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项目名称:藏书浙江:现存藏书楼测绘和建模 申 请 人: XXX 所在学院: XXXX学院 专业年级: XXX专业081班 联系电话: 15024355XXX(655XXX) 指导教师: XXXX 职称 副教授 填表日期: 二一一 年 六 月 二十七 日目录一 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及意义二 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介绍三 暑期社会实践具体方案四 组员和分工情况五 注意事项六 经费预算一、活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及意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目的是推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国总战略,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作为即将面对社会的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将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因而我们要适应技术的变革并且加以运用推广,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近些年来,浙江省的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精神文化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空洞。藏书楼是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是泛指我国古代官方机构、民间团体、私人收藏图书文献典籍的建筑物,同时它也是藏书的主人、学者、读书人研读、收录、考订、校雠图书的场所。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藏书楼,林林总总的公私的藏书楼不仅在历史的演变中保存了先人的精神遗产,而且在不断的文化传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藏书楼建筑是所在地区人文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藏书文化是民族精神和追求的重要体现。虽然资源丰富,但都面临古籍流失、藏书楼破旧、管理缺失、书楼分离等问题,这些古藏书楼的现状大多不容乐观:大多数藏书楼由于历史变迁家道变故,残破不堪岌岌可危,有的甚至一拆了事难觅踪影了。据了解,随着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如今留存于世的藏书楼已经所剩无几了,目前全国仅有100余座。浙江从明清以来就一直是文化大省,藏书丰富,藏书楼建筑众多,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国内现存有一定影响力的藏书楼中,浙江占八成。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现存藏书楼约多座,种类较为齐全,保护较好。但就当前现存藏书楼的总体状况而言,它们在保护和传承上显露出诸多不如人意之处。在遗留下来的藏书楼中,虽然半数以上的藏书楼被列为各级文保单位,但在其建筑得到修缮和保护的同时,也在遭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藏书质量、数量都在急剧下降,有的藏书楼甚至徒存其壳。对此,林祖藻认为,藏书楼应当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原则来进行管理,但同时藏书楼是一张非常亮丽的地方名片,为游客开放,宣传藏书楼,宣传地方文化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人们读书学习的氛围,这是完全可以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应当以不破坏环境,不破坏建筑,不破坏藏书为前提。来新夏也表示,保护和开发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一方面藏书楼中所藏的古籍都是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珍贵遗产,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加以保护,而另一方面如果将这些文化精髓全部放在书库中束之高阁、不被利用,那就太可惜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将古籍按照原书的格式重新印刷,再造善本,另外研究部门也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古籍转化为数字信息或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从而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价值。对古建筑进行测绘和三维建模是一种很好的记录和保护方式。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同时又能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对于测绘的数据我们储存在计算机网络中,将这些文化遗产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虚拟化,既可以永久保存,又可以随时调用。虚拟遗产对文物和历史遗产研究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文物和历史遗产的分析数据进行储存、比较及跨地域展示等方面。这种以扫描技术为基础的数据文件对于文物及考古研究、历史模型分析与解释、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藏书楼等古建筑的保护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一).温州玉海文化游览区位于浙江沿海南部温州地区瑞安城关公园路历史街区的北侧,东、北两侧紧靠瑞安市著名商业街虹桥路和万松路,西与邮电路毗邻,公园路原名忠义街,是旧城区古建筑保存最多的地区。历史上这一带曾是瑞安大官豪富建造官邸、府衙和大院的地方,有多处明清时期优秀民居,街坊由巷分隔成长条形地段,并由若干院落充实,这些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充分体现了瑞安深厚的文化底蕴。玉海文化旅游区与环城河仅咫尺之遥,南有全国级文保单位(朴学大师孙诒让故居)浙江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玉海楼是一家以原私家藏书楼为基础而延续至今,且归为国有的书楼。这座书楼于公元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时创建。楼主为孙衣言、孙贻让父子,他俩都是清代著名学者,在清史稿及浙江通志中都有列传。玉海楼书楼的最大特色是楼主的学术成就非常高,是其他所有藏书楼主所不及的。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和百晋匋斋,分别座落在南北相向的三条纵轴线上,原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玉海楼三面环河,前后两进各五间,左右回廊,槛窗花式多样。楼西为百晋匋斋,原名“恰受航”,俗名“船厅”。斋前有园,名“颐园”,园内种植四季花木,中凿荷池种植白莲,至今盛开不衰。斋后为丁字廊,其西为孙诒让故居。故居前后三进,门厅五间、花厅五间、正楼七间,左右轩楼各三间。故居后为花园。玉海楼建筑群在平面布局、大木构架、封火山墙以及装修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浙南地方特色。环境幽雅,景物相宜,集藏书楼、优秀民居和私家园林于一体,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孙诒让故居的台门取名为“百晋精庐”,两旁的对联,“颐园松菊,玉海图书”,是孙诒让先生的手迹。孙诒让故居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平面布局由门屋、客厅、正楼三进构成,并用天井分开,排列在同一纵轴线上,左右对称,四柱成间,继承了传统的定例。百晋陶斋前面有个花园,叫“颐园”。园内种植四季花木,古树葱翠,是少有的古朴清幽之处。园中凿荷花池种植白莲,至今常年盛开不衰。原来的台门上有孙衣言的手迹,写着“方石额”三个字。这边是当年郭沫若书写中堂的刻石:“甲骨文之学创始于孙仲容,继之者为王观堂,饮水思源二君殊可纪念。”这里的孙仲容就是指孙诒让先生。旁边是孙衣言所写的对联:“务求知古如君举,尤喜能文似水心。”是从孙衣言的善祠塾移置到此的。客厅是当年孙衣言、孙诒让接待朝廷命官和高明贵宾的地方,当时两边立着“迥避”、“肃静”旗牌。因为客厅的抬梁结构,往往雕梁画栋,因此也叫花厅,但这里的花厅古朴大方,这也就显示了孙氏是一清平官家。客厅的中堂上悬挂着的这块蓝地金色的大匾额,外框金色云纹,格外醒目,上面写有“兄弟重游泮水,光绪十九年浙江学政陈彝立”。这块匾额讲述的是孙诒让的父亲孙衣言和叔叔孙锵鸣相继考取进士后,过了60年,再重访京都,参加进士相会的盛事。 孙诒让故居的正楼是仿四合院结构形式建造的,前后是楼房,左右是厢房,楼顶龙凤兽,独具浙南大户人家的建筑风格。这里的天井开阔,夏天引来东南风,冬天阳光充裕,花草怡人,生活起居十分舒适。它还有一个后花园,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孙诒让先生在少年时,从乡下潘岱搬进县城,40岁时才搬到这里,他的许多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如墨子间诂、周礼正义等。藏书楼在建筑设计上显示了它的诸多科学性和实用性,在进行平面布局设计时:将生活区与藏书楼分开,并在其间筑一道封火墙;在藏书楼靠近封火墙一侧设一丁字回廊,使生活区与藏书楼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运用“以水制火”思想,藏书楼三面环河,并在生活区与藏书楼之间设一荷花池,常年蓄水备用,放生池,玉漾池,荷花池,半月塘都与环城河相通,池水终年不涸。玉海楼的主屋南北均有池塘,主屋是座北朝南两进五间的重檐建筑。两进楼房,上下左右各连以回廊,结为一体,前后庭院敞广,花木扶疏,前楼各间之间设有屏蔽,可使放置的书柜更加稳固;而后楼各间除了用板壁间隔外,还设有可卸的门,书中一旦生蠹,可逐间熏药驱杀。玉海楼除了前后檐通长开窗外,在东西两面的山墙上亦有窗洞,符合藏书楼“宜四方开窗,兼引朝阳入室”的要求,通风条件较好;不仅如此,围墙的设计,配合外侧的河道加强了防盗的功能。玉海楼的藏书思想:孙衣言在玉海楼藏书记中言:“乡里后生,有读书之才,而能不谬我约者,皆可以就我庐,读我书,天下之宝,我固不欲为一家之储也。”又言:“十余年间,致书约八九万卷 旧居褊隘,苦不能容, 乃于金桥北别建大楼,南北相向各五楹,专为藏书读书之所。”可见孙氏父子在建楼之时就考虑到要乡里后生辟精室供人观览书籍,提供读书之便,并鼓励后生从事著述。1996年玉海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宁波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天一阁现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藏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 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公元1665年(康熙四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乾隆帝南巡时,命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渊阁等七座皇家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三).嘉兴嘉兴地区,仅海宁市最著名的藏书楼就有28家,今独存衍芬草堂,保存基本完整。衍芬草堂在海宁市硖石镇河东街,坐东朝西,面临市河,后跨小溪,有暖桥,是一处典型的江南石库门建筑,始建于乾隆末叶,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建筑为苏南厅堂式。作为嘉兴地区唯一保存较完整的藏书阁,衍芬草堂的存在价值不言而喻,极具历史、艺术、科学三方面价值。嘉兴地区其他保存相对较完整且有研究价值的藏书楼有建于道光年间的海盐蒋氏西涧草堂,海盐黄源藏书楼,海宁拜经楼,嘉兴王店曝书亭、潜采堂等。(四).湖州湖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和典籍聚散中心,不仅藏书文化源远流长,而且著述繁富。其藏书文化发轫于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藏书活动经历了四次高潮,分别集中于两宋、明朝、清乾隆嘉庆年间和清末民初四个时期,这在中国地域性藏书史上极为罕见。在这四次高潮中,湖州地区涌现出了为数众多在江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十分有名的藏书家、藏书楼。其中南浔的刘氏嘉业堂藏有江南仅有的四库全书和其他许多珍贵的孤本、善本图书,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其位于湖州市南浔镇西南郊,坐落于南浔的鹧鸪溪,与小莲庄隔溪相望,有小桥通连。嘉业堂藏书楼是一座回廊式的砖木结构的中式建筑,坐北朝南,呈“”字形回廊式两进两层走马楼,东西阔十丈六尺,南北深十五丈九尺,分前后两进,每进面宽七间,左右厢房各六间,共五十二间。所有楼堂斋室都陈列着大理石屏风、书桌、茶几和香杞榻等红木家具,一派清代厅堂的风格。南浔镇于1949年5月2日和平解放。大军南下时,周恩来同志十分关心浙江两大藏书楼(南浔的嘉业堂和 宁波的天一阁),曾要陈毅司令员派兵保护,不使损失。故关于嘉业堂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湖州湖州归安陆氏的皕宋楼,保存相对较完整且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样急需修缮、保护和完整的数据保存(五).杭州作为古都的杭州,在修葺和保护藏书楼方面做了很多。杭州孤山南麓的著名藏书楼文澜阁因“严重渗漏”而岌岌可危,作为昔日的皇家藏书楼,现在是江南地区仅有的一座了。杭州文澜阁,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孤山南麓今浙江省博物馆内。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成。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现存大部分为清代建筑。书阁室内三层,外观两层。阁前假山园池,池中植巨石,名仙人峰。阁东有御碑亭,阁西为游廊,四周围墙环绕,有垂花门可供出入。重修后,增建二宫门、东西角门、左右边门、待漏房等,并添造假山一座,上有月台、趣亭。阁之东另筑屋三楹,四周筑围墙,太乙分青室前有罗汉堂。其总面积为1710平方米,一并纳入古建筑保护范围之内。四库全书著成后,清政府又花了大价钱来建造“南北七阁”贮藏这一心血之作,即北四阁,南三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不同的是,北四阁藏书基本为皇家御用,但南三阁则可以对百姓公开。而今作为江南仅存的一座皇家藏书楼,其保护的价值不言而喻。 杭州西溪清平山堂、钱塘的八千卷楼、嘉惠堂等藏书楼,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且保存都较为完整,急待更完善的保护和修缮。二、项目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介绍1、藏书楼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浙江各藏书楼现状的调查分析;2、对各藏书楼进行系统全面的测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电子产品贴牌加工及售后维护合同
- 2025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模板:绿色建筑版
- 2025年高科技企业实习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劳动合同
- 2025版砂石料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合同范本
- 2025拆旧房屋产权置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高品质住宅社区联合开发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合同
- 2025保密协议:能源项目信息保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返聘高级管理人才与跨国企业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套装门市场拓展与代理销售合同
- 绿色建筑概论 课件全套 第1-11章 绿色建筑概述-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
- 202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
- GB/T 35267.4-2025清洗消毒器第4部分:内镜清洗消毒器
- 职工安置方案模板
- DB45T 1056-2014 土地整治工程 第2部分: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 ISO9001工厂质量体系文件
- 2025年春季学期 形势与政策讲稿第五讲-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 柴油发电机组操作培训
- 四川2024年12月四川省雅江县县乡机关度公开考调15名公务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