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班级:应化09-2班 姓名:杨 大 卫 学号:1200933010385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应化09-2杨大卫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摘要】:分子自组装在生物工程技术上的建模、分子器件、表面工程以及纳米科技领域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分子自组装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将会在新技术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介绍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定义、基本原理、分类、影响因素、表征手段等,并阐述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分子自组装;自组装膜1前言分子自组装是分子与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依赖非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自发连接成结构稳定的分子聚集体的过程。通过分子自组装我们可以得到具有新奇的光、电、催化等功能和特性的自组装材料,特别是现在正在得到广泛关注的自组装膜材料在非线性光学器件、化学生物传感器、信息存储材料以及生物大分子合成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研究者广泛的重视和研究。2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及特点分子自组装的原理是利用分子与分子或分子中某一片段与另一片段之间的分子识别,相互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分子聚合体。分子自发地通过无数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是发生自组装的关键。这里的“弱相互作用力”指的是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力、 堆积作用、阳离子 吸附作用等。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维持自组装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并不是所有分子都能够发生自组装过程,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自组装的动力以及导向作用。自组装的动力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它为分子自组装提供能量。自组装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分子在空间的互补性,也就是说要使分子自组装发生就必须在空间的尺寸和方向上达到分子重排要求。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应用是目前自组装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自组装膜按其成膜机理分为自组装单层膜(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 SAMs和逐层自组装膜(Layer -by layer self-assembled membrane)。如图1所示,自组装膜的成膜机理是通过固液界面间的化学吸附,在基体上形成化学键连接的、取向排列的、紧密的二维有序单分子层,是纳米级的超薄膜。活性分子的头基与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使活性分子占据基体表面上每个可以键接的位置,并通过分子间力使吸附分子紧密排列。如果活性分子的尾基也具有某种反应活性,则又可继续与别的物质反应,形成多层膜,即化学吸附多层膜。自组装成膜较另外一种成膜技术 ()成膜具有操作简单,膜的热力学性质好,膜稳定的特点,因而它更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成膜技术。另外,根据膜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方式不同,自组装多层膜又可分为两大类,除了前面所述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膜外,还包括交替沉积的自组装膜。通过化学吸附自组装膜技术制得的单层膜有序度高,化学稳定性也较好。而交替沉积自组装膜主要指的是带相反电荷基团的聚电解质之间层与层组装而构筑起来的膜,这种膜能把膜控制在分子级水平,是一种构筑复合有机超薄膜的有效方法。图1:自组装单分子膜示意图3分子自组装体系形成的影响因素分子自组装是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进行的分子重排过程,它的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个影响因素:3. 1分子识别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分子识别可定义为某给定受体对作用物或者给体有选择地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包括分子间有几何尺寸、形状上的相互识别以及分子对氢键、 相互作用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力的识别。利用分子彼此间的识别、结合特征,从中挖掘高效、高选择性的功能。若将具有识别部位的多个分子组合,彼此便寻找最安定、最接近的位置,并形成超过单个分子功能的高次结构的聚集体。在有机分子自组装过程中控制组装顺序的指令信息就包含于自组装分子之中,信息依靠分子识别进行。目前分子识别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药物分析、模拟酶催化以及化学仿生传感器。为定性分离和设计提供更多的信息,也为加速分子发现提供潜能。3. 2组分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组分的结构和数目对自组装超分子聚集体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吴凡等利用扫描轨道电镜观测了4 十六烷氧基苯甲酸(1)和3,4,5 三取代十六烷氧基苯甲酸(3)分子在石磨上形成的自组装体系的结构,结果发现这两种分子的自组装排列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1分子形成的是有序的明暗相间的条陇状结构,而3分子形成的是密堆积结构。这说明组分结构的微小变化或组分的数目变化可能导致其参与形成的自组装体结构上的重大变化。3 .3溶剂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绝大多数对自组装体系的研究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而溶剂对自组装体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溶剂的性质及结构上的不同都可能导致自组装体系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任何破坏非共价键的溶剂,都可能会影响到自组装过程的进行,包括溶剂的类型、密度、值以及浓度等。.用不同密度液态或超临界态二氧化碳作为溶剂时,考察对两性共聚分子的自组装的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溶剂密度低于0 82 3时,2相和高分子相是独立存在的:当2溶剂密度增加时,高分子溶解,成为低聚物(半径24);当密度到达一定值时,低聚物团聚成球形颗粒。由此可知溶剂的密度对自组装确实有一定的影响。4 分子自组装的表征手段分子自组装由于其过程的微观性,其表征手段自成一整套体系,如:固态结构可通过有效的射线晶体衍射的方法;红外光谱和射线光电子能谱来获得组装体系的分子结构信息;射线反射可测自组装膜的厚度和粗糙度;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射线衍射及极化光谱来研究自组装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蒸汽相渗透压力测定法、膜渗透压力测定法和凝胶测定色谱测定分子量,但是误差较大,仅提供溶液中物种的平均值;溶液中全部信息都可以由光或中子散射实验获得;光谱学方法、光谱学滴定和数据(结合后的化学位移、分子间核的效应、迟豫和相关时间)提供获得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及结构和动力学特征的途径;质谱技术可对溶液中形成的各种物种进行直接探测;二次离子能谱()能对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测定。一些较新型仪器和方法也应用于自组装体系的研究中。例如膜分子在固体支撑物上的排列、取向、空间构象等可通过扫描轨道电镜()、扫描透射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来进行分析。.等在高温下将 的在硅表面自组装,然后将所形成的自组装岛状物用蚀刻剂侵蚀,通过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组装所形成的 岛状物以及在其周围侵蚀后所形成的沟状物的形状。系统阐述了和在蛋白质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应用,包括蛋白质分子相互间的作用、结构、形成自组装膜的动力学研究等。.等用研究烷基硫醇在金表面的自组装单分子膜,研究表明甲基和乙基为端基的双分子自组装膜结构上涉及到了共轭有机基团的选择性迁移。石英微量天平()可对自组装膜进行纳克级测定,如.等用石英微量天平跟踪了导电高分子和磁性纳米颗粒在涂金石英表面的逐层自组装体系的质量变化情况,得知在石英表面发生的是逐层自组装,并得出了体系的质量变化规律。循环伏安阻抗法()是电化学测定中经常用到的仪器,它的主要特色是可以通过改变电极电位的扫描速度来考察所研究体系的电化学性质。在自组装膜的测定方面,可通过的屏蔽效应研究组装膜的结构、影响因素和最佳成膜条件。等用循环伏安阻抗法研究了在金电极上硫醇油脂单分子膜和双分子膜的绝缘性能,发现附在金表面的双层油脂膜性质十分稳定,可以作为生物细胞膜的一种模型。椭圆光度法可以精确地测定膜的厚度,紫外 可见光吸收( )光谱可用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原位跟踪分子沉积膜的形成过程。 等研究了用逐层自组装的方法制成含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薄膜,硅晶片用椭圆光度法测定了膜厚、在石英基底上用紫外 可见光吸收光谱跟踪了2纳米颗粒的沉积过程以及在涂金石英表面用石英微量天平测量了每层膜的质量,发现每层膜的质量和厚度大体一致。表面等离子共振()以及红外光谱也可用于光学测定自组装膜的形成。.等研究在金表面聚 苯甲基 谷胺酸酯的自组装行为,用研究这种多肽的动力学行为发现多肽的分子量越大自组装的时间越短。张修华等研究了2 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对多巴胺电催化氧化行为,通过分析成膜前后 键的振动伸缩带,得知 键断裂形成了 键,而且其他基团的吸收峰并无大的变化,从而推出2 巯基乙醇已自组装到金的表面上。此外,.等用平行入射 光衍射技术来研究有机高分子和金属离子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的晶体自组装,得到膜的结构特征以及离子和补偿离子的横向排列顺序。5 分子自组装的应用分子自组装的应用愈来愈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总体来讲,分子自组装的应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纳米材料中的应用,膜材料方面的应用以及生物科学中的应用。6. 1分子自组装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纳米介孔材料、纳米管、纳米微粒的制备中。6.1 .1纳米介孔材料纳米介孔材料的制备是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研究的热点,而分子自组装技术是一种合成纳米介孔材料的有效手段。它得到的介孔具有均匀、可调的特点。等以氢键为驱动力将可交联的刚性聚氨酸酯()低聚物与土壤状的聚4 乙烯基吡啶在它们的共溶液中分子间自组装,然后再使光交联的方法制得纳米介孔材料。.等利用旋涂的方法在预处理含铁硅 聚乙烯氧化物 聚丙烯氧化物 聚乙烯氧化物 乙醇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纳米介孔膜材料, 射线衍射光谱表明在硅晶片上生成了立方中间相结构。6. 1 .2纳米管管状纳米材料的研究现在非常活跃,而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纳米管状材料的制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发现以(4)228为氧化剂,璜酸为掺杂剂,不需要另外的模板的情况下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聚苯胺的微米 纳米管,并发现在这一过程中璜酸是作为模板参与反应的。等在2云母基体和晶片上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基于重氮基树脂的单壁( )纳米管,并对其进行了光谱、 光谱和研究,发现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羧基和重氮基会以共价键结合,使单层纳米管在极性溶剂中的稳定性大大增加。.利用化学气相沉淀法,以正十六烷为前驱体,在活化玻璃表面自组装制备了十六烷单分子膜,通过 光电子分光光度和膜厚度测定发现只有在低压下才能使通过 键固定在基底上,这种表现出比有机硅膜更好的对和4水溶液的抗腐蚀性。6.1. 3纳米粒子由于分子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可控制在纳米量级,因此通过分子自组装可制备各种不同的纳米颗粒。等在平衡状态下的空气和悬浊液的界面上,用分子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亲水表面活性剂改性的金的超晶格。等利用树枝状大分子聚亚苯基乙烯撑()的自组装膜为模板原位制得了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了和表征,这种颗粒在纳米器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和光电转换器()等领域有较为广阔的应用。6.2分子自组装在膜材料方面的应用分子自组装膜,特别是自组装单分子膜(),是分子自组装研究最多的领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子仪器制造、塑料成型、防蚀层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实际应用。等研究了2纳米粒子与聚苯酰胺自组装薄膜聚合物膜,这种膜可消除生物污垢。自组装单分子膜可通过含有自由运动的端基,例如硫醇,氨基等的有机分子(脂肪族或者芳香族)对电极表面改性,赋予了电极表面新的功能。.等阐述了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说明了单层分子膜的设计对基于的生物传感器有关键的作用。.等以多晶锌为基体利用自组装技术在乙醇溶液体系中合成了()3(2)3自组装膜,并证实了这种膜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吸收膜。6.3分子自组装在生物科学方面的应用目前分子自组装在生物科学中主要应用在酶、蛋白质、缩氨酸、磷脂的生物分子自组装膜。这些生物分子自组装膜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分子器件、高效催化材料、医用生物材料领域。例如,缩氨酸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行为对于研究不含油脂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人工合成和分子自组装的动力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等人就利用类表面活性剂的缩氨酸分子自组装合成了纳米管纳米囊泡,研究表明其平均直径在3050之间。 树枝状大分子的自组装是在生命体中组蛋白 自组装体系人工模拟的最佳途径。由于 树枝状大分子自组装体系中的对核酸酶降解的阻碍作用,使得这种自组装体系的结构在基因治疗和生物医学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酶、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自组装体系,不仅保持了生物分子独特的生物功能,同时又为信息、电子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微型化、智能化的材料。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材料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生物大分子自组装体系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运用。参考文献:1. 应根裕,屠彦,万博泉等,平板显示应用技术。2. 彭国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呼伦贝尔爱心医院招聘3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安全培训衣服颜色要求课件
- 涂装缺陷课件
- 2025贵州天柱县人民医院招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校园现场招聘教师7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安全培训良策课件
- 2025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黑龙江伊春市金林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安全培训职位课件
- 安全培训考题问答课件
-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DL∕T 593-201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 GA/T 2133.1-2024便携式微型计算机移动警务终端第1部分:技术要求
- 软件项目培训方案
- DL∕T 5850-20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双页版)
- DG∕TJ 08-2220-2016 桥梁水平转体法施工技术规程
- 浦南运河建设方案
- TB10001-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2024年4月自考00634广告策划试题
- 窗口人员服务规范培训课件
- 电务室外设备安装及基础面硬化标准动车论坛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