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批评史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其中“志”是指合乎礼教的思想感情和不受礼教束缚的情性。“诗言志”被朱自清认为是文学理论的“开山的纲领”。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知其人”,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风化说:出自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其中“风”是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教”是教育、教化之意。文气说:出自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论述了作家个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意象:意、象二字初现于周易:“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感,“象”是指感情投射于其上的自然之物。知音: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知音篇。知音是篇文学批评与鉴赏论,解决“文情难鉴”的问题。不足之处是对批评家的生活体验、对作家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的研究谈得不全面。诗式:是唐代诗僧皎然所作的一部重要诗格。该诗式诗论主张最有价值的部分即诗歌意境的创造和诗境与禅境的思想。点铁成金:出自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活法:南宋初期吕本中夏均父集序中“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指一种灵活的创作方法,在规矩中寻求变化,变化中又遵循法则。毛诗序是中国第一篇系统、完整的文学批评论文:修竹篇序在理论上为唐诗的发展廓清了道路:修竹篇序是陈子昂见到东方虬咏孤桐篇之后写的诗篇。其短序虽是对东方虬诗歌的评论、赞赏,但实则是陈子昂提倡文风、诗风改革的一篇宣言,其理论主张有:苏轼的诗文理论主张: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文学革新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怎样理解李清照词论中“别是一家”:李清照词论最高较系统地提出对词体艺术特征的认识,词“别是一家”说,是词论的理论核心,是李清照词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是宋代词学注重词体艺术的本体精神的表现。元好问标举“杜诗学”的依据:虽然杜诗学一书早已失传,其内容不得而知,但作者论诗以杜为宗标志着“杜诗学”的创立,是杜诗研究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2、文学批评繁荣的表现。(1)文学观念日趋明确。魏晋六朝文学批评以“诗缘情”为旗帜。文选选文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并重。诗品亦有相同标准。(2)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学理论批评与专论、专著大量涌现。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大量文学批评名著问世。(3)文学术语、文学概念的产生。如风骨、气韵、气象、格、气格、意境、体气、体性、体势、兴趣、意兴、形似、神似、言意等概念。(4)对文学的规律、性质与体裁的研究,对作家、作品的研究。魏晋六朝标举“诗缘情”,注重刻画个人内心世界,侧重艺术规律的探讨,反对共性扼杀个性,充分表现个性。魏晋多名士。(5)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提出了绮丽、绮靡、浏亮、四声、用事、对偶等概念。(6)对文体有了新的认识。一填空题:1、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古代批评论 秦汉与春秋战国1、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2、荀子的乐论对先秦儒家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3、荀子解蔽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4、庄子 秋水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5、汉代儒家文艺思想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是礼记 乐记和毛诗序6、东汉前期在儒家文艺思想进一步深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的文艺思潮,它以桓谭、王充为最杰出的代表。王充论衡一书突出地体现了真善美相结合的文艺观和美学观。7、曹丕的 典论 论文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艺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8、陆机的 文赋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9、南朝文学思想发展中有两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即是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10、永明声律论的代表人物有沈约、谢眺、王融、周顒等。11、“兴、观、群、怨” 。“兴”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1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刘勰概述1、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全书共50篇,可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包括五篇总论及二十篇文体论,下篇包括二十篇创作论及五篇批评论发展论等。刘勰的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而兼有佛道思想。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故提出“文以明道”说。关于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刘勰提出著名的“六观”说: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刘的一些观点1、 神思 认为艺术思维是“神与物游”,即始终伴随着具体物象2、 隐秀 隐,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3、 风骨 “风骨”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4、 通变 标准类型1、体性篇中把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即“八体”,是指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褥、壮丽、新奇、轻靡 2、熔裁篇中说“草创鸿笔,先标三准”,“三准”是指:设情以位体、酌事以取类、撮辞以举要。写出下列话语的提出者“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 钟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 刘勰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欧阳修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 司空图 )唐代批评论 1“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白居易提出的关于诗文价值的主张。2、高棅的唐诗品彙以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来研究唐诗,并继承严羽以盛唐为法的思想。3、“前七子”有专门论诗著作的有徐祯卿 的谈艺录;“后七子”有专门论诗著作的有谢榛的四溟诗话 、王世贞的艺苑卮言。4、前后七子的共同诗文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5、明代从嘉靖后期开始,文艺上出现了一种新思潮,其代表人物有李贽、公安“三袁”等。6、“唐宋八大家”一说出自茅坤 的八大家文钞7、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谭元春 ,他们的诗学主张是幽深孤峭。 明代 1、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代表人物有李贽、叶昼、冯梦龙2、徐渭写了有关南戏的专门理论批评著作南词叙录3、吴江派和临川派论争的焦点是戏曲创作应当重音律还是重意趣,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主张重音律;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主张重意趣4、明代后期戏曲理论方面有两部比较重要的专著,这就是吕天成的曲品 ;王骥德的曲律5、用连线标出下列著作的作者诗品 南朝 庾肩吾词品 南朝谢赫曲品 南朝钟嵘书品 明杨慎古画品录 明吕天成中国近代中西文学思想1、中国近代中西文学思想直接交流和融会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和王国维。3、梁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讲解
- 民法学课件内容
- 并条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 安全小故事合集讲解
- 新质生产力的“四新”核心要素
- 民族课件内容
- 民族节日课件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4章 概率分布
- 幼儿园的工作方案汇报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用别人资质中标合同范本
- 储备土地巡查管理办法
- 考古学复习资料与题库
- 铝粉代加工铝锭合同范本
- 餐前礼仪教学课件
- 临床试验病历书写规范与流程
- 2025四年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教学分析课件-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以水为界:洱海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水环境协同发展探究
- 新人教版九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材分析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