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教育盲点及对策.doc_第1页
好孩子的教育盲点及对策.doc_第2页
好孩子的教育盲点及对策.doc_第3页
好孩子的教育盲点及对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孩子”的教育盲点及对策内容提要: 当前,“第十名现象” 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它引发了教育者对“好孩子”教育的一系列思考。由于班主任认识的误区, “好孩子” 往往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成为教育盲点。本文分析了 “好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种种缺陷,也简要阐述了几种对策。关键词: 好孩子 教育盲点 对策当前,有一种“第十名现象”在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现象指有人在跟踪调查了上千名小学生后,发现考试成绩前几名、老师非常喜欢的学生在高中、大学时或参加工作后,并没有保持原有优势,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和成就;相反,班里第十名左右甚至更靠后的学生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他们往往后来居上,在高中、大学的学习中脱颖而出,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建树颇丰。这种现象引发了教育者一连串思考:成绩好、听话的好孩子将来就一定能成为栋梁之材吗?我们教师应该怎样评价学生,怎样教育一些“好孩子”?一些教师对分数高听话乖巧的好孩子总是偏爱有加,怎么看怎么喜欢,甚至宠着、惯着、护着,迁就他们身上的缺点。评选各类荣誉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给予他们,就算条件不够,也会相应地降低标准。其实这是教育的盲区,长此以往,“好孩子”身上可能具有以下缺陷:1、优越感太强这些好孩子往往从小就深得老师、家长、街坊邻里的喜爱,天天听的都是表扬话。久而久之,他们认为表扬、荣誉理所应当属于他们,相反,要是有了批评,他们反而不能接受,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也往往容易抱怨、放弃,经不起打击,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顽强意志。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成长过程太顺了,听惯了来自各方面的夸奖,没有经过挫折的考验。其实,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并且对挫折甚至失败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失败了才能重新爬起来奋斗。一帆风顺的“好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考验,将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还能绽放吗?2、自私心太重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自顾自,对学习绝对是百分之百认真、投入,对集体的事则毫不关心。其中部分学生对自己份内的事,如值日、扫除还能勉强应付,另一些学生则对集体最基本的义务都不愿履行,对集体的活动和班内的日常事务更是袖手旁观,仿佛他来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学习,考好成绩。尽管如此,但因为成绩好,老师仍十分喜爱,并能包容他对集体的冷漠。至于利用学习上的优势帮助其他同学更是难上加难,各种推脱理由层出不穷。他们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同学非常冷淡,甚至漠视。连同班同学都看不起的孩子,很难想象以后他会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3、自我提升能力太差对于这些成绩好的学生,老师总觉得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一套东西,也知道努力,不用老师再操心了,因此在学习上老师的注意力往往是在那些较差同学身上。其实,这些“好孩子”的学习也需要老师的指导,有些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这样的成绩是暂时的,如果老师不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真正理解知识,很有可能随着年级升高、知识加深而失去优势。还有一些学生有较大的学习潜力,但由于学习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些能力没有掌握好、训练好,学习潜力发挥不出来,老师也应该及时给予点拨,让这些“好孩子”真正做学习的有心人,不但肯学,还要会学、巧学、出尖子、出整体优势,才会对整个班级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另外,这些“好孩子”平时拿老师的话当“圣旨”,缺乏自己的主见,独立能力较差。如果老师要他们独立完成一项工作,往往信心不足,非得老师布置什么,他们才做什么。如果遇事没有主见,没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材的需求的,更何况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材。如果只会执行,不会决策,更不会创新,分数再高,恐怕也难以成就一番事业。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学习成绩的高低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作为班主任,不能只因为分数高就忽视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从而使他们成为教育遗忘的角落,我们应自觉地强化下列几种教育艺术:1、高瞻远瞩的望远镜艺术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意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班主任充分运用高瞻远瞩的望远镜艺术,把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工作中摒弃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定势思维和“一俊遮百丑”的偏颇思维,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动态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的“好孩子”“远处”,看到“好孩子”的“未来”,着眼于“好孩子”的自我学习、自我驾驭、自我锻选能力的培养。2、机智灵活的透镜艺术面对“好孩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在看到他们优点的同时,还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缜密的分析能力,善于发现“好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偶发的、突发的不足言道的心理信息和行为迹象,并进行由微知著、由表及里的剖析。尽管这些信息常常是呈现强度弱、持续时效短、传递范围小、显性程度差,甚至还会伴有其它信息的于扰混淆,往往不便于观察,极易被忽视。班主任可运用机智灵活的透镜艺术,悉心观察,尽力做到坏苗头立即灭止,好萌芽及时培养,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燃”。另外, 对于其他“坏孩子”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优点,那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作为班主任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搜取,及时而充分地分析其存在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影响,不失时机地用“放大镜”进行适当的“放大”表扬,这样既是对“坏孩子”本人的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对其他“好孩子”行为选择的导向。 3、五彩缤纷的三棱镜艺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条件、学习意志、道德价值、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即使是一色的“好孩子”,也必然存在迥然不同的个性差异。如果班主任能够采用五彩缤纷的三棱镜艺术,善于用“尺短寸长”的辩证观点和“奇伟寓于平凡”的审美理念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所隐含的各种色彩和闪光点。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多创设一些让他们发挥才能、表现自我的情境和机会,不断地运用心理暗示、行为鼓励等方式进行“能量”补给和自信心的培养,使之始终处于不甘平庸、昂扬进取的“激发态”,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让他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4、实事求是的平面镜艺术行为科学认为,人类有五大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其中的尊重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使得每个人都要求对自身评价的公正、客观和逼真。班主任可运用实事求是的平面镜艺术,不过高、过度地偏袒好孩子。日常评价、操行评语等就是学生各方面成绩和特征的“像”,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