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概念及其有关规定1.“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标计算上。2.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和“等价值”计算的有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2006年山西省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45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3.45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大卡/7000大卡=0.1229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1.229吨标煤)核算。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2007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5.5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78%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和全省年定按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下降5.6%的目标值是不能简单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能源消费总量测算及节能成效的初步判断方法能耗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核算过程,但也不是不可以从相关数据变化中对能源消费总量做一大致的核算,对预期可能实现的节能成效做一个基本的判断。1.能源消费总量测算方法:能源消费总量的测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资源方进行核算(此方法适合于国家级核算),即国家一个年度所有能源产品的生产总量,扣除进出口差额和年初年末库存差额就是全部的能源消费量,折标汇总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而省、市级由于多种能源的流入流出数量大、渠道多,且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在目前还没有建立省、市各种能源调入调出统计的情况下,无法采用此方法从资源方来核算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而只能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即从消费方来核算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这就涉及到全社会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生产和生活单位的能源消费统计核算,也就需要一个较长的统计核算周期。2.节能成效的判断方法:1)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的简单比较。首先,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大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才有可能实现节能。实际操作中可以用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增长情况来观察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变化,如2006年山西省GDP比上年增长11.8%,主要能源品种消耗的增速应低于11.8%才有可能实现节能,否则实现的是超耗量。2006年山西省电力消费同比增长了15.99%,说明在电力消费上山西省没有实现节能而是超耗了能源。其次,也可以通过主要耗能产品的增长及其产品单耗来判断能源产品的消费情况。如通过焦炭、电力产量的增长和“吨焦炭综合能耗”、“发电标准煤耗”可以测算出炼焦、发电用煤的消费增长情况。2)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核算判断。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一定量的比例关系,按照山西省2006年万元GDP能耗下降5.6%的目标值测算,在经济增长11.8%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必须控制在0.48左右,这就是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而消耗的能源只能增长0.48个百分点,以此来测算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只有增长5.7%的空间 企业综合能耗按照式(1)计算: i E = Ei * ri n=i 企业总能源费用按照式(2)计算: i R = Ri n=i 式中:E企业的综合能耗,吨标煤/年; Ei企业消费第i种能源的实物量,t(或其他能源实物量单位)/年; ri第i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n企业消费能源的种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状语从句课件导入
- 护士带教师资培训
- 网络暴力幼儿课件
- 创意画冲浪课件
- 时尚表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珠宝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钢筋工程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
- 2025版智慧社区智能家居设计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调味品品牌孵化与推广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心理咨询劳务服务居间合同
- 建筑公司分包合同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苏打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秋季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 2025-2030中国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与服务质量监管报告
- 华师大版(新)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近几年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表(完整珍藏版)
- Q∕GDW 12106.3-2021 物联管理平台技术和功能规范 第3部分:应用商店技术要求
- Q∕GDW 10799.7-202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7部分:调相机部分
- 2022年医德医风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故障树分析(FT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