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KQ01C快切说明书v1.0.doc_第1页
WBKQ01C快切说明书v1.0.doc_第2页
WBKQ01C快切说明书v1.0.doc_第3页
WBKQ01C快切说明书v1.0.doc_第4页
WBKQ01C快切说明书v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 电 南 自 DL/T 1073-2007WBKQ-01C微机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说明书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GUODIAN NANJING AUTOMATION CO.,LTD版本号Ver 1.0技术支持: 电话(025)51858059 传真(025)51858057本说明书可能会被修改,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否相符目 录47前言4概述5产品特点6配置方式71 装置简介102 主要功能103 主要技术参数113.1 装置电源113.2 额定交流参数113.3 功率消耗113.4 过载特性113.5 采样回路精确工作范围113.6 接点容量113.7 测量精度123.8 切换时间123.9 事件记录分辨率124 硬件说明124.1 电源模件144.2 交流模件144.3 开入量模件144.4 CPU模件144.5 信号模件144.6 显示模件144.7 出口模件144.8 通讯模件144.9 测试模件145 装置功能及切换原理说明165.1 手动切换功能165.2 事故切换功能175.3 非正常工况切换功能185.4 其它切换功能185.5 快速切换、同期判别切换、残压切换及长延时切换说明195.6 装置闭锁及报警功能235.7 装置面板灯功能说明255.8 装置信号功能说明275.9 DCS单操开关功能285.10 逻辑测试模件功能296 单母及母联方式下的切换实现306.1 单母方式下切换306.2 母联方式下切换327 事件记录、切换录波、通信及GPS对时357.1 事件记录357.2 切换录波357.3 通信、打印及对时358 使用说明368.1 装置菜单操作说明378.2 装置显示说明388.3:菜单说明388.4 定值表408.5 压板表429 附图44附图1:装置面板示意图44附图2:装置背板端子示意图单母双进线45附图3:装置背板端子示意图母联双进线46前言非常感谢选用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WBKQ01C微机型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本手册是该装置的说明书,希望为您的工作带来便利。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保护及自动化产品均符合严格的技术规范和ISO9001质量认证标准。概述发电厂中,厂用电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电厂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往厂用电切换大都采用工作电源的辅助接点直接(或经低压继电器、延时继电器)起动备用电源投入。这种方式未经同步检定,电动机易受冲击。合上备用电源时,母线残压与备用电源电压之间的相角差已接近180,将会对电动机造成过大的冲击。若经过延时待母线残压衰减到一定幅值后再投入备用电源,由于断电时间过长,母线电压和电机的转速均下降过大,备用电源合上后,电动机组的自起动电流很大,母线电压将可能难以恢复,从而对电厂的锅炉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严重的危害。石化、冶金等大中型工业行业中,由于外部电网或内部供电网络故障或异常的原因造成的非正常停电,往往会造成设备停运或空转、工艺流程中断或废品产生等严重后果。目前工业企业解决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办法是一次侧采用双路或多路供电,二次侧采用备自投装置。但对于石化、冶金等要求连续供电的企业,母线段带有大量的电动机负荷,由于电动机反馈电压的存在,常常使备自投完成动作的过程持续时间长达1-2秒,甚至更长,此时部分电动机已被切除。恢复供电后这些电动机重新启动将产生较大的自启动电流,将对供电网络产生冲击。WBKQ01C微机型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是在WBKQ01B微机型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升级,采用了更高性能的CPU、增加了模拟断路器、图形化编程、U盘升级程序等功能,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的解决供电可靠性。采用该装置,可避免备用电源电压与母线残压在相角、频率相差过大时合闸而对电机造成冲击,如失去快速切换的机会,则装置自动转为同期判别或判残压及长延时的慢速切换,以利于重要辅机的自起动,提高切换的成功率。产品特点u 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ARM9系列32位CPU,主频高达400MHz,运算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高性能16位A/D转换器,精度高,转换速度快。u 先进的母线电压自动频率跟踪技术,确保测量幅值、频率及相位的有效性及准确性。u 独特的软件测相技术,解决了硬件测相速度慢的缺陷。u 实时计算母线电压与目标电源相角差的速度与加速度,同期合闸点准确可靠。当滑差高达30Hz/S时仍然可实现同期合闸。u 带有USB接口,可通过U盘升级装置程序;可把动作信息和故障录波数据直接存入U盘,以便故障分析;节省现场调试维护时间。u 通信使用基于Linux多任务操作系统的ARM9系列32位CPU,性能稳定高效;双路以太网和一路RS485可支持IEC60870-5-103,Modbus等通信规约。u 采用全图形化编程技术及稳定、可靠的保护继电器库,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及正确性。u 配有专门的模拟断路器插件,逻辑测试无需接入现场开关接点,节省调试时间,节约工程成本。u 切换过程对用户全透明;9组可长达3.2秒的录波记录,可显示母线电压/时间图,频率/时间图和图;可打印输出;也可通过计算机下载,用专用软件进行分析研究。u 免维护设计理念,整机无任何可调节器件,仅需通过装置人机界面设定补偿,且带密码保护以防误操作。u GPS对时(分脉冲,秒脉冲或IRIG-B方式);u 开关量采用220V或110V直流电压输入,提高抗干扰能力。u 高抗干扰性能,能满足:GB/T 14598.10 (IEC 60255-22-4)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级标准;GB/T 14598.14 (IEC 60255-22-2) 静电放电试验级标准;GB/T 14598.13 (IEC 60255-22-1) 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级标准;GB/T 14598.9 (IEC 60255-22-3)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级标准。u 通过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电磁兼容实验室电磁兼容检验u 通过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质检配置方式厂用电力系统的主接线,从电源切换的角度考虑有多种接线方式,本手册列举主要的三种接线方式,分别为:单母双进线方式;母联分段双进线方式;单母三进线方式。WBKQ01C装置可以灵活使用于这三种接线方式的电源切换。每种方式配置不同的软件,订货时请注明。单母双进线方式方式一:单向切换:系统正常运行时由进线1向母线供电,1DL在合位,2DL在分位,进线2电源为进线1电源的备用电源。如因故障等原因造成进线1电源失去时,WBKQ01C装置能迅速启动,将进线2电源投入。当进线1故障排除后,可由手动方式起动WBKQ01C装置重新切换到进线1供电的状态。方式二:双向切换: 系统正常运行时由进线1(进线2)向母线供电,1DL(2DL)在合位,2DL(1DL)在分位,进线2(1)电源为进线1(2)电源的备用电源。如因故障等原因造成进线1(2)电源失去时,WBKQ01C装置能迅速启动,将进线2(1)电源投入。当进线1(2)故障排除后,可由手动方式起动WBKQ01C装置重新切换到进线1(2)供电的状态。 方式一和方式二的主要区别在于:方式一的保护启动、偷跳切换和低电压切换只能由进线1向进线2单方向进行,而方式二的以上三种切换可在进线1、进线2间双向进行。母联分段双进线方式系统正常运行时,母线1有进线1供电,母线2有进线2供电。即进线开关1DL、2DL均为合位,母联开关3DL分位。当任意一路进线电源失去时,WBKQ01C装置均能投入另一侧进线电源,即1DL(2DL)分位,3DL合位。进线故障排除后,可由手动方式恢复到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状态。单母三进线方式 若系统电源配置如上图所示,正常运行时由进线1供电,1DL合位。进线2、进线3同为进线1的备用电源,即2DL、3DL均为分位。如因故障等原因造成进线1电源失去时,WBKQ01C快切装置可按客户要求切换至相应的备用电源上。单母三进线方式也可配置为双进线单备用方式,即进线1、进线2互为进线备用电源,进线3为进线1、进线2的后备电源。还可配置为单进线、单备用、后备电源(柴油机)方式,即进线1(进线2)为进线电源、进线2(进线1)为备用电源,进线3(柴油机)为后备电源的方式。对于以上几种方式,WBKQ01C微机型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均能准确、快速的进行切换。1 装置简介WBKQ-01C快切装置是在原有WBKQ-01B的基础上改进、完善的新一代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该装置改进了测频、测相回路,运用ARM9系列32位CPU强大的运算功能进行软件测量,提高了装置在切换暂态过程中测频、测相的准确性、可靠性。该装置采用先进的软件算法,保证了工作电源(或备用电源)与母线电源在不同频率时的采样、计算的准确性。装置采用免调整理念设计,所有的补偿采用软件进行调整,重要参数采用密码锁管理,大屏幕中文图形化显示,使得用户对厂用电源的各种运行参数一目了然。厂用电源故障时采用实时测量相角差速度及加速度实现同期判别功能。内置独立的基于Linux多任务操作系统的ARM9系列CPU,负责装置通信和打印管理,专用打印接口可以多台装置可共享一台打印机,双路以太网和单通道RS485通信接口,亦使装置与电厂DCS系统或监控系统轻松接驳。2 主要功能u 各种情况(正常情况,事故情况)下实现单母双进线电源间的双向切换,母联双进线电源间的切换等。u 快速切换、同期判别切换、残压切换、长延时切换四种切换条件。u 串联、并联、同时三种切换方式可供选择。u 单操功能,具有同期或无压合电源开关的功能。u 装置配有专门的模拟断路器插件,逻辑测试无需接入现场开关接点,方便现场调试,节省调试时间,节约工程成本。u 支持备用电源高压侧开关冷态(不带电) 运行或热态(带电)运行。u PT断线报警功能。u 事故追忆、打印及完善的录波功能。u GPS对时可采用硬接点分脉冲或秒脉冲方式,同时也支持IRIG-B对时方式(RS485接口)。u 支持IEC60870-5-103,Modbus等多种通信方式。3 主要技术参数3.1 装置电源110(120%)V 或220(120%)V (订货时需注明)3.2 额定交流参数电压:100V电流:5A/1A频率:50Hz3.3 功率消耗直流回路:不大于10W交流电压回路:不大于0.3VA/相交流电流回路:不大于0.3VA/相3.4 过载特性交流电流回路:2倍额定电流下装置可连续运行10倍额定电流下装置可连续运行10s40倍额定电流下装置可连续运行1s交流电压回路:1.5倍额定电压下装置可连续运行3.5 采样回路精确工作范围电流:0.2A100.0A电压:0.5V150.0V频率:30.0 Hz60.0Hz相角:0.0360.03.6 接点容量信号回路:载流容量2A 断弧容量60VA出口回路:DC220V 5A3.7 测量精度电流:1级电压:1级频率:0.1Hz相角:0.53.8 切换时间同时切换断电时间: 13mS+备用开关合闸时间+用户设定延时串联切换断电时间: 13mS+工作开关跳闸时间+备用开关合闸时间3.9 事件记录分辨率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为1毫秒4 硬件说明本装置采用业界流行的ARM9高速处理器,主频为400 MHz,内置资源丰富,外围电路设计简单,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及其稳定性。充足的硬件资源,包括64M字节Flash Memory存储器,32M字节SDRAM。同时该装置采用了整面板、整背板新型结构设计,交、直流分开,提高了装置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装置主要由电源模件、交流模件、开入模件、CPU模件、信号模件、显示模件、出口模件、通讯模件以及测试模件组成。见图4.1。接打印机电厂监控系统U盘或计算机USB接口GPS对时接口打印接口以太网接口或串口GPS信号键盘及液晶显示通信CPU系统计算机USB接口隔离隔离信号继电器出口继电器开入量交流量隔离主CPU系统电源高速串口图4.1 WBKQ01C快切装置硬件系统示意图474.1 电源模件输出 5V、24V装置内工作电源。4.2 交流模件现场通过CT、PT传递的电流、电压信号经装置内的电流、电压互感器隔离、滤波转换为CPU可接受的小电流、小电压信号。4.3 开入量模件各种开关量信号通过内部开关量隔离转换为CPU可接受的小电压信号。4.4 CPU模件对输入的模拟量及开关量进行数字运算处理,处理结果由输出口隔离输出。4.5 信号模件各种信号经继电器空接点输出。4.6 显示模件人机接口,各种模拟量、开关状态量及故障信息、操作信息显示。4.7 出口模件由CPU处理的各种跳合闸信息由继电器空接点输出。4.8 通讯模件通过该模件与各CPU模件进行实时通信,完成故障信息及其它信息的打印及与计算机或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管理。4.9 测试模件该模件可以模拟现场开关,可通过该模件对装置逻辑进行测试,无需接入实际开关接点。5 装置功能及切换原理说明5.1 手动切换功能 手动切换是指正常工况时,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切换。对单母双进线方式,可以实现1DL和2DL之间的互相切换。对母联双进线方式,手动起动可以实现1DL到3DL之间的互相切换,也可以实现2DL和3DL之间的互相切换。该功能由手动起动开入量接点、控制台或装置面板进行操作。手动切换可分为并联切换、串联切换或同时切换。5.1.1 手动并联切换手动并联切换是指手动起动切换,如并联切换条件满足要求,装置先合备用(工作)开关,经一定延时后再自动跳开工作(备用)开关。如果在该段延时内,刚合上的备用(工作)开关被跳开,则装置不再自动跳开工作(备用)开关。如果手动起动后并联切换条件不满足,装置将延时10S闭锁且发闭锁信号,等待复归。注意:1:手动并联切换只有在两电源并联条件满足时才能实现,并联条件可在装置中整定。2:两电源并联条件满足是指:两电源电压幅值差小于整定值。两电源频率差小于整定值。两电源电压相角差小于整定值。工作、备用电源开关一个在合位、另一个在分位。目标电源电压大于所设定的电压值。母线PT正常。5.1.2 手动串联切换 由手动切换接点起动,先发跳工作(备用)电源开关指令,待辅助接点返回后,在切换条件满足时,发合备用(工作)开关指令。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5.1.3 手动同时切换由手动切换接点起动,先发跳工作(备用)电源开关指令,不等开关辅助接点返回,在切换条件满足时,发合备用(工作)指令。如开关合闸时间小于开关跳闸时间,自动在发合闸指令前加所整定得延时,以保证开关先分后合。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由于厂用工作变压器和起动/备用变压器引自不同的母线和电压等级,它们之间往往有不同数值的阻抗及阻抗角,当变压器带上负荷时,两电源之间的电压将存在一定的相位差,此相位差通常称作“初始相角差”。初始相角的存在,使手动并联切换时,两台变压器之间会产生环流,如环流过大,对变压器是十分有害的。初始相角在200时,环流的幅值大约等于变压器的额定电流。因此当初始相角差超过200时,慎用手动并联方式(此时可采用手动串联或同时切换方式)。5.2 事故切换功能事故切换指由发变组、高压厂变保护(或其它跳工作电源开关的保护)接点起动,单/双向操作。事故切换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5.2.1 事故串联切换由保护接点起动,先跳开工作(备用)电源开关,在确认工作(备用)电源开关已跳开且切换条件满足时,合上备用(工作)电源开关。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5.2.2 事故同时切换由保护接点起动,先跳开工作(备用)电源开关,不等待工作(备用)开关辅助接点变位,一旦切换条件满足,立即发合备用(工作)电源开关指令(或经整定的短延时“同时切换合备用延时”发合备用电源开关命令)。“同时切换合备用延时”定值可用来防止电源并列。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5.3 非正常工况切换功能 非正常工况切换是指装置检测到不正常运行情况时自行起动,单/双向操作,该切换有以下两种情况。5.3.1 母线低电压 当母线三线电压均低于整定值且时间大于所整定延时定值时,装置可根据选定方式进行串联或同时切换。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5.3.2 电源开关偷跳因各种原因(包括人为误操作)引起工作电源开关误跳开,装置可根据选定方式进行串联切换或同时切换。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5.4 其它切换功能在石化、冶金等大中型工业行业中,需要一些特殊的切换功能。5.4.1 无流切换 当进线电流从有流到无流,且母线频率小于无流起动频率定值时,装置经延时后可根据选定的方式进行串联切换或同时切换。 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5.4.2 逆功率方式1切换 当进线出现逆功率和负序时,装置经延时后可根据选定的方式进行串联切换或同时切换。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切换。5.4.3 逆功率方式2切换 当进线出现逆功率和正序时,装置经延时后可根据选定的方式进行串联或同时切换。5.5 快速切换、同期判别切换、残压切换及长延时切换原理说明图1所示为厂用电系统的某一段接线图,图5.5为电动机切换时的等值电路图。图5.1厂用电系统某段接线图 Xs DL XmUdUs (a) I (b) O Us Ud 图5.2电动机重新接通电源时的等值电路图和相量图(a)等值电路图(b)相量图Us电源电压;Ud母线上电动机的残压;Xs电源等值电抗;Xm母线上电动机组和低压负载的等值电抗(折算到高压厂用电压);U电源电压与残压之间的差拍电压。由图1所示,正常运行时,厂用母线电源由发电机端经厂用高压工作变压器提供,备用电源由电厂高压母线或由系统经起动/备用变提供。当发电机组保护动作或工作电源侧故障时,工作分支开关1DL将被跳开,此时连接在厂用母线上的旋转负载部分电机将作为发电机方式运行,部分电机将惰行,此时母线上电压(残压)的频率和幅值将逐渐衰减,此时如备用电源2DL及3DL合上,不可避免地将对厂用母线上的电机造成冲击,严重威胁厂用旋转负载的自起动及安全运行。图2所示为电动机重新接通电源时的等值电路图和相角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角(电源电压和电动机残压二者之间的夹角),对应不同的值,如=180o时,值最大,如果此时重新合上电源,对电动机的冲击最严重。根据母线上成组电动机的残压特性和电动机耐受电流的能力,在极坐标上可绘出其残压曲线,如图3所示。电动机重新合上电源时,电动机上的电压Um为: (51)式中Xm 母线上电动机组和低压负荷折算到高压厂用电压后的等值电抗;Xs 电源的等值电抗;U 电源电压和残压之间的差拍电压。 令Um等于电动机起动时的允许电压,即为1.1倍电动机的额定电压UDe: (52)则:令: 则: (53) 图5.3 电动机的残压特性曲线和电动机耐受的冲击电流确定的允许极限假设K0.67,计算得到U()1.64。在图3中,以A点为圆心,以1.64为半径绘出A-A圆弧,其右侧为电厂备用电源合闸的安全区域。在残压特性曲线的AB段,实现的电源切换称为“快速切换”即在图中B点(0.3秒)以前进行的切换,对电机是安全的。延时至C点(0.47秒)以后进行同期判别实现的切换称为“同期判别切换”此时对电机也是安全的。等残压衰减到2040时实现的切换,即为“残压切换”。为确保切换成功,当事故切换开始时,装置自动起动“长延时切换”作为事故切换的总后备。5.5.1 快速切换式(53)中的K值(分压系数),与机组负荷有关,负荷轻时,投入的辅机少一些。此时,Xm增大,K值也增大,允许的U则减小,此时在图3中,以较小的U()画出的圆弧就向A-A曲线右侧移动,如图中的B-B曲线。据有关资料分析,按K=0.67作出的允许极限是最危险的,因此K值应该取一个较大的数值,对同期判别及其他慢速切换,U()取110;对快速切换,U()取100;如取U()100则从图3可看出此时残压与备用电源之间的相位差约为65O,此时如开关的固有时间为100mS,则合开关的指令约需提前40 O 左右,即残压向量与母线电压向量夹角为25 O 以内时实现的快速切换对电机是安全的。5.5.2 同期判别切换在WBKQ-01C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中,厂用电源母线电压(事故切换时为残压)的采样采用了自动频率跟踪技术,各电源电压的频率、相位及相位差采用软件测量,使得残压幅值计算的准确性及各相位计算的准确性、可靠性得到了有效地保证。在同期判别过程中,装置计算出目标电源与残压之间相角差速度及加速度,按照设定的目标电源开关的合闸时间进行计算得出合闸提前量,从而保障了在残压与目标电压向量在第一次相位重合时合闸。减小了对厂用旋转负载的冲击。设某时刻残压与目标电源角差速度为 VO/mS ;加速度为 aO/mS2 ;目标电源开关的固有合闸时间为TmS ;则:目标开关发合闸指令的提前角度为:VT + 0.5aT2 设当前残压与目标电源之间相位差为,则条件:|360-(+)| ;180O 且第一次过反相点 ;为一固定小值 ;同时满足时,装置发合目标电源开关指令,实现同期判别切换功能。5.5.3 残压切换当母线电压(残压)下降至2040额定电压时实现的切换称为“残压切换”,该切换可作为快速切换及同期判别功能的后备,以提高厂用电切换的成功率。5.5.4 长延时切换当某些情况下,母线上的残压有可能不易衰减,此时如残压定值设置不当,可能会推迟或不再进行合闸操作。因此在该装置中另设了长延时切换功能,作为以上三种切换的总后备。5.6 装置闭锁及报警功能5.6.1 保护闭锁当某些判断为母线故障的保护动作时(如工作分支限时速断),为防止备用电源误投入故障母线,可由这些保护给出的接点闭锁装置。一旦该接点闭合,装置将自动闭锁出口回路,发装置闭锁信号,面板切换闭锁灯亮,并等待人工复归。5.6.2 控制台闭锁当控制台闭锁装置时,装置将自动闭锁出口回路,发装置闭锁信号,面板切换闭锁灯亮,并等待人工复归。5.6.3 PT断线闭锁当母线PT断线时,装置将自动闭锁所有切换功能,发PT断线和切换闭锁信号,面板切换闭锁等亮,并等待人工复归。5.6.4 母线PT检修压板及PT位置接点闭锁快切柜内设有母线PT检修压板,当该压板断开或母线PT的位置接点断开时,面板切换闭锁灯亮,装置将自动闭锁切换功能,并发母线PT检修信号,并等待人工复归。5.6.5 装置故障装置运行时,软件将自动地对装置的重要部件如CPU、FLASH、EEPROM、AD、装置内部电源电压、继电器出口回路等进行动态自检,一旦有故障面板装置故障灯亮,并等待人工复归。5.6.6 后备电源低电压对单母双进线方式,如果备用电源低于定值,装置将自动闭锁切换功能,发后备电源低压信号,并等待人工复归。5.6.7 开关位置异常装置在正常运行时,实时对工作和备用开关的状态进行监视,如果开关处于分位但有电流,则装置将闭锁出口回路,面板切换闭锁、运行异常灯亮,并等待人工复归。5.6.8 去耦合同时切换过程中,跳工作开关指令发出后,由于不等待其辅助接点断开后就发合备用指令,如果工作开关跳不开,势必将造成两电源并列。此时若去耦合功能投入,装置自动将刚合上的备用开关再跳开。5.6.9 进线低压报警对单母双进线方式,装置运行时自动监测进线1和进线2电压,若任一进线电压低于定值,装置发运行异常报警。5.6.10 进线过流闭锁(工矿企业使用)当进线出现正向过流时,为避免由于母线故障造成误切换,装置将闭锁出口回路,面板切换闭锁灯亮,并等待人工复归。此功能主要用于无保护闭锁接点的场合,该功能可投退。 5.6.11 等待复归以下几种情况,需对装置进行复归操作a) 装置进行了一次切换操作后;b) 发生装置故障情况后(直流电源消失除外)。此时,装置将不响应任何外部操作及起动信号,只能手动复归解除。如故障或闭锁信号仍存在,需待故障或闭锁消除后才能复归。5.7 装置面板灯功能说明部分装置面板灯说明见下表:表示面板灯被点亮,X表示面板灯不被点亮。切换动作灯保护动作灯切换闭锁灯装置故障灯运行异常灯任一切换成功XXX任一切换失败XXX装置自带保护动作XX保护闭锁XXXX控制台闭锁XXXXPT断线闭锁XXXPT检修XXX装置故障XXX后备电源低压XXX开关位置异常XXX进线低压XXXX进线过流闭锁XXX其余装置面板灯说明如下:5.7.1 快切就绪灯装置运行时,软件动态计算是否满足快速切换条件,若满足快速切换条件,装置无任何闭锁状况,且快速压板已投入,快切就绪灯亮,该灯点亮时装置可执行快速切换。5.7.2 装置试验灯 装置自带试验板,可以进行逻辑测试。正常运行时,测试插件(No.12 TEST插件)的电源开关不得打开;当测试板电源打开时,装置试验灯亮。5.7.3 工作电源灯进线1开关的位置接点接入装置且合位,或测试板电源打开且Work1开关处于合位(close)时,工作电源灯亮。5.7.4备用电源灯 进线2开关的位置接点接入装置且合位,或测试板电源打开且Standby开关处于合位(close)时,备用电源灯亮。5.7.5 通信灯 通信灯由通信板(No.7 Com插件)控制,装置上电后,待通信板与CPU板通信正常后,通信灯常亮;异常时,通信灯灭。5.7.6 运行灯 装置上电后运行灯常亮,待切换条件满足后运行灯闪烁。5.8 装置信号功能说明部分装置信号说明见下表:表示发信号,X表示不发信号。装置动作装置异常切换闭锁PT检修PT断线装置故障开关位置异常后备电源低压任一切换成功XXXXXX任一切换失败XXXXXX装置自带保护动作XXXXXX保护闭锁XXXXXXX控制台闭锁XXXXXXXPT断线闭锁XXXXXPT检修XXXXX装置故障XXXXXX后备电源低压XXXXX开关位置异常XXXXX进线低压XXXXXXX进线过流闭锁XXXXX其余装置信号说明如下:5.8.1快切就绪装置运行时,实时监测是否满足快速切换条件,若满足快速切换条件,装置无任何闭锁状况,且快速压板投入时,发快切就绪信号。5.8.2装置失电 该功能由硬件自动监测,当装置内电源消失时,发装置失电信号。5.8.3手并允许装置运行时,实时监测手动并联条件是否满足,若满足条件且手动并联切换压板投入,发手并允许信号。5.9 DCS单操开关功能 为方面用户进行操作,装置设有DCS单合进线1开关和DCS单合进线2开关两个开入量接点,用户可根据需要在DCS上通过WBKQ01C装置的开入量接点直接对实际开关进行操作,无需理会任何闭锁状况。5.10 逻辑测试模件功能为了方便现场进行逻辑测试,WBKQ01C装置在硬件上增加了测试插件(No.12 TEST插件),该插件可以用于逻辑测试,无需外界实际开关接入。为安全起见,使用该模件时请按如下步骤操作:1、 使用该插件前,请将屏柜上相应的跳合闸硬压板断开;如无硬压板,则必须将跳合闸信号与WBKQ01C装置的出口插件(No.8,No.9 TRIP插件)断开。2、 使用该模件前,如装置告警信号对其它设备有影响,请将告警信号与WBKQ01C装置的信号插件(No.10,No.11 SIG插件)断开。3、 上述步骤完成后,可以使用WBKQ01C装置的测试插件进行逻辑测试。测试插件的电源由装置内部提供,无需外部接入电源。4、 打开测试插件电源开关,将测试压板投入,按逻辑需要对测试插件上的WORK1(进线1开关)、STANDBY(进线2开关)、WORK2(母联开关)操作,执行逻辑测试(单母线双进线方式使用WORK1和STANDBY进行模拟试验)。5、 逻辑测试完成后,将测试压板推出,关闭测试模件的电源开关,恢复外部接线。注:一旦测试插见电源打开,WBKQ01C装置将以测试模件上的WORK1、STANDBY、WORK2这三个开关的位置为准,外部开关位置接点无效。若此时跳合闸信号没有与装置的出口插件断开,一旦发生逻辑切换,将对外部实际开关进线操作。6 单母及母联方式下的切换实现WBKQ01C装置现可以提供手动启动、保护启动、开关偷跳启动、母线低电压启动四种启动方式,用户可依据自身需求,通过压板投退的方式进行配置。装置一次切换完成后必须复归,待条件满足运行等闪烁时才能进行下一次切换。6.1 单母方式下的切换方式一:单向切换6.1.1 1DL到2DL的切换 充电条件:1、开关位置正常,1DL合位,2DL分位;2、无任何闭锁信号(无控制台闭锁,无保护闭锁,目标电源无低压,无PT断线,无PT检修);满足以上条件后经延时充电完成,运行灯闪烁。 动作方式: 1、“手动切换”接点闭合。 2、“保护起动”接点闭合。 3、CT压板投入时,1DL分位且进线1无流;CT压板退出时,1DL分位。4、母线失压起动。起动方式为1时,按“手动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起动方式为2-4时,按“事故及非工况串联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6.1.2 2DL到1DL的切换充电条件:1、开关位置正常,2DL合位,1DL分位;2、无任何闭锁信号(无控制台闭锁,无保护闭锁,目标电源无低压,无PT断线,无PT检修);满足以上条件后经延时充电完成,运行灯闪烁。动作方式:1、“手动切换”接点闭合。启动方式为1时,按“手动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方式二:双向切换6.1.3 1DL到2DL的切换充电条件:1、开关位置正常,1DL合位,2DL分位;2、无任何闭锁信号(无控制台闭锁,无保护闭锁,目标电源无低压,无PT断线,无PT检修);满足以上条件后经延时充电完成,运行灯闪烁。 动作方式: 1、“手动切换”接点闭合。 2、“保护起动”接点闭合。 3、CT压板投入时,1DL分位且进线1无流;CT压板退出时,1DL分位。4、母线失压起动。起动方式为1时,按“手动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起动方式为2-4时,按“事故及非工况串联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6.1.4 2DL到1DL的切换充电条件:1、开关位置正常,2DL合位,1DL分位;2、无任何闭锁信号(无控制台闭锁,无保护闭锁,目标电源无低压,无PT断线,无PT检修);满足以上条件后经延时充电完成,运行灯闪烁。 动作方式: 1、“手动切换”接点闭合。 2、“保护起动”接点闭合。 3、CT压板投入时,2DL分位且进线2无流;CT压板退出时,2DL分位。4、母线失压起动。起动方式为1时,按“手动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起动方式为2-4时,按“事故及非工况串联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6.2 母联方式下的切换6.2.1 1DL到3DL的切换 充电条件:1、进线1、进线2有压(超过进线低压定值);2、母线I、母线II有压(超过母线低压定值);3、开关位置正常,1DL、2DL合位,3DL分位;4、无任何闭锁信号;满足以上条件后经延时充电完成,运行灯闪烁。 动作方式: 1、“手动切换1”接点闭合。 2、“保护起动1”接点闭合。 3、CT压板投入时,1DL分位且进线1无流;CT压板退出时,1DL分位。 4、母线I失压起动。 起动方式为1时,按“手动切换”定值、压板进行切换。起动方式为2-4时,按“事故及非工况串联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6.2.2 2DL到3DL的切换: 充电条件:1、进线1、进线2有压(超过进线低压定值);2、母线I、母线II有压(超过母线低压定值);3、开关位置正常,1DL、2DL合位,3DL分位;4、无任何闭锁信号; 满足以上条件后经延时充电完成,运行灯闪烁。 动作方式: 1、“手动切换2”接点闭合。 2、“保护起动2”接点闭合。 3、CT压板投入时,1DL分位且进线1无流;CT压板退出时,1DL分位。 4、母线II失压起动。 起动方式为1时,按“手动并联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若起动方式为2-4时,按“事故及非工况串联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6.2.3 3DL到1DL的切换: 充电条件:1、进线1(超过进线低压定值);2、母线I、母线II有压(超过母线低压定值);3、开关位置正常,2DL、3DL合位,1DL分位;4、无任何闭锁信号;满足以上条件后延时充电完成,运行灯闪烁。 动作方式: 1、“手动切换1”接点闭合。 起动方式为1时,按“手动并联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6.2.4 3DL到2DL的切换: 充电条件:1、进线2有压(超过进线低压定值);2、母线I、母线II有压(超过母线低压定值);3、开关位置正常,1DL、3DL合位,2DL分位;4、无任何闭锁信号;满足以上条件后延时充电完成,运行灯闪烁。 动作方式: 1、“手动切换2”接点闭合。 起动方式为1时,按“手动并联切换”定值、压板的设定进行切换。7 事件记录、切换录波、通信及GPS对时7.1 事件记录装置一旦运行,所有事件信息(装置上电、接点闭锁、开关变位、装置起动等)都将进行记录保存,且不因装置失电而丢失。该记录最大可保存1000条。7.2 切换录波装置一旦起动切换(包括手动起动),装置将记录起动时间、本次切换的所有定值、投退标志、分支电压、分支电流、残压、频差、相差及其它相关信息。装置起动切换后,对起动前0.5秒,起动后2.9秒的电压、电流进行实时录波(每周波64采样点)。如果装置在起动切换5秒后仍未能完成切换,则装置对发合闸脉冲指令前0.5秒,后1.5秒的电压、电流进行实时录波。录波数据掉电不丢失。录波数据包括切换时的定值、交流量的采样值和幅值(可通过串口打印)。录波后,装置可显示U-t(母线电压-时间)图形曲线,F-t(母线频率-时间)图形曲线,母线电压-(极坐标)图形曲线。可使用户对切换过程一目了然。装置还可通过WAADA软件(与装置同步开发的分析软件),在PC机上查看或打印每一个交流量的图形曲线、幅值、相角,真实再现切换过程中每一个交流量的变化情况及装置的切换过程。7.3 通信、打印及对时装置使用单独的,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ARM9系列CPU完成对外通信、事件和录波打印以及对时功能。可提供双以太网和一路RS485接口与监控系统或DCS系统进行通信,通讯规约为Modbus、网络Iec103、IEC61850。装置提供一个专用的RS232打印机口,将所有的事件记录,以及录波信息(幅值)打印出来,供用户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定制的接口,几台装置还可实现打印机共享。快切装置可提供两种对时方式:GPS对时和B码对时。GPS可接收分脉冲和秒脉冲信号。两种情况下的信号都为5V差分信号。 8 使用说明1、为了防止装置各元器件损坏,请不要带电拔插装置的插件。2、在操作装置的过程中,如需要输入密码,请输入“1000”。3、为保护液晶显示器,我们推荐您使用液晶背光自动关闭功能。5分钟内无按键操作,装置将自动关闭液晶背光。当液晶背光关闭时,液晶显示内容可能会看不清楚,但当您按下任意键盘时,液晶背光又将自动点亮,使显示内容清晰。4、 装置中各相量的相角以母线Uab为参考,即Uab的角度为0。5、 装置中的频率或角度如果显示为XXX,则表示该频率或角度无效。装置切换完毕后需要人工或远方复归,复归后才可进行下一次切换。当装置运行灯闪烁时,表明装置已经准备好,一旦切换条件满足,装置即可动作。8.1 装置菜单操作说明图8.18.2液晶显示说明8.2.1开机显示画面开机画面显示主接线示意图和16个测量量,分别是工作进线电压Ugz、备用进线电压Uby、母线I电压Uab1、母线II电压Uab2、工作进线电流Iagz、Icgz和备用进线电流Iaby、Icby,工作进线功率P1,备用进线P2。在开机画面下,按左右键,可切换到测量量显示界面和开入量显示界面。8.2.2切换动作显示画面切换动作后,装置显示切换报告。8.2.3运行异常显示画面装置运行过程中,装置异常情况会主动显示异常报告。异常报告包括自检出错、TV断线、开关位置异常等。8.3菜单说明8.3.1运行工况显示装置的电流电压的实时有效值,以及装置运行时的压板和定值。8.3.2报告管理“顺序事件”:包括动作事件、异常事件和告警事件;“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