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SA8000对广东省出口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 英文题目 SA8000 to Guangdong Province export tradde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目录摘 要3Abstract4引言6第一章 SA8000概述71.1 SA8000产生的社会背景71.2 SA8000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比较81.3 通过SA8000认证的条件和申请程序101.4 SA8000在我国及广东省的认证状况11第二章 SA8000的实施对广东省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122.1 广东省出口贸易现状概述122.2 SA8000的实施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132.2.1 SA8000认证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142.2.2 SA8000标准成为附加条件,限制产品出口142.2.3 SA8000实施可能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外流152.2.4 SA8000标准成为新的贸易摩擦集中点152.3 SA8000的实施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162.3.1 SA8000是劳动者的保护伞162.3.2 SA8000是企业提高形象的高速路162.3.3 SA8000是投资者的定心丸162.3.4 SA8000是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器172.3.5 SA8000是巩固与国外合作伙伴关系的橄榄枝17第三章 应对SA8000的策略分析183.1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183.1.1 健全完善劳动立法,加强执法183.1.2 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183.1.3 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193.1.4 借助WTO,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进行国际协调193.2 企业自身的应对措施203.2.1 冷静思考,辨证看待SA8000203.2.2 严格按照我国现行劳动保护法和SA8000标准规范自身行为203.2.3 改变企业出口的增长方式213.2.4 加强科技创新,开展社会营销,从高层次提升企业竞争力21结 语23参考文献25致 谢26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SA8000产生的背景,SA8000的实施对我国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政府和企业在面对SA8000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从多重角度分析一下SA8000,揭开SA8000的神秘面纱。 从短期来看,我国企业不具备短时间内全面推行SA8000的条件,强制实施SA8000势必会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贸易造成严重阻碍。但是,SA8000以人为本,是发展的趋势所在,我国出口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后,必然要整体走上通过SA8000认证的道路。从长期来看,通过SA8000认证不论对企业还是整个国家,应该是利大于弊的。我们大可不必把SA8000认证看作是洪水猛兽,企业只要严格按照我国现行劳动保护法和SA8000标准严格规范自身行为,SA8000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器。 【关键词】SA80000,蓝色壁垒,企业社会责任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which SA8000 produces, the SA8000 implementation to our country Guangdong Province export trade influence, 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 is facing SA8000 to be supposed to adopt any type to be supposed to the measure, analyzes from the multiple angles SA8000, opened SA8000 the mystical veil. Looked from the short-term tha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does not have in the short time to carry out SA8000 comprehensively the condition, will force to implement SA8000 to be able to create the serious hindrance inevitably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 particular labor-intensive form enterprises export trade.But, SA8000 humanist, i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s at, after Our country Exportation Enterprise passes through a period of time period for adaptation, wants the whole to step onto inevitably through the SA8000 authentication path. From looked for a long time, through SA8000 authentication no matter is to the enterprise or the entire country, should be benefits is bigger than the shortcoming.We are not necessary SA8000 authentication regarding as are the disasters, so long as strictly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present 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SA8000 standard strict standard own behavior, SA8000 can become the auxiliary booster which the enterprise develops.【Key word】SocialAccountability8000, Blue barrier,Enterprise society responsibility引言全球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然而伴随着世界各国关税壁垒的大幅度下降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大量减少,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采取了大量新手段。“蓝色壁垒”,就是其中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国家产生巨大影响的新型贸易壁垒。 所谓“蓝色壁垒”,是指某些国家借口保护劳工利益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则保护本国贸易的行为。“蓝色壁垒”正在成为继技术壁垒之后,对我国出口贸易形成的又一道新的壁垒。“蓝色壁垒”同时也被人们称为“劳动壁垒”或“社会壁垒”。“蓝色壁垒”的核心是SA8000标准。SA8000是SocialAccountability8000的简称,中文译名为社会责任标准 资料来源:根据SAI官方网站:SA8000 Accredited Certification Bodies.翻译整理而来。SA8000标准是一个通用标准,其适用范围很广,同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适用于各类工商企业和其他公共机构;并且还可代替公司或行业制定相关的社会责任守则。SA8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济优先认证委员会(CEPAA-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 Accreditation Agency) CEPAA是美国“经济优先委员会”(CEP)的分支机构,该委员会成立于1969年,是公众事务研究机构,专门负责评估公司的社会表现,并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资讯服务。2000年改组为国际社会责任组织(SAI)。出台的,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发布的又一个涉及体系的认证标准。SA8000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均为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目前为止,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采购商都将是否通过SA8000认证作为一种对供应商的新的审核标准。受SA8000影响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恰恰是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尤其是珠三角出口的优势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SA8000对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社会,究竟是福或者是祸,是机遇或者是陷阱,是大棒或者是胡萝卜,是拒绝或者是接受,是被动接受或者是主动拥抱等等,没有人可以在一朝一夕间下出论断。在结论得出之前,我们不妨从多重方面分析一下SA8000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仔细研究如何应对SA8000带来的问题。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当前非关税壁垒的讨论,更能为我国广东省各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应对SA8000提供依据。第一章 SA8000概述1.1 SA8000产生的社会背景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SA8000的产生绝对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诸多领域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早日实现经济赶超,大力鼓励发展出口,充分发挥其廉价劳动力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大大冲击了国际市场。随着这些廉价劳动密集型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发达国家的纺织业、服装业、玩具和鞋类等相关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工人失业率升高或者工资水平下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工会等各种相关利益团体的强烈要求,也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减轻政治压力,各个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用工条件及劳工环境的批评日益高涨。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运营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违反劳工标准的情况。这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以低劳工标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是一种“社会倾销行为”,使得发达国家丧失了在这些产业上原本具有的优势和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区性行业乃至全国、全球性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纷纷参与制定相关规则,以求获得贸易自我保护。据统计,当时的守则多达400余种。然而,尽管五花八门的守则对规范各种经济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各方站在各自利益立场上,并基于各自不同的制定和评价标准,其结果常常带来诸多遗憾与不快。另外,公众和消费者对跨国公司这种缺乏透明度的内部监督制度也很不满意。企业和消费者都希望可以通过制定一个类似ISO9000标准的、通用于全球的社会责任标准,同时建立一套独立的认证认可机制,提高社会责任审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在极其恶劣的工作条件下滥用年轻女工,事件遭到曝光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现代人绝对不能容忍这种践踏人权、蹂躏人性的事件发生。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该公司为了挽救社会形象,草拟出台了一份公司社会责任守则,这大概是全球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守则。这之后,耐克、沃尔玛、迪斯尼等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效法。随即,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很抢眼的名词。在这股浪潮中,劳工权益和基本人权保障问题被格外重视。各国企业都意识到处于强大市场竞争中的企不业但应该是有效率的,更应该是有道德的,公众形象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的无形资产。西方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论企业效率水平还是道德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正在以牺牲道德水平为代价去提高企业效率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与西方企业展开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SAI于1997年10月公开发布SA8000,用来规范各国企业道德行为,评估各国企业道德水平,明确各国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1.2 SA8000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比较SA8000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可概括为9个要素:(1)不使用或不支持使用童工;(2)不使用或不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3)健康与安全;(4)组织工会的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5)不从事或不支持工作中歧视;(6)惩戒性措施;(7)工作时间;(8)薪酬;(9)管理系统等乔虹:SA8000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第2期,第17页。SA8000和ISO9000、ISO14000标准一样,是可以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管理标准。但是,SA8000关注的重点是人,是劳工的权益,体现的是“企业社会责任”李芸:从企业社会责任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SA8000引发的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6期,第110页。的员工方面,是标准化的人本管理思想和企业道德要求。2004年,我国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就包含“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的内容,这与SA8000这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不谋而合。从内容方面看,ISO9000、ISO14000标准与SA8000相比出发点主要是企业自身,虽然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质量和环境管理水平,但很少涉及保护劳工基本权利方面的问题。相比较而言,ISO9000关注的重点是产品,ISO14000关注的是环境。另外,ISO9000和ISO14000是一个由系列标准组成的体系,针对不同的行业所需通过的认证也是不同的,SA8000的适用范围则广得多,可以用于不同行业。通过分析各标准的适用对象、目的、要求、受益者等可以明显看出它们的不同。(见表1-1)。表1-1: ,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修订版)发布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社会责任国际(SAI)发布时间198719962001适用对象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组织的环境表现组织的社会责任表现目的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与保证能力规范组织的环境表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全面规范组织的社会责任,并上升到制度层面受益者组织与顾客组织与社会员工与社会全体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已经采用并转化为GB/T19000系列标准实施已经采用并转化为GB/T24000系列标准实施暂未采用,但截至2006年3月31日,已有119家中国企业通过该标准认证数据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注:来源:袁俊:SA8000标准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第06期。1.3 通过SA8000认证的条件和申请程序 虽然适用的范围不同,但SA8000与ISO9000的认证过程却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比如,要求认证机构实地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运行状况,考核申请企业是否符合标准的各项要求。SA8000的认可机构就是制定者本身SAI。目前,SAI并不直接对申请企业进行认证审核,只通过评估认可具备资格从事SA8000认证的机构,任何企业只需直接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再由认证机构安排独立的审核,以此来判断该企业是否可以通过,由认证机构确认通过认证的企业才能报SAI备案。企业申请SA8000认证的一般程序何荣:最新企事业社会责任国际化建设运营模式与经典案例分析实用全书,2008年3月,第十二篇,第五章。: (1)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企业提交SA8000认证的申请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企业并不具备认证的条件,可以先提交认证申请书,然后在认证机构的指导下按SA8000的规定逐步完善;二,企业自行根据SA8000的规定,提前完成准备工作,才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书,申请SA8000认证。 认证机构在接到认证申请书后,一般会很快对申请认证的机构进行初步评审,若认证机构认为申请认证的机构所提供的材料内容符合认证的基本条件则予以受理,否则将不予受理。在不予受理的情况下,可以经双方协商后由认证机构指导申请认证的企业重新进行准备工作,企业的认证申请也列入正在申请状态。 (2)双方签订认证委托合同 认证机构完成对申请认证的企业的实地调查或访问后,根据申请认证企业的概况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认证的范围内与申请认证企业就认证的相关内容达成共识,签订委托认证合同,确定正式的委托认证关系。 (3)认证机构的认证预审 签订委托认证合同后,由认证机构成立认证审核小组,开展认证预审工作。认证预审工作主要是文件的预审。当所有的文件都达到SA8000的要求整改完毕后,进入正式认证审核。 (4)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审核及颁发SA8000认证证书审核小组完成正式的认证审核后,会向认证机构提交审核报告和审核结论。一般审核结论分为三种:推荐认证注册,推迟认证注册及暂缓认证注册。1.4 SA8000在我国及广东省的认证状况据SAI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3月31日,全世界共有50个国家的881家组织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其中我国有119家企业获得SA8000认证,名列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和印度之后。认证企业分布在18个行业和14个地区,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服装和玩具业所占比例最高。在地区分布中,广东省最多,占中国认证数量的29%,东南沿海地区(港澳地区除外)占认证数量的64%,内陆仅有2家获得认证。第二章 SA8000的实施对广东省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2.1 广东省出口贸易现状概述2007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增幅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692.46亿美元,增长22.2%,外贸出口依存度92.2%。容易看出,对外贸易仍然是促进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详细数据见表2-1)表2-1: 2007年12月进出口总额及占全国比重(表2-1)单位:亿美元指 标本 月同比增长%累 计累计同比增长%进出口总额602.218.46340.520.2进出差额92.23.41044.436.2出口总额347.216.13692.522.2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98.511.11050.131.2加工贸易230.416.52461.718.1来料加工53.636.8528.322.2进料加工 176.811.41933.417.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52.419.0569.917.4三资企业218.415.02322.219.7集体企业11.929.0130.826.1私营企业62.817.5651.637.8进口总额255.021.62648.017.5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62.823.4698.023.9加工贸易155.722.71572.314.1 来料加工33.424.0367.621.1 进料加工 122.222.41204.712.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44.819.7499.917.6三资企业174.321.51762.416.4集体企业4.311.650.70.2私营企业30.224.5324.625.5全国进出口总额2061.523.421748.323.5出口总额1144.221.712180.225.7进口总额917.325.79558.220.8进出差额226.98.02622.047.7广东占全国比重% 进出口29.229.2出 口30.330.3进 口 27.827.7 注: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信息网(/tjsj/dwmy/jckze/t20080118_52294.htm)2.2 SA8000的实施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从短期来看,广东省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的大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多集中在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企业效率水平低,对劳工的保护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对广东省现有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如果现在就全面实施SA8000标准,那么原有的竞争优势将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据广东海关要情(658期)的反映,自SA8000标准出台以来,广东省部分出口至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已出现因不符合SA8000标准的要求而遭到限制的事件。可以说,短期内全面推行SA8000标准必然会对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贸易发展造成严重阻碍。2.2.1 SA8000认证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一般申请SA8000认证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证书有效时间一般是三年,三年后要重新申请,期间每六个月复查一次,每次复审都需另缴费用。此外,企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改善劳工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等。由于SA8000认证是第三方认证,除了通过认证还必须得到采购商的认可。对于相当部分的企业来说,SA8000认证是一道门槛。例如:江苏省某公司准备申请SA8000认证,经初步测算这个1000人的企业,达到标准要增加投入600万人民币,由于企业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只好放弃认证。现阶段,广东省服装业、纺织业、鞋类等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确实可能存在工作时间超过正常时间、职工福利低、工作环境差等现象,要在短时间内完全达到SA8000的标准,需要很大的投入,这样一定会增加生产成本。现阶段,大多数企业以低价为主要竞争手段,一旦增加生产成本,相应的,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原本注册资本就不会很大,又缺乏融资能力,再加上申请SA8000需要支付很大一笔认证费和证书费,使得原本就微弱的竞争优势大打折扣。2.2.2 SA8000标准成为附加条件,限制产品出口2007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40.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692.46亿美元,外贸出口依存度92.2%。从这些数据看来,广东省是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省份。自2005年开始,各国对华贸易限制案例明显增多,几乎所有欧美企业都对全球供应商和承包商进行社会评估和审核,通过审核与评估的企业才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如美国反斗城、法国家乐福等。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纺织、服装企业都因为达不到SA8000标准的要求而失去了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订单,更有企业因为失去过多订单而不得不宣布倒闭。截至2004年5月,约有85%的中国生产制造企业遭受了由实施SA8000标准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韩岳峰:直面SA8000,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16期。由于一些国家将SA8000标准作为交易条件,对我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也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因为没有达到出口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被客户停止订单。2.2.3 SA8000实施可能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外流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外商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国投资力度,很大部分跨国公司将其生产环节甚至在其他国家开办的工厂的部分或全部迁到中国,有的地区总部、研发和采购机构也进驻中国沿海地区。2007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1.26亿美元,全年共有10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广东投资,实际投资额前十位的发达国家依次是日本、新加坡、美国、荷兰、英国、韩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崔日明,徐春祥: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跨国公司对广东省直接投资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已经具备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获得区位优势就成为关键因素。广东省以往的外资吸引力,除了潜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自身的消费市场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当地低廉的劳动力。如果短期内广泛实施SA8000标准,会大幅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从而丧失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所以,完全按照SA8000标准的要求来提高劳工标准的水平,广东省原有的劳动力优势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丧失,从而对其吸引外资产生消极作用,对广东省日后的引资构成潜在威胁。2.2.4 SA8000标准成为新的贸易摩擦集中点SA8000被执行以后,国外企业将SA8000作为订单附加条件,与其自身利益结合起来,使SA8000标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新的集中点。国外企业在与我国出口企业签订供应合同时动辄就以SA8000标准为借口,胁迫我国企业让价让利,甚至取消订单。一方面,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国外市场进行“社会倾销”,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则担心滥用劳工标准可能导致非贸易壁垒,削弱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SA8000认证隐含的商业目的极易引发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长此以往将不利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2003年9月,广东省中山市某家500人左右的鞋厂由于没有达到当地法规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被客户停单2个月。另有资料表明,自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有12000多家工厂已经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2.3 SA8000的实施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2.3.1 SA8000是劳动者的保护伞SA8000标准以人为本,尊重劳动者的人格、价值,在企业管理中体现一种人情味,有利于营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可以说,SA8000是劳动者的保护伞,是劳动者的福音。从SA8000标准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企业员工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及积极参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贯彻执行必然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2.3.2 SA8000是企业提高形象的高速路获得SA8000认证后,切实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加企业的信誉,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改善企业与公众、政府、民间组织的关系。目前,国外跨国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对那些工作条件恶劣、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即使这些企业给出很优厚的合作条件,跨国公司也会弃之不顾。因为与这样的企业合作意味着要承担较大的道德风险,而这种道德风险随时可能转化成商业风险。反之,声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比较容易成为跨国公司优先选择的合作伙伴。2.3.3 SA8000是投资者的定心丸欧美国家的投资者对于公司的劳工问题对公司赢利及发展的影响十分关注,他们甚至发起了社会责任投资运动,将资金投入对社会负责任的公司。与此同时,与股票交易相关的著名机构与媒体也适时地提出道德指数排名。如1997年耐克公司就由于没有采取措施保证其国内及国外供应商遵守劳工标准而被从多米尼道德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Domini 400 Social Index SM):一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中剔除。2001年年初,沃尔玛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被剔除出多米尼系数。相对地,那些能够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标准的企业,不仅在处理员工和消费者的关系中履行社会责任标准,通常也会在处理同投资者之间关系中贯彻社会责任,因此,投资者会更青睐能够很好地执行该标准的企业。从长期来看,广东省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发展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来弥补劳动力成本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排除初期SA8000的强制实施可能造成的外商投资外流,外商仍然会选择继续在该地区投资。2.3.4 SA8000是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器当前,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例过大。经历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后,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升级优化,工业制成品的所占的出口比例也在逐年增高。然而不论是传统的纺织品、服装、玩具等产品,还是新兴的机电、计算机等,仍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环节。SA8000实施后,企业劳动力成本必然会上升,为平衡生产成本,企业会主动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促使企业通过改变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尤其是改变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实现收益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从长期看来,SA8000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广东省出口产业升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升级。2.3.5 SA8000是巩固与国外合作伙伴关系的橄榄枝在公众对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在社会责任承担问题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质疑后,跨国公司本身也认识到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对于维护自己的形象、公司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包括广东企业信用评价制度缺失,导致跨国公司对该地区众多中小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不信任感。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给广东省的出口加工企业下的订单中附加了社会责任方面的条款。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如果能够积极地改善企业的劳工状况,申请通过SA8000认证,将有利于长期持久地保持和巩固与国外客户的关系。第三章 应对SA8000的策略分析3.1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3.1.1 健全完善劳动立法,加强执法通过比较我国的相关劳动法规和SA8000的各项条款,可以看出,事实上,国内很多企业在违反SA8000标准前,先违反了国内的劳动法。我国有关劳工标准立法主要体现在宪法、劳动法和工会法等法律中。SA8000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规则,它跟我国的劳工标准实际上是基本一致的。以滥用童工为例,在我国,除宪法和劳动法外,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做出明确规定如下:第二条:童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参加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允许从事的无损于身心健康的、力所能及的辅助性劳动,不属于童工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号)。SA8000中也有类似规定如下:公司不应使用或支持使用符合下述定义的童工。童工:任何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均视为童工;如果发现有符合上述童工定义的儿童从事工作,公司应建立、记录、保留旨在救济这些儿童的政策和措施,并将其向员工及利益相关方有效传达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SA8000)(2001年版),IV. 社会责任之规定1. 童工。面对SA8000要及时健全、完善和调整国内的相关法律,从国内法的角度规范我国企业的道德行为。3.1.2 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SA8000的出现明确告诉我们,出口贸易的发展不能再单纯依赖低廉劳动力,这些廉价劳动力的出口商品竞争力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可以大胆做出预测,企业单纯依赖廉价劳力发展经济的阶段已经提前结束,这意味着现在的出口模式亟需变化。另外,粗放型的出口模式也必须改变。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黄宗智指出:因大量投入过剩劳动力导致的生产,虽然可使生产总量得到一定增长,但它却阻碍了生产工艺的资本化,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口企业粗放式的出口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而依赖低工资、低劣的劳动环境和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生产出粗放的出口产品。可以说,社会责任认证、劳动力短缺和低价出口商品在国外受阻正是广东省企业出口模式转型的推动力和契机。3.1.3 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国内对于SA8000的研究近乎空白,很多企业还不认识SA8000,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宣传,普及SA8000标准的相关知识,帮助企业规避贸易壁垒。尽快建立预警机制,使企业信息保持畅通,对广东地区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组织有关专家加紧收集、整理、跟踪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变化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及时反馈有关信息给有关部门和企业,让他们及时做出调整,尽快适应和满足国际标准和进口国的社会责任要求,从而及时、有效地应对“蓝色壁垒”。3.1.4 借助WTO,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进行国际协调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应在WTO的协商机制下,积极配合SAI,与其他成员国一起明确并细化如何合理使用劳工标准,但应坚决反对把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和以实施SA8000为名搞贸易保护主义,强调不能滥用,不能有国别歧视。从广东省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出发积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关于贸易与劳工标准的讨论。加强国际交流,联合国际力量,尤其是联合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共同抵制发达国家的歧视政策。另外,SA8000标准本身是可以修改的,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该标准的制定并通过集体的力量对SA8000标准施加影响,使SA8000的制定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3.2 企业自身的应对措施3.2.1 冷静思考,辨证看待SA8000SA8000标准并不是洪水猛兽,各企业应该认识到,即使不申请认证SA8000,只要按照标准要求,不断改进企业工作环境与职工生活环境,也可以改变广东省当地劳工标准低、劳工权益保护不充分的不良国际形象。SA8000认证对广东地区各个企业的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合理的工作条件和融洽的劳资关系也是一种新的竞争优势。从获取认证可以突破国外壁垒的角度看,通过SA8000认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帮助的,那种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甚至不惜牺牲劳工利益来换取利益的企业,若不重新审视自己,不可能再持续发展下去。积极关注SA8000的发展动态,尽快适应该标准,最大程度上减小SA8000标准带来的打击是广东省企业现阶段唯一的出路。3.2.2 严格按照我国现行劳动保护法和SA8000标准规范自身行为我国现在已有的法律中,如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90年劳动部又颁发女职工禁忌范围的规定,在女职工在劳动方面做出具体的特殊规定;1994年劳动部发布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规定,对保护未成年人劳动也做出了规定;199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不同方面对不同的特殊人群做出保护性规定。比较SA8000标准和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有些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规定已经超过了SA8000标准的规定。如:在工作时间方面,SA8000规定每星期员工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SA8000规定在任何情况下,每个员工每周加班时间不得超过12个小时(每月48小时),劳动法则规定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但是在长期忽视社会责任,甚至最基本的劳动法都无法得到较好的遵守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包括广东省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劳动者权益保护和企业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缺陷,由此形成积弊。为避免SA8000正式执行可能对广东地区相关企业造成的毁灭性打击,该地区企业应从现在起就严格遵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改进员工工作环境,改善劳资关系,重视SA8000标准,按照标准要求自身发展,改变原有的对劳工权益保护不充分的不良国际形象。3.2.3 改变企业出口的增长方式在当前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出口贸易不但要追求出口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出口质量的增长。在以往我们评价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主要是看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企业自身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广东省各出口加工企业应提高环保科技水平,努力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在技术设施、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包装等方面,支持主要以环境竞争力参与市场竞争,以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发展品牌战略来提升产品档次水平,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把企业发展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相结合,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3.2.4 加强科技创新,开展社会营销,从高层次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应加大科技研究的开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对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从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科技时代发展的需要,从综合能力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细分市场,使企业发现竞争较弱且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空缺,利用战略定位、渠道扩张、促销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由此制造产品差异性来重新获得竞争优势。同时进行品牌营销,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在国际市场中,“中国制造”往往使消费者联想到技术含量低的廉价商品。这种定位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我国出口产品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所造成。广东省作为出口大省,该地区的企业必须重新定位品牌,培育品牌优势,彻底改变经我国出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口市青年安全培训课件
- 海南课件防复制价格
- 彩泥火锅制作方法
- 少数民族白族介绍
- 宠物食品2025年用户成分认知度研究及产品差异化卖点提炼报告
- 餐饮前厅培训课件
- 认识平年与闰年课件
- 职业技能提升工作坊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上船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6届江苏省兴化市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培生·小学英语分级阅读80篇》四年级-这套资料难度系数较大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PPT(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肾盂癌护理常规
- 同济大学(内部使用)核心学术刊物基本目录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 GB/T 9269-2009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指南课件
- 小区门岗值班登记表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配套教学课件
-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大学语文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