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简述.doc_第1页
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简述.doc_第2页
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简述.doc_第3页
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简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的简述一、pH值的作用和调节措施 池水是蟹池的生活环境,其酸碱度是蟹池水质主要指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河蟹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病情等。河蟹最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即pH值为7.5-8.5,在pH值6-9时,仍属于安全范围。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就会对河蟹造成不良影响。河蟹在养殖过程中,pH值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甚至会使化学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对河蟹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的溶氧状况,阻止河蟹呼吸。1、pH值的作用养河蟹的实践证明河蟹在酸性(pH值低于5.5)条件下,水体中河蟹对传染性蟹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不缺氧,也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在酸性环境中,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速度慢,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而且河蟹鳃会受到腐蚀使河蟹的血液酸性增强,降低载氧能力,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但河蟹会浮头,造成缺氧症,河蟹的活动减弱,新陈代谢急剧减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降低,不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同时,偏酸性水体会导致由原生动物引起的河蟹病大量发生,如纤毛虫病等。pH值在5-6.5之间,又极易导致甲藻大量繁殖,对河蟹的危害也较大。在低pH值下,Fe2+离子和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分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同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在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着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5-8.5最适宜。高pH值会增大氨的毒性。pH值还会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河蟹的生长。pH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pH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池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这都会降低肥效。2、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决定pH值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水中游离CO2和CO32-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CO2和CO32-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CO2的增减而变动,CO2的增减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pH值的日变化规律是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步上升至下午17: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变化范围为0.6-1.5,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CO2,从而引起水体CO2变化,CO2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掌握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pH值可以用来作水质判断的标准,如果看到一个养河蟹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CO2偏高和溶解氧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如果pH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池中腐殖质不足。3、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危害性及处理办法1)pH值偏高或过高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关合作用很强,到下午17时左右,pH值往往会上升到9.5以上。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河蟹碱中毒的症状:受刺激且活力减弱;鳃盖腐蚀损、鳃部有大量分泌黏液甚至水体呈碱性,一般pH值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2)pH值偏低或过低养殖时间较长的池水且透明度低,pH值偏低,甚至下午还达不到7.5。受酸性物质污染。河蟹酸中毒症状:体表明显发白;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水体呈酸性,一般pH值小于4;水体中有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3)防治方法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1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新水最好等水质稳定再放河蟹种。出现蓝绿藻要及时控制或更换池水,培育新的藻相,必要时追施优藻乐。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塘,淤泥的有机质太多,有条件可以适当增加换水量,但还使用底改和改水;当pH值一直很高,没有其它办法情况下,也考虑用“润康”降低pH值。pH值调节方法: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方法,防止池水pH值过高;盐碱底质土壤的河蟹池,不宜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河蟹池中要除去过多的水草如沟槽中的伊乐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紧急解救措施可适量泼洒润康,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控制PH的日变化,可采用定期补充池塘碳源,可全池泼洒“红糖”或“葡萄糖”,然后使用“碧波”。二、氨氮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1、水中氨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河蟹代谢以氨的形式通过鳃排到水中,水中的有机质,包括河蟹的粪便,残饵等的分解产生氨。在缺氧情况下,含氮物质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氨。也是造成现在养蟹损失最大的氨氮来源是使用地表水养鱼的地区地表水的污染造成外源性的氨氮过高。2、氨氮对养殖的危害:氨氮是水中经常存在的物质,氨氮过高可引起河蟹中毒死亡。氨氮过高可以造成河蟹鳃部受损,影响河蟹的鳃部的呼吸作用,从而产生“缺氧症”。目前尚未统计分子氨对河蟹的安全浓度,但一般都按0.05-0.1毫克升的分子氨作为可以允许的极限值。而池塘中分子氨的浓度和池塘的温度、pH值和总氨的浓度有关,在氨的浓度一定时,pH值越高毒性越大。3、降低氨氮危害的措施有: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用较好的水源。使用优质饲料:营养物质易吸收,饵料系数低,残饵少,粪便少,氨氮浓度低。养殖过程中使用“底安康”全池抛撒,可以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在氨氮含量过高时(大于1毫克升),一般的使用分解型的底改“底安康”,再使用生物制剂“净水利生素”保持水体指标。水中氨氮浓度高,对河蟹造成危害的,也可以先采用“润康”降低pH值,再使用生物制剂“净水利生素”全池泼洒,效果较好。三、亚硝酸盐有何毒性?如何预防?1、来源:含氮有机物在缺氧的情况下不完全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是亚硝态氮在水中很不稳定的中间产物,能在有氧的情况下转化成硝态氮,也能在缺氧时被反硝化细菌转化成分子态氨。2、危害:亚硝态氮毒性因河蟹品种的不同而异。亚硝态氮可以和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褐色血反应,影响氧气的运输,河蟹不耐低氧。一般来说亚硝酸对河蟹的影响和氨氮差不多,含量过高对养殖河蟹也有很大的危害。3、处理措施:使用“维康”氧化亚硝酸盐,降低水中的含量。使用氧化性比较强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将亚硝酸氧化成无毒的硝酸,降低毒性。水质较瘦时,可使用磷服2-3公斤/亩全池泼洒,促使浮游植物利用水中的硝酸根,硝酸根被利用减少后,促使亚硝酸根向硝酸根的转化。最有效的办法:首先使用“维康”进行氧化,降低亚硝酸盐;其次,使用分解型底改“底安康”分解水体底部含氮有机物;最后,使用微生物制剂“洁安特”或“净水利生素”维持水体指标。四、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