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方小柴胡汤的应用探讨上篇 理论研究小柴胡汤,是仲景先生伤寒论中的少阳经症方剂。此方剂的功能是专主和解少阳经,以解半表半里之邪,从而达到人体外邪的驱除,内部各个组织机能的正常。但随着后人们不断医疗实践,人们对小柴胡汤的使用有所扩大,对此汤的理性认识有所加深,并由此在继续使用小柴胡汤的来治疗更加复杂的疾病。但小柴胡汤究竟能够治疗哪些疾病,其具体治疗时如何使用与加减变化,都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深思与控究,以便能够发挥先辈给我们留下的这一宝贵方剂,以造福于后世的人们,更发挥我们祖国的医学遗产,为现代社会人们与疾病进行斗争提供应有的贡献。第一章 小柴胡汤方第一节 小柴胡汤的组成小柴胡汤,其方组成是: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其方的适应症是:胸胁苦闷,寒热往来,默默不语、不欲饮食,频频作呕,口苦、咽干、目眩。同时也还伴有一些其它症状。此症的病机是:少阳经半表半里症。 本方由七味药组成,可分为柴胡、黄芩为苦寒清热一组;生姜、半夏辛温开散为一组;人参、甘草、大枣甘温滋补为一组。柴胡、黄芩为苦降之味,是本主药,为一组;柴胡在本方的作用是:柴胡性平,味味苦,入肝胆二经。其功能是解少阳经之热,其气质轻清上升,其苦味最薄,能疏利少阳经气机,使半表半里之邪从外而解,用以解外邪,是治往来寒热的第一要药,柴胡疏肝,解少阳气郁。神农本草曰:“主心腑肠胃中气结,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柴胡不仅有上述功能,还可用于消化食积,促进新陈代谢。说明柴胡在本症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黄芩苦寒,味苦较重,入肺、大肠、小肠、脾脏、胆腑,清火除热,使半表半里之热从肺与大肠而彻。故柴胡黄芩合用,苦寒清热,解半表半里之邪,疏畅少阳气机,使三焦通利,表里相和,上下相协。生姜、半夏辛温开散之品为一组。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脏、脾脏、胃腑;其功能是温中止呕,治风寒咳嗽;增强消化,增强肌体免疫力。半夏,性温,味辛,入脾脏、胃腑;其功能是化痰和胃,消痞止呕;并有抑制呕吐、治疗慢性咽炎的作用。此二味,调理脾胃,降逆止呕,是呕家第一圣药,并有辛行开散之作用。此外,姜夏二品,既能佐柴胡、黄芩逐邪之力,又能行甘、枣之泥滞,故降逆止呕之中,又见泄满行滞之功。人参、甘草,大枣甘补之品为另一组。益气补脾,扶正祛邪,使邪从外而解。然而,仲景于解表之中一般不用人参,而今取之者有三意:一意,以保元气。因病入少阳,阳气有衰,故以甘补药物,益中气,和营卫,助正抗邪,使正胜邪却,在内既不留邪,而外邪又不能复入;二意,以防邪入内。因少阳为“阴阳之枢”,正虚之时,外邪易入三阴,故遵“见肝之病,当之传脾”之旨,应以“防”字为先。故用参枣甘草,甘而微温之品,以补其正,使里气和,外邪不得入内。三意,抑制柴胡、黄芩之苦寒,以防伤害脾胃之气。总之,药味虽七,但配合默契,既有柴芩苦寒清降,又有姜夏辛温开散,更配参枣草之甘温补中益气,七药相辅相成,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既能疏利少阳之气机,又能调达气机之升降,以使内外宣通,运行气血,三焦通畅,生机旺盛,上下相和,脏腑协调,真和解之良剂。故小柴胡汤才有被后世称为“合剂之祖”的美誉。第二节 小柴胡汤的加减小柴胡汤应用时,若胸中烦而不呕,去人参之甘补,半夏之辛温,加瓜蒌实清热除烦。若渴,去半夏之燥,加瓜蒌根之润;加人参甘苦凉润,清热益气,生津止渴。若腹中痛,去黄芩之苦寒伤中,加炒芍药制肝益脾,缓急止痛。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壅补之滞,加牡蛎软坚散结之品。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之苦寒,加茯苓淡渗以利水。若不渴,身有微热,去人参之壅补,加桂枝以解外。若咳者,去人参、大枣之甘温壅滞,生姜之辛散,加五味子、干姜收敛温肺以止咳。这一加减之法,是仲景先生这样来说的,而后世的医家也是这样相承的。如明代的医学家张景岳先生在自己的书中也这样说明:“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心下痞满,去大枣,加牡蛎四两。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覆取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景岳先生加了“按”曰:“右方乃汉时古数也,今方改用,柴胡二三钱。半夏、黄芩,各一二钱。人参二三钱。甘草五七分。右加姜、枣,水煎服。”从这两位前辈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仲景是主张生姜与大枣的用量应该加大,而在景岳先生的说明中则无有具体的用量。这究竟应该从谁呢?从临床实践的效果来看,还是必须遵照仲景先生的说明为是。当然,这是好久以前古人们的加减变化,到了今天,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灵活地加减,一则可以参考以上的加减变化方法,一则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加减,并不断地扩大变化。我们不能刻求古人,而只应该从古人的思维中吸取小柴胡汤应用的道理。从临床的实际来考虑,生姜与大枣的量酌情而定,不必刻求,但一般的原则,是在人中焦非常虚弱的情况下,一定要按照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的原则去加,否则,病人会引起脾胃虚弱的变化,从而导致的病情的加重,或会因此而引邪外入于三阴之经中。至于小柴胡汤中的其它药味用量,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来灵活使用。第三节 小柴胡汤的功效及应用一、小柴胡汤的功效小柴胡汤的功能本来是治疗寒热往来、胸胁苦闷、默默不语、不欲饮食、频涉作呕、口苦、咽干、目眩。这是由于小柴胡汤可以和解少阳经半表半里,使邪从外而解,又使内部脏腑协调,三焦通利,上下协调,内外相和。但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和解少阳,调整机枢。由于小柴胡汤的这一功效,从而使人体内外表里、气血经络、脏器腑府整齐划一,协调运转,阴阳寒热相互平衡,最终恢复其复杂有序的生理功能,各施其职,各尽其能,更好地发挥人体的整个功能,使生命回到正常的运转情况下,达到机体的再次统一与协作。二、小柴胡汤的应用可随着医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小柴胡汤的应用并不停留于仅此一些少阳症状上。它可以与桂枝汤合用治疗少阳症兼太阳表虚症;它可以与大承气汤合用以治疗少阳经半表半里并兼有阳明经脏症;它还可以经过加减变化来治疗痞症,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分别治疗因痰饮过盛、气短气虚、干呕或哕的病症;小柴胡汤还可以经过加减变化来治疗呃逆之症;如此等等。这些还是小柴胡汤经过稍微的加减变化而所衍生的方剂。关于小柴胡汤的应用,后人在删补名医方论时曾引用程应施话说:“方以小柴胡名者,配乎少阳取义,至于制方之旨及加减法,则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尽之矣。何则?少阳脉循胁肋,在腹背阴阳两歧间,在表之邪欲入里为里气所拒;故寒往而热来,表里相拒,而留于歧分;故胸胁苦满,神识以拒而昏困,故默默;木受邪则妨土故不欲食;胆为阳木而居清道,为邪所郁,火无从泄,逼炎心分,故心烦;清气郁而为浊,则成痰滞,故喜呕;呕则木火两舒,故喜之也。此则少阳定有之证。其余或之云者,以少阳在人身为游部,凡表里经络之处,皆能随其虚而见之,不定之邪也。据证皆是太阳经中所有者,特以五六日上见,故属之少阳。半表半里兼而有之,方是小柴胡证。方中柴胡以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能开结痰,豁浊气以还清;人参能补久虚,滋肺全以融木;甘草和之以补中焦生化之气;而更加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无内向也。至若迫而不呕者,火成燥实而逼胸,故土人参、半夏,加栝蒌实。渴者燥已耗液而逼肺,故去半夏,加栝蒌根。腹中痛,木气散入土中,胃阳受困,故去黄芩以安土,加芍药以伐木。胁下痞硬者,邪既留则木气实,故去大枣之甘而缓,加牡蛎之咸而软之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土被侵则木气逆,故去黄芩之苦而伐,加茯苓之淡而渗也。不渴身有微热者,半表之寒尚滞于肌,故去人参加枝枝以解之。咳者半表之寒凑于肺,故去参枣加五味子,易生姜为干姜以温之;虽肺寒不减黄芩,恐木寡畏也。总之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散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也。(名医方论)” 明代的张景岳先生对小柴胡汤进行了大胆加减变化的使用,他的使用有如下几种:小柴胡汤加常山二钱,治疟疾如神;冬末春初因寒而作大热者,可用小柴胡汤;寒热往来而热多者可用小柴胡汤加知母治之;面赤瘙痒,或眉毛脱落者,可先用小柴胡汤加栀子、丹皮、钩藤治疗,后用加法逍遥散;妇人热入血室而血热多滞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当归、红花、丹皮治疗;乳母暴怒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喘者,可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加五味子治疗;疳蚀疮赤红者,用小柴胡汤加生地治疗;耳疮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可用小柴胡汤加栀子、川芎;肿痛寒热者,肝经湿热也,可用小柴胡汤加龙胆、黄连治疗;日晡热甚者,阴血虚而有火也,可用小柴胡汤加参、芎、归、术治疗;悬痈肿痛者,可用小柴胡汤加黄柏、芎、当归治疗;治风热者,可用小柴胡汤加防风、连翘治疗;一女子赤晕如,作痒发热,用小柴胡汤加味并加生地、连翘、丹皮治疗;治脉弦,寒热,腹中痛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即小柴胡汤去黄芩, 加芍药,君姜, 枣, 水煎服;治妊娠寒热头疼, 嘿嘿不食,胁痛呕痰,及产后经后外感风寒,热入胞宫,寒热如疟等证,按:此黄龙汤,即小柴胡汤之去半夏也,加柴胡 二钱,黄芩炒,人参、甘草各一钱;治肝胆经风热,瘰疠结核,或肿痛色赤,或寒热往来, 或日晡发热,或潮热身热,默默不欲饮食,或怒火口苦,耳聋欬嗽,皆用此小柴胡汤药;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者,小柴胡汤主之;阴证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等等。三、现代中国人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再看看现代人们使用小柴胡汤的情况,可以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治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等症;治阳毒伤寒,四肢壮热,心膈烦躁,呕吐不定,以本方加减;本方治风寒疟疾可以加常山、草果以增强治疟功效;治疗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以及胁痛,吐酸不食;治疗普通感冒及流感,支气官炎肺炎等;治疗肋间神经痛;治鼻渊;治肾小球肾炎,肾盂炎;女人中风后,汗出,恶寒发热,发作好似疟疾,月经适来适断,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必须加入丹皮、桃仁、生地、赤芍、红花、延胡等活血化瘀之品,即小柴胡汤加血药;妇人中风,发热恶寒,适来经水,昼日明了,夜晚见鬼,谵言错乱;勿犯胃气和上二焦,必见热退身和而自愈;刺期门,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除此之外,人们还探讨出若有如下症状者,亦可以使用小柴胡汤,但必须对小柴胡汤进行加减变化。人们总结出的症状是: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不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身有微热。这是因为少阳循行于胸膈之缘故,导致胸膈不利,因此心烦而呕;若不烦不呕则表明少阳经在循行胸膈时没有影响到胸膈的正常功能;若少阳经影响到胃腑,使胃腑中受热,故而胃中之热会影响到口渴之症的出现;腹中痛这是少阳经循行到下焦之处时影响到腹部的肠部功能;胁下痞硬,因少阳循行于胁下,使肝气不疏,肝胆不合,气结则血瘀,故而胁下痞硬;心下悸是因为少阳经影响胃腑的功能不能正常进行,水谷不能下行于大小肠中,故而引起心下悸的出现;小便不利是由于少阳经引起三焦之水谷道路受阻,水液不能正常运行排出体外;身有微热是由于少阳经造成半表半里不合,外邪不能离体,内热不能排出,故而才会出现身的微热的情况。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胁下硬满;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胀,手足温而渴者。由于少阳经受邪,抗病力强时则热,抗病力弱时则寒;少阳胆经不利,则胁下硬满,此时已经影响到了胃腑故而干呕而不能进食。浮取涩,沉取弦,腹中拘急痛疼;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胁下满硬,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发冷,胃脘部满闷,口中不欲饮食,大便结硬,脉见细。脏腑相互连结,有疼痛的,并伴有呕吐者,可以用小柴胡汤。或者头晕、身乏无力、睡眠不好、烦躁、腿脚软弱、身有抽搐、行走偏向,浮肿、手指尖肿等症状;或者血压高,血糖高而形成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癫痫病以及一些精神失常病,都可以用小柴胡汤来进行加减治疗。这是由于手足少阳二经病到最为复杂也最为严重的表现,表明因少阳经病的起初治疗由于医者认识的错误而枉用汗吐下以及用输水或消炎等办法进行治疗后的可怕后果。因此,对于少阳经病以及少阳腑病的治疗,应根据仲景先生的认识,“以上各条,只要见一症者”,就可以使用本方来加以治疗,不必“俱悉”而用之。病人连续呕吐不停,无论是进食还是饮水,都会吐出来,并伴有下痢之症。这时可以用小柴胡汤来进行治疗。说到此,这点我们感到非常惭愧,这本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可是自己的子孙却并不多地珍视,至今仍停留在古人所认识的水平,谈及进步几乎是很微小。因此,以上十余条就是我们先祖们所总结出的成果。但就自己长期思考与实践的结果,总感觉此方的使用并不仅是古人所说的上边十余条,它的使用可以扩大到许多疾病的治疗。其最基本的道理是:无论任何疾病,只要见到小柴胡汤七大症状中的一条者,而病人无论夹杂着其它什么样的症状,都可以使用此方来进行初步治疗,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症使用别的药方或者自拟方剂。四、如今日本人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对于小柴胡汤的使用,我们还可以看看如今的日本是如何使用的。1、预防肝炎、肝癌的临床效果。2、治疗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HCV抗体阳性)患者57例,用小柴胡汤提取剂(每次2.5 g,日3次)连服24周后的肝功能检查值变化:血清GOT、GPT、-GTP、TTT、ZTT均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加,总改善率、肝功能改善率及有效率均提高。9例GPT值转为正常。38例HCV抗体中,3例转阴。曾对一位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的77岁女性给予小柴胡汤(5 g/d)治疗,其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停服一个月后肝功能再度出现异常,重新服用小柴胡汤一个月后又恢复正常,服药期间,腹部超声波检查未见异常,表示向肝硬化转变的血小板维持在(130150)109/L,可以确定小柴胡汤对慢性肝炎及延缓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的转化有治疗作用。另外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后丙型肝炎所致副作用有明显的改善。3、治疗乙型肝炎。研究对象为37例确诊为HBeAg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男24例,女13例),给予干扰素(IFN)并用熊去氧胆酸(UDCA)600 mg/d,小柴胡汤23包/日,共12个月,对HBeAg、HBe抗体系统的效果:SC(血清转化)、SN(血清阴性)率及血清转氨酶的正常化率较给药前明显改善,认为并用DCA和小柴胡汤,转氨酶改善情况和IFN停药时的SC率优于单独给予IFN。另有一位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的女性患者,继IFN治疗后给与小柴胡汤(7.5 g/d),给药半个月后HBe抗原阳性,一个月半后HBe抗体阳性,四个月半后HBe抗原血清转化。认为在病毒增殖状态低下、而患者对病毒免疫功能提高的时期,给与小柴胡汤最为适宜。4、对肝癌的预防与治疗。选择甲脂蛋白(AFP)200 g/L以下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30 例。两组一般用药相同,给药组多加小柴胡汤7.5 g/d。观察57个月的病例中给药组84例,对照组81例,给药组发现肝癌26例,对照组35例;除外研究开始后6个月以内发现肝癌者,则给药组为23例,对照组31例。第57个月时的累积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5)。给药组ATP值呈现低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网博子将260例肝硬变患者分2组,给药组服小柴胡汤7.5 g/d,对照组服其他药。观察60个月的结果:诊断为肝癌56例,给药组23例,对照组33例;死亡者给药组13例,对照组19例;死于肝功能不全者给药组7例,对照组12例。累积肝癌发生率,第60个月给药组24.3%,对照组37.7%,给药组明显降低。追踪观察160例,累积肝癌发生率给药组13例(25.8%),对照组27例(47.7%),差异显著。未发生肝癌患者的生存率,给药组84.1%,对照组69.9%,给药组的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75.2%)明显高于对照组(60.7%)。观察期间给药组AFP、GOT、GPT均明显降低,长期服用未见明显副作用,表明小柴胡汤不仅使累积肝癌发生率下降,而且可以提高长期生存率。通过对95例肝硬变患者的观察分析,认为小柴胡汤抑制肝癌发生的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转氨酶作用及抗炎作用有关。另有一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有肺内转移的患者,经过服用优福定(UFT 300 mg/d)并用小柴胡汤提取剂(6 g/d)长期治疗,肿瘤阴影完全消失,5个月后未见复发,取得显著疗效,认为小柴胡汤有抑制癌细胞增殖,预防抗癌剂副作用等功效。5、治疗慢性胃炎。对24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研究,服用小柴胡汤(6 g/d,1日3次)至少6个月,结果第2周开始自觉症状改善。24例中除3例中途停药外,其余21例恶心、呕吐、胃脘痛、呃逆等症状均消失,18例食欲不振、腹胀、胃振水音、易疲劳等症状改善,3例无变化;腹部不适21例中6例无效。又以21例接受胃粘膜保护剂内服治疗1年以上无改善的患者为治疗对象(其中浅表性胃炎10例,萎缩性胃炎11例),服药方法同上,6个月后各种症状都在给药早期得以改善,特别是恶心、呕吐、腹痛症状在服药1周内得到改善。内窥镜检查结果,浅表性胃炎10例全部改善,但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改善。结果表明小柴胡汤能降低幽门螺旋菌感染率,有效地预防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6、治疗自身免疫低下性疾病。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水疱病(红斑性天疱疮、类天疱疮)并用汉方药(柴朴汤、小柴胡汤、柴苓汤),既可以增强激素的治疗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副作用,取得满意疗效。给一位不足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核抗体(ANA)阳性(320倍)的患儿用小柴胡汤后,ANA降至80倍,提示小柴胡汤有助于预防SLE发病。7、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选择IIP患者9例,服用小柴胡汤提取剂5070 g/d,连续服用11个月以上。结果显示有效1例,好转3例,无效5例,好转患者中2例有小柴胡汤的适应症表现,即胸胁胀满。表明小柴胡汤用于治疗症状较轻的IIP,对抑制肺病变的发展有效。另有报道表明小柴胡汤不能阻止该病的发展,但能够改善症状,对该病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有抑制作用,认为能减少IIP恶化的机会。8、呼吸系统疾病。对主诉呼吸系统症状23人次服用小柴胡汤和小胸陷汤提取剂,对各项自觉症状进行统计学研究,认为柴陷汤可明显减轻咳嗽强度,减少次数,缓解痰不易咯出、胸痛、胸闷等症状。在日本变态反应学会发表的有关哮喘的诊断与治疗原则(JGL)中,提出汉方药治疗哮喘的原则是:发作期宜用麻黄剂,慢性期宜用柴胡剂(柴朴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等)。各方剂的显著有效例虽不多,但稍有效者超过70 %,表明多数患者服用汉方药有效。9、对扁桃体炎与咽部异感症的治疗。对1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给与小柴胡汤2.5 g,早晚2次分服,9例有效,认为小柴胡汤低剂量疗法对非小柴胡汤证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显效,且副作用少。对40例咽异感症患者给予小柴胡汤颗粒剂(7.5 g/d,日3次,2周)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对咽喉粘膜充血者效果极佳。10、治疗三叉神经痛。3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小柴胡汤和桂枝芍药汤提取剂45 g,早晚分服。结果除去不能判定效果的4例外,30例中22例(73%)有效。11、治疗艾滋病。日本学者从对逆转录酶有阻碍作用的生药中进行筛选,认为小柴胡汤中黄芩的类黄酮成分黄芩苷元、黄芩苷体外试验在分子和细胞水平方面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并有抑制DNA聚合酶的作用。实验表明,小柴胡汤有增强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网的作用。活性氧可以激活被称之为转录因子的NFxB而促进HIV增殖,小柴胡汤对活性氧产生有抑制作用,有利于艾滋病的治疗。小柴胡汤既可激活免疫功能,又可清除有害的活性氧,具有利于细胞与不利于病毒的双重作用。12、小柴胡汤治疗高血压病。说明:关于用小柴胡汤来治疗高血压,这在生活中是应用最多的一个方剂。因此方最基本的辨证标准是三个:口苦、咽干、目眩。而一般认为小柴胡汤的具有症状是七个:寒热往来,胸胁苦闷、默默不语、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然而,在不同的人体上,少阳经所属之人体经络既有少阳胆经的,亦有少阳三焦经,特别是少阳胆与少阳三焦都影响于此,故而此三焦一乱,则人体大乱,大乱之后,则形成全身各个部位都不会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于是影响各种各样的病皆产生,而其中尤以高血压病为最多,于是小组柴胡汤的或然症也很多。所以,一般只要把握住这七个症状,只要有一个症状者,便可以应用此汤来进行高血压的治疗。13、治疗糖尿病。如果有人得了糖尿病,其中也有这七大症状之一者,也可以用此汤来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其效果比较明显。14、治疗癫痫病。小柴胡汤的基本症状中有寒热往来,如果仔细理解,凡是有间歇式病症者则可以用小柴胡汤来进行加减治疗。癫痫病本来就是一会好,一会犯病的情形,根据这种情况,可以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变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症。余曾经对一位中年妇女进行了小柴胡汤癫痫病的治疗,效果还是明显的。15、小柴胡汤防治食管鳞癌。白氏等研究发现,小柴胡汤有激活造血干细胞的自我复制能力,改善造血功能,显著增加白细胞数的作用。报道以小柴胡汤合并放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17例。药用:柴胡、人参、黄芩、半夏、大枣、甘草各10克、生姜6克,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2848剂。对照组17例以单纯放疗为治。经随访,综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0.6,单纯放疗组1年生存率为47.1。两组的白细胞、血色素及血小板等血象变化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作者认为,小柴胡汤合并放疗施治,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并能减轻食管癌放疗所致血象下降的毒副反应。16、小柴胡汤防治结肠癌。有报道,采用小柴胡汤对抗由1,2二甲肼(DMH)诱发大鼠结肠癌的DNA合成酶活性的作用,研究观察了大鼠体重变化和结肠癌患病率,结果DMH组的体重减少率约为对照组的80。以小柴胡汤组给药6周后,与DMH组比较,抑制体重减轻率为100,患结肠癌的大鼠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提示小柴胡汤对结肠癌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17、小柴胡汤防治肺癌。日本学者伊藤均等采用容血肺转移的移植小鼠Lewis肺癌,做了小柴胡汤的抗肿瘤作用和抗肺癌转移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具有增强5氟脲嘧啶和环磷酰胺等抗癌药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能拮抗这些抗癌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证实小柴胡汤对Lewis肺癌具有抗转移作用。小柴胡汤还可抑制路易士肺癌的转移,延迟小鼠皮内移植的艾氏肿瘤的发育,并有延长小鼠生存期的作用。同时,小柴胡汤还能改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症状,减少IIP恶化的机会。18、小柴胡汤防治肝癌。日本学者研究认为,亚洲的肝癌有8090是由肝硬化者发生的。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证明,小柴胡汤能防止肝硬变向肝癌转化,特别是对非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肝癌发生率有明显影响。动物实验证明,小柴胡汤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甚至可预防潜在性的微小细胞癌变或延缓其发病过程。有报道,给肝病患者连续投药20个月观察治疗,发现小柴胡汤组的肝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认为可能是由于小柴胡汤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抑制了微小肝癌细胞的发展而起作用。赵氏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施治,对照组使用化疗、放疗和介入法治疗等,4周为1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对癌灶客观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36.67,对照组为23.3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组为46.67,对照组为6.6。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01)。19、小柴胡冲剂可代干扰素。西医治疗乙型肝炎目前认为效果最好的便是干扰素,但干扰素价格昂贵,而且使用疗程十分长。因此,不少患者感到负担沉重,乃至半途缀医。广州市传染病医院著名的专家许永俊主任医师在他长期的治疗肝病实践中,以小柴胡冲剂代替干扰素使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方法是:每次冲服1020克(即1小袋),每日3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通常要服用23个疗程。20、治疗其它疾病。如果一些人得了其它之类疾病,如果也有七大症状之一者,也可用此汤来治疗其它类型杂病。但在此,切记,小柴胡汤一般可以治疗七大种类的高血压病,因为只要具备一个症状者即可。五、总结小柴胡汤的应用症状1、据伤寒论上的应用主要症状现对小柴胡汤的应用症状总结如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身有微热。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胁下硬满;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胀,手足温而渴者;浮取涩,沉取弦,腹中拘急痛疼;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胁下满硬,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发冷,胃脘部满闷,口中不欲饮食,大便而结硬,脉见细。脏腑相互连结,有疼痛的,并伴有呕吐者,可以用小柴胡汤。以上各条,只要见一症者,就可以使用本方来加以治疗,不必俱悉而用之。2、小柴胡应用的或然症状由于少阳手足两经,络属胆与三焦。病入少阳,邪客表里之间,以致肝胆气郁,并可波及三焦。由于病变所及,表里内外,上下三焦,皆可受其影响。加之邪气进退,有胜负之机,故病势不定,变化多端。因此,少阳病每多见或然之症。如“或胸中烦而不呕”,则因邪郁胸胁,未犯胃腑;“或渴”因热伤津液;“或腹中痛”,则因肝胆气郁,横逆犯脾,脾络不和;或“胁下痞硬”,则因少阳肝胆气郁为甚;“或因心下悸,小便不利”,则因少阳三焦不利,水停心下;“或不渴,身有微热”则因外邪不解;“或咳”则因寒饮犯肺。以上七种情况,都可以出现在少阳病中,但不是小柴胡汤的必备症候。因此,称之为“或然症”。或然者,在少阳病中既可见,也可以不见。既可多见,亦可少见。也有在某种情况下,或然症成为主证者,因此,对或然症也不可轻视。六、小柴胡汤的应用禁症小柴胡汤方在以下情况的时候,不能使用。1、中土虚寒,湿邪郁滞者不能使用。即就是脉迟浮弱,恶风寒,不饮食,胁下满痛者,面目及周身发黄,颈项发强,小便困难;2、若本来饮水而呕(此属饮家,可健脾行水为佳),此皆不能使用小柴胡汤也。故而可以说,对于表里不和者,只要脾胃没有病者,皆可用也。在医圣伤寒论中,他说:“伤寒或中风,有柴胡症时,只要见一个主症,即可确定为本症,不必症侯皆备。”只要具其一症者,皆可用。而脾胃虚弱者一般是不能使用小柴胡汤的,但也不能绝对化地来看待小柴胡汤,如果给其中加入温暖脾胃一类的药味或减去方中的黄芩,也是可以使用小柴胡汤来治疗既有小柴胡汤症又有脾胃虚弱之类的病症的。第四节 小柴胡汤煎服法关于小柴胡汤的煎服方法,在古书上并不多见,因为一般情况下是把小柴胡汤当作汤剂来使用,故而一般情况下只是用水煎温服即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于小柴胡汤的煎服,是不是可以这样来思考:一沿用古老的水煎温服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并不讲究,只是用水煎汤。如果仔细想想,这里涉及到什么样的水,是天然河水,还是井水,还是现代的自来水以及净化水。根据小柴胡汤的临床实践,小柴胡汤最好还是用井水最好。这是因为,井水的矿物质比较多,可以起到很好的综合作用,因为小柴胡汤本身就是调和肝胆、调和表里、调和上下与内外的“和方之祖”,故而井水当然比其它水要好得多。河水,全天已经有很多的污染,其水质大部分不纯洁,而且带有很多病菌在其中,故治水是不能使用。自来水虽然可以用,但就其被净化的情形来看,仍然是对小柴胡汤调和作用的一种淡化,再加之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明矾等一类物质,这当然会对小柴胡汤的药效产生影响。如果有人使用纯净水来煎汤,其结果是与自来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纯净水,已经将其水中的天然矿物质已经完全纯净掉了,所以,药性是会大大地减弱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使用小柴胡汤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不使用井水了,因为现代化的结果,天然井水已经在城市中根本不存在了,只是在偏僻的山区还可能有这种取水的方式存在。对此,应如何应付这种情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小柴胡汤按照一定的比例做成粉剂或者散剂,供人们平时需要时服用。这样,一则可以保持原药物的药性,另一则可以减少煎服时的许多不便,且出门在外,随身携带都,随时服用只要用少量的温开水即可达到使用此汤的目的。二是如何将小柴胡汤做成粉剂或散剂呢?在这七味药中,黄芩、柴胡的木质部分比较多,生姜不可能保持其新鲜性,只能将其烘烤为干燥之味,大枣也只能是将其烘烤。如果这样来处理,则可能引起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制成粉剂或散剂以后,药物全被粉碎,药味并会因此而散失,故而在加工制成粉剂后,应该立即装入胶囊之中,并加封。这样既不散失其药味与药性,也可以随人们的需要而随身携带。在加工制做粉剂或散剂的时候,原始的加工工具是碾槽子,现代则可以用小型或微型的家用粉碎机,通常一剂小柴胡汤原药,在不到半分钟的情况下就会被完全粉碎成理想的粉剂。小柴胡汤用煎剂改为粉剂或散剂,这是中药前进中的一大变革,其效果会加更好,疗效会加更快。第五节 小柴胡汤的历史评议关于小柴胡汤的历史评论,后人将其称为“和剂之祖”,而且使用较广。如明代的张景岳先生在他的全书中说:“又如小柴胡汤,本治少阳经病,头痛干呕,往来寒热之伤寒,而阳明病潮热胸闷满者亦用之;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腹满胀痛,不得汗,身面悉黄,潮热等证亦用之;妇人中风,续得寒热,经水适断,热入血室,如疟状者亦用之, 此小柴胡之通变也。”名家应旄曰:以小柴胡名者,取配乎少阳之义也,至于制方之旨及加减法,则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尽之矣,何则。少阳脉循胁肋,在腹肠背阴两歧间,在表之邪欲入里,为里气所拒,故寒往而热来,表里相拒而留于歧分。故胸胁苦满,神识以拒而昏困,故嘿嘿(嘿嘿者,今之默默之意也,即不想说话,故而可以“嘿嘿”是默默不语之意);木受邪则妨土,故不欲食;胆为阳木而居清道,为邪所郁,火无从泄,逼炙心分,故心烦;清气郁而浊,则成痰滞,故喜呕,呕则木火两舒,故喜之也。此则少阳定有之证,其余或之云者,以少阳在人身为游部,凡表里经络之罅,皆能随其虚而见之,不定之邪也,据证俱是太阳经中所有者,特以五六日上见,故属之少阳,半表半裹兼而有之,方是小柴胡证。方中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豁痰饮降里气之逆,人参补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通达荣卫,相须相济,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至若烦而不呕者,火成燥实而逼胸,故去人参、半夏,加以括蒌实也;渴者燥已耗液而逼肺,故去半夏加括蒌根也;腹中痛,木气散入土中,胃阳受困,故去黄芩以安土,加白芍以戢木也;胁下痞硬者,邪既留则木气实,故去大枣之甘而泥,加牡犡之咸而软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邪侵乎心矣,故去黄芩之苦而伐,加茯苓之淡而渗也;不渴身有微热者,半表之寒尚滞于肌,故去人参加桂枝以解之也;咳者半表之寒凑入于肺,故去参枣加五味子,易生姜为干姜以温之,虽肺寒不减,黄芩恐干姜助热也。总之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也。小柴胡汤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之主方。少阳为三阳之枢,一旦邪犯少阳,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往来寒热。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眥,下耳后,入耳中,其支者,会缺盆,下胸中,贯膈循胁,络肝属胆,故邪在少阳,经气不利,少阳相火郁而为热,所以口苦、咽干、目眩而胸胁苦满。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默默不语、不欲饮食。舌苔薄白,是邪尚未入里化热之征,脉弦是少阳经气郁而不得疏泄之故。本方之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为君药。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故为臣配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为佐药为助君臣药攻邪之用。人参、甘草为佐,生姜、大枣为使益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入内。如此配合,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关于小柴胡汤的服用,在伤寒论中评论家则曰:或治不如法,小柴胡汤证仍在者,服小柴胡汤后,“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往来无常,故其见证多少不一,所以伤寒论第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然而,总以寒热往来,苔白脉弦为主。关于小柴胡汤的化裁后人则曰:此外,若“胸中烦而不呕者”,是热聚于胸而气不逆,可“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18克),开结散热以除烦;“若渴”,是热伤津液,可“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8克)、栝蒌根四两(12克),清热生津以解渴;“若腹中痛者”是胆病及肝,肝郁乘脾之故也,可“去黄芩,加芍药”,泄木安土以止痛;“若胁下痞硬”,是经气郁而津聚为痰,可“去大枣,加牡蛎(12克)”,化痰软坚以消痞;“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是水气凌心,可“去黄芩,加茯苓(12克),”淡渗去水以定心悸;“若不渴,外有微热者,”是兼表邪,可“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取其微汗”,解肌发表而不留邪;“若咳者”,是肺寒气逆,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3克)、干姜(3克)”,温肺散寒以止咳。以上皆原书加减法,可供临证时参考。至于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苔白脉弦等小柴胡汤证时,亦可用小柴胡汤加减为治。附注:小柴胡汤原就有若干加减法,后世据以加减化裁者更多,今选柴胡枳桔汤为例,意在说明参、草、大枣等益气匡正之品,并非和解少阳必用之药。原书谓本证系“邪郁腠理,逆于上焦,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也,法当和解兼表,柴胡枳桔汤主之”证既偏于半表,治当促邪外透为合,故加枳、陈皮,畅胸隔之气,开发上焦。去枣留姜,亦是用其辛散之功,助柴胡透邪。雨前茶(绿茶)清热降火,利水去痰,助黄芩清泄邪热。如此配合,使少阳经证偏于半表者,得外透而解,升降复而三焦通畅,自然诸证悉除。第二章 小柴胡汤证第一节 少阳证一 少阳的生理少阳证,是由于少阳经受邪而引起的病症。而少阳经,包括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这两种经络,在循行人体的过程中,经过了体表与体内的许多部位,故而少阳经的病症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先看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无名指外指尖关冲穴位,上行于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液门,再到手背部位的阳池,经过上肢外侧过肘尖天井,上行于肩头之肩谬,肩中部之天谬,再上行交督脉之大椎穴,行至体前之缺盆,缺盆即锁骨上窝子,从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经心包,下行至三焦,再从三焦原经络返回上行过三焦,再经过心包,上行至胸中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行颈旁,联系耳前后。耳后一支上行于头之耳后上方,再下行经过耳前边过颧骨又上行到目外眦;耳前一支,从耳后走入耳中,再走出耳前,经过上关,交面颊到外眼角,然后再与中少阳经相接。再看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从外眼角开始,上行到额角,再下行至耳后,经过颈旁,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连接,此时之足少阳已经在头偏面部绕行两周的样子,然后再从肩上后退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经大椎行至胸前部锁骨窝,再上行至耳后,从耳中出行于眼角外再下行会于手少阳三焦经于眼下;由于眼下到下颔角,下行至颈部,然后会合于缺盆;由缺盆下行到胃中日月,再下行至大腿部的环跳穴;而另一条则是从缺盆下行至腋下,再过胃,过肝胆,然后下行至髋骨后沿绕过髋骨再从腿之外侧下行至膝阳关,再下行脚踝骨之前,再至脚外侧无名指与小脂。这是手少阳经三焦与足少阳经胆所大体经过的穴位,通过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以说明为什么少阳经病其兼症为什么那么之多,那么之复杂,从而给医者提供一条最有用的诊断与治疗途径。现总结如下。(一)少阳经病的基本症状按照伤寒论所说,少阳经病的基本症状是:寒热往来、胸胁苦闷、默默不语、不欲饮食、频频作呕、口苦、咽干、目眩、心烦。(二)少阳经的其它病症由于少阳的循行部位是人体的两侧面与人体头部、胸中以及三焦等,故而凡是因少阳经络产生故障就可以称为少阳经病。它们是:颈椎病、缺盆疼痛病、宗气不足病、冠心病、胸中闷满症、上中下三焦不通症、胸部一侧或两侧不适症、颈旁病、耳病、颧骨部疾病、眼睛病、面颊病、额部疼痛症、偏头痛病、下颔部疾病、大腿外侧病、骨骰头部病、腋下病包括淋巴结核病、胃病、肝胆病、膝关节病、小腿部外侧病,等等,共计二十二种。这是因为手足少阳经的循行是经过如下这些经络的:椎穴、缺盆、膻中、心包、膈肌、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脉、颈旁、耳前后、过颧骨、目外眦、交面颊、外眼角、额角、头偏面部、胸前部锁骨窝、下颔角、颈部、缺盆、大腿部的环跳穴、腋下、过胃、肝胆、髋骨后沿绕过髋骨再从腿之外侧下行至膝阳关。这些病的规律是:1、无论是手少阳三焦经还是足少阳三焦经,它们都是经过人体的两侧面的;因此,如果发现人体的两侧面部有了病变,就应该从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腑的角度来思考。2、上肢的外侧与下肢的外侧,分别为手少阳经三焦与足少阳经胆腑所经过的地方,故而这两处部位有病变,往往是由于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经胆腑的不正常所导致的。3、只要是人体两外侧的局部疾病,如偏头痛、耳角、太阳穴、大椎颈部、一侧腿脚无力,都可以说是由于少阳经异常所导致的,应从少阳经论治。4、由于少阳经所经过的部门比较多,故而其所表现出来的病也十分复杂。因为少阳经所经过的器官大体有:偏头部、耳、眼、肝、胆、阴器、眼角、缺盆、腑下、季胁、髀枢即骰骨头、脚外侧部、胸膈、胃腑、手少阳经所经过的器官大体有:手无名指尖、手背、肘尖、肩部、肩头、大椎、锁骨、缺盆、心包、三焦部位、膻中、面颊、眼外角。故而在少阳经产生病以后,则少阳经所经过的身体各个部位则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病变,因此当少阳经有病之后,人们便会茫茫然而不知所措,于是乱行治疗。不光是体表病,也有体内部的三焦上至心肺病、中有脾胃病、下至肝肾胆膀小肠大肠病,皆从此而来,其原因就是少阳经病在没有很好地进行治疗而进行不断地传递,脏腑相连,气血相通,故而才出现变症复杂的情形。这时,如果对少阳经病的认识不足或者错误,随意用药,轻则会乱加乱,重者则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癫狂病等许多难以治疗甚至死亡的疾病。5、少阳经与哪些经络相连接:足少阳胆经与阳跷脉(管腿之外侧)在头部相连;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外侧)在髋骨节处相连;手少阳与足少阳在头部眼外侧相合;手少阳三焦与手厥阴心包在手部无名指内指头尖会合;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在胃下之章门、期门处相合;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在手第四指相交。从上连经络相连的情况,可以知道,少阳经有病后,如果不治疗,则会影响到三焦,而三焦其包括有心肺、脾胃、肝肾,也包括着大肠小肠膀胱,这样三焦一出现混乱,则全身必乱,因此,少阳经病变化最为复杂,切不可等闲视之。6、如果在辨证不清的情况下,如果只要发现少阳经的症状之一者,则可以大胆放心地使用小柴胡汤治疗。因为其是专治少阳经病的药方,通过此药方,可以看出病情的发展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再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并且使用此方,若果没有完全见效之时,一般不随意改变此药方的用量,更不能随意地加入寒凉与泻下的药物,如金钱草、大黄、芒硝、青皮等具有泻下作用之味,因为少阳经病,最忌汗下利之类的药物。(三)少阳经病的或然症有:所谓少阳经病的或然症,这是由于少阳经在人体内运行的部位,由于人体内各部强弱不同,而强者不受病,弱者则受病,故而在少阳经发病后,循行经络部的弱者则因半表半里症的正邪相争,于是就会出现各不相同的或然症状。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不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身有微热。这是因为少阳循行于胸膈之缘故,导致胸膈不利,因此心烦而呕;若不烦不呕则表明少阳经在循行胸膈时没有影响到胸膈的正常功能;若少阳经影响到胃腑,使胃腑中受热,故而胃中之热会影响到口渴之症的出现;腹中痛这是少阳经循行到下焦之处时影响到腹部的肠部功能;胁下痞硬,因少阳循行于胁下,使肝气不疏,肝胆不合,气结则血瘀,故而胁下痞硬;心下悸是因为少阳经影响胃腑的功能不能正常进行,水谷不能下行于大小肠中,故而引起心下悸的出现;小便不利是由于少阳经引起三焦之水谷道路受阻,水液不能正常运行排出体外;身有微热是由于少阳经造成半表半里不合,外邪不能离体,内热不能排出,故而才会出现身的微热的情况。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胁下硬满;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胀,手足温而渴者。由于少阳经受邪,抗病力强时则热,抗病力弱时则寒;少阳胆经不利,则胁下硬满,此时已经影响到了胃腑的纳化功能,故而干呕而不能进食。浮取涩,沉取弦,腹中拘急痛疼。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这是因为少阳由于其循行的部位于下焦之处,影响到人体的下部,使脾气血不和而导致腹部疼痛的。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这是少阳经病与阳明经病的合病。由于少阳经病禁忌汗、吐、下三种治法,故而在阳明病与少阳病合病的时候,只能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由于少阳经病,本来就已经导致了三焦内部已经混乱,再加上阳明经病,故而出现潮热、大便溏、胸胁满闷不去的症状。因此,可在小柴胡汤中加入干姜,并去人参而用之。胁下满硬,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发冷,胃脘部满闷,口中不欲饮食,大便结硬,脉见细。脏腑相互连结,有疼痛的,并伴有呕吐者,可以用小柴胡汤。或者头晕、身乏无力、睡眠不好、烦躁、腿脚软弱、身有抽搐、行走偏向,浮肿、手指尖肿等症状;或者血压高,高血糖而形成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癫痫病以及一些精神失常病,都可以用小柴胡汤来进行加减治疗。这是由于手足少阳二经病到最为复杂也最为严重的表现,表明因少阳经病的起初治疗由于医者认识的错误而枉用汗吐下以及用输水或消炎等办法进行治疗后的可怕后果。因此,对于少阳经病以及少阳腑病的治疗,应根据仲景先生的认识,“以上各条,只要见一症者”,就可以使用本方来加以治疗,不必“俱悉”而用之。病人连续呕吐不停,无论是进食还是饮水,都会吐出来,并伴有下痢、口干渴、喜冷饮食品之症。这时可以用小柴胡汤来进行治疗。二 少阳的病理伤寒论曰:“伤寒或中风,已五六天,寒热往来,胸胁闷满不舒,沉默不欲饮食,或心下部悸动,小便不畅利;或口不渴,心烦而呕逆;或者胸中烦而不见呕逆;或口渴;或腹中疼痛,或胁下胀满而硬;面微有发热,或咳嗽,以上皆可用小柴胡汤为主的方剂,随证加减。”伤寒论中又曰:“伤寒病,脉见弦细,而头痛发热的,属于少阳病症。”以上两段,就是少阳病的大体症状与脉象,我们可以在临床辨证时作为参照。那么,少阳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这是因为,太阳病伤寒或中风,经过了五六天之后,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闷等症。这标志着太阳病已罢,病邪入于少阳。少阳受邪,病居半表半里之间,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进退于表里之间,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由于正邪相争,各有进退,故寒来则热往,热来则寒往,寒热交错而作,谓之往来寒热。这种发热不同于太阳病的翕翕发热;也有别于阳明病的蒸蒸发热;更与疟疾的每日或间日的定时发热不同。六经病中此种发热为少阳病所独有的热型,亦是少阳病的主要见证。胸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法律点滴培训课件
- 灵巧的手课件相关文档
- 2025-2030工业检测设备智能化升级需求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与高端装备制造升级路径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及商业化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市场渗透率提升策略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技术路线比较与下游应用市场拓展策略报告
- 2025-2030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经济性与政策补贴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行业应用实践案例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功能演进与行业应用案例报告
- 2025房地产中介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1地球的表面教学课件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克罗恩病药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知识分享大讲堂活动方案
- 2026届初三启动仪式校长讲话:初三启航!以信念为舵赴青春与使命之约
- 制药企业GMP生产质量管理培训资料
- 4.1.2+无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土地管理法测试题及答案
- XX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及加强“五项管理”实施方案
- 工程用工实名管理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