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品鉴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叙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论语二十篇,分别是“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公治长篇”,“雍也篇”,“述而篇”,“泰伯篇”,“子罕篇”,“乡党篇”,“先进篇”,“颜渊篇”,“子路篇”,“宪问篇”,“卫灵公篇”,“季氏篇”,“阳货篇”,“微子篇”,“子张篇”,“尧曰篇”。记录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政治思想,及“仁”、“礼”、“义”。作为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叙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还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人物,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子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哲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论语的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对中华名族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现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两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文人的必读之书。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之作,许多篇章都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孔子认为,做人要对自己有所要求,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其二,做人要重“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那怎样才算“仁”呢?孔子提出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标准,这就是“刚,义,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很好的召唤民众。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仁德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极为重要。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凡人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这些见解对于当今追求做一个高尚和自我完善的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在关于学习的态度上,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的人,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事实上,孔子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已将至”的人。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之之长,补及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关于学习的方法上,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这个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怠。他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孔子主张学习内容要博,要广,不能偏废,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知识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学习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惠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在教育的基本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列举一个道理而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这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 孔子常年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和“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事实上,在孔子七十又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论语中还对务政和治国安邦阐述了重要的见解。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言行一致,举止端庄,眼光远大,依次而进。在有关治国的道理上,孔子提出,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常纲”;治国的前提是在于君子要严于律己;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材、富国、育人、立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巫鬼势力旺盛,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时代,孔子是怎样看待鬼神的呢?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表明孔子对鬼神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鬼神是否存在,孔子并未多加评论,也不反对别人对鬼神的信奉,而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孔子平时也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他认为这些都是对人无益的事情。儒家思想脉络不绝,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堪称奇迹,其中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论语更是蕴含了宗师孔子的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监造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产品保密协议范本
- 2025建筑工程劳务合同样本
- 2025年私人住宅渗水修复合同协议
- 2025企业合同管理指南合同履行与监督实施细则文档模板
- 语文专业知识培训心得
- 红色船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红色家书课件带稿
- 企业资产保理融资合同
- 农业智能追溯管理系统合作协议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上)
- 碳纤维材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优质资料
- GB/T 5907.4-2015消防词汇第4部分:火灾调查
-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 健身理论与指导课件讲义
- 浙江省科学作业本2022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与防范
- 普通逻辑ppt课件(完整版)
- 2022年08月安徽省芜湖市招考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冲刺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