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2010-2011(1)第二次作业.doc_第1页
原理2010-2011(1)第二次作业.doc_第2页
原理2010-2011(1)第二次作业.doc_第3页
原理2010-2011(1)第二次作业.doc_第4页
原理2010-2011(1)第二次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康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三章 (第二次) 班级 组别 成绩 教师 纪安玲阅读下列案例,回答案例后的问题。各小组选一个题即可。案例一:中国大学排行榜的一些内幕在2009年高考前夕的5月,由于两赴成都理工大学进行有偿咨询讲座一事被媒体披露,“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武书连和他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再次被人质疑,由此也引发了对高校评价的新一轮讨论。2004年和2006年,成都理工大学先后两次邀请武书连到学校举办讲座,并两次给武书连所在的机构汇款数万元。媒体透露,此后该校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次上升,从2004年的116名上升至2007年的92名。学校老师和不少人士猜测,武书连大学作报告收费可能涉嫌“潜规则”,排行榜似乎泛出铜臭。同时,在目前中国众多的大学排行榜研究、制作机构中,向高校索要赞助费的行为绝不是个别现象。不久前,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就透露,曾有一家大学排行榜的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南开大学新闻发言人吴志成教授也表示,学校接到过不少来电及传真,明示或暗示校方可以用“赞助”等方式换取大学排位的上升。一名高校负责人透露,在目前近2000所高校中,类似的情况绝不在少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者选择学校、社会机构选择教育合作方,需要更充分的教育信息,科学、规范的排行榜制作,确实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因如此,不少人看到大学排行榜制作的商机。本来,在商言商,排行榜制作机构如果能努力提高排行榜数据收集的真实性、客观性,努力提高排行榜发布的规范性、科学性,在社会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对推动教育信息服务,不无裨益。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排行榜机构,却大搞“钱名交易”,要么赤裸裸地向学校要赞助,要么变相提出对学习进行咨询,也有一些学校主动联系排行榜机构,希望通过赞助等方式或得更好的排名。当一个排行榜可以根据排名对象向机构提供的赞助多少而更改排名(与之对应,修正排名指标、权重、具体数据)时,排行榜本身已变得毫无价值。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不能以排名为中心来展开各项工作。大学毕竟是教书、育人和研究学问的地方,对学术、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坚守才是头等重要的。大学不能沦为大学排行榜里的大学,不能把榜单名次提前作为大学的办学目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回绝大学排行榜机构索要“赞助费”,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受到全社会的普遍称赞,被誉为“彰显了大学本应具有的风度和风骨”。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 第5版记者:郭扶庚思考讨论题1. 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浅谈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案例二:小国不丹的启示:用国民幸福总值替代GDP超越GDP近年来虽然中国的GDP获得了高速增长,但很少听到中国人说自己的幸福也高速增长了。金融危机来临之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保GDP增长的政策,却没有听说出台“保幸福增长”的措施。GDP增长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目标,也一直是20世纪西方主流发展模式的中心。在金融海啸的摧毁之下,这个中心受到了热震撼,虽然西方抗海啸的主旋律仍然以GDP为主调。但一股另类的潜流却在呼唤“超越GDP”。2008年11月,在金融海啸的深渊中迷茫的挣扎的时候,几十位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和财政官员到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的小国不丹去寻求“另类”答案。他们意识到,住在20世纪的,以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说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DGP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有着潜在的问题,世界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一位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官员说:“几十年来我们都是在追求GDP,现在需要超越GDP了。”不丹:把国民幸福总值作为发展目标不丹提供的类似做法是什么呢?不丹方法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国民幸福总值GHN(gross national happiness),而不是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DP。它之所以这样的另类发展思路,是因为不丹看到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悖论结果:物质丰富了,收入提高了,人却没有感到任何幸福。伴随GDP高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犯罪增多,失业威胁,社会冲突,人际疏离使许多GNP很多的国家的人民深感痛苦。三十多年前不丹的决策者就看到了这个悖论,GDP不等于幸福,而幸福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真智能目标。不丹是如何衡量幸福地的呢?他把国民具体化为四大支柱:(1)环境和资源的保护;(2)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3)传统文化的保留;(4)优良的治理制度。不丹的发展不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追求实现这四个目标。三十年来,不但的确取得了令人惊羡的结果。为了追求公平的发展,不丹为全民提供了免费医疗福利和教育福利。为了保护环境,他不进行急功近利的开发。譬如,他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他自觉地不把开采森林当作推动GDP增长的亮点。他的经济发展的亮点是选再生性能源水力发电的建设上。而在修建水力发电站的时候,他也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他的水电站都在地下的,没有对地面上的生态造成破坏。修地下水电站要比修地上水电站费时费钱,如果急功近利追求GDP增长,肯定会选择修建地上水电站。但是,在追求国民幸福总之发展战略指导下,为了保护环境,为了可持续性,不丹选择了地下水电站。当然,这样的选择结果,前期GDP的增长肯定会慢一些,但是后期的,长远的“幸福”则能让全社会受惠。目前,地下水电站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幸福,水电是不丹的主要出口,也是政府的主要收入,这些收入是政府可以向全民提供免费的医疗福利和教育福利。美国的人均GDP是不丹的三十多倍,但美国却不能给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福利。连半免费的全民医疗福利也没有。中国的人均GDP也高于不丹,但中国人也没有享受到全民免费医疗福利。美国人和中国人大概都比不丹人有更多的消费品,但是他们却未必比不丹人有更多的幸福。资料来源 南方周末2009年5月7日 E31版思考讨论题1、该案例中设计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案例三:大国崛起 金融资本家荷兰 荷兰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边与北边是北海,人口1550万(1994年),土地面积41526平方公里,仅是北京市面积的2倍半,海拔最高321米,最低-6.7米。全国有40%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这样一个小国家却在十七世纪靠200万人口成为海上霸主。 荷兰政府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工具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以保持本国航运业的优势。荷兰造船业久负盛名,许多国家向荷兰订购各种船只,俄国的彼得大帝曾两次到荷兰学习造船技术,并聘请一批造船师为俄国建立一支舰队。荷兰的船只卖给欧洲很多国家,直到17世纪末英国船只中还有1/4是荷兰建造的。随着大规模世界贸易的展开、保险业的兴起,荷兰造船厂设计了一种船身宽、船底平、货仓空间大的三桅船只,它装载量大、易于操纵,可以减少船员人数以降低运输费用。这种商船,体长快捷,代表着海上运输的一项重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荷兰还制造了一种坚固适合远航的船,这种船的船尾设炮座平台,可架大炮,这种武装商船可以有效地对付海盗。荷兰造船厂高度机械化,几乎一天就能生产一条船,这在那时是很了不起的。由于荷兰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技术,并且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造船业十分发达。先进的造船业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海上商业民族,它为荷兰发展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作英国产业革命一般认为是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4年-1767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过了2年,他就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棉纺厂。 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又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织布机工厂。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于是蒸汽机被发明出来。 1769年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成功发明了单向蒸汽机。 1782年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从世界格局角度来说,它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资料来源:唐晋主编:大国崛起,2006年版,第114-116页 百度百科 思考讨论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案例四:圣西门的名言 年圣西门写了一篇短文,文中设想法国突然损失了三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手工业者。这一个假想如果真的变为现实,圣西门认为法国就要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就要面临一场灾难。 他又设想假如法国把科学、艺术和手工业方面 的这一切优秀人物都保存下来,而是不幸地失去了国王的兄弟、安古雷姆公爵殿下、贝利公爵殿下等,同时还失去了一切高官显贵、一切国家参事、 一切负责做报告的议员、一切元帅、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省长、各部的全体议员和全体法官,此外还有上万名的养尊处优的最大财主。圣西门说如果这一种假想成为现实,这些人物突然死亡只会给善良的法国人“懊丧”(出于人道主义),并不会因此 “给国家带来政治上的不幸”,而且法国人很多,补上空缺很容易,足以完成这些“大人物”承担的职务,会完成得比他们高明。 圣西门就因为写 了这篇寓言,被控犯了诬蔑波旁王朝罪,后来才宣告他无罪。列宁对 这篇寓言很欣赏,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摘述了一段话,并标上“圣西门 的名言”。 思考讨论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你如何理解圣西门认为前一个假想如果变为现实,“法国就要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后一个假想成为现实,并不会“给国家带来政治的不幸”?这些观点反映了圣西门什么思想? 3、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解。 案例五:泰国民主退化了? 近三年来,泰国政局剧烈动荡。有人认为泰国的民主名存实亡,最大输家是宪政与民主,都是民主惹的祸,也有人认泰国精英失职,社会必然在激情支配下趋向治理退化,等等。其实,这些论断与泰国现实状况不符。 封建如何被瓦解 泰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没有民主传统。十九世纪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举东侵,曼谷国王面对世界新潮流,一方面改革内政,一方面学习西方,因此,在东南亚所有地区沦为西方殖民地时,唯有泰国保持国家的独立和缓慢的进步。 泰国王朝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排除王室贵族到欧美留学,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等等。同时聘请许多欧美专家来泰国当政府顾问,官员和教师等。这些留学生带回西方先进的民主自由理想和宪政议会制度观念。面对原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他们认为泰国只有变革才有出路。在一批青年军官和巴黎大学法学博士,32岁的泰国青年比利帕侬荣领导下,在1932年发动政变,迫使曼谷国王第七世签字颁布临时宪法,承认实行君主立宪。从此泰国有了起码的民主政治架构,民主二字才开始广泛传播并深入大众。1932年革命初次提出代议制的议会,但是一般的议员有国王制定。在当时泰国,只有军队才是国家唯一强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均值立宪怎么推行由他们说了算。因此从1932年到1988年间,尽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出现议会和政党制度,实际是军官专政。那时候,文官政府无论是经过选举产生,只要是高级军官搞政变,他们就马上被推翻。显然建立宪法民主和落实宪法民主不是一码事。 转折 重大转折发生在1973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国经济持续发展,初等教育的普及,出现了一个越来越庞大的以进口贸易,房地产和制造业起家的资产阶级和人数更多的城市中产阶级,出现了十多万在校大学生,他们对接二连三的军官独裁,议会名存实亡早就怨恨在心。这年积累的不满陆续爆发出来了。10月初,以政法大学,朱拉隆功大学的学生为中坚,开始走上街头抗议军事独裁政权,10月14日,人数25万以上的大学生工人和各界市民举行泰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反对军官政权独裁统治,要求实行全民大选。军队向示威人群开枪,打死43学生,打伤47人。镇压结果反而给反对他侬军事独裁政权的烈火上火上浇油。军政各界的上层人士中,起于各种动机而反对他侬的声音愈来愈亮。经过各方面的幕后紧张磋商,当晚有国王出面宣布他侬吉滴卡宗辞职,任命政法大学校长为临时内阁总理,并下令制定新宪法。从此以来,必须实行宪政,必须依法行政,必须在普选的基础上建立民主政府,成为大多数泰国人的共识。2001年2月,通过议会选举,成立不久的泰爱泰党取得多数席位,富商他信希出任政府总理,并在2005年再次经选举连任,直到2006年9月因政变下台。他信是迄今为止执政时间最长的泰国民选总理。因此。从1932年以来,泰国的立宪民主政治并没有走回头路的迹象。 谁在推动泰国民主 回头看,泰国20 世纪前期的新兴中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平等,自由,但是他们还没有壮大到向军官集团正面挑战并取而代之的地步,因此他们不得不转过来依靠军官集团以便有机会执政。20世纪80年代,国际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也涌入泰国,一批从事信息,电子,生化,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而壮大了实力的企业家,成为泰国经济发展的主导者。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地位,而渴望把泰国变成符合他们愿望的现代主义民主国家,于是他们力求以他们的经济实力维护自身权益的口号争取广大农村的农民。泰国的新兴富翁他信西那瓦为首的泰爱泰党,承诺“三十铢治百病”的医疗卫生服务,给农民免税三年,同时向农民提供发展基金。正是这些主张和措施,争取到广大农民的选票,令泰爱泰党在2001年选举中一举赢得多数席位。1973年反对他侬巴博的集团先锋曼谷的学生工人和其他城市居民在以后发生了风化,其中相当多的人变成了城市中产阶级,在政治取向上多数支持老资格的资本家集团及其伙伴,也就是现在以民主党为核心的泰国人民民主党联盟。他们的教育素质改与农民,他们穿上黄衫,掌握舆论,释放巨大的力量。 街头抗议的逻辑 那么现在泰国有没有可能再发生一次军事政变呢。其实追溯过去77年,可以清楚地看到,向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不仅在广大老百姓中,而且是各级军官中深入人心。于是军事独裁通知,不仅会遭到泰国各阶层的强烈反对,就是在军队内部也很难得到较广的拥戴。所以,政变之后的的二天,政变集团就赶快说“会尽快还政于民,举行选举”,“军政府将维持两周,然后将证券移交临时政府,修改宪法,明年10月举行大选,还政于民”。本来,按照宪法,政治较量完全可以在议会中有秩序地进行,不必诉诸街头对抗。但是,2001年大选泰爱泰党获得全胜。包括民主党在内的“人民民主联盟”估计在短时间内凭选票无法赢得议会多数,他们有实力在议会之外发动曼谷的城市中产阶级上街,于是便出现了“黄衫军”围困总理府的行动。随后,“人民民主联盟”在选举胜利后又引发农民进城组成“红杉军”进行抗议,围困总统府,冲击东盟首脑会议。过去的泰国政变,冲突时间很短,流血的少,全国经济和教育事业大体能稳定发展,市场经济结构继续完善。然而,这次动荡近三年,放大了世界性金融危机对泰国的冲击,旅游业接连受打击。这样的局面,任何派别的泰国民众,内心都是不愿意见到的。因此,各派群众在分裂的同时,要求稳定全局的共同呼声也会逐渐高涨起来。 从4月23日起,曼谷取消了紧急状态,全国的紧张气氛继续缓和。不过。泰国民众的大分裂还需要相当时日弥补,泰国的政局动荡也会将时紧时慢地延续下去。 但是,长期实行军官专制已不可能,民主制度将继续发展和完善;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已令更多人厌倦,对立面之间的对话,磋商和妥协将会增加。 资料来源:2009年第一千三百一十五期 作者:邹启宇 案例补充:泰国政治现状的说明 泰国政治现状的说明 1、泰国政局现状政府内阁的调整和政治示威活动,其实是泰王国在民主管理体制下的政治发展历程。我们至今为止所看到的发生在泰国的政治波动,仅仅是一个民主现象。 2、2008年9月9日的判决导致沙马终止其总理职务,从而使国会成立新政府并由宋猜担任总理职务。新政府于2008年9月25日宣誓就职,10月7日发表政策声明。这符合泰国宪法的第176条规定,政府在上台15天内,必须在就职前向国会说明其对国家事务的政策。 3、泰国宪法规定,泰国人民有权自由表达或举行和平集会。政府向来允许示威的人民民主联盟继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集会。与此同时,为避免使用武力,政府做了最大努力保持克制。 4、关于10月7日早晨发生的事件过程中,在议会大厦附近,警察用催泪弹驱散人群造成一些示威者受伤。警察少将庵雷暨市公安局副局长证实,警方是在认真斟酌实际情况之后,才决定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