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1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 B )。A、粗平 B、整平 C、测角 D、平移2、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减( B )的误差。A、读数误差 B、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引起 C、气泡居中 D、立尺不直3、竖直角测量中的观测限差有测回差和( C )。A、方向值之差 B、半测回差 C、指标差之差 D、归零差4、高差的大小与起算面( D )。A、有关 B、正交 C、平行 D、无关5、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求出各控制点的( A )。A、高程 B、距离和水平角 C、高差 D、坐标6、导线布设的形式有闭合导线、( B )和支导线。A、附合水准路线 B、附合导线 C、高程导线 D、视距导线7、已知一直线的坐标增量为xAB 为正,YAB 为负,则该直线落在( D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要素是水平角( A )和高差。A、水平距离 B、竖直角 C、铅垂线 D、水准面9、使用经纬仪,要使十字丝清楚,转动( A )。A、目镜对光螺旋 B、物镜对光螺旋 C、制动螺旋 D、微动螺旋10、高差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反其符号按( C )的方法调整到各高差观测值上。A、角度大小成正比例 B、平均分配 C、边长(或测站数)成正比例 D、各边高差大小.1在水平角测量中,照准目标的方法是照准目标的( A ),以减少目标的偏心差的影响A、底部; B、顶端; C、中部; D、任意位置 .2使用微倾水准仪测量高差在读取中丝前要用( B )使长气泡居中才能读数 .A脚螺旋; B、微倾螺旋; C、升降脚架; D、微动螺旋 .3在测量水平角时,是采用( C )来衡量测量结果是否合格 .A、往返差; B、相对误差; C、半测回差和测回差; D、指标差;4 己知AB 直线的方位角为315,则该直线的反象限角为( C ) .A、北东45; B 、南西45; C、南东45; D、北西455竖直测量的主要观测限差有测回差和( A ) .A、指标差之差; B、方向值之差; C、半测回差; D、测回差 .6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是按( D )编号的。A、顺时针; B、反时针; C、东至西; D、北至南7已知B 点高程为67.586m,测得AB 高差为32.414m,A 点的高程是( A)。A、100m; B、35.172m; C、35.172m; D、48.212m8.测量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 B )。A、坐标横轴方向; B、坐标纵轴方向; C、任意方向; D、假定方向9在闭合导线测角中,规定测量导线的( B )。A、左角; B、内角; C、右角; D、左右角10地形图上( B )所代表的实际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A、0.1m; B、0.1mm; C、0.1cm; D、0.1dm1、高差的大小与起算面( A )。A、无关;B、有关;C、平行;D、垂直。2、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距离尽可能相等,可以消除( B )的误差。A、读数误差;B、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C、气泡不居中;D、立尺不直。3、在竖直解测量中,采用正、倒镜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 C )。A、竖盘误差;B、读数误差;C、竖盘指标差;D、整平误差。4、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 D )。A、仪器误差;B、错误;C、读数误差;D、偶然误差。5、地形图上主要表示( A )和地貌。A、地物、B、山地;C、房子;D、道路。6、要求在地形图上表示出地面线段精度达到 0。1 米,则测图比例尺应不小于( A )。A、1:1000;B、1:2000;C、1:500;D、1:10000。7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有( B )、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A、正倒镜法;B 直角坐标法、;C、往返测量法;D、经纬仪测绘法。8在碎部测量中,立尺点应选择在确定地物、地貌形状的( B )上。A、交叉点;B、特征点;C、变换点;D、转折点。9测回法测角时采用照准目标和读数的程序是( C )。A、左右左右;B、左左右右;C、左右右左;D、右右左左。10某 两点 A、B 的坐标增量XAB 为负、 YAB 为正,则 AB直线位于第( C )象限。A、一;B、四;C、二;D、三。二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高差的大小与起算面( A )。A、无关;B、有关;C、平行;D、垂直。2、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距离尽可能相等,可以消除( B )的误差。A、读数误差;B、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C、气泡不居中;D、立尺不直。3、在竖直解测量中,采用正、倒镜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 C )。A、竖盘误差;B、读数误差;C、竖盘指标差;D、整平误差。4、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 D )。A、仪器误差;B、错误;C、读数误差;D、偶然误差。5、地形图上主要表示( A )和地貌。A、地物、B、山地;C、房子;D、道路。6、要求在地形图上表示出地面线段精度达到 0。1 米,则测图比例尺应不小于( A )。A、1:1000;B、1:2000;C、1:500;D、1:10000。7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有( B )、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A、正倒镜法;B 直角坐标法、;C、往返测量法;D、经纬仪测绘法。8在碎部测量中,立尺点应选择在确定地物、地貌形状的( B )上。A、交叉点;B、特征点;C、变换点;D、转折点。9测回法测角时采用照准目标和读数的程序是( C )。A、左右左右;B、左左右右;C、左右右左;D、右右左左。10某 两点 A、B 的坐标增量XAB 为负、 YAB 为正,则 AB直线位于第( C )象限。A、一;B、四;C、二;D、三。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导线全长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以闭合差相反的符号( C )的方法分配到各增量上去。A按平均; B、按角度大小;C、按与边长成正比; D、按与增量成正比。2分微尺式 j6 光学经纬仪的最小读数是( D )。A、0.1; B、0.1”; C、0.1; D、1”。3使用微倾水准仪测量高差在读取中丝前要用( C )使长气泡居中才能读数。A脚螺旋; B、升降脚架; C、微倾螺旋; D、微动螺旋。4在丈量距离时,是采用( C )来衡量丈量结果的精度。A、中误差; B、容许误差; C、相对误差; D、往返差;5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观测方法步骤是( D )。A、左右; B、右左; C、前后; D、后前6在地形图上,主要表示( D )和地貌。A、特征点; B、转折点; C、符号; D、地物。7要求在地形图上表示出0. 1 米线段的精度,则测图比例尺应不小于( B)。A、1:1000; B 、1:100; C、1:10000; D、1:500。8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有中误差、容许误差和( C )。A、往返之差; B、读数之差; C、相对误差; D、测回差。9某两点A、B 的坐标增量xAB 为负、yAB 为正,则AB 直线位于( C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0控制测量分为( B )。A、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B、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C、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D、角度测量和边长测量。.三、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有 10 分)1.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 D )A三角高程测量 B、导线测量 C、三角测量 D、高程控制测量2在竖直角测角中的观测限差有( D )和测回角值之差。.A、测回差 B、方向值之差 C、读数差 D、指标差之差3在水平角测量中为了减少( D )的影响,尽可能照准目标的底部。A、读数 B、大气折光 C、误差 D、目标偏心差4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还可以减弱地球曲率和( B )影响.A、读数误差 B、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 C、圆水准器轴不平行竖轴 D、大气折光5表示直线方向的方法有方位角和( D )A、真方位角 B、磁方位角 C、坐标方位角 D、象限角6在水准测量中后视和前视读数分别为 1.368m 和 0.698m,说明后视点比前视点( B )。A、低 B、高 C、平 D、差7、水准仪精平的方法是采用( A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A、微倾螺旋 B、微动螺旋 C、脚螺旋 D、升降脚架8、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精确测定控制点的( A )。A、高程 B、高差 C、坐标 D、竖直角9、在距离丈量中,直线定线不准确使丈量的距离比实际的距离( A )。A、大 B、小 C、一样 D、没有多大影响10、在地形图上地性线分为山脊线和( A )。A、山谷线 B、等高线 C、首曲线 D、分水线五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 分)1在竖直角测量中,照准目标的方法是照准目标的( C ),以减少目标的偏心差的影响A、顶端; B、底部; C、中部; D、任意位置 .2使用微倾水准仪测量高差在读取中丝前要用( C )使长气泡居中才能读数 .A脚螺旋; B、升降脚架; C、微倾螺旋; D、微动螺旋 .3在测量竖直角时,是采用( A )来衡量测量结果是否合格 .A、读数差大小; B、测回差; C、相对误差; D、往返差;4 己知 AB 直线的方位角为315,则该直线的反象即角为( B ) .A、北东45; B 、南西45; C、北西45; D、南东45.5水平角测回法的主要观测限差有半测回差和( D ) .A、指标差之差; B、方向值之差; C、归零差; D、测回差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 B )。A、粗平 B、整平 C、测角 D、平移2、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减( B )的误差。A、读数误差 B、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引起 C、气泡居中 D、立尺不直3、竖直角测量中的观测限差有测回差和( C )。A、方向值之差 B、半测回差 C、指标差之差 D、归零差4、高差的大小与起算面( D )。A、有关 B、正交 C、平行 D、无关5、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求出各控制点的( A )。A、坐标高程 B、距离和水平角 C、高差 D、坐标6、导线布设的形式有闭合导线、( B )和支导线。A、附合水准路线 B、附合导线 C、高程导线 D、视距导线7、已知一直线的坐标增量为xAB 为正,YAB 为负,则该直线落在( D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要素是水平角( A )和高程。A、水平距离 B、竖直角 C、铅垂线 D、水准面9、使用经纬仪,要使十字丝清楚,转动( A )。A、目镜对光螺旋 B、物镜对光螺旋 C、制动螺旋 D、微动螺旋10、高差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反其符号按( C )的方法调整到各高差观测值上。A、角度大小成正比例 B、平均分配 C、边长(或测站数)成正比例 D、各边高差大小第一章:绪论21.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B )。.相对高程; .绝对高程;.高差 D.差距22.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地理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D.假定坐标23. 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 .假定水准面 D.大地水平面24. 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 B )。A水平面 B水准面 C旋转椭球面 D圆球面25. 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的科学。其任务包括两个部分:测绘和( D )A测定 B测量 C测边 D放样26. 测量学按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 D )摄影测量学、制图学。A一般测量学 B坐标测量学 C高程测量学 D工程测量学27. 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 A )A水准面 B水平面 C铅垂面 D圆曲面28. 测量工作中,内业计算所采用的基准面是( B )。A水平面 B水准面 C旋转椭球面 D竖直面29. 在高斯 6投影带中,带号为 N 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的计算公式是( C )。A=6N B=3N C=6N3D=3N330. 在高斯 3投影带中,带号为 N 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的计算公式是( B )。A=6N B=3N C=6N3D=3N331. 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 轴正向指向( D )。A东方向 B南方向 C西方向 D北方向32. 在 6高斯投影中,我国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 C )公里。A100 B300 C500 D70033. 在半径为 10Km 的圆面积之内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 C )A距离测量 B角度测量 C高程测量 D以上答案都不对34. 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工作次序上(D )。A先规划后实施 B先细部再展开 C先碎部后控制 D先控制后碎部35. 测量的三要素是距离、( B )和高差。A坐标 B角度 C方向 D气温36. 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C )A1956 年黄海高程 B1965 年黄海高程 C1985 年黄海高程 D1995 年黄海高程37. 目前我国采用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是( D )A1954 年北京坐标系 B1980 年北京坐标系 C1954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D 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38.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 )A铅垂线 B水平线 C切线 D离心力方向线39. 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那一个,称为( B )A平均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统一水准面 D协议水准面40. 在高斯投影中,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则变形( A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北半球越大,南半球越小。_第二章:水准测量21. 视线高等于(A )+后视点读数。A后视点高程 B转点高程 C前视点高程 D仪器点高程22.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D)。.方向 . 角度 .距离 D. 高程23. 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B )。.切线 .法线 .垂线 D. 曲线24.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 i 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B )处。.靠近前尺 .两尺中间 .靠近后尺 D.无所谓25.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仪器校正不完善.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 .十字丝分划板不正确 D.目镜呈像错误26.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D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A.与测站数 .与高差的大小 . 与距离 D. 与距离或测站数27.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C )。. 往 返 f h h h = -. f = h h . ( ) 终 始 f h h H H = - - D. 终 始 f H H h = -28. 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高于前尺点 .低于前尺点 .高于侧站点 D.与前尺点等高29.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A )的误差影响。.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圆水准轴不平行于竖轴 .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D.以上三者30. 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 A )的符号为准。.往测高差 .返测高差 .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D.以上三者都不正确31. 在水准测量中设 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 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 点比 A 点(B ).高; .低; .等高 D.无法判断32.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 D )使视线水平。.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照准部 .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 . 用安平补偿器代替脚螺旋 D.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器33. 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 C ). V f N i h = / (N测站数) . V f S i h = / ( N测段距离). V f N i h = - / (N测站数) D. V f N i h = (N测站数)34. 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A )。.互相垂直 .互相平行 .相交 60 0 D. 相交 120 035. 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 A )使符合水准气泡影象符合。.转动微倾螺旋 .转动微动螺旋 .转动三个螺旋 D.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36.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D )。. 看清近处目标 .看清远处目标 .消除视差 D. 看清十字丝37.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 让眼睛休息一下38. 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D )。. 使视准轴平行于管水准轴 B.使视准轴水平.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 D.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39. 水准测量中为了有效消除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的影响,应注意( B )。A读数不能错 B前后视距相等 C计算不能错 D气泡要居中40. 等外(普通)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一般规定为:( A )mm(L 为公里数,n_为测站数)。A12 n B40 n C12 L D40 L第三章:角度测量21.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B )的夹角。这两条直线的空间实际线 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C.这两条直线在竖直面的投影线 D. 这两条直线在某一倾斜面的投影线22. 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 )。.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与望远镜相对转动 .不动 D. 有时一起转动有时相对转动23. 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面时,不同高度的水平度盘读数( A ).相等 .不相等 . 盘左相等,盘右不相等 D. 盘右相等,盘左不相等24. 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 ).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使横轴垂直于竖轴.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D. 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25. 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 D )误差。.对中 .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 . 整平 D. 2C26. 用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D )。.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继续观测或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D. 整平后全部重测27. 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C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横轴 .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D.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28. 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D )误差的影响。.对中;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 整平 D. 指标差29. 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C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对中 .照准 C.目标偏离中心 D.整平30. 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 右 a 小于左方目标的方向值 左 a 时,水平角b 的计算方法是( C ). b = a 左 -a 右 . b = 右 左 a -180 - a. b = 右 左 a + 360 a D. b = 右 左 a +180 - a31. 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A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管气泡居中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D. 水平度盘位于铅垂位置32. 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 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 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D )571024 B.-144936 C. 1044936 D. 14493633. 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置平,使其竖盘读数为 90,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A )A. 左 a =90-L; B. 左 a =L-90 0 C. 左 a =180-L D. L-18034. 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D ). 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 使竖盘指标指向90. 使度盘指标指向270 0 D.使度盘指标指向 90或 270 035. 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 B ).相同; .不同; .盘左相同,盘右不同 D.盘右相同,盘左不同36. 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A ).归零差 .测回差 . 2C 互差 D.指标差37. 在全圆测回法中,同一测回不同方向之间的值为-18、+2、0、+10,其2C互差应为( D )。. -18 . -6 .1.5 D. 2838. 竖角亦称倾角,是 指在同一垂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 角值范围为( D )。A0360 B0180 C0 90 D0 9039. 在测量学科中,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A )。A0360 B0180 C0 90 D0 9040. 在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中,若某个角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 n,按( B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A90/n B180/n C270/n D360/n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21. 在测量学科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视距法 . 经纬仪法 .水准仪法 D.罗盘仪法22. 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 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定向 . 定线 .定段 D.定标23.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C )。. 0.02/100 . 0.002 . 1/5000 D.1/1000024. 钢尺检定后,给出的尺长变化的函数式,通常称为( C )。. 检定方程式 . 温度方程式 .尺长方程式 D.变化方程式25. 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86,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D )。.96 .276 . 86 D. 626.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往返较差 .相对误差; .闭合差 D.绝对误差27. 坐标方位角是以( D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 . 假定纵轴方向 D. 坐标纵轴方向28.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斜线距离 .水平距离 .折线距离 D.坐标差值29. 往返丈量直线 AB 的长度为: AB D =126.72m, BA D =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A ).=1/3100 .=1/3500 .=0.000315 D. =0.0031530. 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 AB a =2071545”, 则直线 BA的坐标方位角 BA a 为(C)A、1171545” B、2971545” C、271545” D、2071545”31. 精密钢尺量距,一般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是尺长改正、( D )改正和倾斜改正。.比例 .高差 .气压 D.温度32. 精密钢尺量距中,所进行的倾斜改正量( A ).不会出现正值 . 不会出现负值 .不会出现零值 D.会出现正值、负 值和零值。33. 直线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 A )A0360 B0180 C0 90 D0 9034. 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C )。.真磁角 .真偏角 . 磁偏角 D. 子午线偏角35. 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B )。36. .中央线收敛角 .子午线收敛角 . 磁偏角 D. 子午线偏角37. 坐标纵轴方向,是指( C )方向。.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 . 中央子午线方向 D.铅垂方向_39. 在测距仪及全站仪的仪器说明上的标称精度,常 写成( A+B D),其 中,B 称为( D )。.固定误差 . 固定误差系数 . 比例误差 D. 比例误差系数40. 能测定直线磁方位角的仪器,是( D ).经纬仪 . 全站仪 . 陀螺仪 D. 罗盘仪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1. 下列误差中( A )为偶然误差.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横轴误差和指标差.视准轴误差 D. 水准管轴误差12. 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A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中误差 D.容许误差13.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B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中误差 D.容许误差14. 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方形一条边a 的观测中误差为 m,则正方形的周长(=4a)中的误差为( C ). m; . 2m; . 4m D. 8m15. 丈量某长方形的长 a=20 0. 0 04m ,宽为 b=15 0. 0 03m ,它们的丈量精度( A )相同; .长的精度低; .宽的精度低 D.不能比较16. 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D ). 允许误差 . 系统误差 . 偶然误差 D.中误差17.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 ).相对误差 .中误差 .往返误差 D.真误差19. 一条附和水准路线共设站,若每站水准测量中误差为,则该路线水准测量中误差为( D ). . / . D. /20. 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D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 的要求。.100m 0.025m . 250m 0.060m .150m 0.035m D. 200m 0.040m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21. 国家控制网,是按( A )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一至四等 . 一至四级 . 一至二等 D. 一至二级22. 导线点属于( A ).平面控制点 . 高程控制点 . 坐标控制点 D. 水准控制点23. 下列属于平面控制点的是( C ).水准点 . 三角高程点 . 三角点 D. 以上答案都不对24.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C )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D.经纬仪导线、电磁波导线、视距导线25.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A )选点测角量边 埋石造标绘草图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 D测水平角、测竖直角、测斜距26. 附合导线的转折角,一般用( A )法进行观测。.测回法 . 红黑面法 . 三角高程法 D. 二次仪器高法27. 若两点 C、D 间的坐标增量 D x 为正, D y 为负,则直线 CD 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 D )象限。.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28. 某直线段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C ). - D x , + D y . + D x , - D y . - D x , - D y D. + D x , + D y29. 导线全长闭合差 D f 的计算公式是( C ):A D X Y f = f + f B D X Y f = f - f C2 2D X Y f = f + f D2 2D X Y f = f - f30. 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C ).K=M/D . K = 1 /( D / DD ). 1 /( / ) D K = D fD.K = 1 /( f / D ) D31. 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 C ).纵、横坐标增值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D. 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反32. 导线的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B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33. 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D)。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D 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34. 四等水准测量中,每一站的前后视距差,不能超过( B )。A3m B 5m C3mm D5mm35. 四等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差的累积值,不能超过( D )。A3m B 5m C6m D10m36. 一对双面水准尺,其红面底端起始刻划值之差为(C )。A1m B0.5m C0.1m D0m37. 四等水准测量中,同一站同一水准尺的红、黑面中丝读数差,不能超过( C )。A3m B 2m C3mm D2mm38. 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高差减(红面高差 0.1m)应不超过( C ). . . D. 739. 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是( B )。.(黑面高差+红面高差)/2 . (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 (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 D( 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40.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当两点间的距离较大时,一般要考虑地球曲率和( A )的影响。.大气折光 . 大气压强 . 测站点高程 D两点间高差第七章 全站仪使用11. 全站仪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 D )组成。. 电子水准仪 . 坐标测量仪 . 读数感应仪 D数据处理系统12. 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需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设置的方法可以是直接输入测量时的气温和( A )。. 气压 . 湿度 . 海拔 D风力13. 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不 仅要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还 要设置( C )。. 乘常数 . 湿度 . 棱镜常数 D温度14. 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A )。. 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 . 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 0 0 0 0 D 90 015. 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的原理是( D )。. 水准测量原理 . 导线测量原理 .三角测量原理 D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_16. 在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若棱镜不输入棱镜常数和大气改正数,( B )所测角值。. 影响 . 不影响 .水平角影响,竖直角不影响 D水平角不影响,竖直角影响17. 在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放样时,若棱镜高和仪器高输入错误,( B )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影响 . 不影响 .盘左影响,盘右不影响 D盘左不影响,盘右影响18. 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最大测程、测角精度、放大倍率和( D ). 最小测程 . 缩小倍率 . 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 D测距精度19. 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3mm+210 -6 D),则用此全站仪测量 2km 长的距离,其误差的大小为( B )。. 7mm . 5mm . 3mm D. 2mm20. 全站仪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前,必须将全站仪和计算机上的通信参数设置一致,主要有( A )、校验位(Parity)、停止位(Stop Bit)和回答方式(Protocol)。. 波特率 . 波特位 . 校验率 D数码位第八章:地形图测绘与应用11. 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A高程之差; B 平距; C 间距 D斜距12. 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C )。AD= Kn + C ; BD= Kn cosa CD= Kn cos 2 a DD= Kn sin a13. 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D )来判断。A 助曲线; B 首曲线; C计曲线 D高程注记14. 在比例尺为 1:2000,等高距为 2m 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 i = 5 ,从坡脚 A到坡顶 B 来选择路线,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B )A 10mm; B 20mm C 25mm D30mm15. 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 A)之比,再乘以 100。A高差与其平距; B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 D斜距与其高差16. 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A )。A. 平距大则坡度小 B. 平距大则坡度大 C .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D平距值等于坡度值17. 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 b,测图比例尺为 1: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 B)A b 与 M 无关 Bb 与 M 相等 C b 与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G7-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湖南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招聘中级雇员2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课件
- 安全培训效果考评方案课件
- 乘风破浪初高中毕业季毕业典礼电子相册模板
- 2025春季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兵团中医医院)校园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高性能钼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消防救援大队政府招聘专职消防员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杭州淳安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2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陶园中英文实验学校招聘精英教师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旗袍赛活动方案
- 大学高数-函数和极限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PDCA血液透析水循环案例汇报
- 室内安装标识标牌施工方案
- GB/T 17775-202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 GB/T 7260.3-2024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3部分:确定性能和试验要求的方法
- 向左向右转 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下册
- 梅毒护理教学查房课件
- 药厂文件管理
-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夸美纽斯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