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筒仓消防设施设计.docx_第1页
原煤筒仓消防设施设计.docx_第2页
原煤筒仓消防设施设计.docx_第3页
原煤筒仓消防设施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8月武警学院学报Aug2015第31卷第8期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V0131 No8原煤筒仓消防设施设计康伟卿1,刘长青2,曹清云1(1沧州市消防支队,河北沧州061000;2张家口市消防支队,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对于原煤筒仓这一特殊类型建(构)筑物,现行建筑消防设计规范未予以明确规定。根据 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原煤筒仓的火灾危险性,探讨了此类建(构)筑物的消防 设施设置要求,并以某化肥厂原煤筒仓为例,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消防设计方案,为此类建(构)筑物 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原煤筒仓;消防设施;防爆;惰化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077(2015)08005504原煤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的储存物品,根据其l现行消防规范对原煤筒仓消防设施的要求物理化学特性,通常情况下由于存放时间较短,一般不易发生原煤自燃以及爆炸。当原煤堆存时间较对于原煤筒仓这类建(构)筑物的消防设施的设 长,储存过程中原煤内部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 置,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未予以规定。目前主 不易扩散,会导致筒仓储存的原煤自燃。原煤的自 要参照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定(GB 燃过程按其温度和物理化学变化特征,分为潜伏、自 504752008)、化工粉体工程设计通用规范 热、燃烧和熄火四个阶段,在自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HGT 205182008)旧。和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 的CO以及CH。等易燃易爆气体,在达到一定浓度术规程(DLT 518712004)旧J、火力发电厂煤和 后会与O:混合发生爆炸,其中存在高挥发成分的煤 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DLT 5203 种更易发生自燃现象。因此,储存设施的防燃、防 2005)Mo等设计规范的有关内容要求。 爆、灭火等消防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整理上述规范相关内容,总结其具体要求目前,在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领域中,原、燃 如下:(1)筒仓应设有防火、防爆设施和处理自燃物 煤是工厂大宗主要消耗原材料,原、燃煤的储存也越 料的应急措施。(2)筒仓应设置性能可靠的连续测 来越受到工厂重视,其储存形式一般可分(半)露天 量的料位计,并根据物料特性分别设置温度、可燃气 堆存,煤库房堆存,原煤筒仓堆存和大型条、圆形库 体(包括CH。和CO等)、烟气、粉尘浓度检测报警装 堆存等几种主要形式。由于原煤筒仓储存具备占地 置及连锁高料位开关。料位计及相关检测报警信号 面积小、机械化程度高、不污染环境和煤质量不受自 应送人系统控制室或DSC系统。(3)仓面应设置通 然环境影响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大、中型工厂 风机,仓顶沿仓壁周围应设置瓦斯排放孔,仓顶结构 的欢迎。工程设计中采用混凝土形式筒仓储存方 应采取泄爆设施;筒仓内存放自燃、发热、散湿及易 式,通常采用封闭性结构,筒仓上部有皮带卸料机定 散发有害气体物料时,筒仓上方应设置相应的通风 点给料,下部有密闭的缝隙式给煤机、活化振动给煤 排气管口。有粉尘爆炸危险的筒仓,其顶部盖板应 机或环型给煤机出料。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或设置防爆门。(4)当采用筒收稿日期:20150513 作者简介:康伟卿(1982一),男,河北黄骅人,工程师;刘长青(1973一),男,河北赤城人,工程师;曹清云(1988一),男,重庆丰都人。55万方数据武警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总第232期)火灾预防仓贮存自燃倾向性高的煤种时,应设置惰化系统,宜 布置位置应在筒仓顶部,伸入筒仓1 m左右。此外, 在原煤仓上部空间或金属煤斗下部设置通人灭火用考虑到筒仓采用惰性气体作为保护介质,其内部可 惰性气体的引入管(DNl25 mm)固定接口;应设置 能逸出有害气体和惰性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在生 通风排风系统,排除筒仓上部可燃气体,不留死角。产人员滞留和巡检通行的地方,必须配置氧气检测 上述规范多数属于石化、电力等行业标准,其适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CO检测器),监测该区域的空 用范围包括燃煤火力发电厂煤及制粉系统及其围包气中氧气浓度含量,提醒工作人员安全撤离,进行开体、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化工厂粉体工程、 窗通风或局部强制通风。 燃煤热电厂与发电厂的运煤系统等。对其他采用原22筒仓内惰化保护系统 煤作为燃料或原料的企业,在原煤筒仓的消防设施惰化保护系统通常是指,当筒仓内可燃气体未 设置上并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发生爆炸的时候,将惰性气体充入到筒仓内煤层的缝隙中,稀释可燃性气体,从而达到阻止筒仓内部发2原煤筒仓的消防设施设置分析生燃烧、爆炸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惰性保护气体有依据笔者近年来审核的原煤筒仓消防设计,参 氮气和二氧化碳J。下文以氮气为例进行讨论。 照上述规范,此类建(构)筑物消防设施设计,应包含惰化系统中氮气的充放通过管路完成。当向原 以下内容并遵循相应要求。煤筒仓内部充氮气时,可以置换筒仓中的空气。由21筒仓内安全监测系统 于筒仓采用钢筋混凝土封闭性结构,其密封性较好, 为监测筒仓内原煤的状态,有效的办法是在筒不易发生再次渗氮的现象。在筒仓底部出煤El处为 仓内设置温度监测、烟气监测、可燃气体监测(CO 防止空气倒吸渗入,应设有锁气环;在中下部为置换 CH。)、料位计等安全监测系统。在设置此类设施 煤层中的空气,应设有换气环,为提高效率,此处的 时,应根据筒仓外形结构及运行方式,合理配置监测充气点布置应进行加密;在中上部为隔绝空气,应设 设施的位置及数量;设施应能保证随时监测筒仓内 有充气环;在筒仓内部原煤储放时间较长的地方可原煤的状态,输出可靠数据。在具体设置上应满足 采用测温充气钢缆向内部充气。 以下要求:(1)监测设施的设置要合理,在筒仓整个筒仓内的氮气充气头可与煤直接接触,由于煤 容积范围内,能够准确反映筒仓的温度分布情况,覆 具有流动性,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堵塞充气孔。因 盖可能的自燃、易燃点,温度设置布局准确可靠。此在设计时,应保证充气头的开孔方向与来煤到达 (2)监测设施选型合理,使用寿命长,适应筒仓的使充气头时的速度方向垂直,避免气孔堵塞。同时,在 用环境。(3)监测设施插入深度设计合理。充气头与管道的连接处应添加密封件,避免漏气。 21。1筒仓温度监测系统配置 充放氮气的工作压力应为低压,小于10 kPa,否由原煤的自燃机理可知,煤的自燃与温度有直 则会造成飞尘,产生二次爆炸,不但无法起到惰化作 接关系,故应在筒仓内设置温度监测系统。筒仓内 用,反而带来新的爆炸隐患。 配置的温度传感器应能监测筒仓内的煤层温度并发对黏性强的煤,除需充分考虑筒仓的外形结构 现可能的自燃部位。温度传感器应尽量布置在外钢 设计和出料设备选型外,还需要采取“防堵”设施。 制平台、护栏和上下工作通道等部位,便于器件的维 采用空气炮作为破拱装置,效果较好,但如采用空气 护与检修;温度传感器探头的外壳应为钢件或其他 作为气体介质会加速煤的自燃可能性,需严格分析 高强度材料制成,避免筒仓内的温度传感器被落煤验证,建议采用惰性气体作为介质。 砸坏或磨损。在筒仓底部及上下通廊宜设置智能温惰化保护设施需与监测系统连锁,并通过控制 度巡检报警仪,对皮带通廊周边的环境温度进行采 系统集中控制,起到预防筒仓内原煤自燃和对生产 集,可得到通廊周围的温度情况变化。 人员、设备进行安全保护的作用。 212筒仓烟气、可燃有害气体监测系统配置 23筒仓安全泄爆装置由着火理论可知,原煤筒仓内发生燃烧乃至爆 对于原煤筒仓,由于其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故 炸,应满足三个条件:点火源;筒仓内聚积的粉尘或 应设置泄压设施,或设置防爆门。当筒仓内部压力 可燃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故应 达到设计阈值时,防爆门开启,快速泄压,降低筒仓 在筒仓内设置烟雾探测器、CO检测器、CH。检测器, 内的压力,保证筒仓及其内部设备不受损坏,防爆门56万方数据康伟卿,等:原煤筒仓消防设施设计动作后应能自动快速复位,以防筒仓发生二次爆燃。部,设置双线带式输送机、叶轮给煤机,通过地下皮 筒仓顶部的泄爆面积可根据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带栈桥分别将原、燃料煤送往后续工段。 计算选取,一般宜用多个泄爆门均匀分布在筒仓顶部。筒仓的防爆设计宜考虑防爆门泄放系数和排放管道的影响J。 24除尘器及防爆电气设备选取在筒仓内部筒顶处是最容易出现爆炸性煤尘混合物的部位,而在该部位设置有皮带卸料机。此处有很多传动部件(电动滚筒、传动滚筒、托辊等)和卸M一,1r号E;,一,一丌叶,;亏jj一一n;F料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容易摩擦生热,产生点火源,图I原煤筒仓布置图从而引发煤尘爆炸,故在筒仓顶部宜设置除尘器。3I安全监测系统 由于煤及煤粉尘是可燃、可爆的危险介质,运行的电每个筒仓配置8支l矿l100温度传感器监测筒仓 器存在于爆炸危险性气体或粉尘的场所,故此类场 锥部温度,4个筒仓共配置33支温度传感器(含1个 所的电气设备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要求的防爆 备件)。温度传感器深入筒仓250 mm,传感器自带 电气产品,避免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保证安保护管。温度探头的保护外壳由不锈钢制成,保护 全生产,避免火灾、爆炸发生。 套管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能能够保证温度传感器25灭火设施插入筒仓后不被落煤砸坏或磨损。温度传感器报警当筒仓内部发生煤自燃时,向筒仓内部设置喷 温度上限为70,报警参数范围可调节。每个筒仓 水降温的做法,可能形成煤的气化过程,加剧爆炸的 配置4套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垂直吊装在筒 可能性。因此,当筒仓存煤自燃时应采用窒息法进 仓顶部,深入筒仓,用于监测筒仓内部煤的温度变 行灭火,如利用低压蒸汽、阻燃泡沫剂或惰性气体灌 化。每套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含8个数字式温 注筒仓,使其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待熄火后将燃烧后 度传感器,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间距2 m,总长不小 的残煤导出筒仓另外处理。于20 m,测温范围一55一+125。每个筒仓配置1 对筒仓出料后底部和皮带通廊的空间,可采取台智能温度巡检报警仪,实现温度监测数据就地显 常规的消防措施(如喷淋水)。在筒仓上、下通廊与示、报警,同时传输至上位机系统。温度信号可以现 搭接的皮带栈桥结合部位,宜设置栈桥消防水喷淋 场显示和程控显示。当使用缆式传感器时,采用可 隔断,阻止两建(构)筑物之间的烟火蔓延;在筒仓皮换芯数字式测温,外套采用高强度、高耐磨的高分子带走廊等重要部位,宜设置烟雾报警或火灾探测报聚乙烯材料作保护。 警,提前发现火灾危险苗头,积极进行灭火保护。在每个原煤筒仓顶、底部及栈桥通廊上部,设置 26安全疏散设施烟气检测报警,氧气气体浓度检测报警,筒仓高、低建议原煤筒仓外部设置专用独立的消防楼梯和 料位检测报警。每个筒仓顶部安装2套一氧化碳气 客货两用电梯,并在每个筒仓的外墙壁设置钢平台体检测仪表、2套甲烷气体检测仪表、2个烟雾探测 和直爬钢梯,作为临时逃生通道,疏散工作人员。器,各种传感器均设置为均匀对称布置在筒仓顶部, 3实例分析 配置安装附件伸人筒仓1 m。传感器初报警为爆炸下限的25,高报警为爆炸下限的40。每个筒仓 某化肥厂设计选用8个圆型筒仓储煤方式,分顶部皮带走廊各配置1个氧气浓度检测器,1个CO 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个筒仓,筒仓布置如图1所 浓度检测器,安装在皮带走廊顶部。氧气浓度检测 示。单个原煤筒仓直径22 m、高40 m,单仓容积约 器报警限为18VOL,CO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报警 为10 000 m3,储煤约8 000 L,每个筒仓中心间距26限为60 ppm,检测信号接至数据采集箱内气体监测m,总占地面积约6 000 m2,总储煤能力约为32 000 仪表中,实时显示、输出监测信号。 t。8个圆型筒仓分双排布置,双缝隙卸煤出口,筒仓32惰化保护系统 锥部段耐磨处理,筒仓顶面上设置皮带通廊宽高筒仓惰化保护系统采用氮气系统,每个原煤筒 为6 m5 m,设有带式输送机,在每个单排筒仓下57万方数据武警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总第232期)火灾预防仓上设置换气1层、充气3层和锁气1层,每层由4直爬梯,皮带上下通廊设通风系统。 个斜插管均布在筒仓外壁,将氮气通人仓内,排出原4结语煤空隙中的空气,降低原煤自燃发生概率;同时还可在筒仓内顶部充氮气,隔绝筒仓原煤与空气接触,起 在原煤筒仓设计和使用时,应对其消防安全进 到灭火作用。设置要求为:(1)氮气气源压力为04 行全面考虑,其消防设施至少应包括:(1)在筒仓内 MPa;(2)惰化系统在监测到筒仓不同位置的可燃可 部,各种安全监测系统、惰化保护系统、安全泄爆系 爆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值时,及时启动,注氮气置换,统、除尘设施和灭火设施;(2)在筒仓外部,灭火设 保证筒仓的安全;(3)根据实际气源压力配套设置减 施、安全疏散设施、各种监控设施等。 压装置;(4)每个筒仓的注氮气惰化装置均应设置相关于原煤筒仓的消防设计,虽然经过多年的改 应符合要求的1层换气环、3层充气环及1层锁气 进,已进行了必要的防燃、防爆、灭火方面的考虑和 环,换(影锁)气环均为环形多点均匀充气;(5)每优化,但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仍有许多不足个筒仓中(底)部设置氮气炮等辅助设施。之处,需要逐步改进,以完善其消防设计,满足消防 33安全泄爆装置安全的要求。在每个筒仓顶部设置10个重力式防爆门,通廊设防爆型通风机及必需的设施。参考文献:34除尘器与防爆电器1GB 504752008,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定筒仓顶面上设置有布袋除尘器等设备,筒仓内S 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布袋除尘器和风机强制排风,2HGT 205182008,化工粉体工程设计通用规范S 加强筒仓内部换气。根据国家防爆标准GB 3836 3DLT 51871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l部分:运煤系统)S2010,储煤筒仓属于“0类危险区域”,长期存有易燃4DLT 52032005,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易爆性气体。煤层测温装置防爆等级为ExialICT6,术规程S防护等级为IP65。烟雾探测器为光电感烟探测器,5杨腾原煤储运系统筒仓的防燃防爆典型设计J科技防爆型式为ExibI(150),外壳防护等级为IP54。资讯,2013,(21):9935灭火与安全疏散设施6黄志远,梁辉煤粉仓的设计与防爆J青海电力,筒仓与外部连接的栈桥采用水喷淋隔断。筒仓2003。(S1):5962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封闭式筒仓、耐火等级II级设计,在筒仓的一侧设直达筒仓顶部的专用电梯和消防楼(责任编辑李蕾) 梯间,每个筒仓外部都设室外消防平台和直通顶部An Analysis of the Coal Silo Fire Facilities KANG Weiqin91,LIU Changq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