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doc_第1页
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doc_第2页
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doc_第3页
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doc_第4页
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10月高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3.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4.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A.m,lB.b,kC.n,tD.s,f5.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A.张家庄B.霍阁沟C.姜皇庙D.马驿店6.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7.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A.直接成词B.转化成词C.附加构词D.复合构词8.下列各项,不属于单纯词的是()A.重叠词B.叠音词C.连绵词D.译音词9.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B.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C.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D.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达形式10.下列各句,通过停顿可以区别歧义的是()A.大家准备起来了B.我们五个人一组C.反对的是少数人D.他们要学习文件11.“你今天怎么来呢?”这句话,如问“来”的方式,重读形式是()A.“你”重读B.“今天”重读C.“怎么”重读D.“来”重读12.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快慢B.正反C.好坏D.黑白13.下列各句,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A.我去打电话B.接电话的是他C.他去比较好D.他希望你来1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A.(甲)他是经理助理(乙)他不是经理B.(甲)他的手机坏了(乙)他有手机C.(甲)他喜欢看小说(乙)他喜欢看书D.(甲)他在读大学(乙)他在上大学l5.汉字构件中跟语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是()A.音符B.意符C.记号D.独体字16.社会的完全分化所导致的语言分化结果是()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民族共同语17.克里奥耳语是指()A.用于特殊场合的混合语B.只有口语形式的混合语C.用于特殊场合的洋泾浜语D.成为人们母语的洋泾浜语18.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19.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20.为计算机处理语言而编写的词典是()A.语言词典B.信息词典C.知识词典D.百科词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音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B.音位可以从听感的角度直接切分出来C.音位的分析和归纳可以跨语言和方言D.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E.音位的归纳主要依据语音单位的发音22.下列成词方式属于“逆序成词”的有()A.bicyclebike B.omnibusbusC.beggarto beg D.bloodbleedE.瓦特瓦23.语法单位的“形成(实现)关系”指()A.长度增加,功能改变B.长度增加,功能不改变C.长度不增加,功能改变D.长度不增加,功能不改变E.与长度和功能无关的其他特性24.下列关于歧义的表述,正确的有()A.歧义指语言片段的多个意义难以划分清楚B.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C.语义的模糊性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D.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E.歧义可通过上下文和情景语境消除25.下列可用于证明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不完全相等的证据有()A.语言中的虚词基本不表示概念B.多义词并不表示单一的概念C.祈使句和疑问句都不表示判断D.并列关系的复句不表示推理E.略去大前提的复句不表示推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26.元辅音分析法27.语法形式28.义项29.外语教学的听说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举例说明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31.“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说明其中的道理。32.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3.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分f?n+配pei分配f?m pei喇lA+叭pA喇叭1A b?豆t?u+腐fu豆腐t?uf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A.同化:_B.异化:_C.弱化:_D.脱落:_34.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学习汉语汉语学习学习汉语的汉语的学习汉语学习过学习的是汉语对汉语学习(有兴趣)(A1)体词词组:_(A2)谓词词组:_(B1)向心词组:_(B2)离心词组:_(C1)基本词组:_(C2)特殊词组:_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36.谈谈什么是“语言转用”以及语言转用的条件和过程。201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B 3、C 4、A 5、C 6、D 7、D 8、A 9、C 10、B 11、C 12、B 13、A 14、B 15、C 16、C 17、D 18、A 19、D 20、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BCE 22、ABCE 23、AC 24、BDE 25、ABCD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1)元辅音分析法是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2)音节结构可氛围V、C-V、V-C、C-V-C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评分参考】(1)2分;(2)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27、(1)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2)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3)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评分参考】(1)(2)(3)各1分,举例正确1分,(2)(3)中有一处举例即可。28、(1)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是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确定的。例如,“凉”既可以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灰心或失望”,因而是两个义项。(2)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应该有可以感觉得到的联系,否则这些不同的义项就只能属于不同的词。例如,“花钱”的“花”与“鲜花”的“花”意思不同,且无关联,因此不是同一个词的两个义项。【评分参考】(1)(2)各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29、(1)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2)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3)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4)例如,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和句型练习的谈话类教材,就是听说法的一种具体运用。【评分参考】(1)(2)(3)(4)各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1)语音相同而意义没有任何联系的词叫作同音词,词形相同的词叫做同形词。(2)同音同形,既是同音词,也是同形词。例如普通话“(一朵)花”和“花(钱)”。(3)音同形不同,只是同音词,不是同形词。例如英语的“right(正确)”和“write(写)”。(4)形同音不同,只是同形词,不是同音词。例如普通话的“好ho”和“好ho”。【评分参考】(1)(2)(3)(4)答出要点各1分,举例正确各1分。(两处举例即可)31、(1)词义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船”的词义“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是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共同具有的特征,也是“船”这个词在具体用例中赅括出来的共同意义。(2)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谈论的对象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在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可以用表达概括意义的词语来指称个别的对象,如“船来了”中的“船”在具体语境下可以指轮渡、帆船、游艇等,离开特定的语境,其所指对象就难以确定了。(3)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千差万别,正是由于词义是概括的,人们才可能用有限的词语去指称它们。【评分参考】(1)(2)(3)各2分。32、(1)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有一定影响,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与语言的特征是分不开的。例如,古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字母书写自己语言的过程中,在原有辅音字母的基础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从而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音位文字。(2)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不能绝对化,因为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例如,1928年土耳其政府下令废弃原来使用的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评分参考】(1)(2)各3分,其中解释正确各2分,举例正确各1分。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3、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评分参考】每填对一个1分。34、(A1)体词词组(A2)谓词词组(B1)向心词组(B2)离心词组(C1)基本词组(C2)特殊词组【评分参考】答对一组1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1)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汉语的“书”叫sh,英语的“书”叫book,这没有什么理据可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所以原则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凳”为什么叫“凳”,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初始语言符号;可是“长凳”为什么叫“长凳”就不完全是任意的。(2)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个人是无法随意改变的。社会的约定俗成决定语言符号对使用者而言必然具有强制性。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语言,互相就听不懂了,语言也就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例如,汉语“人”“车”“我”等基本词的音义结合,社会约定俗成之后,是不能朝令夕改,由个人随意变更的。(3)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音与义之间是可以变化的。例如汉语的“脸”原指两颊的上部,后来指整个面部,人的脸没有变,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却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任意性,这样的变化就不会发生。【评分参考】(1)(2)(3)各4分,其中答出要点各3分,举例正确各1分。36、(1)“语言转用”的定义:“语言转用”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换用另一民族语言。语言转用是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主要方式。(2)“语言转用”的条件:语言转用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征服者往往强迫被征服民族放弃本民族的语言而改用征服者的语言,但民族融合也可以不依靠强迫的手段二发生,伴随着这种民族的融合过程,语言的转用也可以自然地发生。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局面,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可能发生。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上的优势,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因素。(3)“语言转用”的过程:语言转用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由双语到新的单语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语言转用必然要经过一个双语阶段,没有这个阶段,语言转用就不可能实现。【评分参考】(1)4分,其中各2分;(2)6分,其中各2分;(3)2分。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B语言是一种有声符号系统C语言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下列属性中,风声、雨声、喷嚏声、咳嗽声均不具有的一项是()A生理属性B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D物理属性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属于圆唇元音的一组是()Ai,uBCDo,y4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派生构词的一项是()Arewrite BcatsCteacher Dunafraid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偏义复合词的一项是()A妻子B国家C开关D忘记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的是()A惯用语B歇后语C成语D术语7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立的语法理论是()A结构语法理论B功能语法理论C生成语法理论D认知语法理论8在“这道题我们做过”这个语言片段中,“这道题”和“我们做过”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B是成分,不是组合C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D是组合,不是成分9英语“John loves she”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A性B格C数D态10下列关于义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B义项包括词的临时意义C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D词的多个义项并非总有关联11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B语义场与上下位词关系密切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D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12“行为”和“行径”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感情色彩不同B形象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理性意义不同13下列文字系统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苏美尔文字B阿拉伯文字C腓尼基文字D拉丁文字14由意音文字换用表音文字,属于()A文字的创制B正字法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改革15下列关于“语言转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转用是语言统一的重要形式B双语现象并非一定导致语言转用C语言转用以民族融合为必要条件D语言间的密切接触是语言转用的重要条件16语汇系统中最为稳固而不易变化的是()A一般语汇B基本语汇C通用语汇D专用语汇17感性思维(前思维)活动不包括()A视觉和听觉B触觉和知觉C记忆和想象D情感和意志18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的年龄是()A1岁左右B3岁左右C5岁左右D12岁左右19下列关于母语教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语教学主要指中小学阶段的语言教学B母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一种语言C母语教学的任务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D母语教学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20对于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目前较多采用的分类是()A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后错误B语法错误、语汇错误、语音错误C可容忍的错误、部分容忍的错误、不能容忍的错误D目标语判断性错误、来源语干扰性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关于书面语的表述,正确的有()A是经过提炼的口语书面形式B与口语相比缺少了一些内容C不存在与口语严重脱节现象D会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E不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22从发音机制上看,辅音的音质决定于()A发音方法B发音部位C唇形圆展D舌位高低E舌位前后23“奥林匹克”这个词属于()A单纯词B连绵词C音译词D专有名词E多音节词24下列语义关系,只发生在不同句子之间的有()A指向关系B结构关系C蕴含关系D预设关系E歧义关系25下列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有()A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因而只能渐变B与语汇和语法相比,语音最容易发生演变C语言的发展演变与语言自身的结构特点并无关系D语言的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域之间会呈现不平衡性E退出了社会交际活动,语言就不再会有发展演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26音位变体27语法手段28语音对应关系29中介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3英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类型都可以归纳为V、C-V、V-C、C-V-C四种类型,请根据读音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1)V型:_(2)C-V型:_(3)V-C型:_(4)C-V-C型:_34下面都是汉语中跟颜色有关的词,请分别归入不同的词类:彩色色彩红彤彤黑不溜秋绿化雪白黑白红金色黄蜡黄碧绿(1)形容词:_(2)状态词:_(3)区别词:_(4)名词:_(5)动词:_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结合实例说明述谓结构的构成和类型。36举例说明语言接触会造成哪些结果。200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1.A 2.C 3.D 4.B 5.C 6.D 7.C 8.A 9.B 10.C 11.D 12.A 13.A 14.C 15.C 16.B 17.D 18.C 19.B 20.A二多项选择21.ABD 22.AB 23.ACDE 24.CD 25.ADE三.名词解释题26.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例如,汉语普通话/a/音位的音位变体aAa等。评分参考答出定义2分,举例正确2分.27.(1)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2)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和词的重叠;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词类选择,语序和语调。评分参考(1)(2)各2分28.(1)语言你对应关系是指方言之间或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例如,上海话以P为声母的字,在北京话里也以P为声母;上海话以P为声母;上海话以b为声母的字,在北京话里仄声字P,平声字是P。(2)这种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只能用历史同源来解释,因此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评分参考(1)答出定义2分,举例正确1分;(2)答出要点1分.29.(1)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有不同于所学外语系统。(2)中介语是不断的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方式,在学习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后期发展越慢。(3)中介语是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评分标准(1)2分(2)(3)各1分四简答题30.(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同的组成部分。例如,“我写信”这句话,可以分解成“我”和“写信”两个组成部分。(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以时间的先后呈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能线性排列为“我找”和“找我”,前者行程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可能依线性序列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是数量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各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意义内容。评分参考(1)(2)各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3)答出要点2分31.(1)双音节化后可以减少同音词,例如,“依”“衣”同音,变为双音节词“衣服”“依靠”后,就不是同音词了。(2)双音节化后可以减少多义词。例如,“道”有“道路,道理,道德,道学,道义”等不同意义,变为双音节后,不同意义就得到了有效区分。(3)双音节化后可以调节韵律节奏。例如,“制电影片”没有“电影制片”顺口。评分标准(1)(2)和(3)各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32.(1)“模仿说”和“强化说”都是偏重于外部条件的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2)“模仿说”认为儿童只能通过对承认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语言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与语言环境隔绝的儿童,如聋哑儿童,就不可能学会语言。(3)“强化说”认为儿童学会语言除了模仿,还需要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例如,父母对儿童说的话进行夸奖或纠正就是一种外界的刺激。(评分参考)(1)(2)(3)各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3.(1)V型:衣二(2)C-V型:比怪see stray(3)V-C型:音ask(4)C-V-C型:民gate sprints large(评分参考)每答对两个词语1分。34.(1)形容词:红黄(2)状态词:红彤彤黑不溜秋雪白蜡黄碧绿(3)区别词:彩色黑白(4)名词:色彩金色(5)动词:绿化(评分参考)每答对两个词语1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1)构成:1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部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是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2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和形容词,变元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例如,“天气热”这个句子中,“天气”是谓词“热”的变元。(2)类型:1简单述谓结构。例如,“他给我一张票”是由一个谓词和三个变元构成的简单述谓结构,其中的变元“他”“我”“一张票”都是名词性成分。2复合述谓结构。例如,“我去买东西”中“他去”和“买东西”两个述谓结构组成的复合述谓结构,后一个述谓结构是前一个述谓结构的目的。3从属述谓结构。例如,“我希望他去”中“他去”是一个从属述谓结构,充当谓词“希望”的变元。4降级述谓结构。例如,“他在看我写的文章”中,“我写”是一个降级述谓结构,充当变元“文章”的限定成分,其作用相当于变元的一个语义特征,又被称作“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评分参考)(1)12分,2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2)1234各2分,其中答出类型各一分,举例说明正确各1分。36.(1)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的是词语借用。借词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例如,汉语中的“吉普”“沙发”就是从英语借入的借词。语音方面的借用包括音位和音位组合形式的借用。语法方面的借用报括词缀、虚词、语法规则的借用。(2)语言接触会造成双语现象。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象。例如,我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中都有一部分成员除了讲本民族的语言之外,还会讲汉语。(3)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转用。语言转用指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用另一民族的语言。例如,我国回族的先民放弃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而改用汉语。(4)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混合。语言混合指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评分参考)(1)(2)(3)(4)各3分,其中答出要点各2分,举例正确各1分。2009年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下载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A传统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渡B音素C音位D音节5p的发音特征是A双唇送气清塞音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Ai,uBe,oCA,yD?,a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A节律重音B语法重音C固定重音D强调重音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A.单纯词B派生词C复合词D简缩词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A笼子B鸽子C瓜子D日子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B是成分,不是组合C是组合,不是成分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理性意义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B你去请他比较好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正字法改革B字符类型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8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A纯粹音译词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D仿译词19.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基本语汇D专用语汇2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21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22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23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24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A失读症B.布洛卡失语症C失名症D维尔尼克失语症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B“中介语”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C即使是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D“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26词典最常见的分类是A语言词典和历史词典B描写词典和历史词典C百科词典和历史词典D百科词典和语言词典二、多项选择题27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弱化的表现有A脱落B清辅音变成浊辅音C浊辅音变成清辅音D单元音变成复元音E单元音向央元音靠拢28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属于复合词的是A逻辑B幽默C寂寞D忘记E崎岖29语体色彩最基本的类型有A口语色彩B科技语体色彩C公文语体色彩D政论语体色彩E书面语色彩30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借代方式的有A“领航”本指一种行为,后引申指实施这一行为的人B“脉络”本指动脉和静脉,后引申指条理或头绪C“谜”本指谜语,后引申指尚未弄明白的事物D“面貌”本指相貌,后引申指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E“锯”本指一种工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工具的行为31在“语言转用”现象中,哪种语言能够取代其他语言主要取决于A语言使用者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B语言使用者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C语言使用者在文化发展水平上的优势地位D语言使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优势地位E语言使用者在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地位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32.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33.语义指向34.意音文字35.语言规划四、简答题36.举例说明为什么说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负担的。37.请结合实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8.以实例说明义素分析的方法和主要步骤。五、分析题39.试从词语构造方式(A)和词类(B)两个角度对下列重叠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星星猩猩妈妈刚刚蝈蝈个个试试大大方方热闹热闹A1叠音式单纯词A2重叠式合成词A3语法重叠形式B1名词性成分B2动词性成分B3其他词类成分40.请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段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从语音影响语法的角度分析说明。想起来了我们三个人一组六、论述题41.举例说明为什么在描写句子的语义结构时,常常要从谓词入手,也就是把谓词看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42.结合实例说明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形式。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B5A6D7.D8D9C10C11C12.A 13A14C15C16B17.A18B19C20A21.C22.B23B24B25C26D二、多项选择题27ABE28CD29AE30AE31BCE三、名词解释32这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33.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34意音文字指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汉字中许多字符是直接表意的,而假借字则是假借意符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的音符。35语言规划是指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例如,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作的推广普通话、文字改革、语言规范化、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等工作。四、简答题36(1)具体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不同音位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因此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来负担的。(2)例如,汉语普通话里kk和p三个音位具有辨义功能,它们的语音特征分别是“舌根、闭塞、不送气”、“舌根、闭塞、送气”和“双唇、闭塞、不送气,”k通过“不送气”和/k相区别,通过“舌根”和p相区别。因此,像“干”kan51八“看”/kan51和“办”pan51等三个词在语音形式上的区别可以归结为这三个音位在区别特征上的对立。37(1)所谓“抽象”即对具体的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2)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如以从词的用法建立词类为例。(3)语法关系类别的抽象。如以从结构形式建立语法结构为例。(4)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如以从形态或格式建立时态意义、句式意义等为例。38(1)确定对比的范围。一般来说,义素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分析“男人”的义素,可以先从“男人”与“女人”、“男孩”的对比开始,因为它们同属于“人”这个最小类别。(2)比较词义的异同。对比的范围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比如要分析“男人、女人、男孩”的义素,可以首先比较这三个词的意义,从中提取出共同义素人,然后将“男人”与“女人”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男性,再将“男人”和“男孩”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成年。利用这些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不仅可以使这三个词的意义互相区别开来,而且也可以使它们同其他的词语相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这是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五、分析题39A1猩猩蝈蝈A2星星妈妈刚刚大大方方A3个个试试热闹热闹B1星星猩猩妈妈蝈蝈B2试试热闹热闹B3刚刚个个大大方方40(1)A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A1是动宾结构,意思是“打算起床”;A2是动补结构,意思是“回想起”。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A1中“起来”要重读,A2中“起来”要轻读。(2)B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Bl“我们”是主语,“三个人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有很多人,每三个人是一组”。B2“我们三个人”是主语,“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一共三个人,只有一个组”。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B中在“我们”后停顿,B2中在“我们三个人”后停顿。六、论述题41(1)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比如“咳嗽”指一种生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行为发出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因而在由“咳嗽”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只能有一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个变元只能是施事。“吃”的意思是“经咀嚼把食物咽下去”,在这种行为中,不仅要有一个行为发出者,而且一定还要有被“咽下去”的东西,因而在由“吃”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可以有两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两个变元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受事。(2)一个述谓结构是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既然变元的数量和性质都是由谓词决定的,因而也可以说整个述谓结构的框架是由谓词语义规定的。人们只要按照一个谓词对变元数量和性质的要求,在述谓结构的框架中填入适当的变元,就可以产生一个句子的命题意义。这可以从人们理解省略句的事实中得到证明,比如问某人“你去不去北京”,某人回答“去”,任何人都会知道这个“去”虽然是一词一句,但在语义上却等于“我去北京”,人们之所以能够在理解过程中将“去”的动作发出者和目的地补充出来,从而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因为“去”所规定的述谓结构框架起着引导的作用。42(1)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总是从引进借词开始,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现象。例如,公元11世纪起,说法语的日尔曼人曾长期占领和统治英格兰,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英语从法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语言成分。(2)出现双语现象。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如果在同一个社会杂居,还可能产生双语现象。例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壮族人长期和汉族人生活在一起,大部分壮族人都是壮语和汉语使用者,(3)出现语言转用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及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还会出现语言转用现象。例如,我国的回族、满族都基本上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语言而转用了汉语。(4)出现语言的混合。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会出现语言混合现象。不同语言混合会产生“洋泾浜语。例如,在旧上海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出现的混杂着汉语成份的“洋泾浜英语”。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洋泾浜语有可能转变为“克里奥耳语”,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并被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例如,广泛使用于加勒比海地区的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2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