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押解战术.docx_第1页
谈谈押解战术.docx_第2页
谈谈押解战术.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卷第3期(总第61期)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5月谈谈押解战术程啸,陈毓壮(海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海南 琼山571123)摘要本文就如何押解犯罪嫌疑人的问题,提出了“安全”和“迅速”两个基本原 则。在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押解前的各种战术准备,并具体阐述了汽 车押解、摩托车押解及徒步押解的战术方法。关键词押解;战术;安全;迅速【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48(2001)03004803警察在执法战斗中,当有效地制服了犯罪嫌疑人,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搜身和结实的捆 绑,接下来就要认真考虑怎样将犯罪嫌疑人安全押解回去的问题了。押解也要讲究战术,若掉 以轻心,很可能前功尽弃,所有的付出将全部化作乌有。押解战术要贯彻的基本原则是:安全、迅速。“安全”的内涵有三方面:一是执勤民警要安全。自身要格外防备在押解过程中受到来自 犯罪嫌疑人或其同伙的袭击、伤害;-是在场群众要安全。尤其要防止犯罪嫌疑人以人质要挟 警方;三是犯罪嫌疑人也要安全。不能发生犯罪嫌疑人自杀、自残事故,更不该让犯罪嫌疑人 伺机逃脱。“迅速”是指在抓捕现场滞留时间要短,撤离抓捕现场速度要快。迅速,则犯罪嫌疑人可乘 之机就少。迅速离去,也可避免群众围观而造成交通堵塞、工作中断等不良影响,避免群众因 不理解而向警察发难,防止犯罪嫌疑人同伙袭警或劫夺。一、押解前的战术准备首先,认真检查约束犯罪嫌疑人的绳、铐是否得当、坚固。必须将犯罪嫌疑人的双手在背 后铐紧、捆实,千万不要在胸前捆、铐,因为那样仍会给犯罪嫌疑人的双手留有一定的活动余 地。胸前捆、铐最不可靠。其次,要适情请求警力增援。要争取和保证警方人数的优势,彻底摧毁犯罪嫌疑人的各种侥幸心理。第三,尽量设法实施机动车押解方案。若警车不能及时赶到,则立即依法征用其他车辆,坚持以快制胜。收稿日期:2000092648 万方数据谈谈押解战术 第四,要详细向指挥机关报告始解地点、押解方法、押送路线等具体情况,为领导全盘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二、各种押解战术的运用1汽车押解 实施较长距离的押解,首选方案是使用汽车,而最为理想的是专用警车押解犯罪嫌疑人。当没有条件实施专用警车押解犯罪嫌疑人方案时,则要充分利用其他汽车。通常的作法是: 敞蓬汽车押解:(1)用绳、铐将犯罪嫌疑人紧锁在护栏上。绳、铐的长度要尽量短,以压缩犯罪嫌疑人双手的活动空间;(2)强制犯罪嫌疑人背向汽车前进方向,低头站立或蹲(跪)在车 厢里;(3)警方押解人员围立于犯罪嫌疑人的侧后方担任警戒。载客汽车押解:(1)用绳、铐将犯罪嫌疑人锁牢,并固定在车厢中间位置的座位上;(2)犯罪 嫌疑人要夹在警察中间,而决不允许其靠门、窗就坐;(3)拉上车上窗帘或令犯罪嫌疑人低头。小型轿车或吉普车押解:(1)将犯罪嫌疑人安置在后排中间座位上,两边各有一名警察守 卫。绝不允许犯罪嫌疑人坐在副驾驶员座位上;(2)如果同时有多名犯罪嫌疑人要押送,应使 用数部车辆或分几次押送。切不可使车内警察人数等于或小于犯罪嫌疑人数;更不能将犯罪 嫌疑人挤在一辆车上,而警察却集中乘另一辆车,那样,警察无论是前导还是后跟,押解途中都 难免出现问题。使用汽车押解应强调两点:一是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押解指挥员坐镇车头随时调整行车 方向和路线,并保持与指挥机关的联络;二是押解大、要案犯罪嫌疑人或团伙犯罪嫌疑人时,最 好要有警车前导或调集其它警力接应、协同,确保有足够的警力护卫。2摩托车押解 摩托车押解的安全系数要比汽车押解小许多,但其速度还是比徒步押解要快。两轮摩托车是不能执行押解任务的。使用三轮摩托车押解犯罪嫌疑人的正确作法是: (1)置犯罪嫌疑人于挎斗中,用绳、铐将犯罪嫌疑人紧锁在扶手上。若犯罪嫌疑人挣扎甚至反抗,可把犯罪嫌疑人的双脚、双腿也捆牢,然后将其放倒在挎斗里押送。 (2)除摩托车驾驶员外,至少还要有一至两名警察同车解送。后座上的警察担任警戒,同时还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不允许其“出头露面”。 由于摩托车上警力有限,故在押解中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快速解送并力求直达,坚决避免途中纠缠、停顿,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二是最好有其他警力跟进或接应,若情况复杂、条 件不允许,则要及时向指挥机关报告,请求支援。3徒步押解徒步押解速度慢,危险性也大,所以徒步押解的战术要求更高、更严。必须严肃指出,“一 名警察是不宜徒步押送几名(两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如果非要反其道而行,那么,所作出的 决策和实施的行动都具有极大的冒险性。一对一徒步押解主要针对一般犯罪嫌疑人,具体做法:(1)将犯罪嫌疑人使用背铐,并让其 在前面行走,警察位于其侧后约l一2米距离跟随;(2)押送警察与犯罪嫌疑人保持同步的速49 万方数据第15卷第3期(总第6l期)福建公安高等。争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5月度;(3)严防犯罪嫌疑人乱说、乱动,分散警察的注意力;(4)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排除阻挠,快速、有效地制止反抗。 对凶险狡诈的犯罪嫌疑人除须在背后捆、铐外,脚上还要加绊绳。绊绳在两脚之间的距离约为4050公分。押送警察手持枪支或警棍行进在犯罪嫌疑人身后,相距152米远,保持 高度警惕,防止意外发生。二对一或三对一的押解,警方相对占有人数优势,但也不可麻痹大意。行进时警察的站位 应如下图所示(黑色圆圈代表犯罪嫌疑人,白色圆圈代表警察;箭头代表行进方向):oOo挈0ouoOo图l 图2 图3图1中,一名警察与犯罪嫌疑人联铐、并行,同时负责前、右两个方向的警戒;另一名警察 相距152米随后跟进保护,并兼顾警戒左、后两个方向。图2和图3中也各有一名警察与 犯罪嫌疑人联铐、并行。以此为核心,另两名警察各距152米,呈半包围态势同行警戒,并 随时给予阻止犯罪嫌疑人脱逃、遏制犯罪嫌疑人反抗以有力支援。数名警察对两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徒步押解,须用绳、铐将犯罪嫌疑人互相串联起来(必 要时要做脚上绊绳的串联)。押送警察须有明确分工,进行警戒,保持通讯联络,控制、引导犯 罪嫌疑人等,各司其责,配合默契。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徒步押解也算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为了贯彻“安全、迅速”的 基本原则,确保押解任务的顺利完成,警方所有执勤人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1)中途无论遇到 什么情况都不得停留,更不得陷入“纠缠”之中;(2)一定要始终保持152米这个“安全距 离”,不给犯罪嫌疑人任何可乘之机;(3)警惕途中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 件;(4)枪支、警棍处于随时击、打状态,并适时依法使用;(5)绝对禁止犯罪嫌疑人说话或搞小 动作,必须让犯罪嫌疑人老老实实,服从警察命令。有时为了防止造成社会影响和群众不理解,对有些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