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学物理大气压强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中学 高中2、教材版本:人教版九年级3、学科:物理4、课时:1课时5、学生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2)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原理。二、教学课题大气压强的知识是在液体压强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大气压强承接液体压强,从液体到气体原理的相似和知识的深化,学好大气压强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为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做准备的,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的能力,增进发放思维能力和现有知识区向最近发展区迁延的能力。情感目标:加强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兴趣,渗透物理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值。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大气压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图片搜索图形。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上找一些相关课件参考,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讲解,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类比的方法,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逐步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 1. 首先,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液体有压强,同样气体也具有流动性,有重量气体也应该有压强。1) 在矿泉水瓶中装水,然后在瓶子的不同部位有针扎孔,水会流出来。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 把瓶子内重新装满水,并快速地拧紧瓶盖,谁不会像第一次试验那样流出。猜想:大气有压强,而且像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然后列举生活实例和演示实验1) 现象矿泉水瓶中加入热水,晃动几下把水倒出,马上拧紧瓶盖,会出现瓶子变扁。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瓶内气压变低,平外气压不变,大气压把瓶子压扁2) 在杯子内装满水,然后将硬纸盖在上面。然后小心地将杯子倒过来放手,纸不会下落,而且可以将水托住,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百度图片】大气压强实验/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F3%C6%F8%D1%B9%C7%BF%CA%B5%D1%E9&in=12764&cl=2&lm=-1&st=&pn=2&rn=1&di=85360755525&ln=1986&fr=&fm=hao123&fmq=1330934742187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2&-1&di85360755525&objURLhttp%3A%2F%2F%2Fupload%2Fcz2010%2Fimages%2F1008%2F10%2F133221344.gif&fromURLhttp%3A%2F%2F%2Fsubmission%2Fwuli%2F4095239&W772&H342&T9559&S36&TPgif点评:试验时要注意,不要让空气进入杯子中,使用的纸要尽量的硬一些,否则实验可能会失败。剖析:让同学们猜想纸为什么不会脱落,水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是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支撑着水和纸才没有脱落的3) 将饮料瓶倒入热水晃动几下,将水倒出,马上将剥了皮的熟鹌蛋放在瓶口。蛋会被瓶子慢慢地吞进去,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剖析:像瓶子被压扁一样,瓶内气压低,瓶外气压高,大气压把蛋压入瓶内4) 将吸管小心的插入哇哈哈瓶中,同学吸不出来饮料。然后将孔扩大,很容易地将饮料吸出。5) 马德堡半球试验【百度图片】马德堡半球实验/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2%ED%B5%C2%B1%A4%B0%EB%C7%F2%CA%B5%D1%E9&in=2030&cl=2&lm=-1&st=-1&pn=1&rn=1&di=57274308900&ln=951&fr=&fm=bk&fmq=1330934202890_R_D&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di57274308900&objURLhttp%3A%2F%2F%2Fimage%2Fblog%2F20091113%2F4028818e24715cb30124ee04f02c49d5.jpg&fromURLhttp%3A%2F%2F%2Fcontent.php%3Fid%3D18224804&W500&H235&T10439&S14&TPjpg 4.接下来进行大气压强的测量,引导学生想办法测量大气压强1)根据P=F/S,将一个吸盘压在玻璃板上,然后有弹簧测力计拉,直到将吸盘拉起,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洗盘的面积。即可求出吸盘受到的气压大小。2)托里拆利实验在一根一米长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用食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在液面下将食指移开管内水银面下降,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位760mm.将管慢慢倾斜,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将管慢慢提起一点,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换更粗的管做实验,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注意:液面的高度差与管的粗细,管子在水银里的高度,管子是否倾斜无关,它体现的是当地大气压的大小。【百度图片】托里拆利实验/albums/27914/27914.html#0$3bc6f7506ccd37721138c233思考:刚开始为什么水银柱下降? 水银柱受重力,大气压支撑不了那么高水银柱 水银柱下降后,玻璃管剩余的空间是什么状态? 真空 什么力量支撑起水银柱? 大气压强支撑起水银柱 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多少?剖析: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P=gh,用刻度尺测出高度(大气压托起水银柱的高度),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即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为101300帕。接下来联系实际做些练习,体现物理联系生活水银有毒为什么不用水来做这个实验呢?同学们计算一下101300帕的压强约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利用公式P=gh,计算出h=10.1米最后说明大气压强的变化与什么有关总评: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演示各种实验可以让学生生动直观的观察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在讲课的过程中就每个实验的内容和怎么体现的大气压强进行细致的讲解。六、教学反思大气压强本节课是让学生知道和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选择好怎么引入大气压强是关键,怎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认识到大气中存在压强是非常关键的,要注意让学生区分那个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那个实验是测量大气压值的,而且本节课以实验为主,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和体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做实验,能增加学生的思考和加深认识。 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黑龙江省 学校:汤原县胜利中学校 姓名:李占罡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电话电子邮件:lzgha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法规能力测试题集
- 2025年安全生产实践判断题及答案
- 草坪园艺技术使用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师考试重点题库答案
- 2025年平面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媒体艺术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无人机配送员初级题集
- 2025年客服招聘笔试模拟题集
- 2025年安全员C类考试核心模拟题集
- 2025年环境保护专家知识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西餐烹调工艺与实训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北京市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试卷(A-B-C-D-E)【完整版】
- ZZ031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赛项赛题-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赛题完整版(10套)
- 北师大版古诗
- GB/T 9634.8-2018铁氧体磁心表面缺陷极限导则第8部分:PQ型磁心
- GB/T 27749-2011绝缘漆耐热性试验规程电气强度法
- GB/T 18705-2002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
- 金风风电Vensys变桨系统课件
- 【高校辅导员资料】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 um-joyo c2001跨平台监控防误一体化系统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