证最佳的光线造型效果 二 动态人物布光固定场景布光不能具体照顾到每个人和每一个镜头 要想取得最佳效果 需要给每个镜头 每个人物单独或专门照明 动态人物的布光首先要求照明人员了解 1 人物活动的路线和范围 2 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与景别 3 摄像机本身运动的方向和目的 4 所表现的内容和人物的情感 动态人物布光的基本方式有 1 大面积布光大面积布光 是将物体活动的整个区域进行大面积布光 这和整体布光相似 例如 一堂优秀教学示范课 老师一会儿站在讲台旁边讲课 一会儿走到学生当中辅导 可将整个课堂进行大面积布光 又如 舞蹈教师的示范表演 可将整个舞台进行大面积布光 如图所示 2 分区布光分区布光 是将物体活动划分为一系列的重点区和瞬时区 物体在重点区的时间比较长 需要有较好的布光效果 物体在瞬时区很快就通过了 只需适当的照明 其影调反差与重点区相吻合就可以了 如图所示 教师从实验室门口走向实验台旁做实验的过程 可用分区布光 教师在实验台做实验是重点区 用三点布光 教师从门口走到台前是瞬间区 可用一盏散光灯作主光 亮度稍暗些 门后用逆光勾亮教师轮廓并与背景分离 同时也可以再现从门口射进实验室的阳光效果 3 连续布光连续布光 是按照物体活动的路线 环境以及在每一相对位置的活动范围利用三点布光法进行连续布光 使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时 主光 辅光和逆光的方向不变 保持同一光线造型效果 如图所示 第四节外景照明光线处理外景摄像是利用自然光造型 自然光主要是指直射的日光和散射的天空光 大自然的景物的亮部是受日光和天空光的双重照射 而暗部只受天空光照射 外景拍摄时 被摄物一般是以日光为主光 天空光和周围景物的反射光为辅光 自然光随着时间 季节 地理条件和天气变化而变化 因此 外景拍摄必须按阳光变化的规律 选择所需要的拍摄时间 地点和方向 必要时还要利用人工光对自然光进行局部的加工和修饰 一 自然光 一 自然光的三种形态1 直射的阳光所谓直射的阳光是指太阳没有被云雾遮挡 直接射到地面上的光 直射的阳光是自然界最强的光线 从宏观上看 太阳是宇宙中的点状光源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辐射光线 由于太阳离地球遥远 所以照射到地表面的阳光呈平行光束 平行光使景物各部分普遍的均匀的被照亮 不受光源距离影响 直射阳光如果没有大气层变化的影响 光照度和色温是很稳定的 直射阳光照度很强 在夏日中午照度大约为180000勒克司 lx 色温5600K 2 散射的天空光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 一部分形成景物的直射状态的阳光 一部分被大气层扩散 形成景物的散射状态的天空光 大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 但由于大气中充满了尘埃和水蒸气 使部分阳光发生反射 折射现象 形成了散射状态的天空光 均匀地普遍地从天空方向垂直照射地面景物 由于散射的天空光强度比直射光弱 所以只能在景物的背光面中见到它 由于大气中的尘埃和水蒸气水珠非常细小 并对光谱中的短波部分影响较大 所以天空光具有蓝色的色度 天空呈现蓝色的 而地面景物中阴影部分也具有蓝色特征 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增多时 形成了较厚的云层 遮挡了太阳的直射光 这时照亮景物的是被云层扩散的天空光 阴天的光线特点是散射的天空光的一种形态 3 环境反射光阳光直射在景物上 一部分被物体表面反射回空间 又照亮了其它景物 形成了环境反射状态的光线 叫环境反射光 环境反射光的强度是由物体表面反光率决定的 反光率较大的浅色表面反射光较强 如沙滩 黄土地 雪地等环境里的反射光 环境反射光具有色彩特征 其色度随反射面的色彩而变化 在沙漠 黄土地等环境里 环境反射光呈黄色 而在绿草地上则呈绿色 在红墙前环境反射光呈红色 环境光的方向是由反射光表面位置决定的 可以是地面的脚光 也可以是墙面的侧光或者来自天空方向的垂直光线 总之 环境的反射光与直射的太阳光相比是较弱的 所以只能在景物的背光面和阴影中见到 外景中 阳光下所有景物都是由这三种形态的光线所构成的 真实的再现自然光的三种形态 能增加光效的自然真实性 二 自然光的变化规律自然光受地理位置 季节 时间和天气条件的影响 光线条件也不一样 例如海拔高的地区 直射阳光较强 散射的天空光较弱 景物反差较大 天空呈暗蓝色 海拔较低的地区 天空散射光较强 景物反差较柔和 不同季节 光线也不同 春夏秋冬阳光的高度 强度都有明显的差别 一天中 太阳光与地平面所成的角度不断变化 给拍摄角度 方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对影视画面造型及气氛 效果也带来很大影响 一天中阳光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如图所示 1 日出日落当太阳从东方地平线升起 到离开地面15O角之内的时间属于日出时刻 当太阳西落 从地平线15O角降到地平线以下称为日落时刻 日出日落两个时段阳光效果基本上相似 拍摄技术手段也基本相似 这段时间阳光位置较低 景物面向阳光的垂直面被阳光直接照射 亮度较高 水平面受光较少 因此较暗 背阴面得不到充足的辅助光照明 所以垂直受光面与阴暗面反差较大 由于太阳与地面入射角小 照射角度低 地面上物体的投影比较长 这个时段阳光穿透大气层行程较长 被扩散的光线较多 造成光线较弱而柔和 直射的阳光色温较低 而天空散射光色温较高 形成日出日落时刻光线的特点 光线较弱 受光面较暖 背光面较寒 画面色彩多变化 寒暖对比鲜明 景物色彩丰富 日出日落时 地面温度变化较大 空气中潮湿的水蒸气较多 加上早 晚的炊烟 景物中往往形成晨雾和暮霭 覆盖在地面上 远远望去犹如披上一层浮动的白纱 加强了景物大气透视现象 这在逆光中尤为显著 日出和日落时刻的差异在于色彩感受的不同 日落时刻 大气层充满了更多的尘埃和水蒸气 空气密度加大了 对太阳光的折射更加强烈 所以日落时刻直射阳光色温较低 景物色彩偏暖 特别是大地被阳光照射了一整天 地面温度较高 这种暖的感觉更加强烈 日出时刻则相反 经过夜的安静 大气中的尘埃多半降落到地面上 空气比较清新 所以日出时刻直射阳光的色温比日落时刻高 景物的色彩也没有日落时刻那么暖 特别是日出时刻温度较低 空气清新 日落时刻画面较暖 日出时刻画面较寒 这是二者处理上的唯一差别 目前在电视剧 电视纪录片及一些新闻片和照片中 凡是有抒情 写意 表现气氛 说明特定时间含义的地方 都是在早晚拍摄的 一部片子如果忽略了 或舍弃了这段时间 作品的光线往往就格式化了 不能在光线上有所突破 在这段时间怎样表达气氛呢 1 选择摄像机的色温片 光线中多橙红色的长波光 一般色温在2800K至3400K左右 摄像机如按照日光色温5400K调整白平衡 画面稍偏橙红色 就有明显的早晚效果 如按灯光色温3200K调整白平衡 画面除太阳外 偏冷色调 2 选择拍摄方向 可采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 有时可利用仰角度 表现彩霞满天 使画面大面积呈现明快 活泼色调 给观众以抒情的色彩和诗一般的意境 有时可以直接以太阳为拍摄对象 加以地面景物的陪衬 展现大自然壮观景象 3 注意选择前景 这时景物透视感比较强 远淡近浓 远浅近深 选择深色调的前景 有助于加强空气透视效果 表达浓郁的气氛 4 注意画面中影调的对比 选择地面上有特点的物体或景物的轮廓线条 衬托在亮的天空中 形成剪影 半剪影效果 主体比较突出 影调对比强烈 容易造成气氛 5 注意画面中影子的处理 在早晚的光线照明下 地面上物体的投影较长 可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让影子参加构图 造成时间的概念 增加浓郁的时间气氛 2 上午和下午当太阳继续上升或下降 它对地面照射角度为15O 60O之间 分别为上午或下午时刻 通常称之为正常照明时刻 一般上午八点半至十一点 下午二点至四点半 这段时间光线入射角比较正常 阳光照明亮度适中 地面上的反射光和天空中散射的阳光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明亮而柔和的补助光 给景物的阴影部分给予了辅助照明 使景物明暗反差鲜明而正常 影调丰富而柔和 立体感 质感都能正确再现 这段时间较长 光线稳定 色温在5000K至5400K左右 3 中午太阳对地面照射角度由上午的60O延续到下午60O角之间的时刻 为中午时间 大体上指上午十一点半至下午二点半左右 这时太阳近似垂直照射地面景物 地平面的照度很高 景物的水平面较亮 而垂直面较暗 物体的投影短 使被摄体垂直面与天空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段时刻属于顶光照明 常常造成亮的过亮 暗的过暗 往往会造成失真和变形 在这种光照条件下 人物的眼窝 鼻下阴影较大 颧骨较高 歪曲形象 一般情况下 这时不宜拍摄人物近景镜头 4 黎明与黄昏由东方天空发白到日出之前这段时间称为黎明 太阳落山 地面景物依稀可见到看不见景物时 称为黄昏 黎明和黄昏时太阳在地平面以下 阳光把上部的大气层照亮 地面景物被来自天空的散射光照明 景物处于深暗之中 并失去细部层次 景物只能看到概貌 此时水平面较亮 垂直面较暗 一切处于朦胧状态 这时影视多用来拍摄夜景气氛镜头 二 外景光线的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