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墓通讯稿2篇.doc_第1页
烈士墓通讯稿2篇.doc_第2页
烈士墓通讯稿2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话稿/通讯稿 烈士墓通讯稿2篇 施洋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掩映下庄严肃穆,我轻院学子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陵园缅怀革命英魂。面对施洋烈士的陵墓,同学们列队肃立默哀,现场奏哀乐,向施洋烈士致以最深切的哀思和悼念之情。下午三点半我校学生开始集合,然后同学们步行到达施洋烈士陵园,将朵朵小白花献给烈士墓上,祭奠长眠于此的共产党员施洋。同学们认真阅读了施洋同志光荣事迹的碑文: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肯一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倦。纪念碑高5米基座宽2.2米.长3.5米,左侧刻有烈士生平事迹,右侧刻有“二七惨案”经过纪念碑的后面就是施洋烈士的衣冠冢。烈士原先安葬在洪山脚下,后迁至山腰,修成现有的陵墓。墓坐北朝南,呈八方形,边长19米,其上是“施洋烈士之墓”整个陵园的设计饱含后人对先烈的敬仰。台阶.塑像.墓道.纪念碑和四季长青的翠柏苍松,都以其庄严.肃穆显示一种轴线对称的美。陵园内有葱郁树木的环境。既是先烈英灵栖息之地,又是我们广大青年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通过碑文同学们更加深刻了解这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的光荣事迹,施洋同志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了解放劳苦大众而奔赴各地。领导“二七”工人大罢工等多次革命活动谱写了反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光荣篇章!这位英雄的斗士牺牲时年仅34岁,“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式样烈士的真实写照。“二七工仇“是一段铭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块烙印,他会时刻警醒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们的事迹令人敬佩。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不但要缅怀先烈更重要是我们肩负历史使命勿忘国耻,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信仰用党员的标准衡量规范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思想上进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烈士墓通讯稿(2):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透,队员们变收拾行囊由安徽旌德转战安徽泾县。泾县的云岭是新四军军部的旧址,泾县的茂林是皖南事变的发生地。恰逢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79周年,实践队因此特别安排了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和瞻仰烈士陵园两项活动,已达到加强队员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到达泾县之后,队员们安顿好住宿的地方便赶往云岭。在下车到进入新四军军部的路上,队员们向沿途的村民派发世博宣传手册并向他们宣传简单的世博知识,把世博盛会也带到了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刚进入军部旧址范围内,队员们就被其中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了。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它的总建筑面积达一万平方米。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现保护的旧址点有:军部司令部、军部大会堂、修械所、政治部、教导队、战地服务团,中共中央东南局、烈士墓、叶挺桥等十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军部旧址纪念馆,馆中陈列了1938年到1941年期间新四军珍贵的图片资料和日用品、武器等。在解说员的解说下,实践队的队员们重温了当年新四军在安徽的行军生活,也回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